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3430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docx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样本

水闸毕业设计方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工程概况

涡河发源于河南省中牟县境内,经开封、通许、尉氏、太康、鹿邑等县,在安徽省与惠济河汇合后流入淮河。

汇合口以上流域面积4200km2,涡河在鹿邑县境内属平原稳定型河流,河面宽约200m,深约7——10米。

由于河床下切较深,又无适当控制工程,雨季地表径流自由流走,而雨过天晴经常干旱,加之打井提水灌溉,使地下水位愈来愈低,严重影响两岸的农业灌溉和人蓄用水。

为解决当地4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上级批准的规划确定,在鹿邑县涡河上修建挡水枢纽工程。

本工程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北约1Km,距汇合口18Km。

它是涡河梯级开发中最末一级工程,涡河闸控制流域面积4070Km2。

二、拦河闸任务

涡河拦河闸所担负的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抬高水位,以利灌溉。

洪水时开闸泄水,以保安全。

本工程建成后,可利用河道一次蓄水800万m3,调蓄河水两岸沟塘,大量补给地下水,有利于进灌和人蓄用水,初步解决4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并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水源,同时渔业、航运业的发展,以及改善环境,美化城乡都是极为有利的。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地形资料

闸址处系平原型河段,两岸地势平坦,。

河床坡降平缓,纵坡约为1/10000,,主槽宽度约为80—100m,河滩宽平,至复式河床横断面,河流比较顺直。

附闸址地形图一张(1/1000)

二、地质资料

(一)根据钻孔了解闸址地层属河流冲积相,河床部分地层属第四级蟓更新世Q3与第四纪全新世Q4的层交错现象,闸址两岸地面高程均在43m左右。

闸址处地层向下分布情况如下:

1、重粉质壤土:

分布在河床表面以下,深约3m。

2、细砂:

分布在重粉质壤土以下(。

3、中砂:

分布在细砂层以下,在河床部分的厚度约为5m左右。

4、重粉质壤土:

分布在中砂层以下(深约22m以下)。

5、中粉质壤土:

分布在重粉质壤土以下,厚度5—8m。

附闸址附近地址剖面图一张

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湿容重γa=19kN/m3

饱和容重γ饱=21kN/m3

浮容重γ浮=11Kn/m3

细砂比重γg=27kN/m3

细砂干容重γ干=15kN/m3

2.内摩擦角

自然含水量时φ=280

饱和含水量时φ=250

【δ】=200kN/m3

、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

密实细砂层f=

粘土(η)=—

砂土(η)=

中细砂层k=5×10-3平均厚度约5m

以下土层k=5×10-5作为相对不透水层

四、工程材料

1、石料:

本地区不产石料,需从外地运进,距离公路很近,交通方便。

2、粘土:

经调查本地区附近有交丰富的粘土材料。

3、闸止处有足够的中细砂。

五、本地区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

六、水文气象

1、气温:

,最低气温-200C,。

2、风速:

最大风速V=20m/s,吹程。

3、径流量:

非汛期(1—6月及10—12月)

汛期(7—9)三个月,涡河月平均最大流量为149m3/s,年平均最大流量Q=,。

4、冰冻:

闸址处河水无冰冻现象。

七、河槽整治断面及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经批准的规划决定:

对原河槽将适当调整,并在两岸作矮堤,以扩大泄洪能力,提高防洪安全的保证率。

规划确定的上下游河道整治后断面如附图。

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见图1—1。

图1—1上下游河道横断面图(单位:

m)

八、施工条件

1、期为两年

2、材料供应

电源:

有电网供电,。

地下水位~m

九、批准的规划成果

1、根据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的规定,本枢纽工程为三等工程,其中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3级。

2、灌溉用水季节,。

3、洪水标准。

项目

重现(年)

洪水流量m3/s

闸前水位(m)

下游水位(m)

设计洪水

20

1320

40.77

40.61

校核洪水

100

1660

41.98

41.97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

本工程为拦河闸,建造在河道上。

枯水期用以拦截河道,抬高水位,以利上游取水或航运要求;洪水期则开闸泄洪,控制下游流量。

一、河闸的特点

拦河闸既用以挡水,又用于泄水,且多修建在软土地基上,因而在稳定、防渗、消能防冲及沉降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1.稳定方面

关门拦水时,水闸上、下游较大的水头差造成较大的水平推力,使水闸有可能沿基面产生向下游的滑动,为此,水闸必须具有足够的重力,以维持自身的稳定。

2.防渗方面

由于上下游水位差的作用,水将通过地基和两岸的土壤会被掏空,危及水闸的安全。

渗流对闸室和两岸连接建筑物的稳定不利。

因此,应妥善进行防渗设计。

3.能防冲方面

水闸开闸泄水时,在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过闸水流往往具有较大的动能,流态也较复杂,而土质河床的抗冲能力较低,可能引起冲刷。

此外,水闸下游常出现波状水夭和折冲水流,会进一步加剧对河床和两岸的淘刷。

因此,设计水闸除应保证闸室具有足够的过水能力外,还必须采用有效的消能防冲措施,以防止河道产生有害的冲刷。

4.沉降方面

土基上的建闸,由于土基的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在闸室的重力合外部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影响正常使用,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水闸倾斜,甚至断裂。

在水闸设计时,必须合理选择闸型、构造,安排好施工程序,采取必要的地基处理等措施,以减少过大的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二、拦河闸的组成

拦河闸通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和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一)上游连接段

上游连接段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水流平稳地进入闸室,同时起防冲、防渗、挡土等作用。

一般包括上游翼墙、铺盖、护底、两岸护坡及上游防冲槽等。

上游翼墙的作用是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孔并起侧向防渗作用。

铺盖主要起防渗作用,其表面应满足抗冲要求。

护坡、护底和上游防冲槽(齿墙)是保护两岸土质、河床及铺盖头部不受冲刷。

(二)闸室段

闸室是水闸的主体部分,通常包括底板、闸墩、闸门、胸墙、工作桥及交通桥等。

底板是闸室的基础,承受闸室的全部荷载,并比较均匀地传给地基,此外,还有防冲、防渗等作用。

闸墩的作用是分割闸孔,并支承闸门、工作桥等上部结构。

闸门的作用是拦水和控制下泻流量。

工作桥供安置起闭机和工作人员操作之用。

交通桥的作用是连接两岸交通。

(三)下游连接段

下游连接段具有消能和扩散水流的作用。

一般包括护坦、海漫、下游防冲槽、下游翼墙及护坡等。

下游翼墙引导水流均匀扩散兼有防冲及侧向防渗作用。

护坦具有削能防忡作用。

海漫的作用是进一步消除护坦出流的剩余动能、扩散水流、调整流速分布、防止河床冲刷。

下游防冲槽是海漫末端的防护设施,避免冲刷向上游扩展。

 

第二章水力计算

第一节闸址及形式选择

一、闸址选择

闸址选择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功和经济效益的发挥,是水闸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应根据水闸的功能、特点和运用要求,以及区域经济条件,综合考地形、地质、建筑材料、交通运输、水流、潮汐、冰情、泥砂、施工、管理、周围环境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闸址应选择在地形开阔、岸坡稳定、岩土坚实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点。

闸址应选用地质条件良好的天然地基。

壤土、中砂、粗砂、砂砾石适与作为水闸的地基。

尽量避免淤泥质土和粉砂、细砂地基,必要时,应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

拦河闸应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势相对稳定和河床断面单一的河段,或选择在弯曲的河段采弯取直的新开河道上。

应考虑材料来源、对外交通、施工导流、场地布置、基坑排水、施工水电供应等条件,同时还应考虑水闸建成后工程管理维修和防洪抢险等条件。

水闸中心线的布置应考闸室与两岸建筑物均匀,对称的要求。

拦河闸的中心线一般应与河道中泓线相吻合。

该拦河闸选在鹿邑县城北约1km处,闸轴线如地形图所示。

二、闸室型式选择

闸室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开敞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

(一)开敞式水闸

闸室上面不填土封闭的水闸。

一般有泄洪、排水、过木等要求时,多采用不带胸墙的开敞式水闸,多用于拦河闸、排冰闸等。

当上游水位变幅大,而下泄流量又有限制时,为避免闸门过高,常采用带胸墙的开敞式水闸,如进水闸、排水闸、挡潮闸多用这种形式。

(二)涵洞式水闸

闸身上面填土封闭的水闸,又称封闭式水闸。

常用于穿堤水或排水的水闸。

洞内水流可以是有压的或无压的。

综合考虑该工程特点,上、下游水位差较小,不须控制流量,泄洪时可能有漂浮物等因素,可采用无胸墙的开敞式水闸。

(三)闸孔形式的选择

闸孔形式一般有宽顶堰型、实用堰低型和胸墙孔口型三种。

1.宽顶堰型。

这是水闸最常用的底板结构形式。

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泄流能力比较稳定,有利于泄洪、冲沙、排淤、通航等;其缺点是自由泄流时流量系数小,容易产生波状水。

2.实用堰低型。

有梯形、曲线型和驼峰型。

实用堰型自由泄流时,流量系数较大,水流条件较好,选用适宜的堰面形式可以消除波状水。

但泄流能力受尾水位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不稳定。

3.胸墙孔口型。

这种堰可以减小闸门高度和启门力,也可降低工作桥高和工程造价。

根据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综合考虑该工程特点,河槽蓄水,闸前基本没有淤积,闸底高程应尽可能底。

因此,采用无底砍平底版宽顶堰,堰顶高程与河床同高,。

第二节闸孔尺寸确定

一、底板高程确定

底板高程与水闸承担的任务、泄流或引水流量、上下游水位及河床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闸底板应置于较为坚实的土层上,并应尽量利用天然地基。

在地基强度能够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底板高程定得高些,闸室宽度大,两岸连接建筑物相对较低。

对于小型水闸,由于两岸建筑物在整个工程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适当降低底板高程,常常是有利的。

当然,底板高程也不能定的太低,否则,由于单宽流量加大,将会增加下游消能防冲的工程量,闸门增高,启闭设备的容量也随之增大。

另外,基坑开挖也较困难。

选择底板高程前,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最大过闸单宽流量。

它取决于闸下游河渠的允许最大单宽流量。

~。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一般在细粉质及淤泥河床上,单宽流量取5~10m3/(sm);在砂壤土地基上取10~15m3/(sm);在壤土地基上取15~20m3/(sm);在黏土地基上取20~25m3/(sm)。

下游水深较深,上下游水位差较小和闸后出流扩散条件较好时,宜选用较大值。

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与河床齐平,。

二、拟定闸孔尺寸及闸墩厚度

1.由已知上、下游水位及闸底板高程,由公式(2—1)、式(2—2)可求得上游水头及下游水深。

v0=Q/A(2—1)

H0=H+v02/2g(2—2)

其中v0——行进流速,m/s;

Q——过流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H0——含有行进流速水头在内的闸前水头,m。

推算的上游水头及下游水深见表2—1。

 

表2—1上游水头计算

流量Q(m3/s)

下游水深

hs(m)

上游水深

H(m)

过水断面积(m2)

行进流速

v0(m/s)

v02/2g

上游水头

H0(m)

设计流量1320

10.61

10.77

1228.66

1.07

0.06

10.83

校核流量1660

11.79

11.98

1412.88

1.17

0.07

12.05

2.判别出流流态

闸门全开泄洪时,一般属于淹没条件下的水流,所以采用平底板宽顶堰堰流公式,根据设计,校核情况下的上、下游水位及流量进行计算。

对于宽顶堰,其淹没条件为:

:

hs≥(2—3)

式中hs——下游水深,m;

H0——含有行进流速水头在内的闸前水头,m。

根据公式(2—3)判别是否为淹没出流,其判别计算见表2—2。

表2—2淹没出流判别计算

计算情况

下游水深hs(m)

上游水头H0(m)

hs>0.8H0

流态

设计水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