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3327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docx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

新技术对广播发展和影响的几点思考

技术保障工作,就是打基础,我们不能等使用者问的时候才说,才讲应该怎么操作,怎么剪辑,要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就把一般操作,注意事项讲解清楚,让使用者有整体认识,然后实战解决。

三、技术管理和创新是看不见的财富

广播电台中的技术部门,使整个广播事业的基础和门户支持,他们从事后台的工作,确表现出前台的服务,播出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的技术部门的整体工作。

不同的岗位和分工,组成这个广播人的大集体。

技术管理和服务、创新肩负的任务有多么繁重,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目前我台新闻频率,覆盖全市行政区域和周面地市的边界,保守的估计,覆盖人群达人口到五六百万。

交通音乐广播,仅仅濮阳市出租车辆1700多辆,私家车辆的保有量逐年上升,还有其他大型公交车辆、公众场合的收音扩音等等,由此波及的被动受众人员更多。

每个人所听到的濮阳电台的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基数的万分之一,对他们来说就是一。

时刻保持强烈的责任心,保证安全、正点优质播出尤其重要。

如何管理和维护,才能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如何三满一完整保证播出质量,让机房环境,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这些都是看不见的财富。

如我台发射机房,三台共13千瓦发射机,两年来无任何因温度,供电安全等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

对发射机房的两部空调和紧急通风系统,进行监控和定期巡检,发射机除尘,紧固,润滑等日常停机检修,保护末级放大管未损坏。

仅更换了自然损耗状态下的散热风机3只。

春秋季节,灰尘和飞絮容易堵塞空调蒸发器,技术人员坚持每周都对空调室外机进行冲洗,截至目前,空调连续运行近5年多,未发生大的故障,节约了大量维修资金,同时也保证了安全播出工作。

四、联盟广播或成流行趋势,传统体制能否被打破?

我国当前仍然延续上世纪80年代四级办广播电视体制,这种方针政策对推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曾经发挥的关键性历史作用很大,数量和覆盖率明显提高。

缺点也毋庸置疑,小型分散,资源浪费,在设备方面大台强台大量重复购置,使用率并不高,小台设备则严重缺乏,节目制作质量不上档次,由于专业设备价格昂贵,闲置和淘汰的折旧率造成很多浪费。

管理方面不规范,例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普及特别迅速,网络时代对传统产业的挑战,广播行业有关标准出台和执行落后。

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如三网合一在十二五中第三次提出,广播发展也面临向多功能,综合化信息网台方面发展。

 

各自为战情况下的大量的重复制作、重复播出、重复覆盖导致了重复投入,增大了支出成本,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浪费。

同时,由于各级台站之间的无序竞争,相互瓜分观众群,致使覆盖效益降低,个别小台为维持生计,不惜在内容上搞擦边球,公信力和广播的权威性下降。

联盟广播不是新事物,广播业界老大中央台,早在2006年1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全国高校广播节目联盟,来自首都北京的46所大学广播台(站)成为了首批加盟中央台牵头发起成立的中国广播联盟,吸引了全国170多家省、市电台。

目前中国之声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频率,覆盖体系达2500个频率之多,覆盖了全国国土,实现了无缝隙覆盖。

同时网络广播、数字广播、卫星广播以及手机、MP3、等新锐载体的发展又扩大了中国之声立体式的覆盖,覆盖大陆和港、澳、台及亚洲多数国家。

各个省级和地区性的广播联盟逐步成立,这种趋势或许是将来流行的形式。

五、安全播出和技术工作值得思考

技术工作是整个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基础,如果把广播事业比作工厂,无线电波发射的内容就是产品,从事制作播出发射的部门就是最后的关口,无论前期工作做的如何好,这一环节除了问题,一切还是零。

总局2011年63号文件专门对3个月内的责任停播事故通报。

原因分析很深刻,工作人员责任心缺乏、工作不严谨,编播环节流程不明确、工作规范性差,检修等制度不完善,培训演练不到位,对台内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给安全播出带来的新问题研究不够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管理和制度上的问题外,与广播电视对技术方面的体制,一线值班人员的工作状态,知识更新等也有很大关系,例如培训不够,事业建设投入欠缺。

09年作者参加了全国技术能手竞赛,张海涛副部长在对全体选手讲话中提到,台站要对技术领域倾斜,要善待一线人员,特别是那些艰苦台站。

实际上落到各个具体的广播电视单位,又会有千差万别,出了体制上的制约,各个地方发展的不均衡,也造成了一些台站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三网融合和数字广播对传统广播的影响。

当前提的最多的就是三网融合,但好像里面具体涉及到广播行业的并不多。

在多媒体时代,广播应该更注重数字化无线网络的覆盖,比如可以和实现图文音频的同步传输的DMB,全称为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MultimediaBroadcasting),是在数字音频广播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广播系统。

在第三代广播-DAB广播已将传统AM、FM摸拟广播声音质量提高至CD级别的基础上,DMB又将单一的声音广播业务推向了多媒体领域:

即在发送高质量声音节目的同时,还提供了影视娱乐节目、智能交通导航、电子报纸杂志、金融股市信息、互连网信息、城市综合信息等可视数据业务,广泛应用在公共交通,流动人群等移动载体上或家庭、办公室里。

但目前可以实现的DMB广播已经远远落后与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除了受众的条件限制外,传统调频广播的类似垄断优势,还让广大广播从业者衣食无忧,但加入有一天三网融合全部推进,可能广播行业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要去打分发传播的基础,这由分发方和终端用户共同组成,终端用户的培养是个逐步成长的过程;另一方面需要和制作公司竞争或合作,用于壮大播出内容的影响力。

七、广播技术新生事物对我台带来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台先后购置改造了直播车,可实现随行广播,也是设备集成化和可靠性高的前提下,为更好服务特定用户而出现的一种直播方式,特点是灵活方便,可临时设定小功率的空白频率,实现小范围的专门播出和收听。

同频广播,在一些例如高速公路沿线,人口密集区,克服调频广播视距传输的缺点,提高频率利用率。

广义上讲,中央台的节目落地,虽然有些是不同频率的广播,也可以认为是同步异频覆盖,而和中央电视相比,则落后了最少十几年,部分省级节目的下行覆盖,也对当地广播竞争市场有所影响。

台站开展的多个专业频率的窄播,对各地市也不是新鲜事物。

所有这些,从技术成本上来说增加了不少投入,如一次性的设备购置,后续维护和运行成本等,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受众面,无论从地域上还是收听人群上,都有了扩大和细化。

不言而喻,收入也应相应增加,具体的取舍和利弊,也是广大广播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

总的趋势是广播要向媒体形式多样化方面发展,广播要占领这些领域,技术工作和基础不能不先行,近年来我台广播网,同频广播,直播车设备,网络视频直播室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所有这些小到监控平台,慢录工作站,内外网安全,门禁电话系统,大到整个电台的播发系统,安全播出和安全防范,都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广播电视的技术管理和发展的特点更需要我们去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