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0664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安徽铜陵三中陈应德

师:

很多同学都看了名著《三国演义》,小说中有一个情节“青梅煮酒论英雄”,不知道同学们熟悉否?

话说青梅时节,曹操煮酒,邀刘备小酌。

其间,曹操对天下英雄作了一番精辟的评论。

然后他说: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论论“英雄”。

请大家说说你心中英雄的概念。

生1:

士为知己者死,如战国荆轲。

生2:

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如科学家。

生3: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梁山好汉。

生4:

莫以成败论英雄,刘邦和项羽都是英雄。

生5:

为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如高中的我们。

(笑)

师:

大家说得都很好,真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英雄。

但也有很多的共同点:

英雄要勇敢,无畏困难,敢于为梦想付出。

那么,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老人算不算是一位英雄呢?

让我们共同来走进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老人与海》。

师: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昨天同学们已经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

现在大家每6人为一小组,从屏幕上选择一个任务进行合作学习。

投影显示:

1.小说讲了老人的什么样的故事。

2.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特点。

你从文本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教师走动,询问各小组的学习情况,适当提醒分析人物性格应当注意的要素)(5分钟)

师:

同学们的任务完成得怎样了?

谁先来讲一讲老人的故事?

生5:

老渔夫桑地亚哥在大海中捕到一条大马林鱼,在归航途中一次又一次遭遇到不同种类鲨鱼的袭击,老人利用身边简单的武器与鲨鱼展开了激烈搏斗。

最终马林鱼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精疲力尽的回到自己的茅棚。

师:

很好!

很简洁,很清晰。

能不能结合文本语句具体讲述一下老人与鲨鱼的斗争经过?

生6:

课文写了老人与鲨鱼五个回合的斗争。

第一次:

遭遇一条鲭鲨,鱼被咬去40磅,鲨鱼被杀死。

第二次:

遭遇两条星鲨,鱼肚子被咬的残缺不全,鲨鱼被杀死。

第三次:

遭遇一条犁头鲨,鲨鱼被击沉。

第四次:

遭遇两条星鲨,鱼的半个身子都给咬烂了,鲨鱼被打跑。

第五次:

成群结队的鲨鱼扑上来,马林鱼被吃得精光。

师:

通过两位同学精彩的讲述,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

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老人的形象。

请结合课文语句赏析。

生7:

老人经验丰富,“从课文第一段可看出,他懂得看云识天气”

老人勇于承担,“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善于自我安慰,“丢掉了40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

生8:

“老人沉着、冷静,机智。

“他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眼眨也不眨的望着鲨鱼向前游来”;

“老头儿先让它去咬那条死鱼,然后才把绑在桨上的刀扎进它的脑子”;

“老头儿松开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

生9:

老人的勇敢和坚持不懈,老人有两句话非常典型。

“星鲨,来吧,星鲨”,“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师:

你独具慧眼,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两句话的语气。

(生读)

生10:

第一句有挑战的意味,第二句语气坚定。

师:

你能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表情朗读。

学生鼓掌。

生11: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句可以看出老人非常自信;

生12:

老人为杀死鲨鱼而自责,说明他很善良。

生13:

28页第二段“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说明老人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师:

同学们读得真细致。

下面我们来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

生14:

老人是“硬汉子”的典型代表,他有着刚毅顽强、机智勇敢、永不服输的性格特征。

师:

小说是怎样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用了哪些手法?

生15: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师: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小说还花了一定笔墨描写鲨鱼,把这些段落找出来,体会一下这样写的目的。

生16:

写鲨鱼实际上是侧面写老人。

生17:

写鲨鱼的强大、凶猛、残忍是为了衬托老人的刚毅顽强。

师:

其实外貌描写也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之一,但是课文节选部分却没有写到老人的外貌,同学们能不能想像一下老人的外貌特征,并把它描述出来。

(2分钟后陆续有学生举手)

生18:

老人有一双深邃的眼睛,他的脸上布满皱纹,嘴边有一圈坚硬的胡茬,就像海明威。

生19:

老人的脸上和身上应该布满伤痕,因为老人常年出海捕鱼,难免会受伤。

生20:

老人的皮肤因该是黝黑的,由于经常在阳光下暴晒;老人的手因海水浸泡而布满裂纹。

生21:

老人身材魁梧,有宽大的肩膀和强健有力的手臂,脸上写满沧桑但并不显得衰老。

师:

同学们文思之敏捷、想象之丰富,令人叹服。

我们来看看原著是怎样描写老人外貌的。

投影显示:

桑地亚哥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

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

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

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这两个肩膀挺怪,人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而且当老人睡着了,脑袋向前耷拉着的时候,皱纹也不大明显了。

师:

写外貌贵在传神。

“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愉快而不肯认输”,只此简洁两笔,人物乐观、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便跃然纸上。

这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师:

老人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面对注定的失败,如此不屈不挠有意义吗?

从第一条鲨鱼的出现,老人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十分渺茫。

我们可以看课本27面第2段。

“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他想:

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后来老人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老人这样做值得吗?

请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学生热烈讨论)(2分钟)

师:

请大家发表看法。

生22:

我认为值得。

虽然马林鱼最终被吃个精光,但老人至少曾经奋斗过,不像那些懦弱的人那样遇到困难就退缩,老人可以无悔了。

生23:

有意义。

大马林鱼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怎能轻易放弃?

生24:

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与其与鲨鱼做徒劳的搏斗,不如早点回家,休息好了再出海,说不定可以捕到更多的鱼。

(全班笑)

师:

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

有时候理智的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25:

我还是认为老人值得。

因为他虽然失掉了猎物,但却赢得了许多经验。

在下次捕鱼过程中,老人会收获更多。

生26:

我也认为老人值得。

虽然从结果来看他是一个失败者,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捍卫了人的尊严,展示了人的勇气和毅力,是一位精神上的胜利者。

师:

同学们想听听我的看法吗?

我想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我们难道会因为生命的最终结局是死亡而放弃对生的追求吗?

第二句话: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坚持,百分之一可能等于百分之百;放弃,百分之九十九也会等于百分之零。

第三句话:

这并非最终结局。

无论面对怎样糟糕的局面,都要乐观、积极、自信,谁能说山穷水尽的后面不会是柳暗花明呢?

(生鼓掌)

师:

学了这篇小说,同学们一定深受启发。

下面请大家用精辟的语句写下学习本课后的感悟和启示。

(2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27: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勇敢、坚强、执着的精神。

生28:

试着把困难和挫折当做一顿不合口味的早餐,咽一咽总会吞下去的。

记住,难吃的背后意味着营养。

师:

把困难和挫折当早餐吃掉,使我想起了毛主席的诗句“万水千山只等闲”,有气魄!

生28:

人生路,意踌躇。

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荆棘和鲜花的道路上,拔开荆棘才能迎来鲜花。

生30:

勇气,是梦想的帆;奋斗,是梦想的桨。

带上勇气和奋斗,人生的大海,我不怕!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

诗意盎然而又豪气万丈,真美!

建议大家把它记下来作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座右铭。

生31: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生32:

跟天斗,其乐无穷;跟地斗,其乐无穷;跟人斗,其乐无穷!

(生笑)

师:

伟人啊。

建议你把最后一句换成“跟困难斗,其乐无穷”。

(学生意犹未尽)

师:

同学们还有许多话要说,看来小说《老人与海》确实是一部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书,因为它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示。

最后,我摘录小说中部分精彩语句送给大家。

投影显示:

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

走运当然是好。

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

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2.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4.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5.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师:

愿同学们铭记这些闪烁着人类智慧和勇气光芒的精彩语句,并把它们化作直面人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两个问题缠绕着我:

一是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小说的文体特征,二是如何体现自读课文的教学特色。

按常规的思路,小说的教学要从三要素入手,分析人物、情节、环境,品味语言,揣摩手法,探究主题。

可这毕竟太老套了,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去甚远。

淡化文体、围绕学生兴趣教学才符合新课改理念。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老人与海》的精髓是叙事与写人技巧,以及从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因此我把探究主人公性格闪光点、结合实际畅谈感悟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事实证明,这也正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我个人感觉较成功的地方,是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

如描摹老人外貌的活动,既是对人物形象的另一种形式的解读,也是文学欣赏中的再创造过程。

通过想象和描绘,人物形象渐趋丰满,乃至立在眼前。

在畅谈感悟这一环节中,学生亦有非常精彩的展示。

“勇气,是梦想的帆;奋斗,是梦想的桨。

带上勇气与奋斗,人生的大海,我不怕”,多么青春、多么豪壮的话语啊。

不仅是学生,连身为人师、人近中年的我也深受感染。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正是让学生受到情感与美的熏陶吗?

当然,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很明显,主要是作为自读课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课堂预设过多,生成不够。

尽管学生活动较充分、较活跃,但基本上还是按教师设计的思路在走。

如何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将是我今后备课和教学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陈应德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2Healthyeating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