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3876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docx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教学提纲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

  摘要:

农业信贷担保作为连接商业金融与农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促进信贷资金投向农村融资主体,缓解农业贷款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农业信贷担保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不少发展难题。

文章归纳了现有农业信贷担保的几种业务模式,分析其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选择,以期为统一部署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模式;困境;发展选择

  中图分类号:

F323.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862X(2016)03-0012-007

  长期以来,农业、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破解,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与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迫切资金需求难以对接的矛盾愈来愈突出。

如何顺应农村信贷需求的变化,创新性地设计出能有效满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及供给模式,是研究者与政策层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农业信贷担保作为连接商业金融与农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促进信贷资金投向农村融资主体,缓解农业贷款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少学者针对农业信贷担保的现状,对农业信贷担保的运作机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案例研究。

财政部、农业部和银监会联合发文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建立覆盖全国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目前,从研究层到政策层,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被认为是建立普惠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新常态下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

农业补贴改革试点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也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与制度支持。

然而在农业信贷担保的实践中,由于没有一套成熟、高效的方法可以借鉴,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涌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信贷担保模式,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发展难题。

本文将归纳现有农业信贷担保的几种业务模式,分析其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选择,以期为统一部署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参考。

  一、农业信贷担保的几种业务模式

  根据信贷担保运作方式的不同,目前农业信贷担保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基于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的信贷担保

  在该模式下,农业信贷是由政府全额出资或主导组建的农业担保公司进行担保。

这种财政支持下的农业信贷担保大多实行市场化运作,且担保项目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

如苏州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就是由苏州市政府全额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其设计出的“一保两补”机制

(1),将担保贷款向符合农业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以及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微利项目倾斜。

  

(二)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企业)的产业链融资担保

  在农业产业化实践中,“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协作方式不仅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关系,龙头企业还可以通过向合作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并收购其产品的方式控制农户的现金流,这使得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成为可能。

产业链融资担保模式就是一种基于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金融创新方式。

该模式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用担保和动产抵押,以及对贷款的封闭式管理,将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信用转化为上下游成员的融资能力,从而降低金融机构面向农业贷款的交易成本与风险。

  在该模式中,信贷担保大多是通过政府注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股的农业担保公司进行。

四川乐山巨星畜牧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例,该担保公司采用“农户+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的“四方合作、封闭运行”运作模式,实现了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封闭运行。

(2)[1]又如,四川资阳市于2003年设立资阳市“千万工程”信用担保公司,以资阳生猪养殖产业链为依托,由金融机构、担保公司、饲料企业、种畜场、合作社、肉食品加工企业和保险公司共同组成“六方合作+保险”的新型农业融资模式。

[2]

  产业链融资担保也有少数是通过完全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资成立、实施商业化运作的农业担保公司进行。

如通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是由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9500万元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四川第一家由民营企业注资成立的专业从事农业融资的担保公司,主要为产业链下游养殖类客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三)基于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信贷担保

  基于互助合作的农业信贷担保是一种自发秩序而形成的组织创新形式,在许多国家被作为解决农村信贷配给问题、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呈现出农户联保、社区互助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担保、贷款担保协会担保等形式。

  1.农户联保是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签订联保协议,为获得生产所需的贷款相互担保、相互制约,共同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已大量开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

  2.社区互助担保是指在一个小的社区范围内,成员之间基于经济或者地缘、血缘等特殊关系,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担保基金,为成员从银行获得贷款提供担保。

如福建霞浦县于2007年成立石湖农业发展担保有限公司,村民每户入股2000~10000元不等,担保公司与信用社签订合作协议,为入股的农户生产经营贷款提供担保服务。

[3]

  3.专业合作社担保将专业合作社作为贷款单位,实施整体授信,把对入社农户的贷款由“零售式”转为“批发式”,从而降低直接面对中小农户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经营成本。

[4]如四川大邑县于2012年由中国民生银行、木材加工企业、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林业经营者自愿组成林业商业合作社,通过该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将社员从需要贷款的散户凝聚成“团购”的集体户,建立银行注资、协会兜底、政府贴息的扶持林业产业发展模式。

  4.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担保就是先由一定区域内的村民和小企业共同出资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然后由合作社将筹集起来的资金入股农村信用社,再以入股资金对合作社成员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建立一种“农村信用社+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担保机制,被称为“股权信贷模式”。

[5]  5.贷款担保协会担保一般是由若干农户本着自愿结合、互惠互利、诚实守信的原则,组建贷款担保协会,会员向农村信用社存入一笔担保保证金,自愿履行担保协议职责,担保协会为本村农户借款提供担保,担保贷款金额通常为担保保证金的1~10倍。

[6]

  (四)引入信托公司的信贷担保

  该模式旨在发挥信托制度的财产隔离功能,即由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如专业合作社)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委托给信托公司,由其履行管理职责,将土地出租等的信托收益权作为农村经营主体申请贷款的质押担保来取得融资。

[7]黑龙江肇东市五里明镇的“五里明模式”,就是引入信托公司的信贷担保创新模式。

即,农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镇政府将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权、农机设备收益权以及鱼塘承包经营权委托给中粮信托,中粮信托将上述信托收益权质押给龙江银行,作为合作社的贷款偿还担保,龙江银行与合作社签订贷款协议并向合作社发放贷款。

  (五)基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农业信贷担保

  自从1999年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以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在制度建设、操作运行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该种模式就是借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经验和运作模式,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向农业担保延伸。

如四川泸州市于2000年成立了泸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了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融资服务平台,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作方式,成立了泸州市兴泸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依托泸州市兴泸融资担保公司成熟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策略,开展针对农业的贷款担保业务。

[8]

  二、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农业信贷担保的发展晚于整个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不足,已有的相对成熟和成功的模式较少。

尽管形式各异的信贷担保模式在破解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地担保机构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仍面临发展困境。

  

(一)担保基金与风险补偿的长效机制不健全,制约了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

  对于政策性担保机构而言,其资本金来源以地方财政资金和资产划入为主,但由于多数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财政增收和增加财政支农的难度加大,担保机构难以持续、充足和及时地得到担保基金补充,加上农业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财政资金与担保公司之间的长效扶持机制尚未形成。

由于担保机构的担保规模受注册资本限制,担保服务常常出现资金缺口,总量上无法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对于互助性担保机构而言,其担保资本金来自于成员的入股。

由于成员多来自一个较小的社区,大多是本身经济处于劣势的农户为取得发展资金的联合,资本金规模难以壮大,所提供的担保贷款很难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

  

(二)农业产业链自身的结构缺陷,加大了信贷担保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农业产业链融资担保依赖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信用,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整体实力,决定了产业链融资的质量和效果。

如果龙头企业与农户良性合作,则可以提高产业链成员的信用级别;但一旦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恶化,这种风险会扩散到整个产业链,影响产业链融资担保的可持续性。

[9]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多,但普遍实力不强。

受制于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及企业规模、资本、信用等级等,目前符合银行担保贷款的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担保额度有限。

  另外,在农业产业链融资担保模式下,贷款资金封闭运行的特点决定了核心企业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农户不能实施对贷款资金的支配、监督和管理,农户的贷款履约责任被动地转为单一的生产或加工责任,不仅使农户失去了经营自主权和交易对象选择权,还进一步降低了农户的谈判能力。

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则可以利用价格、交易、账期方面的优势,通过侵占农户利益实现短期收益最大化。

[10]

  (三)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品种少,难以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目前,农业担保贷款主要集中于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期限较短。

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农业中长期贷款更趋保守和谨慎,使得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得到银行中长期贷款比较困难。

据针对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以生产性资金为主,资金需求期限以一到三年为主,但银行更偏重于流动资金贷款。

[11]可见,银行贷款与农业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农业担保贷款仍不能满足融资主体资金使用期限多样化的需求。

  另外,大多数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业务模式单一,尤其是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信贷担保,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等特点,决定了担保贷款过于集中在农业生产中的某一行业。

一方面,贷款方向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经营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市场、自然、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使风险更加集中,一旦发生代偿,极易引发资金链断裂,将担保机构推至破产的边缘。

  (四)农户有效抵押物少与担保抵押刚性约束的矛盾,导致农业信贷担保的覆盖面有限

  目前,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提供担保的过程中一般要求承贷主体提供相应的反担保。

这种反担保机制设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担保机构的风险,但由于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主要产权归属不明、流转不畅,抵押或质押受到极大的限制。

大多数农户由于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物而被农业担保机构拒之门外,这不仅影响了农业担保公司担保作用的发挥,还使得农业信贷担保的实际服务对象有偏离农户的倾向。

[12]据针对福建省近年成立的涉农担保机构的调查显示,担保机构以涉农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农业信贷担保在解决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