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9900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docx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成绩指导教师闽南师范大学见习报告见习内容云霄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见习见习类型专业见习见习时间2014年4月2日指导教师系(院)化学与环境学院专业年级环境工程学生姓名学号云霄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见习报告1.见习目的通过对云霄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的参观考察,增强对资源保护和利用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生态环境的理解。

同时能增强对当前面临的资源耗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的局势,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

2.见习概况2.1见习日程2013年4月2日。

2.2见习地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2.3指导教师张、朱。

3.见习内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云霄县漳江口,距离云霄县城10km,地处东经11724071173000,北纬235345235600。

总面积达2360hm2。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

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也是一项珍贵的自然资源,是薪炭、建筑、造船、造纸、化工、医药、饲料、绿肥等的重要原料。

1.了解红树林湿地生境的生态因子。

红树林湿地生境的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红树林分布于生长的环境因子,包括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海洋水文、海洋环境质量等。

2.调查植物资源。

本地域内,滩涂上生长着5科6属6种红树植物,16科27属29种1变种盐沼植物,59科152属184种3变种1亚种滨海植物(包括栽培)。

3.调查海洋水生生物资源。

本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丰富。

4.见习收获、体会和建议4.1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4.1.1红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生长的现有红树植物有4科5属5种,它们分别是:

红树科的木榄(B.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candel),爵床科的老鼠簕(A.ilicifolius),紫金牛科的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马鞭草科的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原来有的大戟科的海漆(Excoecariaagallocha)已不见。

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7,可将红树林划分为六个群系,它们分别是:

白骨壤林、桐花树林、白骨壤+桐花树林、秋茄林、秋茄+桐花树林、木榄林。

除上述的红树植物外,据厦门大学考察报告8,保护区还有其他大量的维管束植物75科179属218种(含亚种和变种),其中盐沼植物16科27属29种1变种,滨海植物59科152属184种3变种1亚种(包括栽培)。

4.1.2野生动物种类的多样性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现已初步查明,野生动物共4纲23目63科218种(不包括昆虫)。

其中哺乳纲4目9科14种、鸟纲15目38科154种、爬行纲3目11科37种、两栖纲1目5科13种。

(1)兽类即哺乳纲动物,有4目9科14种,占福建省兽类总种数的12.73%。

兽类主要是一些分布于暖水海洋的鲸豚类以及分布于农田和住宅的啮齿类和小型食虫兽类。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nsis)1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宽吻海豚(Tursiopstruncatus)、伪虎鲸(Pseudorcacrassidens)、江豚(Neophocaenaphocaenoides)3种。

(2)鸟类保护区有鸟类15目38科154种,占福建省总种数的28.36%。

保护区鸟类中具有众多的双边国际性协定保护的候鸟,其中中国及日本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77种,中国及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41种。

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鸢(Milvuskorschun)、黑翅鸢(Elanuscaeruleus)、普通鵟(Buteobuteo)、白腹鹞(Circusspilonotus)、红隼(Falcotinnunculus)、游隼(Falcoperegrinus)、小杓鹬(Numeniusborealis)、小青脚鹬(Tringaguttifer)、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10种。

(3)爬行类爬行类3目11科37种,占福建省爬行类总种数的32.17%。

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蟒蛇(Pythonmolurus)1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蠵龟(Carettacaretta)、(绿)海龟(Cheloniamydas)、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olivacea)、棱皮龟(Dermochelyscoriacca)5种。

(4)两栖类两栖类1目5科13种,占福建省两栖类总种数的29.55%。

两栖类大多属于水生或湿地物种。

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虎纹蛙(Ranarugulosa)1种。

4.1.3水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丰富。

水生生物种类达563种,其中海区浮游植物201种,包括硅藻165种,占82.09%;浮游动物180种,包括水母类59种,占32.78%,桡足类71种,占39.44%;游泳动物182种,包括鱼类141种,占77.7%,甲壳类30种,占16.48%,头足类11种,占6.04%。

4.1.4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保护区内土壤和树体微生物资源丰富。

微生物类型主要有10目12科27属45种,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小单胞菌属是细菌和放线菌的主要的优势种;土壤丝状真菌优势属为青霉属、木霉属、曲霉属;叶面丝状真菌优势属为镰刀菌属、交链孢属;红树林内生真菌以拟青霉属、青霉属和芽枝孢属为主要的优势属。

与陆地生境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红树林土壤细菌数量高于一般陆地环境。

4.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目前,对于全球或全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所采用的策略和措施涉及到政策的调整、土地的生态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与技术的宣传普及、人口的控制、物种及栖息的保护、环境污染的控制、重要物种的迁地保护、增加保护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3,6,9。

这些策略和措施对于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样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2年,并在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该说保护区的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尤其在资源保护和本底调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但就全面、科学、系统、有效的保护与管理而言,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应利用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利时机,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做好保护区的各种保护和管理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要做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4.2.1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政策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全民保护意识以“植树节”、“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明确“人与自然”、“人与生物圈”的密切关系。

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

树立人们保护意识,使全社会理解、支持并参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同时千方百计使当地居民了解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懂得许多生物物种的消失是不可逆的过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他们自己及其后代的利益。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建设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工程。

认真贯彻实施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研究制定颁布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法规和配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实施的有关规定,使之有法可依。

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依法惩处破坏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违法犯罪分子。

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远期社会发展规划。

从预算内的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科研基金等方面保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正常运转,并采取优惠政策,如投放贴息贷款、生产扶持资金、减免税费和建立生态补偿费制度等途径,以提高保护区自身造血功能。

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并加强同国际合作与交流,争取国际援助,支持保护区建设。

度重视保护区内红树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面上保护工作,避免保护区成为生态孤岛严格执行禁止对保护区内红树林的采伐和野生动物的猎捕制度。

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杜绝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现象。

必须加强巡逻和检查,特别是在防火期、防汛期、生态旅游过程中的安全与保护,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不遭受破坏。

4.2.2尽快在保护区建立生态旅游区根据1992年第一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促进保护的旅行(Proceedings,1992)。

进一步来说,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通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等方式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Boo,1991;CeballosLascurain,1991;Boo,1992a)。

生态旅游作为近几年新形成的概念己成为全世界热门论题之一。

其形成源于两个独立发展趋势的交叉。

第一个趋势来自自然保护领域。

10年来,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保护学家和保护区的管理者已认识到把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乡村居民与资源保护结合的必要性。

增长的人口及恶化的经济条件正使得许多国家在保护区内部或周围进行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对保护区构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增强保护区自身的经济实力,一方面要为乡村居民创造保护资源的经济动力,另一方面要制定保护国家重要经济资源的经济政策。

生态旅游由于既能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又能为地方和国家产生可观的收入,而被保护学家视为支持保护区的潜在手段10。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刚被确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样存在着保护区的发展管理与地方群众经济利益创收的矛盾。

保护区内的浅海滩原来是当地群众经济创收的主要来源,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基地,一旦禁止他们生产,矛盾就不可避免爆发,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和增加群众收入的问题就必须成为保护区考虑的重要议题。

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发展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红树林湿地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具有开发旅游的巨大潜力,这一方面可以向广西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借鉴。

当然建立生态旅游区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与常规的自然旅游有明显的区别。

生态旅游被看作是促进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潜在手段,其目标最终指向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其它资源保护。

因此,为了避免传统旅游所带来的负效应,生态旅游是一种低投入、计划性强的旅游活动,对于游客的性质、游客量以及活动路线和安排等都有严格的限制,从而引起一些本可避免的环境问题。

4.2.3加强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加强保护区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我们的一切行动建立在有充分科学依据基础上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加强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本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目标,开展一些有实效的基础研究。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虽然在红树林的能流、物流、生理等做了初步的研究,但和国内其他红树林保护区的研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保护区内其他动植物种类的研究更少。

因此应利用提升为国家级保护区的有利条件,加强科学研究,一方面,应加强保护区科研队伍的建设。

另一方面应加强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