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2924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docx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部门

思政教研部

任课教师

授课题目

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授课

时间长度

20分钟

所用教材

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授课对象

高职一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准确理解并掌握文化强国的含义、我国文化现状,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重点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途径,即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使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树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勇敢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

教学重点

文化强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途径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为主,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为主,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图片、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

注重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2分)

【视频】:

《复兴之路》

先观看一段视频,中华民族具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传承5000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和谐文化的根本,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这段影视资料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振奋人心,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

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并列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勾勒出了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主要学习两个问题:

一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二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视频:

《复兴之路》、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引起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6分钟)

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一)近代中国道路

中华民族具有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涵养了泱泱大国。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却急剧衰败,这是为什么?

师生互动:

师:

近代中国却急剧衰败,为什么?

生:

由于思想保守、文化落后导致经济衰落。

师:

19世纪40年代以后更是被人欺辱,任人宰割。

直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并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中国人民才重新站起来。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化为一个文化强国。

(二)苏联解体的启示

潘基文指出:

“冷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靠意识形态竞争决出胜负的文明间大战。

冷战史证明,政治观念体系竞争的成败是文明兴衰的关键。

苏联领导层未能理解这层变化,全力争取军事和生产能力上的优势,却在意识形态上采取守势。

赫鲁晓夫时代由于舆论的错误导向,人们开始怀疑斯大林、回忆苏联共产党、怀疑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而美国做就是认识到文化的力量,把文化战略,在苏联周围建立了60多个电台,用苏联各个民族的语言全天候对苏广播,宣传西方价值观,歪曲、丑化、攻击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而且采取的不是空洞说教的方式,而多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播送一些“回忆录”、“纪实”、“亲历记”。

苏联知识界首先被西方征服,然后是苏联领导集团,最终导致苏联观念上的崩溃和投降,整个民族陷入生活的混乱和困顿。

历史证明文化搞不好可以误国,文化搞得好可以兴邦。

(三)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

最早认识到文化重要性并把它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是美国,把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长期的、全局的战略。

何为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指的是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发达的文化产业、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国家对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同化力)。

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坚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主要指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是对文化地位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的主动担当。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定位;必须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任。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国文化自信来源于我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中吸收的西方先进文化,海纳百川形成今天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

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把中华这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渗透到美国,渗透到西方,渗透到全世界,用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发展引领全世界,用中国文化唱响世界文化主旋律。

【图片展示】

教师总结:

正如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崛起、和平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种“和合”文化正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这种中国的价值观、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在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因为我们提倡的是合作共赢,我们文化的影响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发展不仅用中国产品、而且用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引领世界。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世界最大的魅力,将不仅仅在于有多少投资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世界带来一股新的潮流,让平等合作、文化交流、经济繁荣,而非军事霸权,成为未来世界秩序的另一条主轴。

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直接关系着我们中国文化的前途命运。

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学生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科学、民主”思想,不仅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更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今天每个大学生的思想观点、言行、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都有形或者无形地影响和辐射整个社会,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和方向。

(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2、一些领域道德示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3、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

4、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多。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6、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

7、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文化影响力需进一步增强。

8、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图表】3个

教师总结:

资料1:

我国文化占世界文化比重只有3%,说明我国文化对世界影响力比较低,说明我国文化比重很低。

资料2:

各国文化占GDP的比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抓住机遇发展。

资料3:

美国文化12000-15000多亿美元,占世界60%,美国电影世界发行1-6%,播放占世界的80%。

CNN用各种语言向全球200多个国家播放,在全球电视新闻频道占据霸主地位。

师生互动:

师:

同学看了好莱坞喜剧片《功夫熊猫》的感受?

生:

以中国功夫为主题,该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致食物充满了中国元素。

但当我们看到熊猫阿宝形象时,怎么看都是一个典型的西部牛仔,没有一星半点中国大侠的神态。

因为传达的是好莱坞的价值,传达的是美国的文化精神。

师:

正如同学所说,这些影片中宣扬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大量涌入中国,美国文化、美国价值对国人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年轻一代。

而且在中国卷走了1.8亿元人民币,全球票房更是高达6.3亿美元,《功夫熊猫2》在中国票房达到6亿人民币。

美国影视剧为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提供强大的载体和平台,使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双双获益。

我国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文化实力证明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第一、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实施。

第二、2009年7月22日,我国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中国产业的第一次专项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第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

 (三)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是政府主导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指的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我国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1804个博物馆、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图书馆.

3、中国文化加速“走出去”,影响力日益增强的10年。

第一所控制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揭牌至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孔子课堂已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视频】:

《文化山东》

教师总结:

通过中国文化走出去,海外留学生和华人为中国强大深以为傲,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向往到中国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着迷,提升了国家形象,也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图片】四张

4、我们创造出越来越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卧虎藏龙、LED显示屏与皮影戏结合、水晶石的《清明上河图》、在美国的中国宣传片《中国文化之敦煌》。

我国文化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但同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

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年收入,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收入。

当美国利用中国花木兰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

结束语:

同学们,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创作者、享有者、传承者,我们应不断传承中华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传播东方文化,我们应打破美国西方国家的垄断,让中国媒体的报道也成为国际社会主流消息之一,让中国文化唱响世界文化的主旋律。

为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片《美国三片》

 

图片:

胡锦涛在联合国60周年讲话

 

图表:

我国文化软实力

 

图片:

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

 

视频:

在美国纽约播放的《文化山东》宣传片

 

图片:

创新的传统文化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结合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文化素养总结本次课程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布置作业内容。

总结复习和反思,为下次课准备

教学

反思

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国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以及我国与文化强国的巨大差距,使大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结合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状况,帮助大学生感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入侵的危害,增强了危机感和责任感。

大学生表示要用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要自觉抵制错误的意识形态,树立正确价值观。

如果课堂时间足够应该能更深入探索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做法。

十八大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