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059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

《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docx

练习题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

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

1、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于

A.上肢静脉

B.下肢静脉

C.胸壁静脉

D.颈静脉

E.面部静脉

2、脱肛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是

A.熏洗,外敷

B.涂药,烙法

C.收敛,固涩

D.熨法,热烘

E.针灸,垫棉

3、顾步汤适用的脱疽证候是

A.寒湿阻络

B.血脉瘀阻

C.湿热毒盛

D.热毒伤阴

E.气阴两虚

 

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发生于体表浅静脉的血栓性、炎性病变。

临床表现以浅静脉走行处呈条索状突起、色赤、形如蚯蚓、硬而疼痛为特征,多发于青壮年,以四肢为多见,次为胸腹壁(B对)。

2、【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脱肛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以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相当于西医的直肠脱垂,其外治宜收敛、固涩为主,以苦参汤加石榴皮、枯矾、五倍子,煎水熏洗,每日2次;以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外敷(C对)。

熏洗、外敷,涂药、烙法,熨法、热烘和针灸、垫棉是治疗方法,不是治疗原则(ABDE错)。

3、【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顾步汤功能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脱疽寒湿阻络证应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A错)。

脱疽血脉瘀阻证应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B错)。

脱疽湿热毒盛证应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C错)。

脱疽热毒伤阴证应治以清热解毒,养阴活血(D对)。

脱疽气阴两伤证应治以益气养阴(E错)。

 

细目一 股肿

 

要点一 股肿的含义与特点

 

(一)股肿的含义

 

股肿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而引起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往称血栓性深静脉炎。

 

(二)股肿的发病特点

 

其发病特点为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状,好发于下肢髂股静脉和股腘静脉,可并发肺栓塞和肺梗塞而危及生命。

 

要点二 股肿的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创伤或产后长期卧床,以致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于脉络,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而发本病。

 

西医学认为血流滞缓、静脉管壁结构改变和血液成分变化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而外伤、手术、分娩、肿瘤等可直接诱发本病。

 

要点三 股肿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肢体水肿、疼痛、浅静脉曲张三大主证,疾病后期还可伴有小腿色素沉着、皮炎、臁疮等。

由于阻塞的静脉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肢体疼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

肢体肿胀一般较局限,以踝及小腿部为主,行走时加重,休息或平卧后减轻,腓肠肌压痛,一般无全身表现。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突然性、广泛性、单侧下肢粗肿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一般患肢的周径可较健侧增粗5-8cm。

疼痛性质为胀痛,部位可为全下肢,以患肢的髂窝、股三角区疼痛明显,甚至可连及同侧腰背部或会阴部。

疾病初期主要是表浅静脉的网状扩张,后期可在患肢侧的下腹部、髋部、会阴部都见到曲张的静脉。

 

3.混合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是指血栓起源于小腿肌肉内的腓肠静脉丛,顺行性生长、蔓延扩展至整个下肢静脉主干,或由原发性骼股静脉血栓形成逆行扩展到整个下肢静脉者。

临床上此被称为混合型。

其临床表现兼具小腿深静脉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特点。

 

4.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是指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由于血液回流障碍或血栓机化再通后,静脉瓣膜被破坏,血液倒流,回流不畅,引起的肢体远端静脉高压、淤血而产生的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形成等临床表现。

 

(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核素静脉造影、多普勒血流和体积描记仪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患肢血液回流和供血状况。

静脉造影能使静脉直接显影,可判断有无血栓及其范围、形态及侧支循环状况,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亦有助于直接观察治疗效果。

要点四 股肿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论治

 

1.内治

 

(1)湿热下注证

 

证候:

发病较急,表现为下肢粗肿,局部发热、发红,疼痛,活动受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

四妙勇安汤加味。

 

(2)血脉瘀阻证

 

证候:

下肢肿胀,皮色紫暗,固定性压痛,肢体青筋怒张,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

活血通脉汤加减。

 

(3)气虚湿阻证

 

证候:

表现为下肢肿胀日久,朝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抬高下肢后减轻,皮色略暗,青筋迂曲;倦怠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

 

治法:

益气健脾,祛湿通络。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味。

 

2.外治

 

(1)急性期

可用芒硝加冰片外敷:

方法是芒硝500g、冰片5g共研成粉状,混合后装入纱布袋中,敷于患肢小腿肚及小腿内侧,待芒硝结块干结时,重新更换,发病后连用数日,可减轻患肢疼痛等症状。

 

(2)慢性期

可用中药煎汤趁热外洗患肢,可选用活血止痛散,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

 

(二)其他疗法

 

西医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主张早期(72小时内)手术取栓和溶栓及抗凝、祛聚、降黏、扩血管等疗法。

对于发生了急性肺栓塞和疼痛性股白肿、股青肿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积极救治。

另外,植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发生肺栓塞也是近年来常用的方法之一。

细目二 青蛇毒

 

要点一青蛇毒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

 

本病多由湿热蕴结,寒湿凝滞,痰浊瘀阻,脾虚失运,外伤血脉等因素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留滞脉中而发病。

 

(二)病机

 

本病外由湿邪为患,与热而蕴结,与寒而凝滞,与内湿相合,困脾而生痰,是病之标;经脉受损,气血不畅,络道瘀阻,为病之本。

要点二 青蛇毒的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发病多见筋瘤后期,部位则以四肢多见(尤其多见于下肢),次为胸腹壁等处。

 

1.初期(急性期)  

在浅层脉络(静脉)径路上出现条索状柱,患处疼痛,皮肤发红,触之较硬,扪之发热,按压疼痛明显,肢体沉重。

一般无全身症状。

 

2.后期(慢性期)  

患处遗有一条索状物,其色黄褐,按之如弓弦,可有按压疼痛,或结节破溃形成臁疮。

 

(二)常见类型

 

1.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临床为最常见,下肢多于上肢。

临床主要是累及一条浅静脉,沿着发病的静脉出现疼痛、红肿、灼热感,常可扪及结节或硬索状物,有明显压痛。

当浅静脉炎累及周围组织时,可出现片状区域性炎块结节,则为浅静脉周围炎。

患者可伴有低热,站立时疼痛尤为明显。

患处炎症消退后,局部可遗留色素沉着或无痛性纤维硬结,一般需1-3个月后才能消失。

 

2.胸腹壁浅静脉炎  

多为单侧胸腹壁出现条索状硬物,长10-20cm,皮肤发红、轻度刺痛。

肢体活动时,局部可有牵掣痛,用手按压条索两端,皮肤上可现一条凹陷的浅沟,炎症消退后遗留皮肤色素沉着。

一般无全身表现。

 

3.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多发于四肢,即浅静脉血栓性炎症呈游走性发作,当一处炎性硬结消失后,其他部位的浅静脉又出现病变,具有游走、间歇、反复发作的特点。

可伴有低热、全身不适等。

若全身反应较重者,应考虑全身血管炎、胶原性疾病、内脏疾病及深静脉病变等。

 

要点三 青蛇毒的辨证论治

 

 

(一)内治

 

1.湿热瘀阻证

 

证候:

患肢肿胀、发热,皮肤发红、胀痛,喜冷恶热,或有条索状物;或微恶寒发热;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方药:

二妙散合茵陈赤豆汤加减。

 

2.血瘀湿阻证

 

证候:

患肢疼痛、肿胀、皮色红紫,活动后则甚,小腿部挤压刺痛,或见条索状物,按之柔韧或似弓弦;舌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沉涩。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方药:

活血通脉汤加减。

 

3.肝郁蕴结证

 

证候:

胸腹壁有条索状物,固定不移,刺痛,胀痛,或牵掣痛;伴胸闷、嗳气等;舌质淡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或弦涩。

 

治法:

疏肝解郁,活血解毒。

 

方药:

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

 

(二)外治

 

1.初期  

可用消炎软膏或金黄散软膏外敷,每日换药1次。

若局部红肿渐消,可选用拔毒膏贴敷。

 

2.后期  

可用熏洗疗法:

当归尾12g、白芷9g、羌活9g、独活9g、桃仁9g、红花12g、海桐皮9g、威灵仙12g、生艾叶15g、生姜60g,水煎后熏洗。

有活血通络,疏风散结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