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docx
《长宁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宁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宁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
长宁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 按要求填空。
(5分)
(1)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
( 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3)杜甫《月夜》中,“ , ”两句描绘出了作者想象中妻子独自望月怀人时的状态。
2. 按要求选择。
(5分)
⑴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刘经理想提拔刚来半年的小李,副经理发来短信: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
”
B.王老师在和同事意见相左时,总能小心地避开争议,团结同事,可谓“君子和而不同”。
C.陈教授做研究有时会参阅一些跨界的学术资料,他深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D.老庄方正持重,可单位里仍然时有闲言碎语传入他耳,他不禁感慨:
“树欲静而风不息!
”
⑵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
在技术伦理观层面,“以道御术”的观念始终统辖着技术活动的职业伦理意识、生态伦理意识和社会伦理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古代诗意技术得以畅通无阻地顺利前行
②并在更高的层面上追求一种审美的精神境界
③在伦理道德全方位的规范和约束之下
④始终没有偏离“善”的轨迹
A.④②③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李义天
①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②说来话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
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
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③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
“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
④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
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
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
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
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
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
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⑤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
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
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会强调伦理美德与实践智慧,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会强调“仁义礼智”或“心之四端”,为什么康德会把“可普遍的道德立法”列为理性行为者的自由本质,为什么宗教家往往设计一些经由道德实践而获得解救的修行之途。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
因为他们都试图表明,在推动人类走向崇高、臻于卓越的过程中,道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⑦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可用于说明“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那就是“脆弱性论证”。
与“崇高性论证”相比,后者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
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
原因在于,就其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
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⑧所以,功利主义者会强调道德对于趋利避害的基本人性的遵循与束缚,启蒙思想家会强调各种社会契约的设计及其合理性,而那些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则试图证明,我们这种“讲道德”的人类的存活与繁荣,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在生存竞争中胜过了那些“不讲道德”的物种或人种罢了。
⑨两种论证并非决然分隔。
在回答“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时,它们只是不同侧重的回答方式。
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
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
(有删改)
3. 第④段中“一体两面”在文中具体是指 。
(2分)
4. 第④段是如何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4分)
5. 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3分)
A. 如果我们讲道德,那么我们能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
B.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是所有伦理学家都曾回答过的。
C. 相关论证方案并非只有“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
D. 诠释道德,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比功利主义者更加客观。
6. 下列不符合本文关于“崇高性论证”阐述的一项是( )。
(3分)
A.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B.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C.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D. 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
人生树下 王开岭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
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
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
答案是:
“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朱熹集传》),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
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家乡”的代称。
②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伴着年轮涟漪和虬枝皴肤,它春华秋实、生生不息,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老,俯看儿孙绕膝。
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
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
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片盛大的荫凉。
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山东的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筑鹊窝,下落石几。
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勾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
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
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
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首,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
无荫不成庐,无林不成族。
就像民谣里所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幡。
它比屋高,比人久。
离家者,最后一眼看到的是它;返乡者,第一眼瞅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
江南的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谐音“两箱丝绸”)。
多美的习俗!
女儿待字闺中时,对那棵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
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
树。
⑩没有了庭院,没有了供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
“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地曝于烈日下。
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实用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细辨……
⑪树,在马路上流浪。
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
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也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
⑫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⑬那年去贵州,遇一苗寨,叫岜沙,据说这支部落是蚩尤的后代。
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林子可真密啊!
那些人、房子、生活,全是躲在翠绿里的。
撞见人,感觉他不是走出来,而是像泥鳅一样,突然从绿潭里钻出来。
⑭岜沙,即苗语“草木茂盛”。
⑮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
一个婴儿降生时,村民会替他栽一棵树苗,祈祝他像它一样茁壮、正直、坚韧;待他年迈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树,凿空做棺,去密林深处下葬,不设坟头、不立墓碑。
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树苗,预示生命再次启程,也象征灵魂的回家之桥。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
这一切,要赶在太阳落山前完成。
⑯这是我听过的关于人和树最好的故事。
⑰那天,夕阳西下,听着山风和鸟鸣,我坐在岜沙的石头上,心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
至少一棵。
我们要在大自然里,找到自己的亲属,找到自己的根和床。
(有删改)
8. 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分)
9. 第⑦⑩两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4分)
10. 本文把写岜沙苗寨见闻的内容放到文末,而没有放于第⑨段之前,请赏析这样构思的好处。
(4分)
11. 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的意义。
(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唐)高适
践更①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②高。
[注]①践更:
此处指服役的士卒。
②太白:
星座名,古时认为是将星。
12.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本诗的押韵符合律诗的要求。
B. 本诗是送别诗,也是边塞诗。
C. “何如州县劳”在本诗中没有直接回答。
D. “军容随赤羽”句写军队如飞鸟般疾行。
13. 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2分)
A. 清新流畅 B. 慷慨激越 C. 委婉含蓄 D.雄浑悲壮
14. 本诗与一般的伤感失落的送别之作颇不相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