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的撰写.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865378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报告的撰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研究报告的撰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报告的撰写.docx

《研究报告的撰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报告的撰写.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报告的撰写.docx

一、研究报告的概念与类型

1.研究报告的概念

研究报告是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

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

其目的是告诉有关读者,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取得了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研究报告的类型

(1)根据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描述性报告与解释性报告。

①描述性报告,着重于对所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主要目标是通过对研究资料和结果的详细描述,向读者展示某一现象的基本状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②解释性报告,用研究所得资料来解释和说明某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说明不同现象相互之间的关系:

(2)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学术性报告和应用性报告。

①学术性报告,用于专业杂志上发表或者学术会议上发表。

②应用性报告,提供给政府决策部门或实际工作部门。

(3)根据研究的性质可分为:

定量研究报告和定性研究报告。

①定量研究报告,以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及其讨论为主要内容,数量化、表格化、逻辑性强是其表达结果的主要特征。

②定性研究报告,以对文字材料的描述和定性分析为主要特征。

二、研究报告的结构(熟悉)

1.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部分:

(1)标题。

标题可以采用单标题或双标题形式,用词简单明确。

理想的标题应该与研究计划书呼应,并使读者根据题目就能判断报告的思路。

(2)引论。

引论可以开门见山,让读者初步领悟全文结构。

(3)研究间题、目标和意义。

研究问题必须与题目中关键词相关,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问题,研究目标可从回答研究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两个视角说明,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实践和方法方面。

(4)文献回顾。

首先,要说明研究的关键词;其次,梳理与研究相关的成果,文献回顾应有适当的涉及面并有历史视角;最后,可以根据资料提炼,形成研究架构,并对所及概念进行操作化。

(5)研究方法。

方法就是说明本研究如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定量研究需要说明研究总体和调查总体、样本选择方法及样本特征、问卷或量表中具体测量指标的来源及其信度系数、资料的审核整理和变量形成及统计分析的主要技术、研究局限等。

定性研究需要说明对象来源、选择方法及研究对象特征、粗略的访问或观察指引及其动态修订办法、资料的动态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可信度、研究局限等。

总之,方法科学性和资料可信度应该予以清楚说明。

(6)研究发现。

本部分必须与研究架构、文献回顾呼应,并注意资料的时间和逻辑。

一般而言,定量研究要说明各个变量及其关系的统计值及其推论状况,并对统计结果进行说明。

定性研究或者采用分类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主题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或者采用情境型方式,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或事件之间逻辑关系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或者结合前述两种展示方式。

(7)讨论和建议。

如果本研究的结论与已有研究相一致,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过多解释。

如果有新发现,研究者需要提出解释和说明,这正是研究的创新之所在。

社会工作研究的本土价值和理论意义也可能就在本部分得以充分展现。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要基于“正常”发现、“异常”发现及其解释,参照研究架构,针对原因机制中的可变原因和可控原因,对相关主体提出可行建议。

(8)附录。

附录包括测量工具(如问卷、大纲)、某些计算结果等,以备读者在阅读正文时查询。

(9)参考文献。

本部分一方面反映作者对他人说法或研究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协助读者在希望了解有关内容时有案可查,从而广化和深化对研究报告的了解。

2.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需求评估报告、项目方案(计划)书和项目总结报告是特殊的社会工作研究报告。

知识加油站

报告撰写应该注意如下原则:

(1)标题与内容呼应。

研究报告应该有好的主题,最好能让读者了解研究概貌当然,报告内容应该体现内容效度,与题目紧密相关,正文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不重要的坚决不要。

有些不予说明则读者不明、列入正文则显得与风格不合的内容,可以采用脚注或尾注展示。

(2)版块体现完整性和逻辑性。

研究报告应该版块完整,该有的内容不能缺失。

不同部分的篇幅应该合理。

文本版块也应该按照报告格式先后呈现,并隐舍版块之间和版块内部的逻辑。

观点与资料呼应。

论证有理有据,也是报告逻辑性的重要体现。

(3)定量资料与定性资料结合。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研究报告应该风格不同,但这并不表明定量研究报告不能使用定性资料,反之亦然。

由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视角不同,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

因此,定性研究报告以质性资料为主但吸收量化资料,恰恰可以丰富表达风格,使资料有面有点,相互佐证、补充和深化,从而提高资料厚度,加强论证力度,体现报告质量。

反之亦然。

因此,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结合,是研究报告应该体现的策略。

(4)风格朴实积极。

研究报告光其是社会工作研究总结报告,重在反映社会事实。

与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不同,本类报告应该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论证达观,文风清雅,语言简朴,文字流畅,态度积极;让读者读后不仅对研究的核心信息有所了解,而且能得到良好的正面激励。

真题精练

【案例题】2018年2月,最高检与团中央签订了《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向40家社会组织购买了社会工作服务。

一年过去了,为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需要对该项目进行调查。

最高检委托某社会工作机构调研服务,抽取了20家社会组织调查,以便为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要求:

请写一份定性研究的研究计划。

参考答案

现拟定调研计划书如下:

《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项目调研计划

(1)基本背景。

2018年2月,最高检与团中央签订了《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合作框架协议》),向40家机构购买了社会工作服务。

一年过去了,为了了解这个项目进展情况,对该项目进行专项调查。

(2)需求评估。

调研前对检察部门、团委、社会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各界进行初步的需求评估,特别注意评估所购买的40家社会服务机构所在地区、机构的规模与服务范围、他们的目标服务对象的特征、感觉性需求和表达性需求等信息。

(3)调研目标。

了解本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专项调查掌握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4)实施策略。

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某社会工作机构调研的服务,并抽取20家机构进行调查,最后形成调查报告和政策建议;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进行定性的调查和研究。

(5)调研内容。

(注:

此部分内容要与《合作框架协议》的结构内容相对应)

①《合作框架协议》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②合作流程的开展情况。

③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

④合作内容的落实程度:

完善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和犯罪预防;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

⑤配套措施的落实情况:

健全合作机制;培育工作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保障。

(6)经费管理。

经费预算:

略;经费支出管控:

略。

注:

此项内容虽为“略”,但是此项不能缺少,写出“经费管理”即得分。

(7)调研进度:

主要描述时间进度,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