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4168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docx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讲解

三峡水库网箱养殖利弊分析

简介:

投饵式网箱养鱼在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水域水质的影响较大,成为众多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给养殖水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本文通过分析长寿湖水库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三峡水库的渔业养殖条件以及水污染现状,初步论证在三峡水库限制投饵式网箱养鱼的必要性,并对三峡水库的渔业养殖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

网箱养鱼富营养化三峡水库

1前言

多年来,我国的淡水渔业的养殖模式普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造成对江河湖泊和水库的过度利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环境质量下降,如追求高产而实施的化肥养鱼直接增加了水体氮磷含量,为提高“家鱼”成活率而过量捕捞食鱼性鱼类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

目前我国淡水渔业的收入每年仅80多亿元,而天然湖泊和水库(即人工湖)的水体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却远高于此。

据水利部最新的全国淡水资源质量评价,我国131个有养鱼的大型湖泊中,达富营养化程度的湖泊67个。

城市近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普遍偏高,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云南滇池、合肥巢湖及武汉东湖等均达到高度富营养化程度。

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以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2003年6月三峡水库开始蓄水发电,水库基本形成,水库的水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目前国家花费大量的国债资金治理库区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其它污染源如集镇污水、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更艰巨的工作也将进一步展开。

三峡水库建成后为网箱养鱼创造了有利的水域条件,熊天寿提出了建立三峡库区渔业经济管理机构,发展名特优渔业养殖的构想;陈昌齐等人提出了在消落带发展渔业,并对重庆库区的渔业利用进行了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些地方和部门已在库区发展投饵式网箱养鱼。

本文通过分析长寿湖投饵式网箱养鱼的污染问题,论证在三峡水库限制网箱养鱼的必要性。

长寿湖水库的网箱养鱼造成水质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三峡水库应该借鉴长寿湖水库网箱养鱼的教训。

对于投饵式网箱养鱼,如果不加以限制,将为三峡水库的水环境保护增加更大的难度。

2网箱养殖对水质的污染

一些受污染的水库、湖泊水体,除了受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外,渔业对水体的过度利用也是重要污染源之一。

根据测算,养殖一吨淡水鱼,产生的粪便相当于20头肥猪的粪便量,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投饵式网箱养鱼,例如北京的密云水库发展网箱养殖鲤鱼,亩产在两万公斤以上。

网箱养鱼对局部水域污染的贡献率达到31.3%,对水库潜在富营养化的贡献率达到32.1%。

网箱养殖对水域的过度开发,使原有的水草资源遭到破坏,使“草型湖泊”转变为“藻型湖泊”。

例如,阳澄湖原来水草的覆盖率很高,水质清晰,而现在阳澄湖围栏养蟹(300元/亩湖面),全湖布满网围,水草稀少,水质混浊,闻名全国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的命运令人担忧。

3长寿湖渔业养殖状况及对水质的影响

3.1长寿湖渔业养殖状况

长寿湖位于重庆市长寿县境内、龙溪河下游,水域面积约约10万亩,总库容为10.27亿立方米,最大水深50米,平均水深约为10米,是重庆市最大的水库,同时也是重庆市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

多年来,随着养殖业的无序发展,长寿湖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已很严重,湖泊的饮水、旅游等综合功能正在衰退,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寿湖水质污染问题,已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按照长寿湖上游营养物质的输入情况,湖区养殖业产量应在30公斤/亩左右,但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推广实施肥水性网栏养殖后,养殖业产量迅速增加到300公斤/亩,使湖区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并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

在八十年代末以前,长寿湖以淡水敞养为主,污染主要来源于上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养殖污染较小,湖区水质总体上可达到III类水质。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长寿湖主要的污染来源由上游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逐步转变为养殖业污染。

九十年代初,长寿湖实行大水面淡水养殖与网箱养殖并重的养殖方式。

至1995年,网箱养殖达到高峰,规模为40亩左右,年投饵料9000吨,湖区水质由轻污染转化为中度污染。

“九五”期间,长寿湖养殖方式和规模再次发生较大变化,一是改良网箱养殖品种,逐步将网箱养殖规模减少到4亩;二是放弃大湖面淡水养殖,引进并推广肥水养殖技术,在湖区6万亩水域实行大面积肥水性网栏养殖。

1998年,肥水性网栏养殖投放鸡粪4000吨、化肥2000吨;1999年,投放鸡粪2000吨、化肥5000吨。

目前,由于全湖区大面积肥水性网栏养殖投放大量的鸡粪、化肥,长寿湖水质已全面恶化,部分水域甚至变黑发臭。

3.2长寿湖的富营养化现状

监测表明,长寿湖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非离子氨等污染指标严重超标;蓝藻大量繁殖,湖区水体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同时,湖区底泥中总氮、总磷含量急剧增加,污染严重,远远超出长寿湖的天然净化能力。

长寿湖养殖业的无序发展不仅使长寿湖养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鱼类出现崎变,对长寿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饮用水源也构成严重威胁。

2002年6、7两个月长寿湖出现大面积浮萍疯长的情况,位置在板桥以下的岳家沟、赵家坡、高家屋脊、鹤尤粮站四处,总面积超过2000亩。

对竹子滩、岳家沟、赵家坡口、赵家坡中等4处的采样分析结果见表1,监测时间为2002年7月9日。

用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7]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表1中的监测值的评价结果为:

竹子滩TLI(∑)=59.64(轻度富营养化)

岳家沟TLI(∑)=71.26(重度富营养化)

赵家坡口TLI(∑)=71.62(重度富营养化)

赵家坡中TLI(∑)=70.50(重度富营养化)

3.3长寿湖的渔业养殖污染负荷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有20余种,其中氮、磷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

长寿湖流域氮、磷污染物来源主要是上游来水、渔业养殖投料,直接入库的点源(生活和工业)、农业面源、大气降尘及降雨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进入长寿湖的氮、磷污染负荷见表2。

上游来水主要是龙溪河,表1中的负荷是根据2001年对长寿湖上游龙溪河的监测值计算的。

近年来长寿湖网箱养殖平均年投饵料4000吨,其氮含量为4.5%、磷含量为2.3%;投化肥3000吨,其中氮肥约占70%,主要是碳酸氢铵和尿素,平均含氮量31%;磷肥约占30%,主要是过磷酸钙,平均含磷量7.3%。

从表2中可以看出,网箱养鱼投料进入长寿的氮约占总量的17.1%、而磷负荷达到了54.6%。

表1长寿湖水质监测数据

项目/地点高锰酸盐叶绿素*透明度水温TPTN深解氧

(mg/L)a(mg/m3)(米)(℃)(mg/L)(mg/L)(mg/L)

竹子滩4.6613.031.2300.03693.589.94

岳家沟4.9352.340.65300.1483.209.94

赵家坡口5.1361.200.63300.1422.8911.6

赵家坡中5.0552.300.62300.1352.611.1

表2河流入湖污氮磷

项目总量总氮含量总氮负荷总磷含量总磷负荷

(t/a)(t/a)

上游来水15.1亿m32.67mg/L40350.087mg/L131.4

饵料4000t4.50%1802.3%92.0

氮肥2100t31%651

磷肥900t7.30%65.7

合计4866289.1

养鱼投料

投肥所占比例(%)17.154.6

4三峡库区发展网箱养殖的历史和现状

库区内有鱼类150多种,隶属7目19科,占长江水系鱼类总数的70%以上。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有70余种,有的是长江上游的特有种,表现出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多样性、地理分布与区系结构复杂的特点,为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场所和发展空间。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川盆地的一些长江流域的主要支流相继筑坝蓄水,江河的流速减缓,河面加宽,河水变深,人们注意到开发水库的渔业潜力。

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把江河水域作为养殖水面看待,采取天然增殖和人工增殖的办法,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限制捕捞规格,取缔有害的渔具渔法,并向江河投放大量的鱼苗、鱼种,增加了江河鱼类资源的蕴藏量,这是利用河流型水域发展养鱼的初步尝试。

近10多年来,又把水库网箱养鱼的技术移植到江河中来,开发江河水域的渔业潜力,如涪江百里网箱养鱼长廊,具有一定规模。

针对已经富营养化的支流水域,采取小型网箱养鲢、鳙,也有一定的效益。

江河、池塘、稻田和水库渔业构成了四大渔业基地。

在江河网箱养鱼实践中,还创造了多种形式,如框架网箱、金属网箱和船体网箱等。

2003年6月,三峡水库开始蓄水到135米水位,以后逐步达到正常蓄水位175米。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的淹没范围从坝址至上游约660km的江津附近。

水库穿行于川东低山丘陵和川鄂中低山峡谷区,干流库面宽一般为700~1700m,宽于1300m的库段分布在万州至丰都约150km库段;支流库面宽一般为300~600m;三峡水库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8]。

枯水期在175m蓄水位下,与天然状况相比,坝前水位抬高了100多米,河道平均水面宽986m,比天然河道水面拓宽1.5倍;平均过水面积比天然河道增加9倍;断面平均流速为0.17m/s左右,比天然河道平均流速减小了4倍,坝前深水区断面平均流速只有0.04m/s左右,比天然河道流速减小了将近5倍。

丰水期,水库在145m蓄水位下平均水面较天然河道拓宽0.2倍(20%),平均过水面积比天然状况增大1倍,流速减小0.6倍。

而在水库淹没区内,随着水位抬高,流速减小显著。

坝前10km范围内的深水区,145m蓄水位下断面平均流速只有0.54m/s,而天然河道的流速为2.66m/s,蓄水后坝前流速比天然河道状况减小了约4倍左右。

支流小江的回水末端开县城区段,当三峡水库坝前蓄水位达170~175m时,开县主城区河段呈水库特性。

由于小江开县城区段地形平坦,水库高水位运行时主城区基本形成大湖湾,开县段河宽由原来的50~100m变成500~1200m,水域面积加大,水深增加,流速减缓,枯水期流速相对于天然情况要小得多。

研究表明,南河在三峡水库175m正常蓄水位情况下的流量和流速值,最小月平均流量仅为2.45m3/s、平均流速0.006m/s;而天然情况下同期平均流量为2.45m3/s时,其流速值为0.16m/s,断面平均流速比天然情况下的平均流速减小约26倍,接近天然湖泊的情况。

由此可见,三峡水库建成后的水文条件变化,为发展网箱养鱼创造了有利的水文条件,特别是在支流、库弯等相对静止的水域,适合发展网箱养鱼。

5发展三峡水库渔业养殖的建议

长寿湖多年来的渔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造成的水质污染却是灾难性的,难以在短时间内治理好。

三峡水库即将蓄水发电,为发展网箱养鱼提供了有利的水文条件,特别是库弯、支流河口等水流相对静止的水域,适合网箱或围栏养鱼。

另一方面,三峡库区的库湾和支流属于比较敏感的水域。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部分支流已陆续出现短期的“水华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在长江上的网箱养鱼现象不多,仅在个别地方有少量的网箱养鱼。

三峡成库后,如果一些个人或地区,为追求局部利益,利用库区大面积发展投饵式网箱养鱼或肥水性拦网养殖,将可能给三峡水库水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在有效保护三峡水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利用三峡水库形成的大水面,发展库区渔业养殖,是当前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建议:

(1)加强对三峡水库渔业养殖容量的研究,科学确定三峡水库的渔业养殖容量。

养殖容量是针对水产养殖业飞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