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4965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docx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3含答案

综合能力检测(三)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红楼梦》和中华文化

周汝昌

《红楼梦》以前的章回体“稗官”“野史”绝无如此弘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才情灵慧的大手笔:

两者凑泊,形成了诞生这部伟大的文化小说的历史条件,正所谓前无史例,后继为难。

那么,这部小说究竟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

简要而言,有两条主脉,贯串了全书。

这两条主脉,并非我辈读者的臆想创说,实由作者自己明文提醒,即:

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

一部大书的主题眼目,豁然尽展于此。

作者的文风,语淡而意蕴,然其含蕴至丰。

吾人须知:

一“才”一“善”,便是雪芹对我中华文化这精髓命脉的最经济的简括和深识。

才是什么?

一般理解大抵以为是指“文才”“诗才”,在《红楼梦》而言更是如此“无疑”的事意。

其实这是看错了。

试看:

一、“无才可去补苍天”——石头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

三、“都知爱慕此生才”——凤姐

四、“试才题对额”——宝玉

五、“才选凤藻宫”——元春

六、“才华阜比仙”——妙玉

这些例中,只有宝玉所试之“才”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

最明显的是探、凤二例,凤是今之所谓“文盲”,其才与诗文了无干涉。

元春入选,明言是由“贤德”。

妙玉的才,以仙为喻,亦非仅指能诗而已。

这样一说,则《红楼梦》所重之才,所包甚为广博。

原来,“才”是中华大文化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节目,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

在《易经》的《说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是谓“三才”的理念。

三才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而人居三者之中,为“天地之心”,独占“性灵”之位。

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哲思的另一逻辑形式。

天之才,表现为风云雷电,节序光阴。

地之才,表现为山川动植,品类众生。

人之才,则表现为智慧聪明,情思才干。

所谓“天人合一”,实即“天人本一”,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华体现。

所以,在《红楼梦》中原始根由是女娲炼石,石乃“通灵”——是为天人一体可以互感互通这中华哲思的“艺术解说”。

“才”,从汉字造字学来讲,它是植物生长而未成待展的意象——有如“半木”之形。

而“华”即生命的升华,在植物表现为开花,在人则表现为“才华”。

而才华者,在农工则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为诗圣文宗,在妇女亦必心灵手巧,针黹皆能。

此在古时,势所定才,“贵”“贱”分途,男女异致,而“才”的木质(体性)却是“其致一也”。

《红楼梦》首标一字曰“才”,其故在此。

有才者,必有情,“才情”一词,紧系两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书“大旨谈情”。

那“微善”的善,又当何解呢?

“善”的包容量也十分广博,但,通俗地讲,它的主意义在于品德——品德与才情,正是我上文所标明的两大主脉。

两者并驾而方轨,成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亦即“鉴定”人的超标准尺度。

简单地“区分”:

才属情,善属性。

孟子主性善。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是为旧时启蒙教材的第一义。

《四书·大学》开头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在曹雪芹书中竟两次分引过,堪称特例。

贾宝玉公然宣称:

除“明明德”外无书!

从这一点来看,曹雪芹所称于那些“闺女”(一干裙钗,异样女子)者,也应是“善”在性地心田——至少是以品德为主,而其他材具技能居次。

至此可知,一部《红楼梦》,主旨为的是给女儿传神写照,阐发幽光,而其所传,不离“才”“善”两端。

即此一条主旨要义,亦足以可晓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名实相副,当之无愧,何用谦虚。

——节选自《新华文摘》2013.20

1.下面对文中“小才微善”的“才”的概念的理解,切合文意的一项是()

A.“才”就是指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它包括文才、诗才、理家才等。

B.“才”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C.“才”是“天之才”“地之才”“人之才”的统称,它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

D.“才”指的就是与“天之才”“地之才”相对并列的“人之才”。

它融“天之才”“地之才”之精华为一身而具“性灵”特点,其常表现为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

答案D

解析A项,“智慧聪明、情思才干”是“才”的表现。

B项,是对“才”的评说,无内涵。

C项,依据文意及“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可知此处的“才”仅指“人之才”。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曹雪芹弘广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和杰出的才情灵慧融汇聚合,促成了他的伟大“文化小说”《红楼梦》的诞生。

B.《红楼梦》中的“才”包含广博,但因书中所写的人物之才多为“文才”“诗才”,所以人们很容易把“才”等同于“文才”“诗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C.《红楼梦》中女娲所炼“无才补天”的“通灵”之石,就是后来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这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艺术表现。

D.在《红楼梦》中,“才”与“情”紧密相联,有“才”必有“情”,如林黛玉集才与情于一身,而“善”则属“品性”,是人的品德的主要内容,如贾宝玉对晴雯、袭人。

答案B

解析文中只说有宝玉的文才,而选项中说“所写人物之才多为文才”。

A项,注意“凑泊”及其前后文意。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深厚弘广的文化和杰出的才情灵慧一直未能在同一作家身上兼具,所以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之前未产生伟大的“文化小说”;这之后,如果有作家兼具这两个素质,就必定能创作出类似《红楼梦》的伟大“文化小说”。

B.作家曹雪芹不但深谙中华文化之精髓“才”与“善”,而且在其作品《红楼梦》中,非常鲜明地以此为主题,从而使读者很容易看出小说“才”与“善”这一贯穿全篇的主题思想。

C.小说《红楼梦》表面只写“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实际全书深蕴丰厚广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称其“文化小说”,名实相符。

D.除《红楼梦》外,中国古典小说再无第二部“文化小说”,原因就是那些小说既无多少中华传统文化因子,更没有扣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写。

答案C

解析A项,两大条件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伟大作品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

B项,“非常鲜明”“很容易看出”“主题思想”不恰当。

D项,即使写出了这两点也未必成“文化小说”,无必然关系。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甡,字鹿友,扬州兴化人。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历知邵武、晋江、潍县。

天启二年,征授御史。

七年二月,削其籍。

崇祯改元起故官出按河南妖人聚徒劫村落甡遍捕贼魁诛之奉命振延绥①饥因谕散贼党。

帝闻,即命按陕西。

劾大将杜文焕冒功,置之法。

数为民请命,奏无不允。

七年九月,超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每岁暮扼河防秦、豫贼,连三岁,无一贼潜渡,以闲修筑边墙。

户部请税间架②,甡力争,弗听。

山西大盗贺宗汉、刘浩然皆前巡抚戴君恩所抚,拥众自恣。

甡阳为抚慰,而密令参将虎大威、刘光祚等图之,以次皆被歼。

甡行军树二白旗,胁从及老弱妇女跪其下,即免死,全活甚众。

在晋四年,军民戴若慈母。

谢病归。

十四年命协理戎政。

帝尝问京营军何以使练者尽精,甡对曰:

“宜行分练法,技精者,散兵拔为边勇,否则边勇降为散兵,壮丁亦然。

”帝然之。

十六年三月,帝以襄阳、荆州连陷,召对廷臣,陨涕谓甡曰:

“卿向历岩疆③,可往督湖广师。

”甡具疏请得精兵三万,自金陵趋武昌,扼贼南下。

尚书张国维请以总兵唐通、马科及京营兵共一万畀④甡,又言此兵方北征,俟敌退始可调。

甡卒迟回不肯行。

帝下诏责其逗留,遣戍金齿。

未几,福王立于南京,赦还,复故秩。

吏部尚书张慎言议召用甡,为勋臣刘孔昭等所阻。

国变后,久之,卒于家。

(选自《明史·吴甡传》,有删改)

【注】①延绥:

军镇名。

明代九边之一。

②税间架:

间架,指房屋。

税间架,指征收房屋税。

③岩疆:

指边地山区。

④畀(bì):

给。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甡阳为抚慰阳:

假装

B.军民戴若慈母戴:

爱戴

C.俟敌退始可调俟:

等到

D.赦还,复故秩复:

再次

答案D

解析复:

恢复。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祯改元/起故官出/按河南妖人/聚徒劫村落/甡遍捕贼魁诛之/奉命振延绥饥因谕/散贼党

B.崇祯/改元起故官/出按河南/妖人聚徒劫村落/甡遍捕贼魁诛之/奉命振延绥/饥因谕散贼党

C.崇祯改元/起故官/出按河南/妖人聚徒劫村落/甡遍捕贼魁诛之/奉命振延绥饥/因谕散贼党

D.崇祯改元/起故官出/按河南/妖人聚徒劫村落/甡遍捕贼魁诛之/奉命振延绥/饥因谕散贼党

答案C

解析原文:

崇祯改元,起故官。

出按河南。

妖人聚徒劫村落,甡遍捕贼魁诛之。

奉命振延绥饥,因谕散贼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甡颇有治理地方的才能。

他除暴安民,为河南、延绥、陕西、山西等地的安定作出了贡献。

B.吴甡为官仁厚。

他在歼灭山西大盗贺宗汉、刘浩然后,免除了所有胁从者和老弱妇女的死罪。

C.吴甡深得皇帝信任。

襄阳、荆州沦陷后,皇帝希望吴甡能有所作为,而吴甡却令他失望了。

D.吴甡遇赦回京后没能得到福王重用。

吏部尚书张慎言曾提议召用他,但刘孔昭等人反对召用。

答案B

解析“免除了所有胁从者和老弱妇女的死罪”错误。

根据文意,是免去了跪在白旗下的胁从者和老弱妇女的死罪。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劾大将杜文焕冒功,置之法。

数为民请命,奏无不允。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行分练法,技精者,散兵拔为边勇,否则边勇降为散兵,壮丁亦然。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弹劾大将杜文焕冒领功劳,将杜文焕按律法处置。

他多次为民请命,所奏没有不允许的。

(译出“劾”“冒功”“置”“数”各得1分,语句通顺、大意正确得1分)

(2)应该实行分别训练法,技术精的,由散兵提拔为边勇,否则由边勇降为散兵,壮丁也这样。

(译出“宜”“行”“拔”“然”各得1分。

语句通顺、大意正确得1分)

【参考译文】

吴甡,字鹿友,扬州兴化人。

万历四十一年考取进士。

历任邵武、晋江、潍县知县。

天启二年,征召授官御史。

七年二月,被削去官籍。

崇祯元年,起用以前的官员。

吴甡出外巡按河南。

妖人聚徒抢劫村落,吴甡到处搜捕贼寇头领并诛杀他们。

奉命到延绥赈济饥荒,于是训谕解散贼党。

皇帝听说后,便命令他巡按陕西。

他弹劾大将杜文焕冒领功劳,将杜文焕按律法处置。

他多次为民请命,所奏没有不允许的。

七年九月,破格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每年年末扼守黄河防备秦、豫贼寇,接连三年,无一贼寇能偷渡。

在空闲时修筑边防城墙。

户部请求征收间架税,吴甡极力争执,皇帝不听从。

山西大盗贺宗汉、刘浩然都受前巡抚戴君恩招抚,聚集兵众自我放纵。

吴甡假装安抚慰问,而秘密命令参将虎大威、刘光祚等人对付他们,依次都被歼灭。

吴甡行军竖了两面白旗,胁从人员以及老弱妇女跪在旗下,立即免死,活命的人很多。

在晋四年,军民如对待慈母般爱戴他。

(吴甡)因病辞职归乡。

十四年,被命令协助处理军政事务。

皇帝曾问京营军怎样使训练的全是精兵,吴甡答道:

“应该实行分别训练法,技术精的,由散兵提拔为边勇,否则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