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0414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建立工程实施方案

 

泸溪县XX乡人民政府

二0一五年六月

泸溪县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

建立工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XX乡XX村民俗文化广场

2、编制方案:

XX乡人民政府

3、工程性质:

新建

4、工程期限:

2015年

5、实施单位:

梁家潭村

二、根本情况

XX乡系少数民族聚居乡,位于泸溪县北部,距县城42公里,全乡总面积88平方公里,9个村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705人,是苗族、土家族聚居地,也是泸溪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最集中、保持最完整的乡镇。

有“三月三挑葱节〞、“六月六祭祖节〞、“七月九情人节〞、“九月九思亲节〞、“十月跳香节〞五大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工程实施地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75户1479人,劳动力1200余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700余人。

全村地域面积14.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60亩,稻田922亩,林地10513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和红薯,主要经济作物有椪柑和油菜。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70元,该村最有代表的节庆是“六月六祭祖节〞。

“六月六〞本是纪念土家族先民覃后王的日子,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逐渐演变成梁家潭村所有村民的重大节日。

每年活动举行时均会吸引来自本乡外乡的群众参与、周边乡镇的群众,州、县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的朋友前来庆贺和报道这一盛大节日,为改善和融洽我乡群众同周边乡镇的关系,创造和睦邻友好,稳定周边环境提供了保障,同时为宣传和推介我乡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创造了条件。

目前该乡没有一处像样的文化场所,严重影响了老百姓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一、工程建立必要性:

XX乡一直以来,根底设施还相当薄弱,缺乏农村村级公共效劳场所,民族节日活动和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都是借助于学校的操场进展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两级文化事业的繁荣,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严重阻碍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随着各项根底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强我乡文化根底设施建立已经势在必行。

该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乡、村广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对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开展具有重要的示意义。

〔一〕文化广场是展示少数民族特有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XX乡新农村建立中,大力推介民族民俗文化、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民俗文化广场将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与载体。

采取建立民俗文化广场的形式,使文化融为一体,真正使广阔群众享受到政府的公共设施和文化福利。

广场的文艺演出、健身活动和体育活动将促进和推动农村文化的建立。

农村文化广场成为农民活泼地方文化的舞台,成为现代文艺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大舞台。

乡镇广场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传播着安康文明的思想容,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审美趣味的熏,既培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也展示了本地特有的民族特色文化现象。

综合分析社会各方面因素,民俗文化广场建立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具有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二〕文化广场是企业参与文化建立的切入点

民俗文化广场的建立可以配合乡镇农贸市场建立进展招商引资,广泛引进对苗族数纱等民族文化产品有兴趣的企业,在文化广场旁边建立民俗文化传承所,既可以展示当地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又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收益,充分推介与保护“数纱〞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为全乡经济开展奉献力量。

〔三〕文化广场是新农村文化建立的新资源

文化广场是新农村文化建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广场构成了广阔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一局部,春夏秋冬,广场都可以成为调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广场文化的连续与持久,又形成了乡村良好的文化生态。

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的群体行为,它依靠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不仅是展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立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它的创造作用,因为它可塑造和优化群众的群体文化人格。

乡镇广场文化是当代新农村群众文化表现最突出的一种形式,它虽还不成熟,但却深为群众所喜爱、所承受,它由地方政府推动,由民间文化参与,是政府与民间互动的结果。

它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应加以高度重视与开发,使其能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的新资源,表达出新农村的个性与文化品格。

〔四〕农村居民生活中共同的文明乐园

新农村广场文化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态势蓬勃开展,遍布乡镇村落,联系着千家万户,无论是鹤发童颜的老人,或是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孩,都是广场文化的“生力军〞。

影响着亿万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焕发农民的精神,冶群众的性情,极丰富和满足了农民群众精神的需求。

乡镇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美好前景,它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人们道德文化修养的提高,而不断增加色彩和活力,成为新农村建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共同的文明乐园。

XX乡文化广场的建成将极推动全乡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安康开展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更是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场所,还能拉通泸溪、、古丈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和交流,辐射带动我乡旅游产业的开展。

不仅将彻底改变我乡文化根底设施欠缺,人居环境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现状,还将对推动我乡新农村建立和城镇化建立的步伐。

二、工程建立期及主要建立容

(一)工程建立期

工程方案实施期限为一年,工程在方案批准下达后,由乡政府指导,村委会实施,建立期限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

(二)主要建立容

民俗文化广场选址在XX乡XX村场上组,距乡政府约200米,方案新建民俗文化广场一处1500m2,民俗文化传承所一栋600m2,占地面积200m2,文化长廊300m,预计可容纳1000余人。

文化传承所拟展示XX乡传统特色文化,文化广场拟配备音响设施设备、室外健身场地、篮球场地、乒乓球活动场地。

1、民俗文化广场土石方开挖:

文化广场上片面积1000㎡,填高3.5米,共计填土3500m³,文化广场下片面积2500㎡,填高3米,共计填土7500m³。

2、民俗文化广场硬化,面积3500㎡。

3、建立仿古舞台,长14m,宽9m。

4、文化长廊建立,长300m,高2.5m。

5、太阳能节能灯8盏。

6、健身器材、球架设施1套。

7、民俗文化传承所,占地面积200m2,为两层砖混构造建筑,总面积600m2。

三、资金概算及筹措

工程投资:

41.87万元,建立民族活动展示中心20.41万元,其它配套建立21.45万元。

资金来源:

群众自筹11.87万元,向发改委申请工程立项资金30万元。

 

该工程投资总额度:

1600496.22元,

其中:

1、土石方开挖回填

20960m³×19.72元/m³+20960m³×32.09元/m³=1085937.6元。

(二)水沟两侧浆砌石挡土墙

小区水沟:

630m³×249.75元/m³=157342.5元。

文化广场水沟:

100m³×249.75元/m³=24975元

共计:

157342.5元+24975元=182317.5元

(三)文化广场地面硬化

700m³×441.81元/m³=309267元

(四)水沟地面硬化

52m³×441.81元/m³=22974.12元

总计投资额:

1085937.6元+182317.5元+309267元+22974.12元=1600496.22元。

资金来源为申请省预算资金30万元,整合其他自筹资金130万元。

四、工程建立管理

本工程建立,坚持“村自主、乡效劳、县指导〞的根本原那么,开展乡民俗文化广场建立各项工作。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工程的组织管理,做好工程建立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和效劳工作,并简化审批程序。

〔一〕加强工程建立阶段的组织和管理

我乡专门成立了由乡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建立的副乡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村支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建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乡建立办。

主要负责管理、催促、检查工程建立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建立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工程建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工程建立的日常工作。

对工程建立实施目标化管理,确保工程的实施和建立质量。

〔二)加强工程资金管理

本工程的资金由工程领导小组统一使用管理,专款专用,实行独立核算。

工程办公室设专职财务人员,会同财政、审计部门管理财政专项扶持建立资金,严格履行建立审批验收程序,对工程区和工程单位实行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实施效益和奖惩兑现的方法,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保证工程的实施。

〔三)加强对工程实施的监视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根底设施建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工程在实施建立过程中,将采取“四自两会三公开〞的建管模式,真正赋予农民在工程建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管理权。

自建工程明细支出在村的村务公示栏中公示,发包工程公示发包过程、评标人名录和中标合同等。

五、工程建立目标

本工程着重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立,推进乡村文化开展与繁荣,更好地提升我乡文明形象,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根底环境,增加居民幸福感。

乡民俗文化广场建成后,能同时供1000人进展各种文化活动和健身休闲运动,可供开展上千人的群众性演艺活动,方便梁家潭村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日“六月六〞,弘扬民族团结,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六、工程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举办“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活动节日,繁荣我乡的经贸活动,拉动我乡的经济开展,可以吸引省、州、县及周边乡镇群众来我乡旅游,开展商易活动,全年为我乡带来旅游收入约2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1、加快美丽乡村建立步伐,改善XX乡的乡容村貌

2、丰富乡村民俗文化活动,增加我乡群众的幸福指数。

3、保护和传承我乡“跳香〞及“数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工程将成为乡、村两级文化宣传主阵地,能经常性的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全乡人民提供一个综合的文化娱乐场所,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安康、稳定的开展,为新农村建立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底,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安康、稳定开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提供新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