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9711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docx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

墨子名言集带译文

导读:

名人名言墨子名言集带译文

  1、慎言知行。

  译:

说话谨慎,行事快捷。

  2、苦于厚作敛于百姓。

  译:

苦于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3、故染不可不慎也。

  译:

所以,对于"染不能不谨慎啊!

  4、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译:

不光染丝是这样,国家也会被染。

  5、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

  译:

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6、亲戚不附,无务外交。

  译:

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译:

做官虽然讲究才学,但还是以品行为本。

  8、事无终始,无务多业。

  译:

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

  9、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译:

这就是所谓的适应习惯,安于风俗啊。

  10、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译:

办丧事虽有一定的礼仪,但还是以哀痛为本。

  11、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译:

君子作战虽然布阵,但还是以勇敢为本。

  12、举物而闇,无务博闻。

  译:

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13、近者不亲,无务来远。

  译:

身边的人都不能亲近,就不要希望招徕远方的人。

  14、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

  译:

就好像让人伏在剑刃上,而期望他能长寿一样。

  15、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

  译:

赏赐并不能让人欢喜,责罚也不能让人畏惧。

  16、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

  译:

不只是国家有染的问题,对士而言也有受到熏染的问题。

  17、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

  译:

所以,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

  18、以其行理也,行理生于染当。

  译:

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行事合理来自于受到的熏染得当。

  19、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

  译:

他们做事,上尊敬天,中敬奉鬼神,下关爱百姓。

  20、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之人。

  译:

过多地粉饰命定之说,用来教育广大的愚昧朴实的民众。

  21、故父母。

学。

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译:

所以,父母。

老师。

国君三者,都不能当作做事的法度。

  22、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

  译:

怎么会有不用同道的人而只用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的道理呢?

  23、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译:

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人才能生存,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人就不能生存。

  24、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译:

所以,掌权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聚集天下的贤良之士罢了。

  25、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

  译:

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26、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

  译:

关爱别人,这是最为博大的;使别人受益,这是最为深厚的。

  27、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译:

如果因为这些而损害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资,仁义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28、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

  译:

天下人都说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不会说"这是我见到了命"。

  29、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译:

所以君子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

严于律人。

  30、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译:

再说,义就是匡正的意思,不能以下正上,必须是以上正下。

  31、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译:

最好是不失败,其次则是败了却还有办法成功,这才叫善于用人。

  32、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译:

所以从前的贤君按照农事来生财,巩固根本并节约用度,财务自然就丰足了。

  33、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译:

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自己的所长,所以说∶事业达到顶峰就难以持久。

  34、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

  译:

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

  35、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

不过是君主不把它[爱人利人]用在政事上,士大夫也不把它付诸行动罢了。

  36、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

  译:

即使鬼神不存在,这也可以用来聚集众人来欢乐,使得邻里亲近。

  37、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译:

顺从天意的**是以义服人的**,违反天意的**是以力服人的**。

  38、诗云∶"必择所堪,必慎所堪",此之谓也。

  译:

《诗经》上说"必须选择所使用的染料,必须谨慎地来浸染",就是这个意思。

  39、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

  译:

国君若真的希望人民多而不希望人民减少的话,如果要蓄养姬妾,就不能不节制。

  40、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译:

所以君子努力做事就会日渐强大,安于嗜欲就日渐苟且,恭敬庄重就日益繁盛。

  41、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译:

关爱别人因而得福的人有,而憎恶别人残害别人因而得祸的人也有啊!

  42、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

  译:

一种善行没有内心的支持就不会长久,一种行为如果得不到自身的了解就无法树立。

  43、因其国家,去其无用,足以倍之。

  译:

而是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去掉那些无益于实用的东西,这就足够使国家的财利增加一倍了。

  44、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译:

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

  45、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译:

以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职来处理政事,按照劳绩来决定赏赐,衡量功勋二分给俸禄。

  46、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

  译:

以这样奢侈的国君,去统治那些爱好奢侈的臣民,想要国家不动乱,是不可能的。

  47、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恶,则民吝且恶。

  译:

所以,在收成好的年头,百姓就仁义善良;遇到荒年,那么百姓也会吝啬而凶恶。

  48、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

  译:

因此可以知道,天是希望人们互相关爱。

互相帮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憎恶。

互相残害的。

  49、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

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译:

所以,音乐越繁复,治国的成绩越少。

因此来看,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啊!

  50、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

  译:

[厚葬使]已经获得的财产,都拿来埋掉了;丧后本当产生的财产,又被长时间的禁止所消除。

  51、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宜不亲,不义不近。

  译:

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裕,不义的人不能让他显贵,不义的人不能给他信任,不义的人不使他接近。

  52、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至孝于亲。

  译:

哭着送去,哭着回来,回来后要努力于衣食之物的生产,资助祭祀,并用来孝顺双亲。

  53、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译:

君主所凭借着驱使臣下的,只有尚贤一种方法;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也只有仁义一条途径。

  54、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

  译:

所以,国家的钱财不足以来应付饥荒,救济孤儿寡妇,这样,国家就贫困,百姓就难于治理。

  55、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于天,则菑犹未去也。

  译:

天下的老百姓如果都向上统一于天子,而不向上统一于天的意志,那么灾祸就还没有完全离去。

  56、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

  译:

凡是大国之所以不攻打小国的,必定是由于这个小国粮食充足,城郭修筑坚固,上下和谐一心。

  57、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

  译:

现在王公大人从事于音乐,损害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资,仅从命人听乐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很厉害了。

  58、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译:

所以发表言论有三条准则,哪三种准则呢?

第一是审查本质,第二是推理情理,第三是用于实践。

  59、民无食,则不可事。

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利也,用不可不节也。

  译:

百姓如果没有粮食,就不能供君王役使。

所以,粮食不可不努力耕种,用度不可不厉行节俭。

  60、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人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

  译:

凡事天下要考察有无的原则,必定是以众人的耳目所见所闻的实情以知有与无来作为标准的。

  61、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

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译:

所以,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

  62、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译:

凡是天下的祸患,掠夺与怨恨,之所以能出现,原因就在于人们不相爱。

因此,仁义的人认为这是不对的。

  63、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

  译:

所以,储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粮食是国家的宝物;武器是国家的利爪;城池是守卫国家的屏障。

  64、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

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

  译:

夏桀好商纣就是没有任用天下之贤士而遭到杀身之祸吗?

所以说∶"赠送国宝,不如举荐贤能的人才。

"

  65、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

  译:

国君自以为神圣聪明,而不去咨询官吏,自以为国家安定强大,而不注重防守,周围的邻国图谋侵略他却不知道戒备。

  66、故得士则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译:

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君主谋划国事就不困难,身体就不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彰显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

  67、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

  译:

当今天下的士人君子,内心果真想行仁义之道,做上等的贤士,上要符合圣王之道,下要符合国家与百姓的利益。

  68、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译:

凡是圣人制造的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够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太多了。

  69、皆曰∶"吾上祖述尧舜汤文武之道者也。

"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

  译:

一个个都说∶我是向上效法了尧。

舜。

夏禹。

商汤。

周文王。

周武王的大道。

"但所说的话却是互相攻击的,所行的事是截然相反的。

  70、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译:

如果爵位不高,那么人民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重,那么人民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理事时没有决断权那么人民不会敬畏他。

  71、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译:

衣食是人们活着的时候所需要的利益,尚且要有一定的节制;埋葬是人们死后所需要的利益,为什么就单单在这里没有节制呢?

  72、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译:

所以说百工干事,都有法规可以衡量。

现在大道治理天下,其次治理大国,却没有法度来衡量,这就是还不如百工聪明了。

  73、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译:

所以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灌注,就能汇成巨流。

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物理,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人物。

  74、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译:

所以,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