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833238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docx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卷8

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3.结合相关诗句,说说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写景的,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4.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5~6题。

定西番唐·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寒门消息,雁来稀。

定西番唐·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5.简要概括温词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及牛词中抒情主人公“梦长安”的原因。

6.这两首词的结尾二句都传达了相思之情,但传情手法有较大差异,请具体说明。

7.

8.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9.诗的开头两句中“吼”字和“触”字用的好,请简要赏析。

10.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春日即事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①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②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注释】①阑干:

栏杆。

②兔葵燕麦:

两种植物。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

“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

11.本诗第二联,宋张九成评道:

“此自可入画,人之情意,物之容态,二句尽之。

”(《横浦日新录》)试就此作简要分析。

12.第三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请指出并分析其妙处。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题杭州樟亭郑谷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13.诗中写了哪些“登临”所见之景?

突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

1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拟古(其七)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13.第二句中的“扇”字,是常见的字眼,却显得新鲜有味。

试结合诗句赏析。

14.“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冷语刺骨。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句中的“刺骨”之痛。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夕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释】①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②五湖: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

这里指作者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5.第二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找出一种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16.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

试找出并加以分析。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7~18题。

池州翠微亭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17.有人认为,“催”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18.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何独到之处?

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20题。

离亭燕张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①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

霁色冷光相射②。

蓼屿荻花洲③,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④。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①风物:

风光、景物。

②霁色:

雨后初晴时的天色。

冷光:

指江水清冷的光。

相射:

互相辉映。

③蓼(liǎo):

一种水草。

荻:

一种草,与芦相似。

④亚:

低垂。

19.这首词的上阙描绘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20.词的下阙是怎样抒情的?

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

临江仙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

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21.这首词的上阕首句“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22.下阕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3~24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

倚东风、豪兴徜徉②。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陂塘:

池塘。

②徜徉:

安闲自得地步行。

23.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4.此词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5~26题。

鹧鸪天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①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释】①仲宣怀远:

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曾写《登楼赋》抒怀。

25.这首词的三四句分别着一“喜”字和“宜”字,是在写欢乐之情吗?

请作简要分析。

26.试析这首词的写作特色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7~28题。

满江红·金陵怀古萨都剌①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②。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③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释】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在元文宗至顺三年调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

该词大约作于此时。

②畴昔:

从前。

③寒螀(jiāng):

寒蝉。

27.“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中“急”字好在哪里?

请简析之。

28.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9~30题。

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29.这首曲子采用了哪些意象?

描写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30.“芭蕉雨声秋梦里”是全曲抒发“秋怀”的高峰,试分析它蕴含的感情。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1~32题。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明·陈子龙①

满眼韶华②,东风惯③是吹红去。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④路。

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⑤。

【注释】①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被俘后,不屈而死。

他的词在缠绵宛转中寄托了爱国深情。

②韶华:

美丽的春光。

③惯:

照例。

④王孙路:

指归路。

王孙:

泛指宦属子弟。

⑤“杜鹃啼”二句:

鹃啼凄厉,能动旅人归思。

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31.这首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32.词的下阙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33~34题。

咏史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①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②。

田横③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注释】①牢盆:

本是古代煮盐的器具,这里代指把持盐政的官僚和盐业巨商。

②稻粱谋:

语出杜甫诗:

“君看随阳雁,各为稻粱谋!

”原为飞鸟谋求稻粱食物,这里借指文人著书立说只为谋求衣食生活。

③田横:

故齐王田氏宗族,刘邦建立汉朝后,因耻于向刘邦称臣,自刎而死,其部下500人闻讯,也全部自杀,以示不屈。

33.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有何独特之处?

34.尾联“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35~36题。

双调·庆东原白朴

忘忧草①,含笑花②,劝君闻早冠宜挂③。

那里也能言陆贾!

那里也良谋子牙!

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④。

【注释】①忘忧草:

即萱草,又名紫萱,可食,食后如酒醉,故有忘忧之名。

②含笑花:

木本植物,花如兰,“开时常不满,若含笑焉。

”③闻早:

趁早。

冠宜挂:

即宜辞官。

④渔樵话:

渔人樵夫所说的闲话。

35.此曲首句描绘了哪些景物?

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6.本曲的语言有怎样的风格?

请简要赏析。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7~38题。

和盛集陶落叶①钱谦益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②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注释】①清兵攻破南京后,钱谦益率先迎降,被授予重职后六月病归,后因被人告发反清被捕,旋改狱外看管,时其友盛集陶等常到明故宫踏落叶作诗,此诗即和盛在明故宫踏落叶时所作。

②青女:

主霜雪的女神。

37.首句“秋老钟山万木稀”中哪个字用得好?

为什么?

38.此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作简要分析。

二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39~40题。

秋闺思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①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释】①回文机:

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婉转循环,词意凄婉。

39.两首诗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

40.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

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2届高三第二轮复习专题卷语文专题八答案与解析

1.【参考答案】两个“自”字,都是“独自”的意思,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有情,以自流之水写无可奈何的伤别之情。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人伤心”的主观感受与“江自流”的客观景象的统一,明确诗人是以水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

2.【参考答案】写法:

以景作结,融情于景;好处:

营造意境,含蓄蕴藉。

“青山万里一孤舟”用辽阔的万里青山与孤舟的对比写尽了裴郎中被贬途中的孤独,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恋恋不舍的深情。

【解析】结尾一句诗人联想出一幅“友人乘一叶孤舟在万里青山之中,在烟波浩渺的长江上顺流而下”的图景,将无限的怅惘与牵挂不舍之情巧妙地融合其中,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

可以说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颇具李太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妙!

3.【参考答案】抓住“露”“月”“泉”“竹”“鸟”等意象来写景。

这样描写一方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意境,一方面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解析】“意象”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可以据此找出诗中的意象,对意象进行分析可以明确,“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4.【参考答案】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解析】从本诗的意象入手,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

5.【参考答案】温词塑造了一个皮肤白皙,性格温润,眉如柳叶,貌美如花,极度思念远在边塞征戍之人的思妇形象。

牛词中抒情主人公因思念故乡而“梦长安”:

“金甲冷,戍楼寒”体现了边塞苦寒,主人公因戍边生活艰苦而梦回京都。

“长安”代指朝廷,表达了他希望皇恩浩荡,不要冷落了生活清苦的戍边将士的愿望。

【解析】分析温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可以抓住词中的外貌、神态描写;牛词中的“梦长安”的原因可以从词中的环境描写来分析。

6.【参考答案】温词结尾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此外还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寒门”代指丈夫,“雁”代指丈夫的书信);牛词主要是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此外还有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

【解析】温词结尾“肠断寒门消息”为直接抒情,“雁来稀”为间接抒情,同时“寒门”“雁”还有借代用法;牛词结尾以景结情,同时“画角数声呜咽”从听觉描写,“雪漫漫”从视觉描写。

7.【参考答案】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

湍急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解析】解释该词在诗句中的含义,或分析其修辞技巧,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8.【参考答案】对比、衬托,动静结合。

由开头的动态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它的气概——波涛卷起的沙堆似座座雪堆。

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解析】该诗前两句写动景,后两句写静景,动静结合,形成对比、衬托,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9.【参考答案】颔联两句情景交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之情意,物之容态。

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初春时节,雪消池馆,人倚阑干,直至日暮的景象,鲜明可感。

同时又表达出诗人在病后对美好春光的眷恋和内心的孤寂。

【解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能力。

其实此题是考查景与情的关系的题目,首先要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并且作出一定的概括,像凄凉、欢快、清新的景象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出相应的情感。

10.【参考答案】拟人和对比手法。

把“蝶”“蜂”当人来写,说它们都有情有义,把“兔葵”“燕麦”当人来写说它们浑然不知;同时把“蝶”“蜂”与“兔葵”“燕麦”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感情的悲凉意味。

(用典也可以)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

回答这个题目要把“哪些”看懂,说明修辞手法不是一种,最少两种。

同时,不但要找出,还要作赏析,也就是要具体说明。

11.【参考答案】所见之景:

潮水、远山、沙鸟、渔人。

景物特点:

潮水,浩淼一片,突出其大;远山,突出树叶落后,众峰秀出;沙鸟,突出其远归;渔人,突出其闲适。

【解析】从诗句中找出所描写的景物:

潮水、远山、沙鸟、渔人等,对这些景物所表现的特征进行提炼,概括出特点。

12.【参考答案】

(1)二、三两联用寓情于景的手法:

二联从远观角度写怀念故乡;三联写鸟在空中远去,渔人在夜晚唱歌,引发作者思乡之情。

(2)最后一联直抒胸臆,写自己心随船帆回家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方式的能力。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此诗二、三联写景,景中含情。

二联写远观所见,三联写近望所得,虽不着一“情”字,但思乡之情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

第四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13.【参考答案】“扇”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既准确地写出了春风和熙的特点,又形象生动地将无生命的春风写得情意绵绵,构画出一幅春意融融、沁人心脾的浴风图。

【解析】此诗托兴咏怀,书写传统的‘美人迟暮之感’,揭示出青春易逝,好景不常,万物有盛必有衰的哲理。

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不久之后又会怎样呢?

诗人难免出现悲观厌世,寻求自我解脱的感想。

14.【参考答案】“云间月”和“月中华”只是暂时的美好,不久的将来会怎么样呢?

诗人借对花月的嗟叹,抒发了华年易逝、好景不长的感慨。

这种人生无常的无可奈何的喟叹让人有刺骨之痛。

(意思对即可)

【解析】“云间月”“月中华”,这是多么美好,真是花月交辉啊。

春夜越美,春夜在她的印象中越好,就越能反跌出她的惶恐、她的失意、她的焦虑。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话语似不甚峻切,内在的情感份量是不轻的。

作者代佳人说出心中的苦悲,这里是以佳人之口自传心曲,益显意深情婉。

15.【参考答案】①虚实结合。

上句虚写梦境,因远离故乡而于睡梦中回到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依旧孤眠异乡,加之又听到子规月下哀啼,更加触动思乡之情!

②用典。

“蝴蝶梦”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然于花丛,虽然有趣但毕竟虚幻、短暂。

作者因日有所思,夜间便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梦醒后却更为孤独。

③反衬。

想象中美好的梦境反衬出离家的凄凉的现实,思乡的情感更感人。

【解析】第二联上句写“梦中”,下句写梦醒,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蝴蝶梦”引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梦境的美好反衬现实的凄凉。

16.【参考答案】“动”“唯”。

“动”字,“动辄、动不动就”,动辄整年不见家书,逼真传神地表现诗人期待家书而不得的沮丧甚而嗟怨等复杂的心理,暗示社会不安,突出其忧国忧家。

“唯”,“唯独、只有”,春天万物复苏,唯独诗人却满头黑发变白,体现其内心愁苦之深。

【解析】解释该字的意思,要联系实指义和能指义,然后把词语放在句中,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结合全诗,指出其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17.【参考答案】同意。

“催”是“催促”的意思。

诗人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不禁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

【解析】理解词语在诗中的含义,明确词语所运用的手法,分析词语在诗中的作用,领会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18.【参考答案】本诗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

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

【解析】这首诗从形式上来看是记游诗,但又不同于一般记游诗,因为它不以描写景物为主,而是重在抒写个人感受,这正是这首诗构思的独到之处。

19.【参考答案】这首词的上阙,词人描绘了碧水、蓝天、蓼草、荻花、竹篱、茅舍等景物,营造了一种明净爽朗、清雅绮丽的意境。

【解析】从词的上阙中所描绘的碧水、蓝天、荻花等景物可以分析出意境的特点,那就是明净爽朗、清雅绮丽。

20.【参考答案】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的深沉感慨。

词人抬头向远处望去,极目处,客船的帆高挂着,烟外酒家的旗子低垂着,标志着人在活动,于是情从景生,金陵的陈迹涌上心头,词人倚在高楼的栏杆上,怀着怅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着历史上的往事,抒发了对六朝兴亡盛衰的深沉感慨。

【解析】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下片首句“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极目处,客船的帆高挂着,烟外酒家的旗子低垂着,标志着人活动,于是情从景生,金陵的陈迹涌上心头:

“多少六朝兴废事”,这里历史上短短的三百多年里经历了六个朝代的兴盛和衰亡,它们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衰亡的,这许许多多的往事,却是“尽入渔樵闲话”。

“渔樵”承上片“竹篱茅舍”而来,到这里猛然一收,透露出词人心里的隐忧。

这种隐忧在歇拍两句里,又作了进一步的抒写:

“怅望倚层楼”,“怅望”表明了词人瞭望景色时的心情,倚在高楼的栏杆上,怀着怅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着历史上的往事。

最后一句“寒日无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字而来,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沉下,苍茫的夜幕即将降临,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

21.【参考答案】这两句词交代了全词的背景及词人的谪宦身份,为全词定下了基调。

“残僧”画出了僧人的年迈衰老;“野寺”画出了寺庙的荒僻陋小。

如此偏僻荒凉的环境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解析】词中的“谪宦”两字交代了诗人的身份,“残僧”“野寺”点明了人物及环境,用在开头,定下全词基调。

22.【参考答案】下阕用典。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两句,前句由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诗句化出,两句合起来又暗用王粲《登楼赋》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之意。

从而寄寓了词人厌弃官场向往故里的思想感情。

【解析】“青山无限好”和“犹道不如归”两句分别出自李商隐的诗句及王粲、陶渊明的文意,可以判断出是用典。

23.【参考答案】此词极富动感地描绘了作者乘兴徜徉所见的朴质、自然的村野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词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解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24.【参考答案】全词运用了白描和动静结合的手法。

①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百花争艳、莺歌燕舞的田园风光图,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②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

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方式的能力。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此词句句写景,景中含情。

运用白描手法,动静结合,全诗虽看不着一个“情”字,却全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

全词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25.【参考答案】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在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

“酒阑”是饮酒结束的时候。

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

“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在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解析】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

通篇以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

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脑熏香,沁人心脾。

三、四两句写的是寻常事,看似不经意,却蕴含了无法排遣的乡愁与怀人的愁苦。

因而“喜”“宜”并非写欢乐之情。

26.【参考答案】写作特色:

拟人手法:

“梧桐应恨”,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用典:

“仲宣怀远”,词人以王粲思乡心情自况;首句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

思想感情:

思归不得的乡愁;故国沦丧,流离漂泊的悲苦幽愤。

【解析】“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梧桐本无情物,词人却言其“恨”夜晚之霜。

此一“恨”亦词人之恨,因为日已萧萧,夜又何以堪!

因自己心寒,故觉得日光亦寒;因自己恨夜长孤寂,故言树亦有恨。

“仲宣怀远更凄凉”一句用王粲登楼思乡的典故,寄托了自己生逢乱世、流徙他乡的思乡之情。

27.【参考答案】一个“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地刻画出潮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孤独惆怅的心绪也如这潮水一般澎湃。

【解析】此题是考查考生炼字能力的。

首先要明确“急”的意思,然后把“急”字带入语境加以分析,最后要分析出使用“急”的艺术效果。

28.【参考答案】①对比手法:

拿山川风物依旧和六朝繁华不再的对比,表达惆怅孤寂之情;②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和典故入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