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8343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

《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docx

原子物理选择题精选

第一章

1、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

A.10-10cm;B.10-8mC.10-10mD.10-13m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

A.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接近180

B.α粒子只偏2

~3

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

3、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

A.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B.散射物太厚

C.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D.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

4、如果用相同动能的质子和氘核同金箔产生散射,那么用质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是用氘核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的几倍?

A.2B.1/2C.1D.4

5、在同一

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

粒子被散射在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

A.4:

1B.

:

2C.1:

4D.1:

8

CCDCC

第二章重点章

1、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能量为12.09eV的光子激发后,其轨道半径增为原来的

A.4倍B.3倍C.9倍D.16倍

2、氢原子光谱赖曼系和巴耳末系的系线限波长分别为:

A.R/4和R/9B.R和R/4C.4/R和9/RD.1/R和4/R

3、氢原子赖曼系的线系限波数为R,则氢原子的电离电势为:

A.3Rhc/4B.RhcC.3Rhc/4eD.Rhc/e

4、氢原子基态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分别是:

A.13.6V和10.2V;B–13.6V和-10.2V;C.13.6V和3.4V;D.–13.6V和-3.4V

5、由玻尔氢原子理论得出的第一玻尔半径

的数值是:

A.5.29×10-10mB.0.529×10-10mC.5.29×10-12mD.529×10-12m

6、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

A.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B.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3个线系

C.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5个线系D.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赖曼系

7、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出

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A.13.6B.12.09C.10.2D.3.4

8、玻尔磁子µB为多少焦耳/特斯拉?

A.0.927×10-19B.0.927×10-21C.0.927×10-23D.0.927×10-25

9、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氦离子He+的第一轨道半径是:

A.2a0B.4a0C.a0/2D.a0/4

10、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e+处于第一激发态(n=2)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

A.0.53×10-10mB.1.06×10-10mC.2.12×10-10mD.0.26×10-10m

11、假设氦原子(Z=2)的一个电子已被电离,如果还想把另一个电子电离,若以eV为单位至少需提供的能量为:

A.54.4B.-54.4C.13.6D.3.4

12、夫—赫实验的结果表明:

A电子自旋的存在;B原子能量量子化C原子具有磁性;D原子角动量量子化

CDDABABCCBAB

第三章无大题

1、为了证实德布罗意假设,戴维孙—革末于1927年在镍单晶体上做了电子衍射实验从而证明了:

A.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B.电子的波动性C.电子的粒子性D.所有粒子具有二项性

2、德布罗意假设可归结为下列关系式:

A.E=hv,p=h/λ;B.E=

,P=

;C.E=hv,p=

;D.E=

,p=

3、为使电子的德布罗意假设波长为0.1nm,应加多大的加速电压:

A.1.51

106V;B.24.4V;C.24.4

105V;D.151V

4、基于德布罗意假设得出的公式

Å的适用条件是:

A.自由电子,非相对论近似;B.一切实物粒子,非相对论近似;

C.被电场束缚的电子,相对论结果;D带电的任何粒子,非相对论近似

5、如果一个原子处于某能态的时间为10-7s,原子这个能态能量的最小不确定数量级为(以焦耳为单位):

A.10-34;B.10-27;C.10-24;D.10-30

DADAB

第四章重点、难点章1-5,补充作业,期中考试题

1、单个f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可能值为:

A.j=3,2,1,0;B.j=±3;C.j=±7/2,±5/2;D.j=5/2,7/2

2、单个d电子的总角动量投影的可能值为:

A.2

,3

;B.3

,4

;C.

;D.

3/2,

5/2.

3、碱金属原子的光谱项为:

A.T=R/n2;B.T=Z2R/n2;C.T=R/n*2;D.T=RZ*2/n*2

4、锂原子从3P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多少条被选择定则允许的谱线(不考虑精细结构)?

A.一条B.三条C.四条D.六条

5、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为670.7nm,辅线系线系限波长为351.9nm,则Li原子的电离电势为:

A.5.38VB.1.85VC.3.53VD.9.14V

6、钠原子基项3S的量子改正数为1.37,试确定该原子的电离电势:

A.0.514V;B.1.51V;C.5.12V;D.9.14V

7、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列哪一项产生:

A.相对论效应B.原子实的极化

C.价电子的轨道贯穿D.价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

8、产生钠的两条黄谱线的跃迁是:

A.2P3/2→2S1/2,2P1/2→2S1/2;B.2S1/2→2P1/2,2S1/2→2P3/2;

C.2D3/2→2P1/2,2D3/2→2P3/2;D.2D3/2→2P1/2,2D3/2→2P3/2

9、若已知K原子共振线双重成分的波长等于769.898nm和766.49nm,则该原子4p能级的裂距为多少eV?

A.7.4×10-2;B.7.4×10-3;C.7.4×10-4;D.7.4×10-5.

10、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形成的根本物理原因:

A.电子自旋的存在B.观察仪器分辨率的提高

C.选择定则的提出D.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

11、已知钠光谱的主线系的第一条谱线由λ1=589.0nm和λ2=589.6nm的双线组成,则第二辅线系极限的双线间距(以电子伏特为单位):

A.0;B.2.14⨯10-3;C.2.07⨯10-3;D.3.42⨯10-2

12、考虑电子自旋,碱金属原子光谱中每一条谱线分裂成两条且两条线的间隔随波数增加而减少的是什么线系?

A.主线系;B.第二辅线系;C.第一辅线系;D.柏格漫线系

13、如果

是单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则偶极距跃迁选择定则为:

A.

;B.

或±1;C.

;D.

14、碱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处于n=3,l=1的状态,其精细结构的状态符号应为:

A.32S1/2.32S3/2;B.3P1/2.3P3/2;C.32P1/2.32P3/2;D.32D3/2.32D5/2

15*、氢原子光谱形成的精细结构(不考虑蓝姆移动)是由于:

A.自旋-轨道耦合B.相对论修正和极化贯穿

C.自旋-轨道耦合和相对论修正D.极化.贯穿.自旋-轨道耦合和相对论修正

16、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赖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

A.二条B.三条C.五条D.不分裂

17、考虑精细结构,不考虑蓝姆位移,氢光谱Hα线应具有:

A.双线B.三线C.五线D.七线

18、已知锂原子主线系最长波长为λ1=670.74nm,第二辅线系的线系限波长为λ∞=351.9nm,则锂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和电离电势依次为(已知R=1.09729⨯107m-1)

A.0.85eV,5.38eV;B.1.85V,5.38V;C.0.85V,5.38VD.13.85eV,5.38eV

19、钠原子由nS跃迁到3D态和由nD跃迁到3P态产生的谱线分别属于:

A.第一辅线系和柏格漫线系B.柏格曼系和第二辅线系

C.主线系和第一辅线系D.第二辅线系和第一辅线系

20、d电子的总角动量取值可能为:

A.

;B.

;C.

;D.

DDCCACDABA

BACCCACBDA

第五章重点1-6、8

1、氦原子由状态1s2p3P2,1,0向1s2s3S1跃迁,可产生的谱线条数为:

A.0;B.2;C.3;D.1

2、氦原子由状态1s3d3D3,2,1向1s2p3P2,1,0跃迁时可产生的谱线条数为:

A.3;B.4;C.6;D.5

3、氦原子有单态和三重态两套能级,从而它们产生的光谱特点是:

A.单能级各线系皆为单线,三重能级各线皆为三线;

B.单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双线,三重能级各线系皆为三线;

C.单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单线,三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双线;

D.单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单线,三重能级各线系较为复杂,不一定是三线.

4、下列原子状态中哪一个是氦原子的基态?

A.1P1;B.3P1;C.3S1;D.1S0;

5、氦原子的电子组态为n1pn2s,则可能的原子态:

A.由于n不确定不能给出确定的J值,不能决定原子态;

B.为n1pn2s3D2,1,0和n1pn2s1D1;

C.由于违背泡利原理只存单态不存在三重态;

D.为n1pn2s3P2,1,0和n1pn2s1P1.

6、C++离子由2s3p3P2,1,0到2s3s3S1两能级的跃迁,可产生几条光谱线?

A.6条;B.3条;C.2条;D.1条.

7、氦原子有单态和三重态,但1s1s3S1并不存在,其原因是:

A.因为自旋为1/2,

1=

2=0故J=1/2≠;B.泡利不相容原理限制了1s1s3S1的存在;

C..因为三重态能量最低的是1s2s3S1;D.因为1s1s3S1和1s2s3S1是简并态

8、泡利不相容原理说:

A.自旋为整数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B.自旋为整数的粒子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

C.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D.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

9、若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于2s2p组态,利用L-S耦合可得到其原子态的个数是:

A.1;B.3;C.4;D.6.

10、一个p电子与一个 s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有原子态为:

A.3P0,1,2,3S1;B.3P0,1,2,1S0;C.1P1,3P0,1,2;D.3S1,1P1

11、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p电子和d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

A.4个;B.9个;C.12个;D.15个;

12、电子组态2p4d所形成的可能原子态有:

A.1P3P1F3F;B.1P1D1F3P3D3F;

C.3F1F;D.1S1P1D3S3P3D.

13、硼(Z=5)的B+离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电子组态为:

A.2s2pB.2s2sC.1s2sD.2p3s

14、铍(Be)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其电子组态:

A.2s2s;B.2s3p;C.1s2p;D.2s2p

15、若镁原子处于基态,它的电子组态应为:

A.2s2sB.2s2pC.3s3sD.3s3p

16、今有电子组态1s2p,1s1p,2d3p,2p3s,试判断下列哪些电子组态是完全存在的:

A.1s2p,1s1pB.1s2p,2d3p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