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83209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docx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有答案

烟台市2019年高考诊断性测试

高三语文试题2019.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流行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社会大众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

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流行文化在文化主体和文化功能上与其它文化形态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

它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具有娱乐性,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为某些群体稳定的生活行为方式。

②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都是在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更显著的信息交流传播方式。

在大众传播充分发展的情形下,流行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扩散,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流行文化中所利用的关键形式。

从信息传播角度看,流行文化的形成是人类在信息传播互动中产生的某个文化现象作为一个讯息元素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信息的传播互动被许多人迅速认同、模仿,并将其作为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过程。

文化行为或实体要被不同群体的人们所接受并形成流行,就要有更多受传者的需求基础。

一条传播的讯息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各种需求,不同群体的成员才会进行记忆和实践,最终形成流行文化。

③大众传媒也会对流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

首先,在人们平日的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将其作为娱乐消遣的对象,人们正因此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人们减少了选择各种文化的机会。

大众传媒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安排,干扰了人们对其他文化的选择。

其次,大众传媒由于传递单一的文化元素,削弱了人们的思考能力。

大众传媒的即时消费性致使它不可以深度阐释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它把原先的理念和观点模糊掉。

例如我们经常过度使用手机:

造成不可摆脱的媒介依赖,难以摆脱;我们所接受的观点和想法一定要从媒介中查找来源;更倾向于在虚拟的现实中表达自身观点并且逃避真实的社会交往。

④基于此种情况,流行文化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难以引领新风尚,使得文化本该有的功能出现异化。

而文化垄断、强势话语使流行文化开始出现西方价值取向。

一些发达国家凭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生活习俗、思考问题方式、价值判断等方面对别的国家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如日本的动画片《蜡笔小新》《机器猫》《火影忍者》等,以及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为中国观众所追捧,靠精彩的剧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轻诙谐幽默占领了流行文化市场,人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动画片时,就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

因为流行文化拥有强有力的渗透力、感染力、同化力,先进且具有优势的文化会凭借流行文化对弱势文化进行强有力的侵占和改变,从而使落后地区的流行文化出现异化、扭曲。

⑤大众传媒对人性的重新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可以促进流行文化的合理发展。

因此,把握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影响的整体脉络,不仅有利于文化的共荣,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摘编自刘馨政《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传播影响探析》,人民网2018年5月1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行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面向社会大众,可以产生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作用。

B.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交往互动的结果,但它们的文化主体和文化功能有所不同。

C.流行文化的产生、扩散和发展离不开大众传媒,没有大众传媒高度介入的文化往往难以成为流行文化。

D.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将大众传媒当成娱乐消遣对象,就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削弱独立思考能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点明了流行文化的本质,第②段则进一步论述了流行文化的形成条件及过程。

B.第③段“大众传媒也会对流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一句,在行文中起领起下文的作用。

C.第④段借好莱坞大片等受中国观众追捧的事实,强调西方大众传媒的先进引领作用。

D.大众传媒促使了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带来消极影响,文章对此进行了客观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的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经过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也属于流行文化范畴。

B.某个文化现象常常通过传播互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而且被人迅速认同和模仿,成为人们唯一不变的生活方式,流行文化便应运而生。

C.大众传媒的即时消费性特点导致其对文化的阐释过于浅显,因此我们为印证某观点和想法的来源而通过手机网络查到的信息不足为据。

D.大众传媒对人性重新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可以促进流行文化合理发展,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追求,使其最终演变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数字经济时代,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需要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挖掘来提升效率。

大数据将成为未来最有价值的资源。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继土地、能源之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说。

“短短几年里,大数据战略已经从全面总体布局,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扩展延伸。

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大布局体现了大数据发展驱动效应日趋凸现。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黄殿中表示,辨识和管控大数据风险成为监控国家安全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体现国家安全的“晴雨表”。

为保障大数据安全,中央网信办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指挥协调与落地部署工作。

在顶层设计方面,中央网信办协同相关单位,在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共同促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增补完善和相应国家战略政策的落地出台;在安全审查方面,进一步防范信息安全产品与技术应用领域的潜在隐患和安全风险,为公民、国家信息主权和数据主权的保护提供切实支撑。

(摘编自李政葳《构建大数据健康发展的安全生态环境》,《光明日报》2017年5月29日)

材料二:

为了使学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很多地方和学校纷纷“出招”。

上海市建成了“上海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为资助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以数学建模的方式,立足于10万余条数据信息,确立了新的“量化测评模型”。

这些大数据的手段不仅能够“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还能更加切合实际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找到精准的切入点。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介绍,学校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每天实时采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信息,并进行实时分析,对学生成绩下降、迟到早退、消费反常、上网成瘾等异常行为进行实时预警。

郑庆华说:

“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隐形特征挖掘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存在提高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明晰职业规划、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创新精神等发展性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推进“西迁精神”新传人培育计划,并为建挡立卡学生专门设立“自强不息成长成才”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陕西省12地市政府实习、海外交流访学和国际组织实习,开展“国运交大”青年领导力公益实践项目,提升受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摘编自樊未晨《学生资助将从经济资助转为资助育人》,《中国青年报》2018年9月7日)

材料三:

传统的行政模式受技术条件限制,往往基于宏观情况开展决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这容易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问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政府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记录,为深度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快速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从总体上看,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地方、部门对大数据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不清晰、不到住,往往被动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缺乏主动利用大数据进行治理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运用大数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对政府数据、企业数据和社会数据的综合挖掘和应用。

但目前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仍然存在障碍。

比如,对数据的归属权、管理权和使用权还缺乏清晰界定,一些地方、部门往往对能否共享数据、能否使用数据存在疑虑。

数据管理和交易规则仍不完备。

对数据流转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界定,这些都不利于数据的充分共享和应用。

(摘编自孟庆国《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水平》,《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大数据战略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扩展延伸,大数据的驱动效应也越来越显著,如今大数据已经成为比土地和能源更重要的生产资料。

B.大数据的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为各行各业提升效率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危及公民隐私、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新问题。

C.大数据的运用,能够使地方和学校“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并为其成长成才找到精准的切入点,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因此得以实现。

D.受技术条件限制,传统行政模式往往会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诸多问题,运用大数据能够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大数据风险的辨识和管控己成为衡量国家安全监控能力的重要指标,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规、技术保障等手段,调动各层面的优势力量来予以加强。

B.大数据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运用,促进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新传人培育计划和为建档立卡学生设立“自强不息成长成才”项目等活动的开展。

C.大数据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可实现传统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大数据的运用可帮助政府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为创新治理模式提供有效支撑。

D.目前,大数据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不成熟,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学习和研究力度,增强应用能力。

6.为了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试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座城市的情深意长

常克

①离开广元,心头回味的是一片芦苇荡。

四川广元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剑门雄关、昭化码头等古迹,也有现代化的闹市繁华,但我心头久留的,却是那片连绵的芦苇荡。

②从雄奇峻峭的剑门关回到广元城区,朋友们决定去逛逛最热闹的老街。

司机很热情地对我们说,这个地方叫上下河街,广元的商业中心,就是这里了,现在才八点来钟,正热闹。

③人来人往,霓虹灯光芒四射,广元的老城闹市区,这个时间正欢快得手舞足蹈。

转悠几条街,眼晴渐渐有些倦怠。

正想回宾馆,有朋友往前一指说,前面好像到嘉陵江边了,过去看看。

我们漫不经心越过街区,走下临江护提的石梯。

宽阔的嘉陵江奔涌而过,而我们第一眼看见的,居然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芦苇荡,黑压压的,在夜色中犹如浓墨泼洒,波澜壮阔,妙不可言。

那一瞬间,我们都惊呼起来。

④那芦苇生得实在有气势,高出人大半头,估计得有一两公里长,顺着嘉陵江岸一直延伸。

显然是经过了精心布局,一条弯弯曲曲的木板栈道,就在芦苇丛中穿过,若隐若现。

可以想象,逢入秋或春花烂漫,这一片芦苇荡中,当有多少人流连,一拨拨来,一群群去,看花絮如雪,听江声杳渺,蒹葭苍苍在水一方,何等闲适旷达!

⑤疑问也正在于此:

这么好的芦苇荡,印象中应该生长在城市外围,或者乡村的湖塘、远山的田垄、人迹罕至的荒郊……此时此刻,在城市的核心区,如此喧嚷的通衢,居然也能“遇见”,大感意外。

⑥再转念一想,城市芦苇荡,这个题材应该不止临江铺设景观那点事。

貌似草叶几枝,实则四两拨千斤,神来之笔。

⑦什么叫城市的情商?

这就是!

越来越多面貌雷同的都市,繁华无处不在,久之倒觉得乏善可陈。

宝马香车高厦丽楼早就不是话题,缺的是钢筋水泥之下的那份体贴,那种淡淡的笑意——姑且称作城市的情商吧。

正如一个人,纵然锦衣玉食雍容华贵,但老正襟危坐,也就索然无味矣。

⑨体现城市情商者,不一定浓烈惊艳,也不一定成为地标,但一定亲切柔软,能够让人放松下来。

入则芳草萋萋,别时落霞与孤鹜齐飞,求的就是那种意境。

⑩城市情商对应出城市格局。

有情商的城市,一定是有人情味的,格局断不会小。

格局说到底,讲的是亲和力,讲的是以点带面,讲的是对他人的接纳和激励。

城市有情商,才会让人觉得日子越来越滋润,心里头多半都月色溶溶或者遍地阳光。

回到家乡后专门查资料,才知我们眼里那一湾芦苇,应该叫巴茅,只是和芦苇长得极像。

巴茅居然可以变身为城市景观!

难以想象,2014年5月长廊竣工之前,那一带曾是荒芜的河滩,乱草丛生,一地垃圾。

建一处临江长廊,本可以有更多奇花异木的选项,但广元选择了长在山沟里的巴茅,实际上就是选择了诗与远方。

这个创意足够“极简”,也足够有情商。

有情商,是城市之幸。

到过重庆的人,会觉得重庆地铁和轻轨特别好玩。

它们在山峦起伏的城市中纵横捭阂,或上天,或瞬间入地,被形象地比喻为三百六十度立体魔幻现实主义效果,已成为外地游客玩转山城的必修课。

让人觉得特别贴心的是,每条线路的颜色都有对应表现和形象命名,比如三号线是琉璃蓝,五号线是浅葱蓝……不同站点外立面的设计也各有表现的主题,比如牛角沱站是时光隧道夜号主题,江北机场站是青花瓷中国风主题……坐一趟地铁或轻轨,就是一次轻盈但熨帖的文化分享,心灵总有几分得了抚慰的感动。

被一种城市的温情折服,可能缘于某处景致,也可能得自重新唤起的某种民俗民风……只要用心,城市便可暗含情商。

一场全民阅读活动,湖北十堰市从2000年坚持至今。

通过各种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读书把越来越多人联结在一个幸福的点上。

这座城市也许没有想到,不经意间,他们同样诠释了城市的情商。

让城市温暖起来,无须轰轰烈烈。

每一种安顿都来自家园的呼唤,那些让人嫣然一笑的都市情愫,无论白天黑夜,会在心头热乎乎地弥漫。

就像芦苇或者巴茅,生在水乡泽国深山老林,那叫本色;生在闹市区,那就有了表情,会笑,会唱歌,会舞蹈,会流露出一座城市的情深意长。

(山东选自2018年2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作者离开广元后的心头回味写起,强调了芦苇荡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并借以暗示作者对广元历史古迹和繁华闹市的不屑,设下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叙述作者一行在老城闹市区闲逛时,强调“眼睛渐渐有些倦怠”“漫不经心越过街区”,目的是为下文写芦苇荡的波澜壮阔蓄势,更好地表达内心的震撼之情。

C.广元城建造临江长廊时,抛弃了“雍容华贵”“浓烈惊艳”的奇花异木,而选择了长在山沟里的巴茅,这一举措表明只有保持自然、因地制宜才能体现城市的情商。

D.作者将广元热闹非凡的老街与妙不可言的芦苇荡、荒芜河滩与充满诗意的临江长廊作对比,把重庆、十堰与广元相提并论,突显了人文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8.文章最后一段以芦苇(巴茅)结尾,有何作用?

(6分)

9.如何做才能让一座城市情深意长?

试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羊侃,字祖忻,秦山梁甫人。

祖规,宋武帝之临徐州,会薛安都举彭城降北,规由是陷魏。

父祉,魏侍中。

侃少而瑰伟,雅爱文史,弱冠随父在梁州立功,以功迁使持节,领泰山太守,进爵钜平侯。

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

“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东朝。

”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

充州刺史羊敦,侃从兄也,密知之,据州拒侃。

侃乃率精兵三万袭之,弗克,仍筑十余城以守之。

魏帝闻之,使授侃骠骑大将军、秦山郡公,长为充州刺史,侃斩其使者以徇。

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

栅中矢尽。

南军不进,乃夜溃围而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至渣口,众尚万余人,马二千匹,将入南,士卒并竞夜悲歌。

侃乃谢曰:

“卿等怀土,理不能见随,幸适去留,于此别异。

”因各拜辞而去。

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太清元年,征为侍中。

二年,复为都官尚书。

侯景反,攻陷历阳,高祖问侃讨景之策。

侃曰:

“景反迹久见,或容豕突,宜急据采石,令邵陵王袭取寿春。

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乌合之众,自然瓦解。

”议者谓景未敢便逼京师,遂寝其策,令侃率千余骑顿望国门。

景至新林,追侃入副宣城王都督城内诸军事。

时景既卒至,百姓责入,无复次第。

侃乃区分防拟,皆以宗室间之。

军人争入武库,自取器甲,所司不能禁,侃命斩数人,方得止。

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贼又东西两面起土山,以临城,城中震骇,侃命为地道,潜引其土,山不能立。

贼又作登城楼车。

高十余丈,欲临射城内,侃曰:

“车高堑虚,彼来必倒,可卧而观之,不劳设备。

”及车动果倒,众皆服焉。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筑域,贼不能进。

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侃少而雄勇,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余石。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

侃不能饮酒,而好宾客交游,终日献酬,同其醉醒。

性宽厚,有器局,尝南还至涟口,置酒,有客张孺才者,醉于船中失火。

延烧七十余艘,所燔金帛不可胜数。

侃闻之,都不挂意,命酒不辍。

孺才惭惧,自逃匿,侃慰喻使还,待之如旧。

(节选自《梁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B.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C.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D.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故以弱冠泛指不足20岁的男子。

B.使持节,魏晋南北朝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节是使者所持之凭证。

C.从兄,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即堂兄;同祖亲属,古称从,六朝称同堂,唐始称堂。

D.仆射,官名,起于秦代,凡侍中、尚书等官皆有,据所领职事作称号,指其中的首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侃功勋不凡,意志坚定。

他年轻时就跟随父亲在梁州立下战功,得以进爵;但为了完成父亲遗愿,不为利动,历尽千辛万苦,毅然南归。

B.羊侃通情达理,谋事深远。

南归途中,体恤下情,任凭部下选择去留;侯景造反前,羊侃就准确预言其谋反意图,后又及时提出讨伐对策。

C.羊侃孔武有力,善于用兵。

羊侃膂力过人,能使硬弓;守城讲究策略,战术得当,灵活机动,或主动出击化解劣势,或静观其变以逸待劳。

D.羊侃多才多艺,豪爽大度。

他爱好文史,精通音律,自创曲子,颇有新意;为人宽厚,喜欢结交朋友,尽管酒量有限,但却常与人豪饮同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景既卒至,百姓竞入,无复次第。

侃乃区分防拟,皆以宗室间之。

(5分)

(2)延烧七十余艘,所燔金帛不可胜数。

侃闻之,都不挂意,命酒不辍。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听琴

萧悫

洞门凉气满,闲馆夕阴生。

弦随流水急,调杂秋风清。

掩映朝飞弄,凄断夜啼声①。

至人齐物我,持此悦高情。

【注】①朝飞弄,即《雉朝飞》曲,相传战国时齐国处士牧犊子,年老而无妻,见雉鸟双飞,触景生情,自叹命途多舛,遂寄情于丝桐。

夜啼声,指《乌夜啼》曲,传为何晏之女所创,初晏系狱,有二乌止于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

后人常用以上两曲表达爱情中的哀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听琴的环境和时间,居室高深空旷,傍晚凉满阴生,为下文表情达意蓄势。

B.颔联以寻常事物“流水”“秋风”入诗,化抽象为具体,描绘出琴声音节和曲调变化。

C.颈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聆听琴乐的复杂情感,运用典故使诗歌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D.诗歌描写音乐语言流畅,层次清晰,顺理成章,渐入佳境,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15.诗歌前三联与尾联的感情氛围看似矛盾,实则高度融合。

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孔子的教育名言很多,如《论语·为政》中“①,②”两句论述了学习与思考二者之间不可偏废、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2)在《离骚》中,表现诗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受挫而改变志向的两句是“③,④”。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描写宋武帝挥师北伐的威猛气概“⑤”,与宋文帝仓促北伐“⑥”的兵败惨状,形成鲜明对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北斗展区,生动诠释了这句在北斗圈内大家都________的话。

9月5日至9日,北斗应用展区____________。

说起“北斗”,大家首先想起的都是导航功能。

但你可曾想到,随着北斗技术的逐渐成熟,这一“高精尖”技术正在跳出单一军事用途,为城市燃气、电力电网、智慧交通提供精准服务,与你我的生活________。

正如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所说,北斗之用,可谓_______。

借助北斗系统可以解决如何监测燃气管道、构筑安全屏障这个难题。

北斗可以对每段管道进行精准定位,动态监测腐蚀情况,同时对腐蚀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此外,北斗系统还可以生成管网腐蚀图、防腐层综合统计情况等,通过提供精准位置和数据支撑为管道管理和维修提供依据。

北斗系统可以助力物流,缩短“时空”距离。

在网上订了生鲜、餐饮,70.5%的用户不希望配送时间超过30分钟,还有一些用户希望配送时间能缩短到10分钟以内。

这个时候,快递小哥可以求助于“北斗”。

据专家介绍,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精准送达、快速运输、供需关联,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全流程跟踪。

在物流运输车上安装北斗导航设备,可以对车速和路线进行实时监控,保障驾驶安全。

结合北斗系统的地理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挖掘,能够定制仓储和站点急需上门接货的位置信息,定制服务线路、提高物流效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了然于胸熙熙攘攘休戚相关无所不在

B.耳熟能详人头攒动休戚相关无孔不入

C.了然于胸熙熙攘攘息息相关无孔不入

D.耳熟能详人头攒动息息相关无所不在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我们要采取措施的时候,就意味着发现腐蚀临近危险值

B.我们要采取措施,就意味着发现腐蚀临近危险值

C.一旦发现腐蚀临近危险值,就意味着我们要采取措施

D.一旦腐蚀临近危险值被发现,就意味着我们要采取措施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快速运输、精准送达等问题,实现全流程跟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B.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精准送达、快速运输,实现全流程跟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C.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精准送达、快速运输等问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全流程跟踪。

D.时空技术基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