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2446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docx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

实验一侵染性植物病害症状观察

植物病害的症状是植物患病后由于异常生理活动而发生在细胞和组织上的病理变化,最后表现为肉眼可见的形态变化。

有些症状也可用嗅觉、味觉或触摸进行观察。

有的症状是单个细胞表现的症状,在这类症状中,最常见的是受某种病毒侵染的植株中所见到的细胞质内含体。

植物病害的症状可区别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

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一定的寄主植物和病原在一定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结果的外部表现,是以各自的生理机能或特性为基础的,而每种生物的生理机能,都是在质上有特异性,并且是相对稳定的。

病变,作为这种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一般说其发展是定向的。

病状作为病变过程的表现,其特征也是较稳定的和具有特异性的。

这就是利用病状诊断植物病害的基础。

病征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群体或器官着生在病体表面所构成的,它更直接地暴露了病原物在质上的特点。

如真菌子实体在寄主表面形成的霉层、黑点等。

由植物病毒、植原体、许多病原细菌、非侵染性植物病害等没有病征的表现。

病征的出现与否和出现的明显程度,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但一经表现出来却是相当稳定的特征,所以根据病征能够正确的判定病害。

不同植物的任何病害都具有其独特症状,通常在病害发生过程中按一定顺序出现。

病理学家正是根据这种顺序出现的症状在田间诊断植物病害。

病状和病征,尤其是前者,作为诊断病害的依据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是许多植物病害常产生相似的病状,因此要从各方面的特点去综合判断;其次,植物常因作物品种的变化或受害器官的不同,而使病状有一定幅度的变化;第三,病害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过程,有初期和后期,病状也随之而发展变化;第四,环境条件对病状和病征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湿度对病征的产生有显著地作用,加之发病后期病部往往会长出一些腐生菌的繁殖器官。

因此,症状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只是相对的,要认识症状的特异性和变化的规律,在观察植物病害时,须认真地从症状的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和掌握症状的特殊性;观察和采集植物病害标本,仔细地区别病征的那种微小的、似同而异的特征,这样才能正确地诊断病害。

一、目的要求

认识各类病害对植物造成的危害,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其多样性,初步掌握主要病害的症状表现及其特点,学会植物病害症状的描述,为今后病害的诊断奠定基础。

二、材料、试剂与仪器

按照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变色、坏死、斑点、腐烂、畸形)和病征类型(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菌核、溢脓等)准备植物病害的盒装标本、瓶装浸渍标本及新鲜标本(不同类型的病状和病征的标本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准备)。

各类症状的挂图、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实体显微镜、手持扩大镜、水果刀、载玻片等。

三、实验操作

(一)病状的观察

1.斑点观察玉米大斑病、棉花角斑病、棉花黑斑病、大麦条纹病、小麦根腐叶斑病、大葱或大蒜紫斑病、花生网斑病、番茄早疫病、十字花科霜霉病等标本,注意不同类型病害所表现病斑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的异同以及病斑上有无轮纹、花纹伴生,同时注意观察各类病斑上有无病征以及病征的特点。

斑点类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受病组织局部坏死,一般有明显的边缘。

斑点中还可以伴生轮纹、花纹等特点,根据病斑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而分为褐斑、黑斑、紫斑、角斑、条斑、大斑、小斑、胡麻斑、轮纹斑、网斑等多种类型。

2.腐烂观察甘薯黑斑病和干腐病病薯、马铃薯晚疫病和环腐病病薯、棉苗立枯病、柑桔溃疡病等病害标本,认识该类病害对植物所造成的危害,同时掌握这类病害的病状特点。

腐烂类病状发生在植物的各个部位,由于组织分解的程度不同,有软腐、干腐之分。

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名称,还伴随有各种颜色变化的特点,如褐腐、白腐、黑腐等。

3.萎蔫观察棉花、黄瓜等植物枯萎病、棉花和茄子黄萎病、玉米和茄科植物青枯病、马铃薯环腐病等标本,注意区别枯萎、黄萎、青枯等病状类型,必要时可以剖开病株茎杆观察微管束是否褐变。

典型的萎蔫病状是植物根、茎的维官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叶片或枝条萎垂现象,皮层组织完好,萎蔫病害常无外表的病征。

植物受萎蔫菌侵染后,不一定都能引起萎蔫,发病初期有半边叶片、半个枝条萎垂的现象,但更常见的是全株性萎蔫。

提示对于萎蔫类病害病状的观察应以新鲜标本为主,有条件时最好在田间进行,这类病害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观察时要注意其微管束组织的病变,干标本则失去了原有的特点。

4.变色变色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表现为黄化,是整个植株或叶片部分地或全部地均匀褪绿、变黄,或呈现其它的颜色。

多数伴生有整株或部分的畸形。

另一种为花叶,病株叶片色泽浓淡不均,深绿与浅绿部分相间夹杂,一般遍及全株,上部叶片较为显著,无病征表现。

比较观察烟草花叶病、苹果花叶病、小麦黄矮病、瓜类、十字花科和茄科植物的病毒病病状、注意每一种病害的病状特点。

5.畸形畸形类病状由不同组织、器官的病变,如叶片的膨肿、皱缩、小叶、蕨叶;果实的缩果及其它畸形;整个植株的徒长、矮缩;局部器官如花器和种子的退化变形和促进性的变态等。

瘤、瘿、癌、丛枝和发根也是常见的畸形病状。

观察桃缩叶病、十字花科根肿病、马铃薯癌肿病、果树根癌病、桑树根结线虫病、油菜白锈病、番茄蕨叶病、枣疯病、泡桐丛枝病、玉米黑粉病、小麦粒线虫病、水稻恶苗病等,归纳各类标本的病状类型。

(二)病征的观察

1.粉状物借助手持扩大镜或实体解剖镜观察麦类锈病、十字花科白锈病、麦类白粉病、、玉米黑粉病和麦类黑粉病等病害标本,注意粉状物的颜色、质地和着生状况等。

2.霉状物借助手持扩大镜或实体解剖镜观察黄瓜霜霉病、甘薯软腐病、瓜类软腐病、柑桔青霉病、番茄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等病害标本或瓶装标本。

注意区别霜霉、黑霉、绵霉、青霉和灰霉等不同类型的霉状物。

3.点状物取小麦白粉病、瓜类炭疽病、棉花茎枯病、芹菜斑枯病、苹果树腐烂病和麦类赤霉病等病害标本,借助手持扩大镜或实体解剖镜观察,注意点状物是埋生、半埋生还是表生,以及在寄主表面的排列状况、颜色等。

4.菌核观察油菜菌核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病害标本,注意菌核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并观察菌核萌发状况。

5.溢脓溢浓为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病征。

观察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十字花科细菌性软腐病、棉花角斑病和黄瓜角斑病等病害标本,注意溢脓的颜色、出现位置等。

用剪刀将植物病组织剪成4mm2的小块,放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或直接用载玻片对光观察喷菌现象。

实验二鞭毛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

鞭毛菌是一类低等真菌,其中不少是水生的。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无性繁殖时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根据菌体的形态和游动孢子鞭毛的特征分为根肿菌纲、壶菌纲、丝壶菌纲和卵菌纲。

其中与植物病害关系较为密切的有根肿菌纲、壶菌纲、卵菌纲。

一、目的要求

了解鞭毛菌亚门中根肿菌纲、壶菌纲和卵菌纲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及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同时学习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病菌,为分类鉴定打下初步基础。

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载玻片、盖玻片、浮载剂(蒸馏水或乳酚油)、吸水纸、解剖刀、挑针、镊子、纱布、刀片、通草、酒精灯、无菌水等。

三、实验材料

1.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2.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subterranea)

3.禾谷多粘霉(Polymyxagraminis)4.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maydis)

5.串囊水霉(Saprolegnia.monilifera)6.稻绵霉(Achlyaoryzae)

7.瓜果腐霉(Pythiumaphanidermatum)8.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

9.禾生指梗霉(Sclerosporagraminicola)10.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viticola)

11.寄生霜霉(Peronoporaparasitica)12.瓜类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

13.莴苣盘梗霉(Bremialactucae)14.十字花科白锈病菌(Albugocandida)

以上病害标本或新鲜材料、挂图、病原菌永久玻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幻灯片、录象带、光盘等影像资料)以及水霉和腐霉游动孢子形成与释放的录相带等。

四、观察内容和方法

(一)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

1.芸苔根肿菌取甘蓝根肿菌切片,镜检切片中的病原菌。

有的寄主细胞内可见到许多堆集在一起的鱼籽状颗粒,是病菌的休眠孢子。

休眠孢子近球形。

2.马铃薯粉痂菌镜检马铃薯粉痂病菌切片,在寄主根的皮层组织的受害细胞中可看到病原菌的休眠孢子,球形至多角形,多个休眠孢子聚集呈海绵状或空心球。

3.禾谷多粘霉选取有褐点的根,用解剖刀或镊子撕取小麦根基皮层,制成临时玻片,镜检。

病菌的休眠孢子常有规律地呈条状排列。

提示被寄生的表皮细胞呈褐色小点,必须仔细观察才能见到。

(二)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

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maydis)观察由玉蜀黍节壶菌引起的玉米褐斑病标本。

用针挑取受害病组织内呈黄色粉末状物制成临时玻片,或对病组织作徒手切片,镜检可见到许多金黄色扁球状的休眠孢子,休眠孢子椭圆形,一面扁平有盖。

(三)卵菌纲(Oomycetes)

水霉目(Saprolegniales)

1.串囊水霉引起水稻烂秧,又称水稻烂秧水霉菌。

孢子囊圆筒形或棍棒状,层出式,即新的孢子囊从老的空孢子囊内基部长出,游动孢子具明显的两游现象。

2.水稻烂秧绵霉菌孢子囊圆筒形或棍棒状,合轴分枝,新的孢子囊从老孢子囊的基部外侧长出,呈聚伞形排列,游动孢子第一个活动时期很短,休止孢在孢子囊顶部孔口处聚集成团。

霜霉目(Peronosorales)

1.腐霉属(Pythium)观察瓜果的腐烂病病果上的白色菌丝体,将生长旺盛的小块菌丝体移至清水中培养24~48h,菌丝顶端即形成大量游动孢子囊,用针挑取在清水中培养过的菌丝,观察腐霉菌的游动孢子囊,丝状、姜瓣状或球状等,顶生或间生,无特殊分化的孢囊梗。

孢子囊不脱落,萌发时在其顶端产生一管状物,原生质经管状物排出而形成泡囊。

游动孢子产生在泡囊内。

2.疫霉属(Phytophthora)取马铃薯或番茄晚疫病标本制片观察。

孢囊梗2~3支成丛自气孔伸出,假轴状分枝,小梗基部膨大,多次产生孢子囊,使孢子囊梗上部呈节状;孢子囊近球状、卵形或梨形等,具乳突。

3.霜疫霉属(Peronophthora)取荔枝霜疫霉病标本挑取霉层观察,孢囊梗直立,双叉锐角分枝,孢囊梗多级有限生长。

孢子囊柠檬形、椭圆形,乳突明显。

4.霜霉属(Peronospora)取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白菜等)的霜霉病标本从叶背面刮取霉层观察,孢囊梗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锐。

按照寄生霜霉的观察方法,选取禾生指梗霉、葡萄霜霉病菌、瓜类霜霉病菌、莴苣盘梗霉等材料,对照下列检索表,制片观察各种霜霉病的病原菌或观察病菌永久玻片标本,掌握霜霉科几个常见属的主要形态特征。

霜霉科主要属的检索表

1.孢囊梗粗壮,上部为重复2~3次的不规则二叉分枝…………指梗霉属(Sclerospora)

1.孢囊梗较细……………………………………………………………………………………2

2.孢囊梗单轴分枝,小轴与主轴成直角,分枝末端平钝………单轴霉属(Plasmopara)

2.孢囊梗呈现锐角二叉分枝……………………………………………………………………3

3.分枝两侧不对称,顶端尖锐……………………………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3.分枝两侧对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