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168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

《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docx

小班第二学期音乐所有教案

2012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1周日活动记录

2012年2月13日至2012年2月13日执教:

活动目标与准备

指导重点、要点

活动实录与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第二句的节奏,学习自然地边唱边做歌表演动作。

2、借助教师的动作提示,较准确地接唱亲吻的象声词。

3、乐意参与集体演唱活动,体验与同伴说悄悄话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座位排成双排马蹄形(幼儿两两一组)

2、小鸭指偶2个。

3、幼儿用书:

(两只小小鸭)

4、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音乐活动:

两只小小鸭(歌唱活动)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鸭的舞”。

◆幼儿听音乐完整地做鸭走、下水游泳,吃食等动作,教师用动作提示幼儿合拍地做动作。

◆教师启发幼儿创编鸭子游泳的动作,并按乐句变换动作。

2、幼儿学习说“悄悄话”。

◆幼儿理解“悄悄话“的含义。

教师请一名幼儿和自己说悄悄话,并请全班幼儿对两人所做得事情进行描述,

教师:

刚才老师和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们听到我们说什么了吗?

我们俩说话不让别人听到,说的是什么话?

(启发幼儿说出“悄悄话”)

◆幼儿与同伴玩“说悄悄话”的游戏。

幼儿两两结对说悄悄话,并体验说悄悄话的乐趣。

教师:

说悄悄话很有趣,请你们找一个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悄悄话。

3、教师演唱歌曲《两只小小鸭》,幼儿欣赏并理解歌曲的内容。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画面《两只小小鸭》,导入新歌曲。

教师:

画面上有什么?

他们在干什么?

两只小小鸭也会说悄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

◆教师边操作小鸭指偶边示范演唱歌曲。

◆教师组织幼儿围绕歌词内容谈话,引导幼儿尝试用歌词来回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

教师“两只小小鸭在干什么?

发出了什么声音?

(教师用两只小鸭指偶亲嘴的动作提示幼儿说出“亲亲小嘴巴”,并发出亲嘴声“砸”)他们说了些啥?

我们再来听一听。

◆教师边操作指偶边用慢速范唱歌曲,并用夸张地口型突出“亲嘴巴”时“砸”的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围绕歌曲中两只小小鸭何时亲吻进行讨论,培养幼儿对学习内容准确记忆的能力。

教师:

两只小小鸭在唱完哪一句时亲亲小嘴巴的?

◆请幼儿伸出两只手的食指当作小鸭,在教师唱完第二句后练习让食指相碰并发出亲嘴声“砸”。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和声音,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决定是否再次练习。

4、幼儿学唱歌曲。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随音乐磁带完整地学唱歌曲。

教师在歌曲唱完后示范与一名幼儿说悄悄话,并引导幼儿明确在什么地方开始说悄悄话。

◆幼儿练习在尾声边说悄悄话。

◆教师带领幼儿用慢速边唱边做表演动作,在尾声处找一个同伴说悄悄话。

◆幼儿交换同伴,边唱边做表演动作。

活动建议:

✧教学变式:

次活动也可让幼儿在反复倾听,欣赏的基础上学习演唱。

每次欣赏时,可鼓励幼儿在歌曲结束时两两结伴说悄悄话,体验说悄悄话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演唱动作后,可以让他们用多种方式感受乐句,如在第一句的结尾处加一种与歌曲意境相近的象声词(如“呷”);还可将象声词换成一种乐器演奏,提高演唱的趣味性。

✧领域渗透:

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鸭子的活动,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鸭子的活动,积累动作词汇。

 

 

2012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2周日活动记录

2012年2月13日至2012年2月13日执教:

活动目标与准备

指导重点、要点

活动实录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学习分辨音乐的上行和下行,能有节奏地做猴子爬树和下树的动作。

2、迁移观察的经验,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猴子玩耍、爬上树和滑下树等灵巧、顽皮的样子。

3、乐意参与动作创编活动,有做与众不同的动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幼儿去动物园观察过猴子。

2、木偶猴子1只。

3、幼儿用书:

《猴子爬树》

4、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音乐活动:

猴子爬树(韵律活动)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两只小小鸭》

◆教师弹奏歌曲的前奏,幼儿说出歌名。

◆教师指导幼儿重点练习第二句。

教师:

小小鸭在什么时候亲亲小嘴巴的?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

2、教师运用木偶演示猴子爬树。

◆教师出示木偶猴子,引导幼儿观察“猴子”的各种动作。

教师:

这是谁?

它在做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猴子爬树》画面,学习用动作表现猴子爬树。

◆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猴子爬树,并且表现出由低往高爬的空间变化。

教师:

猴子是怎么爬树的?

是一下子爬上去的吗?

它先在哪里?

最后爬到哪里?

◆在教师语言节奏的提示下,幼儿练习有节奏地爬树。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观察的经验,创编猴子玩耍的动作。

教师:

猴子在树上玩什么?

它们会做什么动作?

◆教师反馈个别幼儿的典型动作,指导全体幼儿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猴子滑下树,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表现。

教师:

猴子是怎么从树顶上滑下来的?

4、将猴子的动作与音乐匹配,听音乐做动作。

◆教师分别弹奏三段音乐,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动作。

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理解音乐与动作对应匹配的理由。

教师:

这段音乐是怎样的?

好像猴子在做什么?

◆教师分别哼唱三段音乐,指导幼儿练习有节奏地做猴子爬上树、猴子玩耍、猴子下树的动作,教师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将动作与音乐进行匹配。

◆幼儿跟随音乐合拍地做猴子爬树的动作。

在动作转换时,教师根据幼儿动作掌握的情况,用语言或动作提示幼儿。

◆教师反馈幼儿自编的有创意的猴子玩耍动作,带领全体幼儿模仿练习,表现出猴子灵巧、顽皮的样子。

5、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做动作1-2边,然后听音乐模仿猴子的动作走出活动室。

活动建议:

✧教学变式:

如果班级幼儿没有将动作与音乐相匹配的经验,在活动环节4中当幼儿做出动作时,教师可以直接哼唱相应的旋律与幼儿的动作匹配,让幼儿感受到音乐与动作的关系,体验动作的节奏特点。

另外,如果班级幼儿动作的合乐性较差,可以降低创编的要求,由幼儿提出某一动作后,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练习这一个动作,达到合乐要求后,再换动作练习。

另外,也可以观察、示范在先,理解、模仿在后,让幼儿通过模仿来学习律动,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学习能力。

✧领域渗透:

结合科学活动,开展关于猴子的观察、认知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猴子的动作,丰富和拓展相关经验。

 

2012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3周日活动记录

2012年2月13日至2012年2月13日执教:

活动目标与准备

指导重点、要点

活动实录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及猫与老鼠角色的变化。

2、借助观察的经验及教师的动作提示,尝试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老鼠不同的动作型,有节奏地做老鼠跑、老鼠吃米等动作。

3、在教师的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知道扮演老鼠时,蹲下后不随便移动,等大猫唱完最后一句是,才能跑回座位。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观察过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并用动作表现它们的造型。

2、老鼠和猫的头饰各1个。

3、幼儿用书:

《猫捉老鼠》

4、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音乐活动:

猫捉老鼠(歌唱活动)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猫捉老鼠》投影图,模仿老鼠的动作。

◆幼儿回忆以往观察的经验,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老鼠。

◆教师反馈幼儿的典型动作,引导幼儿用手部动作和身体的屈伸来表现老鼠跑、吃米、睡觉。

2、幼儿听音乐,跟随音乐边唱歌曲边学习表演2~3遍,并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

◆教师戴老鼠头饰唱歌,引起幼儿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教师提问歌词内容,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

教师:

小老鼠跑出去干什么呢?

应该唱快些还是唱慢些?

吃完米干什么?

应该唱快些还是唱慢些?

让我们大家唱一唱。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并引导幼儿用创编的动作表现歌词的内容。

3、教师启发幼儿猜测第四段歌词,并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

◆教师出示猫头饰,启发幼儿猜测歌曲的第四段歌词。

教师:

小老鼠睡觉了,谁来了呢?

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四段,验证幼儿的猜测。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用怎样的演唱速度、力度来表现歌词内容。

教师:

猫和老鼠哪个身体大?

猫走路的动作轻还是重?

该怎样唱?

让我们唱一唱。

◆师幼一起演唱歌曲,做大猫的动作。

活动建议:

✧教学变式:

如果幼儿因相关的经验较少,掌握最后一句的配套动作——“小老鼠快速跑回座位”有困难,教师可在最后一句的前面加上猫的叫声“喵”作为对老鼠跑回座位的提示,有了这个信号,幼儿会感到容易得多。

等幼儿熟悉环节后,教师与幼儿分角色做游戏。

✧活动延伸:

在熟悉游戏的基础上,可引导幼儿将歌词中的“吃米”替换成吃其他食物,并让幼儿提出替换的内容,以不断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区角活动:

在音乐角放置大猫和小老鼠的头饰或胸饰、音乐磁带及录音机,提供木鱼和铃鼓供幼儿随音乐表现故事;或自由听音乐做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

✧家园共育:

家长在家中与幼儿共同玩“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增进亲子情感。

✧领域渗透:

结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小白鼠,了解它们爱吃的食物,模仿它们的动作。

结合数学活动,可让幼儿用图片进行相关联动物的配对游戏,在智力活动中,知道幼儿学习玩斗兽棋,增进幼儿对动物属性的了解,知道老鼠和猫的关系。

 

2012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4周日活动记录

2012年2月13日至2012年2月13日执教:

活动目标与准备

指导重点、要点

活动实录与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串铃、学习用手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动的方法。

熟悉串铃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故事情节变化,学习用笨重的体态和收缩的动作分别表现大象和小蚊子。

3、在教师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在重重敲大鼓时,能保持并控制自己的乐器不发出声音。

活动准备:

1、将座位排成1个圆圈,每人1副串铃。

2、大鼓1面。

3、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

《大象和小蚊子》。

 

音乐活动:

大象和小蚊子(打击乐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大象和小蚊子的经验。

◆教师:

你们见过大象吗?

它长什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

大象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屁股也是大大的)它走起路来是怎样的呢?

(引导幼儿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教师:

你们见过小蚊子吗?

他和大象相比,身体长得怎么样?

它飞起来是怎样的呢?

(引导幼儿用声音和手部动作来表现)

◆教师:

大象和小蚊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请幼儿想像)

2、幼儿边看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大象和小蚊子》,边欣赏教师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

◆教师边指图边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教师:

大象走路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咚咚咚)小蚊子飞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嗡嗡嗡)最后大象生气跺脚是,发出什么声音?

(咚)

◆教师:

谁来学一只超大的大象走路?

(引导幼儿用夸张地体态来表现大象的笨重)谁来学一只超小的小蚊子飞呢?

(引导幼儿用收缩和轻巧的脚步来表现小蚊子的灵巧,并引导全体幼儿模仿、练习大象和小蚊子的动作)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幼儿用嗓音和动作表现大象和小蚊子。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用大鼓声表现大象走路和跺脚的声音,要求幼儿用嗓音和动作表现小蚊子。

3、教师出示串铃,让幼儿认识并听其音色。

◆教师:

这是什么?

(告诉幼儿名称)

◆教师:

它的声音是怎样的?

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