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0223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

《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经济学教案1.docx

管理经济学教案1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教案

第1章第1节

题目绪论

1.掌握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管理经济学中企业决策的相关过程

3.使学生了解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4.重点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边际分析法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微观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的区别

2.管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3.利用生活中的小例子为引子,讲述抽象的概念

二、管理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的实践

1.确定目标

2.界定问题

3.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4.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5.估计和收集数据

6.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评估,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7.实施和监控

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课堂习题相结合。

概念引入25分钟

基本概念讲解65分钟

重点:

引起学生对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兴趣,便于以后深入学习。

难点:

薪酬概念以及构成中的专业名词、术语。

本节课是管理经济学的绪论课,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这学期所学内容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第一要务。

因此决定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并大量穿插生活中的例子,培养学生对管理经济学课程实用性的兴趣。

 

课后习题:

1,2题,课本24页。

 

 

课本:

1-9页。

参考阅读书籍:

《管理经济学》,王尔大,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经济学》,詹姆斯.R.麦圭根,机械工业出版社。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教案

第1章第2节

题目绪论

1.掌握管理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分析法—边际分析法

2.了解边际分析法与增量分析法的区别

3.掌握企业如何利用边际分析法作出决策

 

 

一、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1.边际分析法

2.增量分析法

二、课堂练习题,教材11页习题

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课堂习题相结合。

概念引入25分钟

基本概念讲解35分钟

习题30分钟

重点:

掌握企业进行决策时依据的方法,了解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的独特之处,利用边际分析法和增量分析进行成本—收益的对于分析。

难点:

掌握边际分析法。

本节课是是管理经济学中非常重点的一节课,其中阐述了管理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

让学生通过对于本节的学习,了解企业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是如何利用这些分析方法最初判断的。

 

课后习题:

4,5题,课本24页。

 

 

课本:

9-11页。

参考阅读书籍:

《管理经济学》,王尔大,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经济学》,詹姆斯.R.麦圭根,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案

第1章第3节

题目绪论

1.了解企业作为一个决策单位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了解企业价值的概念和企业的目标

2.熟悉与企业利润相关的各种基本概念

3.学会计算机会成本、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

 

 

以为什么上大学的小例子开始课程的讲解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

1、企业的性质

2、企业的目标

长期目标:

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利润相关概念

1、会计利润和正常利润

2、机会成本

3、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4、显成本和隐成本

三、例题讲解

课后作业第6题

以板书授课为主,结合案例讨论和习题讲解。

小例子讲解10分钟。

定义的讲解30分钟

讲解40分钟

 

课后习题:

10分钟

重点:

掌握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以及与利润有关的概念;理解企业价值的概念。

难点:

企业价值、隐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以及计算的方法。

本节课的讲述以生活中的小例子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企业的价值,也即是如果企业在目前的行情下出售值多少钱;然后讲解了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机会成本、隐成本以及经济利润的概念,并与会计利润进行了对比。

在整节课讲解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具体的、生活中的小例子,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把握,增强他们对理论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课后习题;7、8题。

课本25页。

 

 

课本:

11-22页。

参考阅读书籍:

《管理经济学》,王尔大,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经济学》,詹姆斯.R.麦圭根,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案

第2章第1节

题目供求分析

1.了解需求的概念

2.掌握和分析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以及各斜率参数的具体符合

3.会画需求曲线,并进行影响的分析,重点区分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4.会利用各种工具对于需求量进行预测

 

 

一、案例引入

案例:

海尔根据用户潜在需求研发新型洗衣机

二、需求的概念

需要具备的要件

三、广义的需求函数

案例分析:

案例:

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为什么会破产?

四、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六、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七、需求估计与预测

1.需求估计法

2.需求预测方法

课后作业:

1,2题

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课堂习题相结合。

案例讨论10分钟

概念讲解50分钟

画图10分钟

习题20分钟

 

重点:

让学生理解需求的概念以及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掌握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利用估计和预测的方法对于需求进行预测。

难点:

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需求曲线的绘制。

本节课的讲述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然后在讲课的过程中针对影响消费者需求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辅助于案例、习题等,增强他们对新概念的理解能力,同时更注重对于理论的应用能力。

 

作业:

第4题。

课本47页。

 

 

课本:

27-32页。

参考阅读书籍:

《管理经济学》,王尔大,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经济学》,詹姆斯.R.麦圭根,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案

第2章第2节

题目供求分析

1.了解供给的概念以及掌握影响供给的因素

2.掌握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3.熟悉供给曲线的绘制

 

 

一、案例引入

以生活中的小例子为引子,引出供给的概念

二、供给函数

1.影响广义供给函数的因素

2.狭义的供给函数

案例:

比尔.盖茨的创业伊始

3.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讨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开发商预期商品房的价格将下降,导致商品房供给曲线左移

(2)纺织工人的工资提高,导致纺织品供给曲线左移

2.案例:

成本上涨给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困境

四、课后习题3题

 

传统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课堂习题相结合。

案例讨论10分钟

讲解30分钟

讲解30分钟

讲解20分钟

 

重点:

了解供给的概念,以及影响供给量的因素,把握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难点: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以及广义的供给函数。

本节课的讲述生活中的小例子作为出发点,让学生找到案例中自己感兴趣和不懂的地方,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针对学生理解不够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

运用具体案例让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的把握,同时让学生就学过的理论对于现实分析进行分析,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补充习题:

有关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供给曲线的绘制。

 

 

 

课本:

33-36页。

参考阅读书籍:

《管理经济学》,王尔大,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经济学》,詹姆斯.R.麦圭根,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案

第2章第3节

题目供求分析

1.了解供求共同作用下的市场均衡的状态

2.熟悉当供给曲线或者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之后形成的新的均衡

3.会利用变化前后的状态进行均衡点的分析

4.会利用均衡分析法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一、市场均衡分析

1.市场均衡的定义

2.市场均衡的形成

二、供需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1.案例:

案例:

韩国泡菜危机

2.西红柿价格为什么会有季节性波动?

3.房价走高,原因何在

4.政府对产品征收消费税的影响?

三、价格管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1.支持价格

2.限制价格

案例:

倒卖专家号,屡打不绝

练习:

为什么会存在大学生失业的现象?

 

传统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课堂习题相结合。

讲解20分钟

讲解40分钟

讲解20分钟

练习10分钟

 

重点:

了解供求变动后对于均衡造成的影响,以及政府管制下的价格对于市场供求的影响。

难点:

限制价格与支持价格。

本节课的讲述前两节所讲的内容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理解在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的供给的共同作用下,市场达到的出清状态,用具体的案例说明现实的一些具体情况,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于管理经济学课程有用性的思考。

 

课后作业:

5,6,7,8.课本47页。

 

 

 

课本:

36-46页。

参考阅读书籍:

《管理经济学》,王尔大,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经济学》,詹姆斯.R.麦圭根,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案

第3章第1节

题目消费者效用分析

1.了解消费者效用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数效用理论中的相关概念,以及图形的绘制

3.学会分析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4.会利用消费者均衡理论推导出需求曲线

 

 

一、效用理论概述

1.效用的概念

2.效用理论的基本假设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二、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

1.总效用

2.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例子:

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三、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以及需求曲线

四、习题

例1.某家庭的总效用函数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的数量,试求:

消费多少商品时总效用最大?

为多少?

例2.效用函数为TU=4X+Y,当X=16,Y=14时,求

(1)总效用,

(2)如X=4,在保持效用不变时,Y=?

例3.效用函数为U=X2Y2,收入为500元,PX=2,PY=5,试求,消费者最佳组合。

传统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课堂习题相结合。

讲解10分钟

讲解20分钟

讲解15分钟

讲解45分钟

重点:

掌握基数效用理论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的形成、消费者均衡。

难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

本节课的讲述以基本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对基数效用论的总效用曲线,推导出了连续增加某种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利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便于加深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