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断层解剖学.ppt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30841359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部断层解剖学.ppt(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

第二章颈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颈部应用解剖第三节颈部断面的解剖特点第四节颈部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第五节颈部断面解剖及影像一、颈部横断层面解剖及影像二、颈部冠状断层解剖及影像三、颈部矢状断层解剖及影像,概述,颈部位于头、胸和上肢之间,呈前后略长的椭圆柱状,前方正中有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颈段;两侧有纵向走形的大血管和神经;后部正中是脊柱的颈段;颈根部除有斜形的血管神经束外,还有胸膜顶和肺尖有胸腔突入。

一、境界与分区,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与头部分界;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与胸部分界。

一、境界与分区,两侧斜方肌前缘和脊柱颈段前方的部分为固有颈部,斜方肌覆盖的深部与脊柱颈段之间的部分为项部。

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分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外侧区,一、境界与分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枕三角,锁骨上三角,1.舌骨hyoidbone2.甲状软骨thyroidcartilage3.环状软骨cricoidcartilage4.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二、标志性结构,二、标志性结构,1.舌骨颈前区下颌骨下后方向后正对第34颈椎椎间盘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的标志,舌骨,2.甲状软骨舌骨体下方上缘平对第4颈椎上缘颈总动脉在此分为颈内、外动脉(颈动脉杈)喉结,二、标志性结构,甲状软骨,3.环状软骨甲状软骨下方相当于第6颈椎高度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椎动脉由此平面穿入第6颈椎横突孔计数气管环的标志,二、标志性结构,环状软骨,4.胸锁乳突肌斜列于颈部两侧是颈部分区的标志其下部深面有颈动脉鞘等重要结构后缘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为颈部浸润麻醉的阻滞点,二、标志性结构,胸锁乳突肌,1.支持性结构2.颈部脏器3.颈部大血管、神经、淋巴4.颈部肌,三、颈部结构配布特点,一、颈部主要器官结构的配布规律,喉、气管、咽、食管和甲状腺由颈深筋膜中层包裹,位于颈前区,是内脏格;颈深肌群、脊柱颈段及臂丛等深藏于颈深筋膜深层之内,位于颈后部(项部),是支持格;两格之间的左右侧是血管神经格,由颈动脉鞘包绕的颈总A(或颈内A)、颈内V和迷走N形成;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共同包被于颈深筋膜浅层内,是颈部的套状结构。

(一)支持性结构,即脊柱颈段,位于中央,其四周有骨骼肌附着,脊柱颈段,

(二)颈部脏器,咽、食管、喉、气管、甲状腺等。

位于脊柱颈段前方,(三)颈部大血管和神经干,往返于头、胸部之间的大血管、神经干纵列于颈部脏器两侧,往返于颈部或胸部与上肢之间的结构多呈横行或斜形于颈根部。

(四)颈肌,颈肌依据其所在位置分为颈浅肌与颈外侧肌、颈前肌、颈深肌三群。

1、颈浅肌与颈外侧肌,A、颈阔肌,B、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颈阔肌,两侧收缩使头后仰,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

2、颈前肌,舌骨上肌群,二腹肌1+15下颌舌骨肌16茎突舌骨肌2颏舌骨肌,作用:

当舌骨固定时,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均能拉下颌骨向下而张口。

吞咽时,下颌骨固定,舌骨上肌群收缩上提舌骨,使舌升高,推挤食团入咽,并关闭咽峡。

2、颈前肌,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作用:

下降舌骨和喉,甲状舌骨肌在吞咽时可提喉使之靠近舌骨。

3、颈深肌,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外侧群,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内侧群,头长肌颈长肌,第二节喉,喉在呼吸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呼吸的通道,还具有发音功能。

喉的疾病在颈部病变中占有较大比例,尤其是一些恶性浸润性肿瘤和声带疾病容易引起患者失音,呼吸困难等。

三、喉,1、位置与毗邻2、境界3、喉软骨4、喉的连接5、喉腔6、喉内间隙7、喉肌,1、位置与毗邻,喉位于颈前部中份舌骨下方,平第46颈椎前方。

向上经喉口连通咽,向下在环状软骨下缘接器官。

其前方有皮肤、颈筋膜、舌骨下肌群等自浅入深成层排列,两侧有颈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可随吞咽或发音上下移动,也可随头转动向左右移动。

喉是由肌、关节、韧带和结缔组织膜等连接喉软骨形成支架,内衬喉粘膜而构成的器官,1.境界上界:

会厌上缘,借喉口通喉咽下界:

环状软骨下缘,下续气管2.喉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3.喉的连接间接连接环甲关节、环杓关节直接连接甲状舌骨膜、方形膜、弹性圆锥、环气管韧带弹性圆锥elasticcone张于环状软骨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圆锥形的弹性纤维膜;上缘游离,称声韧带vocalligament;前缘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

声带mediancricothyroidligament=声韧带+声带肌+喉粘膜,4.喉腔喉口:

由会厌上缘、杓状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围成。

喉腔被上下两对自喉壁突入腔内的前庭襞和声襞分为三部分

(1)喉前庭喉口与前庭襞之间,上宽下窄漏斗状。

(2)喉中间腔位于前庭裂平面与声门裂平面之间,向两侧延伸至前庭襞与声襞之间的梭形隐窝为喉室前庭裂声门裂喉腔最狭窄的部分声门(3)声门下腔vocalfold声襞与环状软骨下缘之间。

黏膜下组织十分疏松,炎症时极易发生水肿,梗塞喉腔造成窒息死亡。

喉腔影像学分区,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

(一)声门上区为声门裂平面以上的区域,包括会厌软骨,杓会厌皱襞,前庭襞和喉室。

(二)声门区位于室带与声带之间,包括:

1.室带:

又称假声带,左右各一,位于声带上方并与声带平行,由室韧带、肌纤维及粘膜组成,呈淡红色。

2.声带:

位于室带下方,左右各一,由声韧带、声肌及粘膜组成,因缺乏粘膜下层,含血管少,在间接喉镜下呈白色带状,其游离缘薄而锐。

两声带间的空隙称声门裂,简称声门,喉腔中最狭窄部分。

声门前端称前联合。

3.喉室(三)声门下区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缘以上的喉腔,上部较扁窄,向下逐渐扩大为圆锥形并移行至气管,幼儿期此区粘膜下组织结构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水肿引起喉阻塞。

(1)声门旁间隙(喉旁间隙)境界前甲状软骨外甲状软骨内方形膜、弹性圆锥后梨状隐窝交通前借方形膜邻会厌前间隙后至杓状会厌襞,邻梨状隐窝两侧喉旁间隙经喉后部相通

(2)会厌前间隙境界上舌骨会厌韧带前甲状舌骨膜两侧方形膜后会厌前面6.喉肌紧张(或松弛)声带开大(或缩小)声门,喉内间隙在甲状舌骨膜、甲状软骨和会厌软骨之间有充满结缔组织的潜在性间隙,声门旁间隙,位于会厌侧方与甲状软骨板之间。

又称喉旁间隙。

两侧声门旁间隙经喉后部相通。

声门旁间隙,声门旁间隙,会厌前间隙,位于会厌前方与甲状舌骨膜之间,由脂肪填充,便于会厌运动。

会厌前间隙,会厌前间隙,会厌前间隙,颈部的其他重要器官结构,颈部除喉以外还有甲状腺、咽、淋巴结、筋膜间隙等重要器官结构。

颈根部的淋巴结是全身淋巴结的集聚处,炎症和肿瘤转移时常易累及。

1.筋膜为充填于颈部各器官结构之间结缔组织。

各层筋膜之间可形成筋膜鞘或筋膜间隙,颈部器官、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结)被筋膜包裹并沿筋膜间隙配布。

2.筋膜间隙,一、颈筋膜及筋膜间隙,第二节颈部应用解剖,

(一)颈筋膜,颈部的筋膜可分为颈浅筋膜和颈深筋膜,颈浅筋膜与身体其他部分的浅筋膜相互移行,含有颈阔肌、皮神经和浅静脉。

颈深筋膜位于颈浅筋膜和颈阔肌的深部,又称颈筋膜。

包绕颈肌和器官,可分为浅、中、深三层。

1、颈筋膜浅层,又称封套筋膜,向上附于头、颈部交界骨面,向下附于颈、胸、上肢交界骨面;分层包裹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肌鞘,包裹下颌下腺和腮腺形成腺囊,在颈静脉切迹和锁骨上方形成胸骨上间隙和锁骨上间隙,2、颈筋膜中层,又称气管前筋膜或内脏筋膜,该筋膜包裹舌骨下肌群、甲状腺、咽、食管、喉、气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

3、颈筋膜深层,又称椎前筋膜,该筋膜紧贴于脊柱颈段、椎前肌、斜角肌、颈交感干和膈神经等浅面。

4、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

(二)筋膜间隙,1、气管前间隙:

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含淋巴管及淋巴结。

该间隙下份有甲状腺的血管、神经经过。

向下通胸腔上纵隔。

(二)筋膜间隙,2、咽后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和咽后的筋膜之间。

其延伸至外侧壁的部分为咽旁间隙。

(二)筋膜间隙,3、椎前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脊柱颈段之间。

颈椎结核时出现的脓肿多在此间隙内,并向外下沿锁骨下动脉和臂丛蔓延至腋腔,形成腋窝冷脓肿。

(二)筋膜间隙,4、胸骨上间隙:

封套筋膜在距胸骨柄上缘34cm处,分为浅深两层,向下分别附于胸骨柄前、后缘,两者之间为胸骨上间隙。

内有颈V弓、颈前V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淋巴结和脂肪。

1.位置颅底第6颈椎下缘2.形态上宽下窄、前后略扁、漏斗形肌性管道,长约12cm;前壁不完整。

3.分部鼻咽、口咽、喉咽4.交通前上鼻后孔鼻腔前咽峡口腔前下喉口喉腔两侧咽鼓管咽口咽鼓管中耳鼓室5.咽肌咽缩肌推送食物咽提肌封闭喉口6.相关名词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腭扁桃体咽峡,二、咽pharynx,二、咽,1.位置颅底第6颈椎下缘2.形态上宽下窄、前后略扁、漏斗形肌性管道,长约12cm;前壁不完整。

3.分部鼻咽、口咽、喉咽4.交通前上鼻后孔鼻腔前咽峡口腔前下喉口喉腔两侧咽鼓管咽口咽鼓管中耳鼓室5.咽肌咽缩肌推送食物咽提肌封闭喉口6.相关名词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腭扁桃体咽峡,1、位置,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平环状软骨弓)平面,全长约12cm.,2、形态,上宽下窄、前后略扁、漏斗形肌性管道,前壁部完整,依次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3、分部,鼻咽:

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口咽:

咽峡会厌正中襞会厌谷扁桃体窝喉咽:

喉口梨状隐窝,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4、交通,A、前上-鼻后孔-鼻腔B、前-咽峡-口腔C、前下-喉口-喉腔D、两侧-咽鼓管咽口-咽鼓管-中耳鼓室,四、甲状腺,1.形态2.位置3.被囊4.毗邻5.血管神经束,甲状腺分左右两叶,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中间以峡部连接。

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锥状叶叶,可与舌骨相连。

甲状腺由两层被膜包裹;内层被膜为甲状腺固有膜、很薄,与甲状腺紧密相连,外层被膜又称甲状腺外科被膜,较厚,与内层被膜借疏松的纤维组织联接。

两层被膜间的间隙甚狭,在此间隙内有动脉、静脉及甲状旁腺。

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五、颈根部应用解剖,颈根部位于颈部与胸部相交界处,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第一胸椎,两侧是第一肋骨,其中心标志是前斜角肌。

纵行结构主要是颈动脉鞘及其下部的内容,位于胸骨甲状肌和胸骨舌骨肌后方,前斜角肌前内侧和胸锁乳突肌下份的深面,有颈内静脉、颈总动脉、迷走神经等。

横行结构主要是颈、胸部与上肢之间的血管神经。

椎动脉三角由前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动脉围成,后方为第7颈椎横突、底1肋和胸膜顶。

第三节颈部断面的解剖特点,一、颈部横断层的分段方法,颈部以甲状软骨上缘和第4颈椎下缘平面为界可分为上、下部。

第4颈椎以上为上颈部,与颌面部的结构相重叠。

第4颈椎以下为下颈部,呈前后径稍长的椭圆形,与年龄、性别和体型密切相关。

二、颈部的横断层解剖特点,颈部的主要结构被颈筋膜所包裹,以椎前筋膜和咽后间隙为界可分为前、后部,前部的中间为内脏格,两侧是血管神经格,后部是支持格,即脊柱区。

内脏格内喉或器官位于前方,咽或食管居后方,甲状腺包绕于喉和器官的前外侧。

血管神经格呈对称性分布于两侧,有边缘整齐的颈动脉鞘支持格由脊柱颈段、椎前肌和斜角肌等构成。

冠状层面上喉和咽的显示较好。

可完整显示喉腔各部、喉内粘膜皱襞;咽各部亦能完整显示。

甲状腺峡部和侧叶不能显示于同一层面。

颈部大血管神经干显示为纵行的条索样。

二、颈部冠状层面的解剖特点,正中矢状层面及邻近层面上,脊柱颈段位于中轴部位,其前方紧贴咽和食管颈段;喉和气管颈段则位于最前方,甲状腺峡部附于喉和气管颈段的前外侧。

从正中矢状面向两侧,甲状腺侧叶、颈部大血管和神经干逐一显示。

三、颈部矢状层面的解剖特点,第五节颈部断面解剖及影像,一、颈部横断层面解剖及影像,1.经会厌与舌骨大角的横断面2.经舌骨体的横断面3.经甲状软骨上份和喉前庭的横断面4.经甲状软骨中份和喉中间腔的横断面5.经声襞和环状软骨板的横断面6.经环状软骨和声门下腔的横断面,一、经会厌与舌骨大角的横断面,此断面经第4颈椎,颌面结构和下颌骨即将消失,口咽向下移行为喉咽。

舌骨体前方为颌面结构,后方为上颈部。

颌面舌下间隙消失,下颌体内面可见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上肌群。

会厌呈新月形,位于舌骨后方,两侧为水滴状的舌骨大角。

舌骨大角的前外侧,舌骨舌肌、下颌舌骨肌与封套筋膜之间为颌下间隙,内有下颌下腺和面A、V;封套筋膜包裹下颌下腺形成筋膜鞘。

第4颈椎,下颌体,喉咽,舌骨体,二腹肌前腹,会厌,舌骨大角,颌下间隙,一、经会厌与舌骨大角的横断面,内脏格:

自前向后依次为会厌、喉咽和咽后间隙。

咽后间隙位于咽后壁与椎前筋膜之间,内有咽喉淋巴结等,向下与食管后间隙相续,向两侧通咽旁间隙。

内脏格,会厌,喉咽,咽后间隙,血管神经格:

位于断面两侧的中份;颈深筋膜包裹颈总A(或颈内A)、颈内V和迷走N形成颈动脉鞘。

颈动脉鞘的外侧是胸锁乳突肌;其外侧有颈外V。

一、经会厌与舌骨大角的横断面,血管神经格,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一、经会厌与舌骨大角的横断面,支持格:

可见第4颈椎及其椎管内的脊髓,横突孔内有椎A、V;其前方有椎前肌、椎前筋膜及其形成的椎前间隙,后方是斜方肌等。

封套筋膜从前向后分别包绕下颌下腺、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筋膜鞘。

支持格,第4颈椎,脊髓,斜方肌,椎A、V,一、经会厌与舌骨大角的横断面,舌骨体5舌骨大角7下颌下腺9胸锁乳突肌10甲状软骨上角12会厌14喉咽15颈外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20颈内动脉21颈内静脉22第4颈椎24头长肌和颈长肌25椎动脉27脊髓32,一、经会厌与舌骨大角的横断面,二、经舌骨体的横断面,此断面经第45颈椎间盘,咽旁间隙即将消失,喉咽前方出现喉口。

舌骨体呈弧形,其前方可见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下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均附着于舌骨,形成运动舌骨的拮抗肌。

舌骨体后方为会厌,两者之间为会厌前间隙;后外侧是下颌下腺,位于颌下间隙内,其断面较上一层面缩小。

会厌后方为喉咽,其向两侧的弧形粘膜皱襞为勺状会厌襞;由会厌和勺状会厌襞围成喉口。

喉腔两侧的凹窝为梨状隐窝。

喉口,舌骨体,会厌软骨,会厌前间隙,下颌下腺,喉咽,梨状隐窝,二、经舌骨体的横断面,喉咽后方是狭窄的咽后间隙,其前方为内脏格,后方为支持格,两侧是血管神经格。

咽两侧是咽旁间隙,从此层面以下此间隙消失。

颈动脉鞘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颈总A居内侧,颈内V居外侧,迷走N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

颈外V在胸锁乳突肌表面垂直下行。

咽后间隙,颈外静脉,胸锁乳突肌,二、经舌骨体的横断面,支持格:

可见第45颈椎间盘及其后外侧的椎间孔。

椎间盘前方是椎前筋膜。

椎间盘,椎间孔,舌骨体4会厌前间隙5下颌下腺6喉咽8梨状隐窝9胸锁乳突肌11颈内静脉12甲状软骨上角13颈外静脉18椎动脉21脊髓26斜方肌35颈总动脉36,二、经舌骨体的横断面,二、经舌骨体的横断面,三、经甲状软骨上份和喉前庭的横断面,此断面经第5颈椎,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通层面,下颌下腺和会厌前间隙即将消失,喉咽前方出现喉腔、甲状软骨和声门旁间隙,第5颈椎,下颌下腺,会厌前间隙,喉咽,喉腔,甲状软骨,声门旁间隙,内脏格:

喉和咽位于其中,喉前庭借喉口与喉咽相通。

甲状软骨位于喉和咽外上方,呈八字形向后张开;甲状软骨的前外侧是舌骨下肌群和下颌下腺,腺体断面已很小甚至消失;声门旁间隙位于会厌软骨侧面与甲状软骨板之间,向前与会厌前间隙借结缔组织分隔。

喉前庭外面喉咽的梨状隐窝明显加深。

喉前庭,梨状隐窝,甲状软骨,舌骨下肌群,声门旁间隙,喉口,喉咽,三、经甲状软骨上份和喉前庭的横断面,血管神经格:

位于断面两侧的中份及胸锁乳突肌深面,颈深筋膜形成颈动脉鞘。

颈内静脉,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境外静脉,三、经甲状软骨上份和喉前庭的横断面,支持格:

占据断面后份的较大区域。

第5颈椎、椎前肌和项部肌群被椎前筋膜包绕。

第5颈椎,椎前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头颊肌,头半棘肌,颈棘肌,颈半棘肌,中、后斜角肌,三、经甲状软骨上份和喉前庭的横断面,甲状软骨3会厌前间隙4喉咽8杓状会厌襞9喉前庭10梨状隐窝11第5颈椎15椎动脉16颈总动脉17胸锁乳突肌20颈外静脉21脊髓24颈内静脉28斜方肌36,三、经甲状软骨上份和喉前庭的横断面,三、经甲状软骨上份和喉前庭的横断面,四、经甲状软骨中份和喉中间腔的横断面,此断面经第6颈椎,会厌软骨和前庭襞消失,勺状软骨、喉中间腔和甲状腺的断面出现。

第6颈椎,勺状软骨,喉中间腔,甲状腺,四、经甲状软骨中份和喉中间腔的横断面,颈深筋膜3层清晰可见:

封套筋膜包裹整个颈部,分浅、深2层包裹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肌鞘。

内脏筋膜包裹深层结构,并将颈部分为若干区域,其中包裹甲状腺的筋膜形成甲状腺鞘。

椎前筋膜在两侧覆盖腔、中、后斜角肌,向后与项部筋膜相续。

封套筋膜,四、经甲状软骨中份和喉中间腔的横断面,内脏格:

内有喉、喉咽和甲状腺侧叶。

甲状软骨板前端靠近,后端分开,略呈倒置的V字形,其前端突出为喉结。

声门旁间隙断面缩小,前外侧出现甲状腺侧叶的断面。

甲状软骨之间为矢状位缩窄的喉中间腔,呈椭圆形;其向两侧突出形成喉室。

喉中间腔的后外侧可见勺状软骨,后面被喉肌覆盖。

喉咽呈弧形裂隙状,位于喉的后方;咽的后方为咽后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充填。

甲状软骨,声门旁间隙,甲状腺侧叶,喉中间腔,勺状软骨,喉咽,咽后间隙,血管神经格:

位于喉咽侧壁、胸锁乳突肌深面。

颈动脉鞘明显。

支持格:

可见第6颈椎,其周围结构基本同上、下层面。

第6颈椎,四、经甲状软骨中份和喉中间腔的横断面,四、经甲状软骨中份和喉中间腔的横断面,甲状软骨3喉中间腔5甲杓肌6甲状舌骨肌上腹7甲状腺8杓状软骨9杓横肌10喉咽11咽下缩肌12颈总动脉13第6颈椎18胸锁乳突肌14颈外静脉15颈内静脉21脊髓24斜方肌29,四、经甲状软骨中份和喉中间腔的横断面,五、经声襞和环状软骨板的横断面,此断面经第6-7颈椎间盘,声门旁间隙、勺状软骨及环勺关节消失,环状软骨和声襞断面出现。

五、经声襞和环状软骨板的横断面,内脏格:

矢状位的喉中间腔逐渐变窄,两侧的白色结构为声襞;左右声襞之间为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向下通声门下腔。

声门裂后端可见环状软骨板,分隔喉腔和咽腔。

甲状软骨前端融合成拱形,其前外侧为舌骨下肌群;喉的外侧为甲状腺侧叶,随断面下移而逐渐增大。

咽腔较窄呈横裂隙状,向下延续为食管;咽后方的咽后间隙向下延续为食管后间隙。

咽,声襞,环状软骨板,甲状软骨,甲状腺,第6颈椎,咽后间隙,五、经声襞和环状软骨板的横断面,两侧胸锁乳突肌向中线靠拢,颈外静脉位于其后方。

胸锁乳突肌深面有颈动脉鞘及其内的血管神经。

第6-7颈椎间盘前外侧有椎动、静脉;前中斜角肌之间是斜角肌间隙,内有臂丛等通过。

胸锁乳突肌,颈外经脉,颈动脉鞘,臂丛,第6-7颈椎间盘,五、经声襞和环状软骨板的横断面,胸骨舌骨肌1喉结2甲状软骨3喉中间腔4环甲肌5环状软骨板6喉咽7甲状腺8胸锁乳突肌9颈内静脉10颈总动脉11第6颈椎椎间盘12颈外静脉13脊髓16椎动脉18斜方肌33,五、经声襞和环状软骨板的横断面,六、经环状软骨和声门下腔的横断面,此断面经第7颈椎椎体,喉咽和甲状软骨消失,食管和完整的环状软骨肌及其内的声门下腔的断面出现。

内脏格内的喉腔由狭窄的声门裂逐渐扩大成圆形,移行为声门下腔。

环状软骨后方的咽腔已延续为食管,其后方的疏松结缔组织区域食管后间隙。

甲状腺侧叶的体积较大,呈对称性的楔形。

六、经环状软骨和声门下腔的横断面,声门下腔,食管,环状软骨,甲状腺,胸锁乳突肌1胸骨舌骨肌2环状软骨3声门下腔4甲状腺5颈长肌6颈内静脉7颈总动脉8食管9迷走神经10前斜角肌11臂丛12颈外静脉13第7颈椎14脊髓16斜方肌27,六、经环状软骨和声门下腔的横断面,祝大家周末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