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7330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

《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车控制器维修.docx

电动车控制器维修

一、电子元器件常识

1、电阻

贴片电阻一般分为2种:

(1)3位数,普通型,误差5%,前2位为有效数值,第三位为0的个数,如:

“103”为10000欧姆,即10K,“152”为1500欧姆,即1.5K。

(2)4位数,精密型,误差1%,前3位都为有效数值,第四位为0的个数,如“1502“为15000欧姆,“1511”为1510欧姆。

测试方法:

将万用表档位切换到对应量程的欧姆档,将测试表笔连接到待测电阻上。

注意:

(1)如果被测电阻值超出所选择量程的最大值,将显示过量程“1”,应选择更高的量程,对于大于1MΩ或更高的电阻,要几秒钟后读数才能稳定,这是正常的。

将测试出的阻值与贴片电阻上标的值对比,即可判断电阻是否值变。

(2)当没有连接好时,例如开路情况,仪表显示为“1”。

2、三极管

PCB贴片板上的三极管有三种,即8550、8050、5551.将万用表档位切换到二极管档

测试8550(Y2,Y6或HD)时,将黑表笔接触1脚,红表笔依次测试2、3脚的参数;

测试8050(Y1,Y5或HC)时,将红表笔放在1脚,黑表笔依次测试2、3脚的参数;

测试5551(G1)时,将红表笔放在1脚,黑表笔依次测试2、3脚的参数。

测试A1013时,将黑表笔接触3脚,红表笔依次测试1、2脚的参数;

测试MPSA56时,将黑表笔接触2脚,红表笔依次测试1、3脚的参数;

3、直插电解电容标识和含义

(1)电解电容标识的含义:

以63V/1000uF为例,63V是电容的耐压值,1000uF是电容的容量。

(2)正负极的判断:

在灰色的部分一般有两条矩形框,那么挨着这个灰色部分最近的引脚就是负极了。

检修实例:

1、故障现象:

电机不转,加电转动转把,电机有发沉的感觉,过一会电机转动轻松。

检修:

测各测试点电压正常,测mos管48V驱动无电压,检查发现粗红线不通,压头端压住线皮,更换测试正常。

2.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加电测14.2V电压升为17.6V,测学习线端1.6V,测LED故障指示灯阳极电压为1.6V,此现象属于芯片无程序。

(如果是开关电源时,如果芯片无程序,此时14.2V会升高到17V左右;)

还有一种极少情况,是芯片各管脚电压正常,电机转动正常,但就是14.4升高为17.6V,此时可能是14.4V滤波电容25V220uF损坏,此时用示波器看开关电源集电极振荡频率在3—4KHz之间,正常时在200Hz左右;14.4V电压端有很明显的波形。

3.故障现象:

电机动一下,转不起来。

检修:

加电测各主要测试点电压均正常,短接学习线或转动调速把,电机动一下就停,此故障属于缺相,多数是三相输出线有某一项压线端压在绝缘皮上。

4.故障现象:

目测78L05烧裂,16V470UF鼓裂,芯片有烧毁,三相低端的121、511电阻烧毁,A相低端P3Y6驱动烧毁。

检修:

将烧毁的元件拆下,安装78L05和16V470ufF,加电测14V只有12.6V,电流偏大100mA,断电测三相低端驱动,三个(Y5)、两个(Y6)都损坏,拆下加电测14V电压为16.8V,说明电源部分正常。

断电补装其它损坏元件,加电测试电机运转正常。

二.电路原理和相关故障分析

2.1控制器主要调试点电压数据

汇科方案:

48V电源为准,上电后以下的正常数据如下:

1、LM317输出电压为14.5V,78L05输出电压为5.0V,调速把电压(5V-OUT)为4.25V。

2、LM358-1脚的电压为1.4V,对应芯片第16管脚,LM358-7脚的电压为3.8V,对应芯片第25管脚。

3、MCU-14脚的电压为3.8V。

(电压小于3.25V为欠压,电压大于4.8V为过压)

4、静态(指控制器加电,不让电机转)时每个MOS管的栅极电压为0V,如果某个MOS管的栅极不为0V,则对应的驱动电路或MOS管出错。

静态如果测上臂MOS管第一个管脚有电压,断开电机三条线,以此来区分哪一相有问题;静态如果测得下臂MOS管第一个管脚有电压,则是该相释放Y5三极管损坏或其第二管脚接地开路。

5、调速把电压1.2V-3.8V有效,对应的CPU-13脚的电压为0.8V-3.8V。

6、MCU-31脚为刹车指令输入脚,正常为5V,刹车有效时为0.5V以下。

7、MCU-30脚为倒车指令输入脚,正常为5V,倒车有效时为0.5V以下。

8、MCU-12脚为防盗指令输入脚,正常为5V,防盗有效时为0.5V以下。

9、MCU-8脚为自学习指令输入脚,正常为5V,自学习时为0.5V以下。

10、MCU-3脚为助力指令输入脚。

助力传感器一般为数字式,输出为方波信号

2.2集成稳压电路

汇科Lm317集成稳压电源

协昌Lm317集成稳压电源

以汇科为例:

48V电源通过电阻R1进入Lm317集成稳压电路,Lm317输出端电压=1.25*(1+R3/R2)=14.5V,给驱动电路提供电源。

78L05是5V稳压电路,给CPU和其它电路提供电源。

4.2.1故障分析

1.在实际维修中,经常出现无5V输出的情况,这时应先检查有无14.5V,如没有14.5V再检查R1阻值是否对,以和R2,R3是否虚焊或损坏。

另一种情况14.5点电压只有几伏,这是电路有短路故障,导致电阻R1压降过大造成,此时R1会发烫冒烟。

2.当无5V或低于5V输出,而14.5V正常时可能是78L05损坏,判断的方法是将78L05输出端跷起,通过测量电压判断好坏。

3.另外当5V输出很低时,常是主芯片击穿造成。

此时可以再测C16上端对地数值综合判断。

4.2.2检修实例(汇科6管)

1.故障现象:

R1电阻发烫,14V电压偏低。

断电用二极管档测LM317③对地数值远远低于正常值1300,拆掉C1104电容,再测量数值正常,说明C1漏电,更换加电测14V和5V电压正常,电阻温度正常。

2.故障现象:

加电测14电压为31V,功率电阻温度正常。

断电在路测R2(1021K电阻)、R3(10310K电阻)正常,怀疑LM317损坏,拆下,发现LM317①管脚齐根断,更换LM317加电测试正常。

3.故障现象:

电机转,但转速慢。

检修:

把调速把调到最大,此时测上臂第一个管脚电压25.6V,下臂第一个管脚电压1.8V。

测升压二极管阳极只有6V,测LM317输出电压6V并随着电机转动快慢而变化,78L05输出电压4.5V,断电测R2阻值9.9K。

拆下测量为11.6K,更换测试正常。

MOS管第一个管脚是栅极,用字母G表示;

MOS管第二个管脚是漏极,用字母D表示,漏极和散热片相连;

MOS管第三个管脚是源极,用字母S表示。

2.3开关稳压电源

这是一个开关稳压电路,该电路功耗低,具有短路保护功能,输入电压范围宽,一般从24V-80V不等,能提供稳定的14.5V和5V输出。

下图为电源变换电路,现做简单的介绍

矽成微开关电源电路

电源通过电阻R100、R101、R102提供启动电流,使得稳压电路U378L05、运放LM358正常工作(LM358的第一部分在此用作比较器),同时也使得其他IC电路全部工作起来。

主要由LM358、Q13、Q14、R105、R106、R107、C36、C2等形成一个简易的开关电源电路,使得开关电源的电压保持在14V左右,78L05输出稳定的5V电源。

2.3.1电源故障检测:

如果14V、5V负载器件损坏或损伤,都有可能引起开关电源的不正常工作。

检测方法一:

去掉全部外接的部分,打开电源,使用万用表直流档测量14V、5V电源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首先修理电源部分,使得电源正常工作。

如果正常则是负载部分有短路故障。

检测方法二、在关闭电源情况下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14V电源输出端与地的电阻为7KΩ左右,5V电源输出端与地的电阻为1K左右。

如果以上数值不对,可检查的相关元件,排除故障。

2.3.2维修经验:

1.开机后如测得78L05输出为8V左右,一般来说是电源部分MPSA56或A1013损坏。

2.本电路只有在调速把或电机霍尔接上后电路才有稳定的5V输出。

3.开机后15V只有零点几伏,电阻R100、R101、R102开路、虚焊。

如15V电压升到25V左右,多是MPSA56(A1013)、2N5551击穿损坏。

4.开机后15V升到30V左右,应检查LM358是否虚焊,MPSA56(A1013)是否损坏,如没有坏,应测量LM358一脚电压1.5伏是否升到了5伏,如是LM358坏。

5.开机15V和5V都不正常,应检查驱动电路,一般是下臂驱动电路Y6损坏或CPU主芯片击穿等。

2.3.3维修实例:

1.故障现象:

电机转起来,测得14.5V电压降为10V左右,电流正常。

检修:

此故障属于电源部分有问题,电机转起来后,电流会增大,此时大功率电阻R105、R106、R107(3只680欧3W并联,等效电阻227欧)压降会增大,所以重点检查大功率电阻是否损坏。

2.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加电测14.2V为38.2V,5V电压正常。

断电测LM358第4脚对地数值很大,说明LM358第4脚接地开路或虚焊。

4.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加电测14.2V为21.8V,5V电压正常。

断电测开关管A1013bc结击穿,ce、be结开路,更换加电测电源电压正常。

5.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加电测电源14.2V只有5.9V,5V为4.4V,测电源48V正常,电流正常,判断电源转换部分有问题,断电测开关三极管,be结数值999,远远高于正常值600左右,更换开关三极管,加电测14.2V、5V正常,其它功能也正常

6.故障现象:

14.4V电压只有5.7V。

检修:

加电测电源14.4V电压只有5.7V,断电测开关三极管正常,测Q142N5551(G1)be结击穿,更换加电14.4V正常,其它功能测试正常。

7.故障现象:

电机转动正常,但电源14.4V升高为17.6V。

检修:

电机转动正常,说明芯片工作基本正常,测LM358第1脚电压0.4V,第2脚电压3.0V,3脚电压2.5V;静态时用示波器看开关管集电极波形振荡在3KHz多,测14.4V端有很高的三角波。

说明14.4V滤波不好,更换14.4V滤波电容25V220uF加电在测波形、电压正常。

2.4欠、过压检测电路

汇科电池欠、过压检测电路是电池电压通过R11(15021%)、R12(1221%)两个电阻分压,C6滤波送到芯片第14脚,芯片14脚的正常电压为3.8V;小于3.25V为欠压,大于4.8V为过压

2.4.1维修经验

如5V正常,当出现欠、过压故障时,则是R11(1502)虚焊,R12(122)或者C6漏电。

R11和R12采用误差1%的精密电阻

2.5电流采样和过流保护电路

静态下LM358-1脚的电压为1.4V,7脚的电压为3.74V。

当1脚电压为0.8V以下,表示过流保护或保护电路故障。

2.5.1维修经验

1.当R29电阻阻值不对、康铜丝未接都将使LM358-1脚的电压高于1.4V,出现保护故障,电机不转。

2.静态时,当5V正常,LM358-7脚电压为远低于3.74V时,LM358损坏。

出现保护故障,电机不转

3.静态时,LM358第1脚电压低于正常值,多是LM358损坏。

2.5.2维修实例

1.汇科12管,故障现象:

自学习工作正常,用调速把低速转动正常,高速时就快一下慢一下。

检修:

用调速把让电机转起来,测芯片16脚电压随着转速加快而升高,测LM358第1脚。

电压为1.5V,说明358第1脚到芯片16脚线路有问题,经查是过孔内阻变大,用导线连接测试正常。

2.汇科12管,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加电测14.2V,5V正常,测芯片16脚电压0V,检查LM358,1脚0V、7脚2.2V,更换LM358测试正常。

2.6调速把采样电路

SP调速把信号,电压为1.2V~3.8V有效,对应的芯片13脚的电压为1.2V-3.89V。

XS信号为限速信号,如果这个信号接地,限速时行驶速度控制在20Km/h以内.

图中 (SPD)TS接调速把 XS为限速接口

2.6.1故障分析

1.将调速把与控制器连接好,CPU13脚电压不正常原因如下:

a.R53虚焊b.调速把坏C.电容c2漏电

2.调速把没有拉起,电机就转起来,此故障原因是调速把地线没有接好,或者是CPU13脚虚焊。

检修实例:

1.故障现象:

自学习转,用调速把不转。

检修:

加电测调速把红线,电压为0.5V,说明调速把供电不正常,测量发现红线开路。

2.故障现象:

自学习转,用调速把不转。

检修:

加电测调速把红线,电压为4.3V,测调速把绿线有0.8-3.8V,测印制板绿线焊接端无电压,说明绿线开路,挑出绿线发现压线端子压住绿线绝缘皮,更换绿线测试正常。

3.故障现象:

转速慢

检修:

加电转动调速把到最快状态,测得芯片第31脚电压2.4V,测调速把供电4.2V,断电测C2对地数值800多,怀疑C2104电容漏电,替换测试正常。

此故障是电容漏电形成一个对地电阻,使得调速电压最高只能到2.4V,致使芯片调速模拟电压偏低造成速度调不上去。

2.7电机霍尔电路

2.7.1故障分析

当不能进入有霍尔状态时可能有如下原因:

1.正常待机状态,用外力拨动电机,电机霍尔信号输入端,应有高低电平变化,如没有变化电机霍尔坏。

2.霍尔供电不正常,电阻R45、R46、R47、R48、R49、R50虚焊,C22、C23、C24漏电,霍尔线插头没接好。

2.8高低电平刹车电路

CPU-31脚为刹车信号输入脚,正常为5V,刹车有效时为0.5V以下。

2.8.1故障分析

1.进行低电平刹车时,BKL端接口接低电平信号,通过D6、R16加到CPU-31脚。

当出现低电平刹车无效时,一般是D6、R16虚焊。

2.进行高电平刹车时,BKH端接口接高电平信号,通过R17、R18加到三极管Q6A的基极使集电极为低电平,实现刹车功能。

当出现高电平刹车无效时,经常Q6A损坏、R17、R18开路或CPU31脚虚焊。

3.Q6Ace结击穿损坏或C10漏电,会造成自学习转,转把不转。

2.9驱动电路,以汇科C相电路分析工作过程

汇科C相驱动电路

MOS管的驱动(以C相为例,A、B两相和C相相同)分为上臂(上桥、高边)驱动和下臂(下桥、低边)驱动两部分。

上臂驱动有1个G1(NPN管)和2个Y2(PNP管)构成驱动主体,当驱动输入信号CH为高电平(一般指为5V)时,Q1C(G1)、Q0C(Y2)导通,使得MOS管(VOC)的栅极电压变高,当大于15V时,MOS管(V0C)导通,Vc的电压变为48V,电源电压加到电机的C相上,其中D0C(M7)、EL7(47uF/50V)构成升压电路,保证上臂MOS管的栅极驱动电压,Q2B(Y2)起到加速关闭MOS管的作用。

下臂有2个Y5(NPN管)和1个Y6(PNP管)构成驱动主体,当驱动输入信号CL低电平(一般指0.5V以下)时,Q3C、Q4C同时导通,使得MOS管(V6)的栅极电压升高,当大于15V时,MOS管(V6)导通,电源电压流过电机的相线回到电源负极,Q5C起到加速关闭MOS管的作用。

在驱动的元件正常,调速把没有起动的情况下,MOS驱动的各点电压情况如下:

相位

高边输入

高边栅极

低边输入

低边栅极

相线输出

A

0V

0V

5V

0V

0V

B

0V

0V

5V

0V

0V

C

0V

0V

5V

0V

0V

2.9.1在驱动电路的故障中,缺相是最常见的问题,检查与分析如下:

在维修中常出现调速把加上去后电机需要外力才能转起来,电机噪声很大,是典型的缺相运行。

这时应该将调速把转至最大,外力使电机转起来。

①测D1A、D1B、D1C负端对地的电压,如果为29V左右,上臂管驱动正常。

②同样方法测电阻R9A、R9B、R9C对地电压,如果为14V左右,下臂管驱动正常。

③如果哪一路电压不对,说明那一路有虚焊或原件损坏。

④若D1C负端对地的电压不是29V,说明C相有问题,进一步测CH端是否为1.5V左右,若是为正常,否则CPU23脚虚焊。

然后测量Q0C发射极与集电极电压是否接近相等,如差别在1V之上,则是Q0C损坏。

根据经验C相缺相,Q0C出问题概率很大。

⑤假如C相下臂驱动电压不对,测CL端是否为3.3V左右,若是为正常,否则CPU17脚虚焊。

然后测Q5C集电极电压,如很小,R9C虚焊或Q5C损坏,据经验Q5C坏的可能性很大。

2.10.1故障指示灯.一长一短闪烁维修经验

1.驱动电路有故障应将上下臂桥分开来检查,①检查上臂MOS管G脚对低阻抗应该在22K左右,过高过低都说明这一相故障。

然后检查这一相晶体管、二极管、电阻是否损坏。

②检查下臂MOS管G脚对低阻抗应该在13K左右,过高过低都说明有故障。

然后检查这一相晶体管、二极管、电阻之类是否损坏。

2.当ABC三相驱动电路没有查出问题时,可查一下LM358周边电路有无故障,如正常一般是LM358损坏,这一问题偶尔发生。

2.10.2检修实例:

1.故障现象:

电机不转。

加电测MOS管G极电压为0V,15V为16.66V,5V正常,欠压值3.78V,芯片第5脚电压为1.8V,16脚电压为1.38V,更换LM358,测MCU第16脚电压为1.42V,电机还是不转,再测MOS管G极,发现C相下端G极有3.26V电压,测驱动电路,发现Q5C(Y5)be结损坏,更换测G极为0,学习正常。

2.故障现象:

电机不转。

测基本数据均正常,转调速把同时加外力电机可以转起来,测栅极电压发现C相上臂G极电压低于A、B相,观察发现C相自举升压电容旁有腐蚀,断电拆下升压电容,刮开保护膜,发现电容正极焊盘印制板腐蚀断。

连接测试正常。

如果是负极焊盘开路会造成击穿MOS管。

3.故障现象:

电机不转,测得A相上臂G极有5.2V电压。

更换mos管,测得电压为0V,电机转动正常。

4.故障现象:

电机一顿一顿,偶尔能转动起来,当电机转起来测得A相上臂G极电压高于其它两相,测A相驱动G1基极为1.5V,发射极为1.3V,而B、C相驱动G1基极和发射极都没有电压,测芯片23、24管脚也无电压,判断芯片坏,更换加电测试正常。

5.故障现象:

将电机调到最高速,测得三相高端G极电压分别是A相25V、B相位28.8V、C相为23.5V,三相低端G极电压正常。

由于是最高速,所以判断B相驱动正常,主要检修A、C相,测升压电压都是37V,故判断是A、C相上臂驱动电路Q0A、Q0C(Y6)损坏,更换加电测试正常。

6.汇科6管,故障现象:

转动调速把,可以听到咔咔声,电机不转。

检修:

转动调速把,同时通过外力让电机转起来,此时测得A相下臂G极无电压,测驱动发现G1基极有4.9V,发射机电压为3.2V,低于正常值4.7V,判断G1be结损坏,断电测得(红表笔接b极,黑表笔接e极)be结数值为1500多,表明G1损坏,更换加电测试正常。

7.故障现象:

15V电压随着电机转速而升高,电机快一下慢一下的转动

故障原因:

升压二极管短路

8.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测V1Bmos管G极有3.2V,测Q5B(Y5)b极有3.9V,e极3.2V,判断为Y5be结损坏或者e极和地之间线路不同,经查e极和地之间的过孔有问题,处理测试正常

9.故障现象:

缺相。

检修:

电机全速转起来,测得高端A、C相栅极电压28.2V,B相23.8V,测升压电压,A、C相37.3V,B相23V,D0B阳极6V,电源14V电压,判断B相14V供电出现问题,经查是过孔内阻大,处理正常。

10.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加电测V0CG极有13.2V,S极13.5V,拆下驱动Q0B(Y6)测G极电压为3.5V,S极电压仍然是13.5V,仔细检查发现升压电容EL6(50V47UF)间有锡丝短路。

清除加电测试正常。

11.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加电转动转把,电机有咔咔声响,用外力可以转起来,测V1Amos管G极无电压,测Q3A(Y6)c极有6.1V电压。

断电测得R9A(121)电阻开路,更换正常

12.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加电测V0CG极有6.8V,升压二极管阳极有7.1V,断电拆下Q0C(Y6),此时测V0CG极电压为0,判断Y6损坏,更换正常。

13.故障现象:

电机开始一顿一顿的转,过一会可以转起来。

检修:

测A上臂驱动R0A(511)电阻,发现阻值不对,拆下测量开路,更换正常。

14.故障现象:

缺相

检修:

加电电机转起来,测V0CG极23V,V0A、V0BG极28V,测升压电压时发现D1C(1N4148)人为损坏,更换正常

15.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测V1BG极3.5V,Q5B(Y5)基极3.5V,发射机0V,判断Y5be结开路。

更换正常

16.故障现象:

电机转起来声音不对。

检修:

电机转起来,测得高端三相电压A相24.5V,B、C相28.5V。

测升压电压A相31.5V,B、C相37.8V。

测电源电压发现随着转速增大电源14V电压降低。

测A相高端G极释放三极管Q5A(Y6),bc结击穿,更换后加电测试正常,电源14V也不随着转速而降低。

17.故障现象:

电机转起来声音不对。

检修:

电机转起来,测得B相下臂mos管G极无电压,测Q4B(Y5)基极5V,发射机3.2V,断电测Y5正常,判断R17开路,拆下测量此电阻开路,更换测试正常。

18.汇科12管,故障现象:

不转,刚加电时,盘动电机发沉,过大约40秒,盘动电机转动灵活。

检修:

断开三相输出和电机连接,加电快速测发现A、C相低端G极电压由13V降到0V,测低端释放三极管Y5,发现A、C相基极为负电压,B相基极0.7V电压。

怀疑R8AR8C102电阻损坏,拆下用20K档测开路,更换测试正常。

19.故障现象:

电机不转。

检修:

用二极管档(黑表笔接48V,红表笔测)测得V0A栅极对地数值无穷大(正常值1000左右),测R3A(222)一端数值490,测另一端数值为无穷大,怀疑R3A电阻开路,拆下测是开路,更换加电测试正常。

20.故障现象:

电机经常出现启动时跳动

检修:

电机转起来后,测高低端栅极电压正常,测低端时C相释放三极管Y5基极电压0V,正常值0.4V,集电极电压1V,正常值4.7V,判断此三极管损坏,断电测be结击穿,bc结、ce结均损坏,数值只有140多,更换测试正常。

21.故障现象:

自学习时电机只向一个方向转,用调速把有时启动有时启动不起来。

启动后14.2V会随着调速而降低。

(此故障通16例)

检修:

让电机转起来,在14.2没有下降时测得高端C相栅极低于AB相,而A相低端栅极高于其它两相,判断C相驱动有问题。

断电测C相上臂驱动电路,测释放三极管Q2B(Y6)bc结击穿,be结、ce结损坏,(如果在刚拿到时直接测量mos管的数值,可以发现D-G间数值很大),更换Y6加电测试正常。

22.故障现象:

加电就烧B相Q0BY6三极管

检修:

测Q0BY6三个结均击穿。

测升压二极管D0B(M7)击穿,更换后测试正常。

23.故障现象:

电机转,但B相上臂栅极电压高于A、C相1V,B相下臂栅极高于A、C相0.5V。

检修:

测升压电压一致,更换上臂驱动Y6故障依旧,进而更换B相下臂驱动Y6加电测试正常。

23.故障现象:

不转

检修:

测V0Cmos管击穿,更换。

测D1A、D1B击穿短路,Q0A、Q0B损坏,测V1Cmos管,发现S极和地开路,更换加电测试正常。

24.故障现象:

不转

加电测V0Cmos管栅极有20.5V,判断为V0Cmos管栅极开路;V1C栅极有1.8V,测释放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