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复习资料:英国近代发展史.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851641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复习资料:英国近代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复习资料:英国近代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复习资料:英国近代发展史.docx

《初中复习资料:英国近代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复习资料:英国近代发展史.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复习资料:英国近代发展史.docx

早期殖民掠夺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

(1)葡萄牙人在亚洲(如中国澳门)、非洲、拉丁美洲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

(2)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殖民大帝国,开采金银矿,开发种植园

英国的殖民扩张

(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2)17世纪,英国通过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和大种植园、从事“三角贸易”贩卖黑奴等获得巨额利润

荷、法、英殖民争霸

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海上马车夫”)、法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进行一系列战争,最终英国获胜,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影响

(1)积极:

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造成被殖民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

认识 

(1)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重要途径

(2)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性、残酷性、血腥性

三角贸易

时间

16世纪—19世纪中期

原因

(1)西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倾销商品,掠夺生产原料

(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3)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压榨和杀戮,人数锐减,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

(4)欧洲一些人看到贩卖黑奴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当中

主要国家

葡萄牙最早进行;英国逐渐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

目的

英国为获取更大利润,积累原始资本,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

路线

(1)出程:

欧洲→非洲(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

(2)中程:

非洲→美洲(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

(3)归程:

美洲→欧洲(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欧洲)

名称由来

由于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

实质

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和血腥

影响 

(1)对欧洲: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工业革命

(2)对非洲:

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对美洲:

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

1640—1688年

背景

(1)历史传统:

英国具有“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法律传统以及议会制度的政治传统

(2)专制统治: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权力

(3)矛盾激化:

1628年查理一世未履行议会呈递的《权利请愿书》并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原因

(1)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根源: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领导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

克伦威尔)

 

目的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经过 

(1)导火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2)开始: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3)发展: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4)高潮: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5)独裁:

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6)复辟:

1660年,查理二世继位,英国恢复君主制;继任的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

(7)结束: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成果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目的

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主要内容 

(1)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2)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意义 

(1)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2)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特点

时间长、反复性、曲折性、不彻底性

影响 

(1)对英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

(2)对世界:

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工业革命

背景 

(1)政治前提: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根本原因:

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落后的手工生产方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3)劳动力:

圈地运动使英国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4)资本条件:

英国通过“三角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5)科技进步: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自然科学的发展

时间 

(1)英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率先开始,最早完成)

(2)法、美、德等国: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60—90年代

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

动力能源

蒸汽动力(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煤炭

重要成就

珍妮机

(1)概况: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2)影响: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带动了其他生产部门的发明、制造

改进蒸汽机

(1)概况: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2)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现代工厂制度

(1)原因:

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的设立不再受河流的限制,规模也变得更大

(2)确立: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 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铁路 

(1)概况: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影响: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进程 

纺织机器的革新(珍妮机)→动力设备(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大工厂出现)→交通运输业(火车与铁路)

实质

工业革命的实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工厂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生产

特点 

(1)技术发明多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2)以轻工业(棉纺织业)为突破口

(3)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

影响 

(1)对英国: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的地位

(2)对世界: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引发了社会全方位的变革,工业化时代来临;改变了世界格局,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对中国: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派开始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出现学习西方的新思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