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0123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

《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docx

大体积混过凝土施工方案最终版建筑施工资料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汤阴东段)ZNTJ—4标

 

桥梁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编制:

黄巧荣

审核:

李东

批准:

李忠忱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4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一年五月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J283-2004);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6、我单位长期从事类似工程施工所积累的施工经验、现有的施工设备能力及相应的管理水平等.

二、编制原则

1、优先考虑施工安全、质量、环保.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确保无安全、质量、环境事故发生。

2、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爆破方案和创优规划与质量保证措施,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确保爆破施工质量。

3、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4、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的原则。

树立优良工程为合格工程的标准,在施工中创一流施工水平。

三、适用范围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4标管段,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四、工程概况

本标共有桥梁30座,特大桥8座、大桥21座、中桥1座,总长度10808。

73米。

主要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连续梁(120m)、简支T梁(24m、32m)。

其中双线特大桥5座,3203.82延长米;四线特大桥3座,1915.6延长米;双线大桥19座,4085。

76延长米;四线大桥2座,574.12延长米;双线中桥1座,74。

52延长米;

本标段桥梁主墩承台设计混凝土强度为C30和C35,均采取一次性浇筑成形,数量在200~2800方之间,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结构厚、体积大和施工复杂等特点,除了满足强度、耐久性等要求外,还必须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结构尺寸大,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温度升高,热量不易及时散发,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较大温差将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纹。

五、施工方案

5。

1总体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裂缝。

所以需要从材料选择、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顺利施工.

5.2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5.2。

1施工工艺

材料选择配合比试配混凝土生产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养护

5.2。

2材料选择

材料选择根据混凝土施工的部位及混凝土标号要求合理的选择水泥、砂石料、粉煤灰以及其他外加剂等。

水泥:

以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要求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宜选用烧失量较低的粉煤灰.

砂:

宜选用无潜在碱活性,坚固性试验的失重率小于5%的中粗砂.

碎石:

宜选用质地坚固均匀,颗粒形状及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无潜在碱活性的碎石.

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掺高效减水剂,可以改变水泥浆体的流变性能,改变水泥及混凝土结构,起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作用。

宜选用聚羧酸系列混凝土外加剂,聚羧酸系列外加剂减水率高、掺量低,与低碱水泥适应性好,能够大大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经时损失,延缓混凝土温升峰值的出现的时间,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5。

2。

3配合比试配

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室提前进行试配确定。

5。

2.4混凝土生产及运输

混凝土生产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的等现象。

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5。

2。

5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应将老混凝土用水洗干净、湿润;浇筑前,宜在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

混凝土浇筑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0m,混凝土从汽车泵中直接输送浇筑时,混凝土出口到已浇筑混凝土面的距离宜为50cm。

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分层厚度为30cm。

为了使混凝土不出现冷缝,要求前后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混凝土振捣人员要由有丰富的混凝土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员操作,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做到内实外光。

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振捣,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造成的空洞混凝土。

插入试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为30cm~50cm,视混凝土的坍落度而定,插点要均匀布置。

振捣时间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每个振点为10s。

振捣时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不过振也不漏振,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浇筑混凝土面出现泌水时,应及时排出,同时要求浇筑面四周比中间高,泌水往混凝土中间集中。

浇筑时必须有专人监护模板、拉筋的变化,如发现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好.

5。

2。

6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入养护阶段。

防止混凝土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尽可能使新浇筑混凝土少失水分及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使之不大于20℃。

混凝土边缘部分散热快、温度峰值低,而中心部位散热慢、温度峰值高,同时在混凝土表面干燥或水分蒸发过快时,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且裂缝会向内发展。

因而,在采取混凝土内部降温措施的同时,应该在混凝土表面采取适当的保温、保湿措施。

在混凝土终凝后,须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塑料薄模、草袋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采用内降外保的方法,在混凝土中埋设循环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外部搭设暖棚、洒水覆盖薄膜或其他各种措施升高混凝土四周的环境温度,降低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又能改善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

5。

3混凝土的温度测量和控制技术

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和温度及表面养护,是保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关键环节。

而控制手段主要是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T:

△T=Tn–Tw

其中,Tn为混凝土内部温度;Tw为混凝土表面温度;

5.3。

1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计算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先进行混凝土绝对升温计算,以便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温度,改变约束条件,防止混凝土裂缝,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Tmax按以下公式计算:

Tmax=T0+(WQ)/(Cr)ξ+F/50

其中,T0——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T0=20℃

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

F--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用量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Q=400J/kg

C——混凝土的热比,C=0。

98

r—-混凝土的密度

ξ—-不同厚度的浇筑块散热系数.

5.3。

2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技术

混凝土内部温度采用在混凝土中埋置封底钢管的方法获取。

测温点的布置:

根据混凝土的尺寸,在承台混凝土的上表面位置布置竖向封底钢管,详见测温孔布置示意图.

测温内容:

混凝土入模温度、入模时大气温度、养护温度记录,内外温差记录,各测点间温差记录。

测温频率: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升温和峰值持续阶段,即开始的3~4d,每2h测一次;待测温趋于平稳后的降温阶段,每4h测一次.在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同时,测量外界环境温度;记录所有数据,当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0℃并趋于稳定时为止.

5.3.3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采用预埋冷却水管的方式,水管采用薄壁铁管,管径为ф40mm,水管接头采用丝扣套筒连接.在混凝土施工前,水管系统均经过通水试压,仔细检查每个接头,确保管路不漏水。

在混凝土浇筑和钢筋绑扎过程中不得损坏管路,确保供水的连续性.冷却水管管路采用回旋形布置,水平管间距1米,距离四周边缘0。

75米左右,根据构件的高度来确定布置冷却水管的层数,一般为2到3层,层间距为1。

5~2米,距离上下混凝土边缘约1。

25米。

冷却管与其下方的钢筋网片和竖向的支撑钢筋绑扎或点焊牢固,冷却管如与墩身钢筋发生干扰可适当调整冷却管位置,如与承台钢筋发生干扰可适当调整钢筋位置。

冷却管进出水口伸出承台混凝土面50cm,承台冷却管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通水进行冷却,冷却完毕后冷却水弃入距承台一定距离的环保水池内。

根据测温孔测得温差及时调整水流速度,通水时间为6天。

承台冷却管在使用后用C35水泥浆充灌密实。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准备好循环水桶,进水口水桶较高,出水口水桶交底.

冷却管布置如下:

5。

3.4测温孔布置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砼硬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因混凝土在较大截面范围内硬化速度和散热条件的差异,内部会产生一定的温差,可能导致底板砼产生温度裂缝。

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控,随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动态,以此指导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内表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每个承台都需要进行温度测量控制.

1、测温孔应设在混凝土温度较低和有代表性的地方,所有测温孔应编号,测温孔布置图如下图:

2、测温孔采用封底钢管,埋深约承台的2/3深度。

冷却完成后采用C35水泥浆充灌密实.

3、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专人检测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测温时间不少于14天,前7天每隔4小时测温一次,后7天每隔8小时测温一次,前6天通过冷却管内循环水流降温,测温过程中如发现内外温差大于25°C时,可以调节管内循环水的流动速率或换入温度较低的循环水来加强降温效果。

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测温孔之间的温度差超过25°,则必须提高进水温度并加快循环水速度(及提高进水孔口水桶高度来实现)来调节测温孔之间温差。

6天后,冷却管停止通水,若此时测温温差仍然大于25°C则需要继续通水降低内外温差;当温差小于25°C时,可停止测温,并采用覆盖保温等措施。

六、劳动力和机械资源配置

6.1劳动力配置

表6-1每工作面主要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序号

部门、工班

作业班组名称

人数

备注

1

运输班

混凝土罐车司机

4

2

混凝土班

混凝土工

4

3

木工班

模板工

4

4

钢筋班

钢筋工

2

5

电工班

电工

1

6

其它

其它人员

1

混凝土测温

总计

16

6.2机械配置

表6-2每工作面主要机械配置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用途

1

混凝土罐车

4辆

混凝土运输

2

ZD75捣固棒

4台

混凝土捣固

3

电焊机

1台

钢筋加工

七、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学习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设计变更的意图以及工艺要求做到全面理解;做好各项施工准备的各级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

2、严格遵守国家施工规范和技术指南规程以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中,按国家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评定。

3、成立单位工程由项目经理部和操作班组长组成的检查小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工作。

4、坚持操作班组自检和各工序之间交接验收制度,专职质检员交接验收制度,专职质检员跟踪检查,公司月度进行质量大检查,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并制定有效防范的具体措施。

5、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