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4967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4

第06课辛弃疾词两首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

又是爱国词派的代表。

曾多次上书,陈抗金复国方略,都未被采纳。

历官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但都不久于职。

终以报国无路,忧愤而死。

辛弃疾的词作现存六百二十余首,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抒写爱国思想之作占有极大分量。

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著有《稼轩长短句》。

【重点理解】

1.《水龙吟》词的上片借景抒情,其中的“江水、山景、落日、断鸿”等景物描写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3)断鸿: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2.如何理解“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含意。

提示: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意近而相呼应。

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意近而相呼应。

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第一个动作“把吴钩看了”。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用武之处,这就把词人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烘托出来。

(2)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

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

在这里,把词人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显现在读者面前。

(3)第三个动作“无人会,登临意”。

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上阕写作者登北固亭,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缅怀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

这种情感的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结合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提示:

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建功立业、抗金杀敌的明主,这里怀古就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苟且偷安;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北伐抗金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

5.《永遇乐》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臣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

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难点探究】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阕后半部分刻画了一个“江南游子”的形象。

请从动作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简要说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

都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现手法:

都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

空旷辽远。

语言:

大气豪放。

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

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3.古人在创作诗词时一般比较忌讳重字,而在这首词的前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却连用两个“秋”字,想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并简要分析本词的写作特色。

提示:

作者选取两个视角表现无尽的秋意。

第一句“楚天千里清秋”作者采用了仰视的视角来描绘秋天独有的高远、萧瑟的特点。

第二句“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采用平视的视角来展现水天相连、浩浩江流东去的壮阔画面。

两个“秋”字写出了词人目光的流动,目力所极一片秋色。

第二

个“秋”字高度概括了长江两岸的所有秋景。

寓情于景的写法

这突出地表现在作品的上阕。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连用两个“秋”字,隐含了作者心中的愁苦之情。

那烟波浩渺、水天一望无际的画面更增加了愁的力度,把此地之“景”和登临者的“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下面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也是如此,这些景物将作者的“愁”具体化了。

远处美丽的山峦已沦陷敌手,景色之美词人已无心欣赏,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只有愁和恨。

因而在作者眼里,是“献愁供恨”。

恰在此时,夕阳西照,一抹残晖似乎预示着风雨飘摇之中的南宋王朝的命运;离群孤雁凄厉的叫声让词人想起自己无家可归的游子处境。

“落日”“孤雁”“游子”的情调和谐,一股悲凉、凄切的氛围迎面而来,已分不清什么是景,什么是情,真正达到了情与景的有机统一。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运用了多处对比,使词丰意曲,感情更加委婉深沉。

试举例分析。

提示:

①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

赞孙权力抗曹操,建风流业绩,江山本应代有才人出,叹孙权之流不再有,抒发对南宋统治者萎靡不振的不满情绪。

②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

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③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④廉颇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对比,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

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意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深沉,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5.有人评价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用典显得晦涩难懂,有"掉书袋"的嫌疑;也有人评价这首词用典贴切、精当。

你是怎样理解的?

请谈谈你的观点。

提示:

示例一:

词中除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不同;况且他用的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

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示例二:

清人刘熙载《艺概》说:

“任古书中俚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示例三:

辛弃疾的词不仅是“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达得很自由很充分。

这样,词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这首词用典虽多,但比直接叙述和描写内涵更为丰富,词人将典故中的环境与现实中的意境交织一处,情感更为厚重。

学%

6.《永遇乐》本词多用对比手法丰富意旨,表达情感,请找出并体会其作用。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龙吟(yín)永遇乐(lè)揾英雄泪(ǎo)

B.孙仲谋(móu)求田问舍(shě)可堪回首(kān)

C.供恨(gong佛狸祠(Cí)居胥(xū)

D.倩何人(qiàn)舞榭歌台(xiè)英雄无觅(m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栏杆拍遍神雅社鼓远目嬴得

B.犹愁风雨金戈铁马天际可堪

C.红巾翠袖邪阳草树吴钩仓皇

D.千里清秋气吞万里登临烽火

3.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千古风流人物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①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②多情自古伤离别

C.①赢得仓皇北顾②赢得青楼薄幸名

D.①楚天千里清秋②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

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6.名句默写。

(6分,任选6句,每句1分)

(1)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落日楼头,,江南游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倩何人唤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问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7.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楚天”的“楚”,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在战国时曾属楚国。

B.“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的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C.“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D.“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苟安于江南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朝廷。

8.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由景及情,登楼远眺,山河美好却沦陷于敌人之手,词人深感苦闷和悲愤。

B.下片直抒胸臆,抨击那些对国事漠不关心的人,并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C.从全词内容来看,作者有愁有恨有忧有泪,心情低沉抑郁未免过于悲观失望。

D.从全词写法来看,既写景又抒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9.词的结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与前文哪句话照应?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课内诗歌阅读。

(12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

(6分)

11.结尾提到廉颇有何用意?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何具体含义?

(6分)

1.C

【解析】A项,“揾”应读wèn;B项,“舍”应读shè;D项,“倩”应读qìng。

2.D

4.C

【解析】ABD中的“樯橹”“金戈铁马”“红巾翠袖”均为借代,而C项中的“雪”是借喻,比喻浪花。

5.B

【解析】A项,“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错误,辛弃疾是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词人。

C项,“词要有词牌和题目”有误,例如柳永的《望海潮》就只有词牌名。

D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是婉约手法写的,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6.

(1)水随天去秋无际

(2)断鸿声里

(3)树犹如此

(4)红巾翠袖

(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6)赢得仓皇北顾

(7)金戈铁马

(8)佛狸祠下

7.D

【解析】“断鸿”比喻作为“江南游子”的自己,暗示了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11.这是全词的主旨句,是词人以廉颇自况。

这一年词人已经64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