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10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x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1-1-4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最全的一组是()

①水②脂质③糖类④蛋白质⑤纤维素⑥无机盐⑦维生素

答案B

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人体细胞中不存在;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

本题选择B项

2.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答案C

解析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符合这种类别关系图

3.(2010·北京东城期末)大肠杆菌、玉米、噬菌体、酵母菌都具有的糖

是()

A.纤维素B.淀粉

C.糖原D.脱氧核糖

答案D

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四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之一。

4.(2010·烟台一模)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的反应: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动物、植物都能利用葡萄糖。

5.(2011·济南)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答案D

解析脂肪会使人发胖,但磷脂、性激素不会,脂质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也可适量摄入。

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但豆类、枣等成分含有淀粉和其他糖类。

6.(2011郑·州)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毒、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C.若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b,则a为核糖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答案C

解析该图表示的是核苷酸的化学组成,根据五碳糖(a)的种类不同,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

根据含氮碱基的种类,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各有4种,故D项错误。

若m为腺嘌呤,则b可能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A项错误。

禽流感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糖,故禽流感病毒体内含有4种核苷酸(b),原核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其体内含有8种核苷酸(b),故B项错误。

7.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被标记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时,标记部位应在氨基酸的R基(即①)处,而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时,则应标记在磷酸基团(即②)处。

8.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

A.生长激素B.维生素D

C.胰岛素D.甲状腺素

答案B

解析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中的固醇,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使人体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

9.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糖、酶、果糖、油脂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油脂,故用来作为检测油脂的材料

C.淀粉、蛋白质、油脂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本尼迪特试剂

答案C

解析果糖、油脂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花生种子中有蛋白质,油脂含量较多,用来作为检测油脂的材料。

淀粉、蛋白质、油脂均是细胞内重要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能量。

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而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

10.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

答案D

解析②为双链结构,含有T,为DNA;③是单链结构,含有U,为RNA。

①②③④四种化合物中的“A”依次为腺苷、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

11.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

营养

体外燃烧释

体内氧化释放

耗氧量(dL/g)

物质

放能量(kJ/g)

能量(kJ/g)

17

17

0.83

蛋白质

23.5

18

0.95

脂肪

39.8

39.8

2.03

据上表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A.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有机物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相同

C.脂肪是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D.相同质量的三种有机物,脂肪贮存能量最多答案D

解析从表中信息不能获得A、B、C三项结论。

1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答案D

解析核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其中,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在DNA和ATP中,其组成元素都是C、H、O、N、P;T2噬菌体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其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A+G=T+C),即双链DNA中,嘌呤碱基之和等

于嘧啶碱基之和

二、非选择题

13.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

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单体a是,单体c的结构通式是。

X代表

的主要成分。

[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用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到显微镜下的细胞核呈绿色

(3)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直接原因是[]结构的多样

性。

(4)人类的白化病基因起源于图中的[]过程。

(5)④反应过程为,若c的平均分子量为r,通过④反应

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量为e的C,则C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答案

(1)脱氧核苷酸N、P

(2)4染色体甲基绿

(3)[C]蛋白质

e-rm

(4)[①]DNA复制(5)脱水缩合

r-1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联系。

由A可以自我复制判断其为DNA,则B为RNA,C为蛋白质,a为脱氧核苷酸,b为核糖核苷酸,c为氨基酸;X应为N、P,Y应为N。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白化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肽键数目等于氨基酸数减去肽链数。

14.某科研人员在资源和空间充足的适宜场所通过对100个大草履虫

的培养和研究发现,平均一个草履虫每24h能增殖2.309个新个体。

为了研究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设计了如下数学模型。

请对该模型进行补充:

大草履虫情况

研究方法

平均一个大草履虫每24h能增殖

2.309个新个体

观察研究对象,

(1)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的环境中,大草

(2)

履虫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

增加的影响

(3)(写出t天后种群个体

数量的数学模型)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

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

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4)

(1)。

_

(2)。

_

(3)。

_

(4)。

_

答案

(1)提出问题

(2)提出合理的假设(3)Nt=N0×2.309t(4)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解析本题通过草履虫的繁殖建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步骤为: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项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

探究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

实验2:

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

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增加的一种试剂是:

,实验原理是

(2)写出实验2的实验步骤:

(3)实验2的过程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

答案

(1)斐林试剂葡萄糖是可溶性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2)Ⅰ:

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mL,置于试管中Ⅱ:

用离心机进行离心,获得上清液

Ⅲ:

取2mL的上清液,加入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在沸水浴中加热(3)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产生的现象与颜色一致,不易观察,必须要经过离心分离过程。

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