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057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阿基中学2014年春季学期期中联考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00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

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髭(zī)绯红(fěi)衔觞赋诗(shāng)杳无音讯(yǎo)

B、解剖(pōu)刹那(chà)颔首低眉(hán)浩浩汤汤(tāng)

C、黔娄(qián)畸形(jī)广袤无垠(mào)参差披拂(cēn)

D、匕首(bì)烨然(yè)负箧曳屣(qiè)藏污纳垢(hòu)

2、下列各项,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塾师油光可鉴抑扬顿挫翻来覆去

B、瀑沙正禁危坐不可明状怡然不动

C、红薯静影沉璧日星隐曜指桑骂槐

D、锦鳞精通时事心照不宣峰回路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放学后,山村的校园里人已经很少了,真是人声鼎沸。

B、提起北京奥运会,人们就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和你》。

C、不法厂家制造假药造成的恶果实在是骇人听闻。

D、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辆高速行驶的货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党的好干部杨善洲是近年来我省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C、通过举办地震知识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科学防震的方法。

D、日本能否在短时间内消除核泄漏带来的严重污染,依赖于科学技术及政府的重视。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

②我国绿色食品行业民展也很快,日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了389种绿色食品。

③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

④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说》、《小石潭记》、《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记”“序”分别表

示古代的一种文体。

“说”是叙事兼议论;“记”通过记事、记物、写

景、写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序”是临别赠言。

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杨志中计误入白虎堂”、“火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D、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

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且在提高人们对于历史和伟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⑤、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爱国思想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

      ,      。

(课内外均可)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8、八年级

(2)班计划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前,班委会提出以下要求:

(1)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提炼一个活动主题。

(2分)

只有起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能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2)请你在自己的“人生目标卡”上,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你为自己设定的具体目标。

(2分)

人生目标卡

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

9、我们云南省是全国最具魅力城市之一,请适当引用优美的写景语句或诗词句描绘家乡的一处自然美景。

(不得出现真实地名,可用XX代替)(2分)

答:

                                        

三、阅读(本大题含10-24小题,共34分)

(一)(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分)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1)、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是:

(1分)

(2)、诗中的溪水具有怎样的精神?

(2分)

(二)、(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1、选文选自《》,作者是(朝代)的,自号,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分)

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分)

临溪而渔渔:

(1分)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

(1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的意思。

(3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

(1分)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分)

14、选文第①段描写山间的美景,先写之美,再写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2分,每1空1分)

15、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

请简要分析。

(2分)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漫话溜索

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连系两岸,也称“索桥”。

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

江。

于是,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③溜索,古人称“撞”。

《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④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直到如今,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

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

当初,沿江种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一方面固定钩连,一方面在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最后藤绳横贯两岸,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用木棍绞紧,即成溜索。

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⑤解放前,怒江上没有桥梁,洪水季节,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

那时的溜索,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再架上底兜,过溜时,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离岸时用力推一下,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沿索攀援。

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

与此同时,还沿江修通了公路,架起了不少吊桥,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⑥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

江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一根溜过去,一根溜过来,都有坡度,过溜进既省力,又迅速。

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

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人

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风趣。

16、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

(2分)

17、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3分)

1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

(2分)

19、随着社会的发展,你认为溜索在将来还有无保留的必要?

请说说理由。

(2分)

四、(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题。

好好活着就是爱

李晓

①21年前的3月26日,春天的气息已经荡漾在这座北方城市的柳梢,暖暖的春意拥着含苞花蕾。

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

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

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在这春意浓浓的季节里消逝了。

春天是生机勃发的美好季节,海子却走了,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④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煮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⑤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⑥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

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

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⑦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好的白糕。

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

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

“海生,去剪了吧!

”母亲走的那天,这个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

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

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⑧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

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⑨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

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

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

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⑩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

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

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

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和雨丝。

那么,一个孩子对于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本文选自《读者》,有删改)

20、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

说说其作用。

(2分)

2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

’”中加点词“笑眯眯”的理解。

(2分)

22、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

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

”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2分)

23、从内容和修辞两方面对第⑩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3分)

24、结合文章题目及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