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835601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教案.docx

《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教案.docx

第六单元教案

21《诗经》二首

诗经·静女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培养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的作用的能力。

3.通过诵读,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出诗歌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感受诗歌表现的情感。

2.分析诗中的重章叠句手法。

难点:

通过分析《静女》中赋、比、兴的用法,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朗读诗歌,疏通字词的读音,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2.查询有关《诗经》的知识,如作者、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3.查找有关表达爱情和思家之情的诗歌、故事、乐曲。

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二、导入新课

在流行歌当中现在爱情大多是通过歌唱出来的,如“爱你没商量”、“死了都要爱”等等。

同样是爱情,在不同的时代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也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来表达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关于爱情的古老诗歌,就是选自《诗经》的《静女》。

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很多的诗歌,而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其实,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了《诗经》,大家还记得哪些诗歌是出自《诗经》的吗?

(《采薇》、《关雎》、《蒹葭》,课件出示重点诗句)今天我们也将学习《诗经》中另外两首诗歌,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经》。

三、《诗经》介绍

说起《诗经》大家在初中就有所了解。

现在,老师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

(《诗经》)

2.它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

距现在有多少年?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3000年的历史。

3.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305篇。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

(分“风”“雅”“颂”三部分)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5.这些诗的作者是谁?

为什么?

提示:

没有明确的作者,当时并没有专业作家或诗人。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孔子: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诗无邪。

孔子:

“诗可以兴(联想政教),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怨(讽刺政治),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四、课文解读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踟蹰(chíchú)姝(shū)俟(sì)

彤(tóng)管炜(wěi)洵(xún)

归(kuì)荑(tí)说怿(yì)娈(luán)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的节奏:

提示:

朗读的节奏为二二式,咬准字音。

例如: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检查自读效果。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整理出如下要点:

(1)通假字

“爱”通“薆”:

隐藏“说”通“悦”:

喜爱

“女”通“汝”:

你的“匪”通“非”:

不是

“见”通“现”:

出现“归”通“馈”:

馈赠

(2)边翻译全诗,边初步整体了解诗歌的内容。

全诗共分三章。

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第一章,写男子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的角落见面,赶到了约会地点,却没见到美丽的女子,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更是一种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住徘徊。

“搔首踟蹰”让人联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样子,一个痴情的、热恋中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章,写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漂亮,她送给我的“彤管”那么好看,熠熠发光,令人爱不释手,写出男子喜爱女子的美丽。

第三章,写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给他的荑草,既好看又奇异,因为是女子从远处郊野亲手采来赠送给他的,所以格外地喜爱,写出男子对女子诚挚的爱恋。

探讨男子对女子所送的礼物有何评价?

男子心目中的彤管和茅草哪个比较重要?

(按照常理来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

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

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采,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

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4.归纳主题: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明确:

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只言片语,却细腻、传神地描绘了人物的感情变化:

“我”从“搔首踟蹰”,焦虑异常到“说怿女美”,爱不释手。

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健康的爱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五、人物形象分析

男女青年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

通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1.女主人公:

诗章中——首先,女主人公是娴静温婉美丽的。

诗章中直接交代了这一点,即“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其次,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又要受到统治者的思想禁锢。

男子婚娶尚且要经过家长包办,媒妁之言等,何况是女子呢。

诗章之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遵守当时社会制度,待字闺中,等待媒妁之言、家长包办,反而与男子私自约会于城之角楼,由此可见,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

再次,女主人公情感细腻、委婉含蓄,但她活泼机灵,富有智慧。

为什么女主人公“爱而不见”呢?

有这样的可能——第一种可能:

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在当时,有没有异常情况出现,不适合约会,有则不赴约,无则赴约;第二种可能:

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看看赴约的男子有没有耐心反过来等她,值不值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就赴约,不值得就打道回府嘛;第三种可能:

女主人公故意捉弄一下男主人公。

综合上面三种可能,透露出女主人公细腻、活泼机灵、富有智慧。

而委婉含蓄可以从诗章的下半部分——她喜爱男主人公却并不直言而借赠送“彤管”、“荑”表现出来。

(先同学总结,后老师总结。

)综上所述,女主人公是一位娴静温婉美丽、情感细腻委婉含蓄、具有反抗思想禁锢、活泼机灵而富有智慧的好女儿形象。

女:

美丽、调皮、可爱。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2.男主人公:

诗章中——首先,男主人公是有爱心(爱慕之心)的。

其次,男主人公是有诚心(诚信之心)的,如约而至。

再次,男主人公是有耐心(忍耐之心)的。

最后,男主人公是憨厚的。

女主人公没有出现,男主人公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躇”,急得他是挠头、抓耳又挠腮,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可见其憨厚。

(先同学总结,后老师总结。

)综上所述,男主人公是一位憨厚而有爱心、有诚心、有耐心的可以让女主人公托付终身的好男儿形象。

 

男:

憨厚、痴情。

“骚首踟蹰”(憨厚、真诚以及见面前的焦灼、忧虑)、“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痴情)。

六、表现手法

《静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①“赋”的表现手法。

这是一篇爱情回忆录,通过回忆,记叙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双方一次“城隅”幽会的一个片段情景。

 

②“比”的表现手法。

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兴”的表现手法。

诗章中的男主人公是喜欢女主人公的,但他却没有直接说“我喜欢静女”或“我喜欢你”,而是先说我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喜欢静女,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爱屋及乌。

这里,男主人公先说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就是为了后来表达喜欢静女。

 

④细节描写。

(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刻画人物形象:

女子,调皮;男子,急躁。

表达思想感情:

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 

⑤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体现在描写女子美丽上,对女子的喜爱等。

 ⑥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使诗歌在音律上收到美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1.抄写《静女》一遍,并背诵。

2.完成《全优课堂》第76页前两部分。

附板书设计:

情人相约图大胆而热烈

静女情人赠物图美好而甜蜜

情人表白图纯朴而真挚

表现手法:

赋比兴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教学反思】

《静女》是高一语文课本中学习到的第一篇文言文,题材也比较生动、语言活泼。

一直以来,我就觉得古诗是很难上的,短短的几句诗要深入的挖掘、拓展开来,让学生去体会、感悟,实在是太难了。

但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新课程下的古诗课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感悟,达到一种无痕的教学效果。

说归说,可做起来实在是难。

首先,诗经不同于一般的古代诗歌,有些句子,字词的读音现在早已消失了,所以,学生的预习,就显得格外重要。

其次,爱情诗,让学生感觉不太好表达。

学生对于诗歌的意境理解得非常好,录音,琅琅书声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意境,可是,或许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不能够自由发挥,尤其是男生,不敢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很拘谨。

再次,课堂容量太大。

虽然,最后目标达成,但是课堂组织有些遗憾,时间上也显得紧张,使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

通过这次授课,我也初步知道了在教学古诗时的一些技巧。

古诗重在读,特别是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

所以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的节奏。

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

我想“熟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还有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

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

路还很长,我们应该在走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总结提高,努力使教学改革能有更大的收获。

2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和孔子的思想。

2、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3、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三、轻松学习

(一)、孔子与《论语》

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

传说他曾编订《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

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2、《论语》:

语录体散文,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其门人及再传弟子辑录,是有关儒家思想的首要经典,后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二)、重点词句

1、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2、活用词:

  撰、端、章甫、鼓、风、小、大。

3、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 毋吾以也:

即,毋以吾也。

(这一句还是省略句,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 

                         ——不吾知也: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则何以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即,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三)、内容形式

1、思路结构:

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写出了写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其中“志”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2、人物性格与写法:

(1)、人物性格:

本文是《论语》中文学色彩较浓的一章,通过师生言志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及其四个弟子的性格。

孔子:

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及时将学生的发言上升到“礼治”的高度,有指导意义。

弟子:

四个弟子都有高远的理想,性格各具特征,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冉有、公西华谦逊有礼,曾晰则洒脱自然。

(2)、写法:

第一、扣紧人物的性格特点记述,人物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第二、成功地运用对话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生动感人。

3、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在文中主要是通过他对曾晰志趣的评价表现出来的。

孔子为什么赞叹曾晰的志向?

曾晰言志与他人不同,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副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

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心态。

孔子的赞叹既赞许了曾晰,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词语辨析:

  

(1)“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字应解释为:

     A .因此    B .因为 

     C. 用、拿   D .按照   提示:

B

  

(2)“何伤乎” 中的“伤”字应解释为:

     A.伤害    B.伤感 

     C.防碍    D.伤心  提示:

C

  (3)“吾与点也”中的“与”字应解释为:

 

     A.连词    B.动词 

     C.介词    D.助词  提示:

B

  (4)“且知方也”中的“方”字应解释为:

          A、方形      B、纵横

          C、正要      D、是非准则     提示:

D

    (5)“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尔”应解释为:

         A、助词,放在拟声词后表状态,相当于“然”

         B、助词,放在形容词后表状态,相当于“然”

         C、代词,相当于“你”

         D、代词,相当于“你的”    提示:

B

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鼓瑟希……

B、莫春者……

C、唯求则非邦也与?

D、异乎三子者之撰。

提示:

(4)

3、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风乎舞雩,咏而归。

       C、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提示:

(4)

4、翻译下列句子:

     

(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二、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列名句,选择三至五则翻译并说说意思。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译文】 孔子说:

“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 

 2、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译文】 孔子说: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 

 3、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译文】 孔子说: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 孔子说:

“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 

 5、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译文】 孔子说:

“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6、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译文】 孔子说:

“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 

 7、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 

 8、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

“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日夜不停地流淌。

” 

 9、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译文】 孔子说:

“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0、子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11、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译文】 孔子说:

“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 

 12、子曰:

“道不同,不相为谋。

” 

【译文】 孔子说:

“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二)、了解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饗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孔子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

”(《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

“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左传·哀公十一年》:

“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

……仲尼……私于冉有曰: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如是则以丘亦足矣。

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

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孔子说: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孔子说: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

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说: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

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

孔子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谈谈你的看法。

文学性与教育性兼备的精彩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写孔子和四位弟子在一起,纵谈自己的志向,不但有简单的情节,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文学色彩较浓,而且简练含蓄的语言中蕴涵了高超的教育艺术,可贵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教育意义也很大,是文学性与教育性兼备的精彩篇章。

此篇的文学性突出表现在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刻画人物,五个人的言行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

同是“言志”,表示愿意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谈各具特性。

子路,据《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记载:

少孔子九岁,属异能之士中政事类。

从子路“千乘之国,……且知方也”的言辞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远大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高度的自信心。

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

至于“率尔而对”,就更明显地表现他性格中的轻率、鲁莽的一面。

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言志时说“如其礼乐,以待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既有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态度谦恭,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少孔子四十二岁,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申明“非曰能之”,只不过是“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

说得多么平易、多么谦和,真可谓是孔门弟子中的谦谦君子。

实际上,冉有、公西华说的都是诸侯邦国之事,与子路所说的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是态度要谦虚得多、语气要委婉得多。

至于曾皙,他所说的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

他既不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景: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他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

孔子的形象刻画得最鲜明、生动。

首先,此章中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

他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志”,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

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愿出士从政,治国安民,想干一番大事,孔子在言谈时都予以肯定。

尤其是谈到公西华时,孔子说: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言外之意是:

凭公西华的才能应该去做大事,若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

孔子哂子路,是对他“不谦让”态度的不满,对他“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

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太平盛世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这正是孔子所渴望和追求的政治理想。

总之,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态度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

其次,文章中还写出了孔子是一位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能启发诱导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