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1544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 105页.docx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资料doc105页

第六章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

第一节电力电缆线路的验收

线路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对电缆线路工程进行验收必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电缆线路验收可分为中间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电缆线路工程在完成电缆线路的敷设、附件安装、交接试验等工作之后,必须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运行单位等对施工完毕的电缆线路进行竣工验收。

为了确保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杜绝电缆线路带病投入运行,电缆线路运行单位必须认真做好新建电缆线路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中间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电缆线路只有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

一、电力电缆线路验收制度

对电缆线路工程进行验收,必须按照验收制度进行。

1.验收的阶段

电缆线路工程验收,必须按照四个阶段进行组织:

中间过程验收、自验收、预验收和竣工验收。

(1)中间过程验收。

电缆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电缆敷设、中间接头和终端以及接地系统等隐蔽工程进行中间过程验收。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等参加中间过程验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逐项进行验收。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和运行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进行抽检,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全程检查。

(2)自验收。

电缆线路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自验收。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进行自验收,初步查找工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并进行整改。

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后向本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提交工程预验收申请。

(3)预验收。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收到本单位施工部门的预验收申请后,组织本部门、施工部门及监理单位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预验收。

预验收整改结束后,施工单位填写过程竣工报告,并向工程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

(4)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单位对整体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行单位等多方共同参与。

竣工验收时,各参与验收单位提出验收意见。

部分需要整改的项目必须限期整改,由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复验并做好整改记录。

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一个月内,施工单位必须将工程资料整理齐全,送交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进行资料验收和归档。

2.验收的记录

电缆线路工程按照中间过程验收、自验收、预验收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验收,每个阶段验收完成后必须填写阶段验收记录和整改记录,并签字认可、归档保存。

竣工验收完成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行单位必须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盖章,工程才算最终完成。

二、电力电缆线路验收项目

电缆线路工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分部工程:

电缆敷设、电缆中间接头、电缆终端、接地系统、防过电压系统、竣工试验等。

电缆线路工程验收按照分部工程项目逐一进行。

对各个分部工程项目进行验收,通过具体分项工程验收实现。

1.电缆敷设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

沟槽开挖、支架安装、电缆牵引、孔洞封堵、直埋、排管和隧道敷设、电缆固定、防火工程、分支箱安装等。

2.电缆中间接头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

直通接头、绝缘接头、交叉互联箱和交叉互连线、接地箱和接地线等。

3.电缆终端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

户外终端、变压器终端、GIS终端、接地箱、接地保护箱和接地线等。

4.接地系统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

接地极、接地扁铁、交叉互联箱和交叉互连线、接地箱、接地保护箱和接地线等。

5.防过电压系统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

避雷器、放电计数器、绝缘信号抽取箱、护层保护器、引线等。

6.竣工试验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

主绝缘和外护套的绝缘测试(包括耐压试验和电阻测试)、电缆参数测试、交叉互联测试、护层保护器试验、接地电阻测试等。

三、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工程验收

电缆线路敷设方式由直埋敷设、排管敷设、砖槽敷设和隧道敷设等。

电缆线路敷设工程属于施工过程中间的隐蔽工程,应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验收。

1.验收标准

(1)现行的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168-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各个公司自行规定的技术标准。

(2)电力电缆工程的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

(3)电缆工程附属土建设施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

2.验收一般要求

(1)电缆线路敷设应该按照已经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路线走向和敷设位置,若根据现场情况确实需要变动,必须征得设计、技术和相关运行管理部门的同意。

(2)电缆敷设前,应先检查电缆通道情况。

敷设通道应畅通、无积水,敷设位置的金属部分应无锈蚀。

(3)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尤其是电缆的两端封头是否良好。

若对两端封头情况存在于疑虑,应进行潮气校验。

(4)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5)户外终端处电缆应在终端杆塔的底部留有适量余线,变电站内终端处电缆应在变电站夹层内留有适量余线。

(6)除事故修理外,敷设电缆时如环境温度低于规定要求时,应将电缆预先加热。

(7)电缆穿越变、配电站层面,均要用防火堵料封堵。

(8)电缆穿入变、配电站及隧道等的所有孔洞口均要封堵密封,并能有效防水。

(9)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宜脱落,规格形式应统一,并能防腐。

标志牌的挂装应牢固。

3.电缆直埋敷设要求

(1)直埋电缆敷设后,在覆土前,必须及时通知测绘人员进行电缆及接头位置等的测绘。

(2)自地面到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10KV为0.7m;35KV为1m;穿越农地时分别为1m和1.2m。

(3)直埋的电缆周围应选择较好的土层或用黄沙填实,电缆上面应有15cm的土层,保护盖板应盖在电缆中心,不能倾斜,保护盖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盖板之间必须前后衔接,不能有间隙。

(4)电缆之间以及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4.电缆排管敷设要求

(1)导管的内径一般为电缆外径的1.2~1.5倍,但不得小于150mm。

导管应由低耗能、高强度、无害的材料制成。

(2)保护管的选择符合设计要求。

应能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电缆保护管上下宜用混凝土层加强保护。

(3)较长电缆排管敷设时,管道中工作井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5.电缆隧道敷设要求

(1)固定电缆的支架其中心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2)变、配电站的电缆夹层及隧道内的电缆两端和拐弯处,直线距离每隔100m处应挂有电缆标志牌,注明线路的名称、相位等。

(3)隧道内并列敷设的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要求。

(4)相同电源关系的两路电缆不得并列敷设。

相同电源关系的两路35KV电缆须分别敷设在隧道两侧。

(5)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6)隧道内敷设电缆,电缆应该按照电压等级从低到高的顺序在支架上由上而下分层布置。

(7)隧道内敷设电缆,不能破坏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内其他附属设施。

(8)电缆在隧道内敷设完成后,不得额外降低隧道容量,且不得影响运行人员正常通行,必要时可在三通井、四通井等处将电缆固定在隧道内顶板上,或进行有效的悬吊。

四、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工程验收

1.验收标准

(1)现行的《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各个公司自行规定的技术标准。

(2)工程的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

(3)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的施工工艺说明书和图纸。

2.验收一般要求

(1)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3)安装电缆中间接头或终端头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风雪天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安装。

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当湿度大时,可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

制作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中间接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

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4)电缆线芯连接时,应除去线芯氧化层。

压接模具与金具应配合恰当。

压缩比应符合要求。

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

采用锡焊连接铜芯,应使用中性焊锡膏,不得烧伤绝缘。

(5)电缆终端、中间接头均不应有渗漏现象。

(6)电缆终端处应正确悬挂明显的相色标志,中间接头应有线路铭牌和相色牌。

(7)同路电缆线路三相接头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

(8)电缆线路的中间接头要与相邻其他电缆线路的接头位置错开,接头之间错开至少0.5m。

(9)中间接头用托架固定牢固,托架固定满足设计要求。

(10)中间接头硬固定满足设计要求,接头两侧和中间增加硬固定。

(11)户外终端电气连接处涂抹导电膏、贴示温蜡片。

(12)终端头及终端引出电缆的固定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

各处螺丝紧压牢固。

(13)GIS侧终端护层保护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

(14)电缆终端引出线保持固定,在空气中其带电裸露部分之间以及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距离符合相关规定。

五、电缆线路附属设备验收

1.电缆支架

(1)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表面光滑、无毛刺。

钢材应平直。

支架尺寸大小符合设计要求,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无卷边、毛刺。

(2)支架安装垂直误差不应大于5mm,水平误差不应大于100mm。

(3)金属电缆支架防腐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防腐涂层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保证运行8年内不出现严重腐蚀。

(4)电缆支架应能满足所需的承载能力,支架横撑在能承载1500N平均恒定荷载的同时,在可能短暂上人时,应能承载980N的集中附加荷载。

(5)在有坡度的隧道或建筑物内安装的电缆支架,应与隧道或建筑物底板垂直。

(6)电缆支架全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2.防火设施

(1)电缆防火措施符合设计要求。

(2)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3)防火隔板、防火隔断以及防火槽盒等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牢固,密封完好。

(4)对重要回路的电缆,可单独敷设于专门的沟道中或耐火封闭槽盒内,或对其施加防火涂料、防火包带。

(5)防火涂料涂刷位置、厚度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涂刷均匀。

防火包带应半搭盖缠绕,且应平整、无明显突起。

在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2~3m长的区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3.接地系统

(1)电缆线路接地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2)护层保护器的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引线合理。

(3)交叉互联箱、接地箱和接地保护箱。

1)交叉互联箱、接地箱和接地保护箱型号选择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线路的交叉互联箱和接地箱箱体本体及其进线孔不得选用铁磁材料,箱体和进线孔密封良好,满足长期浸泡要求。

3)箱体固定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隧道内安装时不影响隧道容量和人员正常通行。

4)全线交叉互联连接方式正确。

5)箱体内金属连扳相互连接处压接紧密。

(4)交叉互联线和接地线。

1)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型号选择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2)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应尽可能短,宜在5m内。

3)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满足最小弯曲半径要求。

4)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排列有序、固定牢固。

5)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不允许被支架或其他构件挤压。

6)地线不得连接在可拆卸的接地体上,且接地电阻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5)回流线。

1)回流线型号选择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2)回流线敷设位置和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4.防过电压系统

(1)避雷器外观无异常,干净、无污秽。

(2)避雷器、计数器和信号抽取箱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计数器安装角度合适。

(3)避雷器、计数器和信号抽取箱各处连接线压接牢固。

(4)计数器、信号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