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0804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docx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之马矢奏春创作

创作时间:

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陈述书

设计题目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2012级自动化二班

学生姓名:

金世传

学号:

2012341232

指导教师:

樊炳航

2015年6月22日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

自动化班级:

2012自动化本科2班

学生姓名

金世传

学号

2012341232

课程名称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设计题目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目的、主要内容(参数、方法)及要求

 

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1、查资料,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写出给定任意参数,分析频域性能和时域性能

3、设定更好的性能指标,并利用根轨迹或者频域校正实现,也可以利用状态反馈实现。

4、利用MATLAB画出相应的时域、频域图,比较校正前后的效果

5、利用自动控制原理知识分析所得到的系统信息

工作量

14天时间,每天2学时,共计28学时

进度安插

(1)前20个学时建立模型、频域、时域分析

(2)后8个学时画伯德图MATLAB仿真及其写陈述

主要参考资料

[1] 单长吉,李林 SIMULINK在R-L-C电路中的分析应用[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张晓华..系统建模与仿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01 

[3]王国志.王红艳.

[4]张翔.赵韩.钱立军.advicor软件的混合仿真方法[J].计算机仿真2005,

(2)12-15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摘要

本设计依据经典自动控制原理,首先在理论上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分析了火星漫游车转向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借助仿真软件MATLAB(矩阵实验室)绘制了其频域特性图像。

最后使用校正原理中串联超前校正法和三频段概念对该系统在频域上进行了串联超前校正,使其达到一定的稳定要求。

在分析的过程及校正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仿真软件MATLAB(矩阵实验室),其绘制出来的曲线精准、清晰,包管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电动车控制;自动控制原理;MATLAB

 

0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动车已成为未来交通工具的主力军。

电动车环保节能,制造工艺简单,可以大批量生产,使用方便,不但如此,还可以回收利用,是新时代发展前进的科技产品,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概述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电动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如图1-1(a),是近年来使用广泛的电动车,该电动车以电池为储能元件,后轮和前轮是由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提供行驶的动力。

配合车档位的油门装置实现调速功能。

其原理图如图1-1(b)

图1-1(a)

 

图1-1(b)

2数学模型

2.1整流装置数学模型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整流装置采取由MOSFET、IGBT或GTO等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桥式电路,可近似看作为一阶惯性环节,则整流装置的数学模型为:

式(2-1-1)

式中,

为电力电子器件的放大倍数,

为桥式整流电路的失控时间

他励直流电动机在额定励磁下的等效电路如图2-2-1所示,假定动态主电路电流连续,动态电压方程如式(2-2-1)。

式(2-2-1)

忽略粘性摩擦,则电动机轴上的动力学方程如式(2-2-2)。

式(2-2-2)

其中,

是包含电机空载转矩在内的负载转矩,

是电力拖动装置折算到电动机上的飞轮惯量。

额定励磁下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分别如式(2-2-3)和(2-2-4)所示。

式(2-2-3)

式(2-2-4)

其中,

是电动机额定励磁下的转矩系数

为方便计算,我们定义下列时间常数:

暗示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

式(2-2-5)

暗示电力拖动系统机电时间常数,

式(2-2-6)

将式(2-2-3)、式(2-2-4)、式(2-2-5)和式(2-2-6)代入式(2-2-1)和式(2-2-2)中,整理可得:

式(2-2-7)

式(2-2-8)

式中

为负载电流,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式(2-2-7)和式(2-2-8)进行拉普拉斯变换,最后即可得到下列式(2-2-9)和式(2-2-10)。

式(2-2-9)

式(2-2-10)

将式(2-2-9)和式(2-2-10)绘制成结构框图得

图2-2-1电动机模型

忽略电动机的负载扰动,也即忽略

,则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如下:

式(2-2-11)

为了方便计算,暂且人为设定电动机的各参数:

,再2.1章节结合本章节内容即可得到图1-1-2所示的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2-2-2)所示

图2-2-2系统结构框图

3系统稳定性分析

忽略转速调节控制器ASR,则可以得到图2-2-2所示系统在单位负反馈下的闭环传递函数如式(3-1-1)所示:

式(3-1-1)

使用MATLAB绘制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3-1-1所示,(程序见附录1)

图3-1-1单位阶跃响应

由闭环传递函数可知,该系统是一个高阶系统,其闭环极点和零点在左半s开平面上虽有各种分布模式,但距虚轴的距离各有分歧,距虚轴最近的极点周围没有闭环零点,其他的极点又远离虚轴,则这个极点岁时间的推移衰减速度缓慢,在系统的响应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这样的闭环极点称作闭环主导极点。

对与高阶系统,其动态性能指标的确定比较复杂,工程上常采取闭环主导极点的概念对高阶系统进行近似分析。

根据式(3-1-1)求得极点为:

(-3,0),

()

()

使用matlab绘制的零极点分布图如图3-1-2:

(程序见附录2)

图3-1-2

系统零极点分布图

在图3-1-2中,可以明显的看出,

这对共轭复根最靠近虚轴,而且

这个极点远离

,则可以认为

这对极点为主导极点。

根据主导极点的概念,可以用主导极点构成的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进行对三阶系统的评动态性能估。

组成二阶系统为:

式(3-1-2)

根轨迹分析法

1、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

由图2-2-2可得到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式(3-2-1)所示,根轨迹的起点为

(-10,0)、(-0.5,0.553)、(-0.),终点为无穷远处。

式(3-2-1)

2、根轨迹的分支数、对称性、连续性

分支数为3,关于X轴对称。

3、根轨迹的渐近线

式(3-2-2)

由式(3-2-2)解得与实轴的交角

K=0、1、2时:

π/3、π、5π/3。

式(3-2-3)

由式(3-2-1)开环系统传递函数可得,

=-4,

=0,则根据式(3-2-3)可以求得

=-1.33,则渐近线和实轴交点为(-1.33,0)。

4、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布

根轨迹的分布区间为:

[-]、[-

]。

5、根轨迹的分离点与分离角

由公式

可解得分离点:

d=-0.667。

6、与虚轴的交点

令s=

代入式(3-2-1),同时使实部为0,可以解得和虚轴的交点为(0,2)和(0,-2)。

使用matlab绘制的根轨迹图如图(3-1)。

(程序见附录3)

图3-2-1

系统的根轨迹

根据根轨迹图,K在[0]区间内,有相同的实根,处于过阻尼状态,系统无超调,K在[07.8]对应的存在两个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根和一个正虚根,阶跃响应为衰减震荡过程,当K在[

]时,存在正实根,则阶跃响应为发散不收敛的。

由图3-2-1所示的根轨迹图,结合主导极点的概念,左侧实轴上的根轨迹忽略不计,从而用二阶系统近似三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则当取某一K值时,将对应有一对共轭复根,它们构成一个二阶系统,则可以实现系统的分析,求得相应的动态指标。

3.3频域分析法

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暗示成分歧频率正弦信号的合成,系统的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经典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

利用matlab绘制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如图3-3-1所示。

(程序见

附录4。

图3-3-1开环频率特性

由图3-3-1可知,在幅频曲线大于零时,相频曲线未穿越-180°线,则N=0,

°

4、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的系统控制设计,使我的理论知识有所巩固,以实践加深对理论的运用,是学好系统控制的好方法。

没有与工业生产技术结合的技术是不成熟的技术,唯有与工业接轨,不竭的更新自己的理念,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2]张德丰.MATLAB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M].北京:

[3]王暄,曹辉,马永华.《电机拖动及其控制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7-1

 

附录

附录1

>>num=2;

>>den=[1441];

>>g=tf(num,den)

>>G=feedback(g,1)

>>t=0:

0.01:

15;

>>step(G,t)

附录2

num=[2];

>>den=[1443];

>>g=tf(num,den)

>>zplane(num,den)

>>zpk(g)

附录3

>>num=[2];

>>den=[1441];

>>rlocus(num,den)

附录4

>>num=[2];

>>den=[1441];

>>kaig=tf(num,den);

>>margin(kaig)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院系: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

自动化2班姓名:

金世传学号:

2012341232

项目

分值

优秀

(x≥90%)

良好

(90%>x≥80%)

中等

(80%>x≥70%)

及格

(70%>x≥60%)

不及格(x<60%)

评分

参考尺度

参考尺度

参考尺度

参考尺度

参考尺度

平时考核

20

学习态度认真,科学作风严谨,严格包管设计时间并按任务书中规定的进度开展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科学作风良好,能定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学习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基本包管设计时间,定期完成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尚可,能遵守组织纪律,能定期完成任务。

学习马虎,纪律涣散,工作作风不严谨,不克不及包管设计时间和进度。

课程设计陈述

陈述内容组织书写

20

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语言准确,文字流畅,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文;图纸非常工整、清晰。

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条理分明,语言准确,文字流畅,符合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文;图纸工整、清晰。

结构合理,条理较为分明,文理通顺,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书写比较工整;图纸比较工整、清晰。

结构基本合理,逻辑基本清楚,文字尚通顺,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图纸比较工整。

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达不到规范化要求;图纸不工整或不清晰。

技术水平

20

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文献查阅能力强、引用合理、调查调研非常合理、可信。

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文献引用、调查调研比较合理、可信。

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主要文献引用、调查调研比较可信。

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

设计分歧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文献引用、调查调研有较大的问题。

仿真/制作

40

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