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4465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docx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

水稻生长发育知识总汇

水稻观察记载的内容和标准

一、发芽期记载

1、发芽日数。

从催芽开始到齐芽的天数。

2、发芽势。

种子在试验日开始3天内发芽数与调查种子数的比值。

发芽势(%)=×100

3、破胸。

种谷吸足水后胚乳开始生长膨大,并胀破外颖露出白色叫破胸(露白)。

4、发芽的标准。

胚芽半粒谷长,胚根一粒谷长。

5、发芽率。

随机取检验净度的种子两份,每份100粒。

用吸湿性很强的纸做发芽床放入发芽皿内,滴水湿润纸垫(此法称垫纸法),将两份种子分别整齐排列在发芽皿内。

发芽皿放入30-35℃恒温厢内进行发芽,经7天后检查种子发芽数,计算发芽率。

发芽率(%)=×100

6、出苗。

不完全叶伸出芽鞘(不计叶数)又叫现青(扶针)。

7、出苗率。

出苗时(第一完全叶时),数记上述观察点内已发芽种子的出苗数,求算出苗率。

出苗率(%)=×100%

8、成苗率。

三叶期调查观察点内包括弱苗的成苗数,计算成苗率。

成苗率(%)=×100%

9、成秧率。

插秧前1-2天,调查点内的总苗数和缩脚苗(苗高不足正常苗的一半者)的数量,求算成秧率。

成秧率(%)=×100%

10、种子利用率:

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和成秧率的乘积。

种子利用率(%)=发芽率×出苗率×成秧率

二、秧苗素质考查

1、苗高。

由秧苗的基部量至最长叶之顶端的高度,以厘米表示。

2、单株绿叶数。

计算包括分蘖的已展开的新叶的绿叶数,求其单株平均值。

3、茎基宽。

将20株秧苗每10株平放紧靠在一起,测量秧苗基部最宽处(包括分蘖),求其平均值。

4、总根数和白根数。

取10株数记总根数及在半寸以内的新白根数。

5、单株分蘖数。

取样20蔸计算分蘖的个数,以20蔸平均之。

6、分蘖株率。

调查20蔸的总苗数和带分蘖的株数,求算分蘖株率。

分蘖株率(%)=×100%

7、百株地上部鲜重。

随机取样100株。

剪去根部和附着的谷壳,用吸水纸除去叶面水分,然后称重。

8、百株地上部干重。

用测鲜重的材料,在85℃温度下,烘干24-48小时,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待冷却至室温时称重。

三、生育期记载

1、播种期。

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芽期。

从播种到现青的时期。

3、出苗期。

10%秧苗的第1片真叶突破芽鞘、叶色转青期的日期为始苗期,50%为出苗期,80%为齐苗期。

4、幼苗期。

现青到3叶期。

5、移栽期和秧苗叶龄。

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秧苗移栽时的主茎叶龄为秧田期的秧苗叶龄。

6、返青期(回青期)。

移栽后于晴天中午考察有50%植株的心叶重新展开或植株叶片由黄转绿,叶片向上伸展时为返青期;早晨有50%植株叶尖叶吐水,或植株长出新根时为返青期。

从移栽后第二天到回青期的天数即为回青日数。

7、分蘖期。

有10%植株的新生分蘖叶尖露出叶鞘1厘米以上时为分蘖始期;有50%时为分蘖期;最高苗数出现的那天为最高分蘖期;分蘖速度最快的时期为分蘖盛期;苗数开始下降的那一天为分蘖末期;茎蘖数与最后有效穗数相等的日期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8、拔节期。

50%植株地上部第1节间长到一定长度,早稻在1厘米左右,中、晚稻2厘米以上时为拔节期。

9、幼穗分化期(三期)。

根据品种迟早和秧龄长短,在接近幼穗分化期,逐日剥取10个单株的主茎,当50%的主茎肉眼可见苞毛时即为幼穗分化期。

10、孕穗期。

50%植株的剑叶全部露出叶鞘的日期为孕穗期。

11、抽穗期。

稻穗的顶端伸出剑叶鞘1cm左右叫抽穗。

有10%稻穗顶露出叶鞘时为始穗期;50%时为抽穗期;80%时为齐穗期。

12、乳熟期。

全田50%以上的稻穗中部籽粒颖壳充满乳浆状物质的日期为乳熟期。

13、蜡熟期。

全田有50%以上的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粘无乳浆状时为蜡熟期。

14、成熟期。

早粳稻90%,早籼稻80%的谷粒黄熟,稻穗基部青谷已成米粒时,晚稻饱满粒全部黄熟时为成熟期。

15、收割期。

实际收割日期(以月/日表示)。

16、全生育期天数。

从播种第二日到成熟的天数(未催芽的直播稻应从出苗算到成熟的天数)。

四、叶龄观察

1、叶龄观察方法。

水稻叶龄是水稻植株主茎的出叶总数目。

测定主茎叶龄必须从秧田三叶期起用红印或红磁漆和号码机在叶片上依次标上号码数字。

移栽时,将标记的秧苗小心地移栽于观察点内的各观察蔸中,注意不要将株号弄错。

测定主茎不同时期的叶龄,按心叶露出部分的长度与下一叶的长度相比来估计,如主茎5叶叶尖露出下叶叶枕时记作4.1叶,5叶长度越过下叶1/3,但不足1/2时为4.3叶,超过1/2不足2/3时为4.5叶,超过2/3到4叶等长时为4.7,5叶比4叶长,但6叶未出之前为4.9。

2、叶片观察项目

(1)叶龄。

水稻主茎每长出一片完全叶。

某日长出3.5叶,其叶龄则为3.5叶。

每日平均增长叶片数即为叶龄日增量。

(2)始出期。

即上一叶叶尖伸出下一叶叶枕的日期。

(3)全展期。

即心叶全部露出下叶叶枕并可见到该叶叶枕的日期。

(4)枯黄期。

叶片枯黄超过叶长一半以上的日期。

(5)叶片功能期。

从叶片全展到叶片枯黄期止。

(6)叶长。

从该叶叶枕量至叶尖的长度(单位:

厘米)。

(7)叶宽。

叶片最宽处的宽度(单位:

厘米)。

(8)叶龄指数。

某一生育时期已出叶数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数。

(9)叶龄余数。

主茎总叶数减去叶数之差。

(10)叶面积系(指)数。

单位面积上绿叶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五、生育动态观察

1、分蘖观察。

分蘖动态观察与叶龄观察结合进行,共同定蔸,在插秧时插样区,每个类型两点,每点10蔸,共20蔸。

于回青后数记基本苗数,应使样蔸的基本苗数与整个观察田平均蔸基本苗数的数值大体相近,如果偏多偏少,则应调整。

分蘖开始时,每隔2天观察1次。

为了统一全省观察时间,早稻规定以5月1日为中心,前后推算观察日期。

中、晚稻观察日期与早稻后期观察日期重合。

在分蘖高峰前后,分蘖动态观察的次数要增加2次以准确判断分蘖盛期和末期。

年度间观察日期不变,以便资料比较分析。

水稻茎基部的分枝叫分蘖。

有效分蘖:

凡能抽穗,结实粒数有5粒以上(含5粒)的植株叫有效分蘖。

无效分蘖:

凡不能抽穗或抽穗后结实不足5粒的植株叫无效分蘖。

2、蔸高观察。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稻生育阶段的长势长相,对观察分蘖动态的20蔸禾苗应同时观察蔸高。

具体观察日期:

早稻,5/16、5/22、5/28、6/3、6/9、6/15;中稻6/9、6/15、6/21、6/27、7/3、7/9、7/15;晚稻:

8/2、8/8、8/14、8/20、8/26、9/1、9/7。

蔸高是从泥面量至上部最长叶尖的长度,以20蔸平均之。

3、叶面积指数(LAI)的测定。

水稻绿色叶片是制造有机物质的器官,群体绿叶面积的大小与产量高低关系较大。

群体绿叶面积的大小,通过以叶面积指数来表示。

测定叶面积的方法,在每小区或处理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5蔸,每蔸茎蘖数与全区(或全田)平均每蔸茎蘖数相近,各蔸四周无缺株或异常株。

具体方法有:

(1)摘叶法。

田间取回的植株注意保湿不使叶片干燥和卷缩。

用下述方法进一步测量:

第一,测量每蔸全部绿叶。

未展开叶片及枯叶(枯黄部分大于二分之一者)不测量。

叶片顶端枯黄,则只量绿色部分长度。

将每叶的长度(L)乘以最宽处的宽度(D)再乘以调整系数数K值,即为单叶叶面积。

全蔸叶面积(cm2)=∑(L×D)×K

K值在秧田期和成熟期为0.67,其他各期为0.75。

第二,取样测量叶面积(常用于植株较大时期)。

将取回的样本,每蔸各按茎蘖高度分成三等并计数,从各蔸中等高度的植株中取出一茎,摘下其全部绿叶并测量单叶叶面积后合并各蔸样株叶片烘干称量,同时将已测单叶叶面积累加,按下列公式求出每蔸叶面积(各蔸未测量的绿叶,应单独摘下烘干称重):

每蔸叶面积(cm2)=×平均每蔸叶片干重(应包括取出一茎的干重在内)

(2)不摘叶法。

样品数量同上(小区面积大者可选10蔸),数计每蔸茎蘖数并在每蔸中测量一株中等分蘖(株高、绿叶数和叶片大小均属中等)的全部绿叶的长宽,求得单株叶面积的平均值,再乘以每蔸平均株数,得每蔸叶面积。

有叶面积测定仪的,可先测知每蔸叶面积。

上述各种方法测出每蔸叶面积后,再按下列公式求出各小区(或处理)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

够苗期后要区分有效和无效叶面积,可通过分蘖追踪,凡够苗后发生的分蘖的叶面积算为无效叶面积。

叶面积系数的测定时期为分蘖盛期和孕穗期。

4、叶色测定

(1)目测法。

每天上午10时左右露水干后,到田头目测叶色变化。

与旁边的田块进行比较,与前几天的叶色进行比较,观察叶色的变化,这种方法比较全面,也比较简单,但要有一定的经验。

(2)比色卡对照法。

一般用分级比色卡系统记载主要生育期叶色变化,每天上午10时左右露水干后,背光用比色卡与叶片对照,以每株上部两张大的定型叶片的顶端三分之一处为准。

相近的一级,就是稻叶当时的色级,比色定级后,还应目测大田叶色校正一下。

5、灌浆速度。

于抽穗期同日,统一标记抽穗程度相同的并且穗顶露出剑叶鞘2厘米左右的主穗,或一次、二次分蘖穗,每隔5-10天测定10穗的干重,除掉穗轴再折算粒重,求其增长速度。

六、产量及经济性状考查

1、有效穗数。

收获前定点调查两个重复,每小区20-50蔸,大田调查应分别不同类型的丘块,采取对角线3-5点取样,与插秧垂直方向进行调查,共查100蔸,计算每亩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实粒数少于10粒或苗高不到三分之二的稻穗不算有效穗,而白穗算有效穗。

成穗率=×100

2、株高和穗长。

株高是从发根节量至穗顶的高度(不连芒)。

每个处理取样5蔸,每个茎秆均要测量,求其平均值。

穗长从穗颈节量至穗顶(不连芒)。

3、平均每穗粒数。

包括每穗上的实粒、不实粒及已脱粒的总数。

落粒要作实粒数计算。

取10蔸穗粒的平均值。

小区试验每小区取5蔸。

4、结实率与空秕率。

将取样植株全部脱粒干燥,用水选法分出实粒与空粒,谷粒放入水中要搅动,5分钟后凡下沉谷粒为实粒,上浮为空秕粒。

结实率(%)=×100

空秕率(%)=×100

5、千粒重。

上述水选法下沉的实粒作为千粒重的样谷,任取1000粒称其重量。

一个处理内以两次重复相差不大于平均值的3%时为准(如平均值为30克,则两次相差不得大于0.9克)。

如大于3%则需另取1000粒称重,以相近的两次平均值为千粒重。

或以计算每穗粒数的样本全部称重,除以总粒数。

算成千粒重。

重量以克为单位。

6、谷草比例。

以计算每穗粒数的样本,去掉禾根全部烘干,分别将谷粒与稻草称重。

谷草比例=

7、田间测产。

可分间接测产法和直接测产法,用前种方法测产,则应先调查出准确的株行距和蔸数。

株行距每亩穗数应经实地调查,不得用移栽时的计划距离或苗数代表。

(1)间接测产法。

在试验田中选择东、南、西、北四点,横直各量20个株距(从第一蔸至最后一蔸共21蔸),求出平均株行距,算出每亩蔸数。

再在各点随意数10-40蔸的穗数,求平均每蔸穗数,计算每亩穗数。

再按前面介绍方法,求出平均每穗粒数和千粒重。

计算方法:

株距(或行距)=21蔸的距离(cm)÷20

每亩蔸数(万/亩)=6666666.7(cm)÷[株距(cm)×行距(cm)]

每亩穗数(万/亩)=每亩蔸数×每蔸穗数

理论产量(公斤/亩)=

(2)直接测产法。

在田块中央选取有代表性的样点3-5个,每点割4-5平方米稻穗,进行脱粒,晒干,扬净,称其重量,然后换算成每亩产量。

七、水稻灾害性天气危害的调查

1、秧田烂秧死苗调查。

寒潮过后,应根据播种密度和出苗率,估计烂秧程度和应补种数量。

根据天气,秧田排灌、施肥等说明烂秧的原因。

烂秧死苗的调查方法,一般是准备一个小铲和一个洗筛,采取随机取样法,将样点的秧苗连泥铲起放入洗筛,然后在塘水中筛洗去泥,分别数出大苗、小苗、哑谷、烂芽、烂根数,并分别计算出百分率。

2、大田死苗调查。

插秧后如遇干旱、大风大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在灾后调查受旱田块的死苗情况,采取多点取样,数记100-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