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823871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docx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会

第二章古代的封建社會

 

第一節封建體制的形成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說明商代的文化與政治制度

1-1明白商代早期都城經常遷徙的情形

1-2明白商文化涵蓋地域的廣大

1-3了解商代王權的發展

1-4了解商代的政治情形

2.說明周代的封建制度

2-1了解周代早期的統治方式

2-2了解周代封建制度的實施情形

2-3明白國人與士的重要性

 

第一段課文引導

中國早期的國家有都城經常遷徙的情形,商代在盤庚遷殷前也曾不斷遷都,老師在這裡可以說明或與學生討論中國早期國家必須頻繁遷徙的原因,而盤庚定都於殷又代表什麼意義。

殷墟在考古遺址中層出土大量的甲骨文、玉石雕刻、青銅器等文物,這些文物除了展現出商代工藝技術的進步外,也反映出王權的強大,因為製作這些器物需要動員眾多的人力、物力與技術,而殷人用作貨幣的貝與占卜用的龜甲並非當地土產,而是外地進口的,這也反映出商代貿易的發達與商文化傳播地域的廣大,建議老師在教學時可以特別強調這些重點。

第二段介紹的是商代的政治情形,商代王位的繼承方式已固定,反映出王權的穩固,關於王位的繼承方式建議老師著重於早期與晚期的分別即可,並可補充商王稱「余一人」的意義。

第二部分介紹的是商代的職官,關於這部分可以參考後面的補充,建議老師教學的重點可以放在商王統治權來源的基礎,比較商代君王的權力與秦漢以後帝王權力的差異。

 

 

 

 

 

 

 

 

 

 

 

 

 

 

封建城邦的概念

商周的國家既不同於以往部落獨立的政治狀況,也不同於後來帝國的中央集權形態。

我們知道《詩經》中有: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話,似乎周王的權力範圍很大,和後來的皇帝沒兩樣。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周代封建政治,是一種間接統治,周王對王畿外的貴族、人民約束力有限。

這兩者似乎是矛盾的。

那麼歷史學界怎麼理解商周的國家與社會形態呢?

這裡作一些簡略的介紹。

商周究竟是鬆散的國家聯盟,還是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政治體,由於史觀與側重的角度不同,目前有些針鋒相對的說法。

大陸有些學者根據東方專制論的史觀,主張周代是「等級的君主專制制度」(林甘泉),強調城邦間有君臣上下的名份,非希臘羅馬的城邦社會可比。

秦以後這種等級制的君主專制被個人獨裁的君主專制取代,但本質上都是君主專制制度。

另一派主張是「城邦聯盟」(林澐),則是受到社會人類學中的演化論的影響,強調這些城邦是諸侯制為代表的聯合體,這種聯合體的特色,不只不是中央集權的,反而是在制約中央集權大國發展的。

只有對內取締貴族采邑的獨立性,對外用兼併取代聯合,才能發展成中央集權制的大國。

所以不能說中國在三代已經有東方式的中央集權大國。

中研院史語所杜正勝的「封建城邦」說則介於二者之間。

當時的歷史主體是眾多的城邦(國),城邦具有高度的獨立性,但是城邦間也有一定的尊卑秩序,在周代即是以周天子為首的等級封建制。

大陸學者的爭議,理論主導性很強,所以兩派側重的史料不同,也很難調和。

杜正勝的說法從史料出發,描述的成份居多,比較不涉及理論的問題。

以上是學界最近對古代國家形態的幾種看法,這裡只是略作說明,交代一下相關歷史概念的來歷,課堂教學上不必向學生介紹。

「封建城邦」說較貼近傳統史學對商、周時代的描述,同時照顧到最近的史學新知,也不涉及一些歷史學大理論的爭議,所以課本中引用這個說法讓學生形成一個觀念:

商周的封建社會,和秦漢以後的帝國形態有本質上的不同,不全然是王朝的更迭而已。

封建社會是城邦的聯合體,帝國則是涵蓋性的領土國家;封建的天子仍透過氏族、宗法組織間接統治,帝國的皇帝則是用官僚制度直接統治。

「封建城邦」這個概念包含這些意思,有助於學生掌握歷史變化。

 

商周制度的影響

儘管封建社會和後來的帝國形態不同,但是商周保留下來的一些文化因子,對中國的影響很大。

特別是透過儒家思想的傳承,周代的人文精神、禮治主義、宗法觀念、井田制的均平理想,都源遠流長,到現在都還有影響力。

這也是本章教學的另一個重點。

 

 

 

 

 

 

 

 

封建的意義

封建是一個歷史上學常用的名詞。

因為人類歷史上曾有數度類似的情況,例如中古的西歐、近古的日本,所以成為史學上的專門課題,但不同的歷史背景採用同樣的歷史名詞,也經常引起理解上的困擾。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對feudalism的定義是:

「一種以土地占有權和人身關係為基礎的關於權利和義務的社會制度。

在這種制度中,封臣以領地的形式從領主手中獲得土地。

封臣要為領主盡一定的義務,並且必須向領主效忠。

…封建制度的另一面是采邑制和莊園制,在采邑或莊園中,領主對農奴享有廣泛的警察、司法、財政和其他權利。

」依這個定義而言,封建的領主與附庸關係建立,靠的是彼此同意的契約。

這和西周封建制和宗法制結合,以血緣關係作為封建秩序的主幹,顯然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杜正勝比較周代與中古西歐封建制的差異後說:

西歐「封建」產生在羅馬帝國衰亡之後,中國城邦時代的封建是周人武裝殖民勢力伸張的結果。

前者因「封建」而建立人為關係,結束傳統氏族連鎖,後者卻努力維護氏族社會的某些制度和精神。

(《周代城邦》,頁十,聯經,民68)

簡單來說,周封建和其他封建制度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其中血緣性的氏族共同體聯繫保留很強。

不僅貴族之間如此,貴族與國人,封君與采邑野人之間,都還保留這樣的關係。

(杜正勝把封君和采邑野人的關係稱作「假氏族血緣聯繫」,意思是說,雖然事實上沒有血緣關係,但封君對待采邑屬民,用的是家長式的統治方式。

中國史家對封建意義的混淆,相當部分是唯物史觀傳入的結果。

馬克斯的史觀中,封建社會是一個介於奴隸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之間的階段,但是中國的封建制在秦代的郡縣制以後已經大體停止了,資本主義卻遲遲未出現,於是造成解釋與分期的各種說法,論戰數十年不休。

因此許倬雲與杜正勝的專著中,均回歸到唐柳宗元〈封建論〉的論點,認為封建制的本質是政治權力的層級分化。

商周的封建,本質上就是基層地方社群政治權力的延續擴展。

這種政治勢力的擴大,採用的是諸侯領了族人,分配到征服的疆土的方法,因而商周政治勢力的擴大,同時就是族群勢力的擴大,也因此商周的封建,血緣性格很強,不能離開宗法制度來理解。

另外,許倬雲認為,新封的封國,因為外來征服族群(國人)和原居民(野人)的結合,而成為地緣性的政治單位,原來的血緣性格逐漸發展成地緣性格,就成了春秋的列國制度。

(許倬雲,《西周史》,頁147,聯經,民73)

所以若論周代的封建制有何特點,教學上只要強調血緣宗法的維繫這一點應該是夠了。

大陸史學界對封建一詞的用法,乃至日常生活把封建當成古板守舊的代名詞,學生略知即可,不必深究。

 

 

 

 

 

 

 

 

 

殷墟出土器物所見的王權

安陽殷墟的小屯是宗廟、宮殿區,

侯家莊和武官村北地是王陵區。

孝民屯

是族墓區,較多小墓,與大司空、後崗

相似。

鑄銅遺址在小屯村南,孝民屯西。

大司空村南有製骨作坊。

關於青銅器和王權之間的關係,可

用許進雄的話來說明:

銅在商代主要是為了「國之大事,在祀

與戎」兩個最重要的目的服務。

冶煉青

銅技術的發現,激起古人謀求其供應的

熱望,不計成本加以熔鑄。

探礦是辛苦

而危險的工作,非一般人所樂於從事。

所以有些學者認為,古人對金屬的需求,

促成強迫勞工制度的建立,提高組織及

管理群眾的能力,大大加速國家機構的

建立。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

石璋如和張光直都提到青銅的掌握和王

權有直接的關係。

石璋如說:

「武丁是殷

代鑄銅最盛的時期,所以要維護銅礦的來源,

不惜大動兵力,甚至王自親征。

(殷代的鑄銅

工藝,史語所集刊二十六本)

青銅器從礦源掌握到鑄造並不容易,據估計,

即使選用含銅量最富的礦石,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器

全部重量估計達1625公斤,…這一個墓中所出的

青銅器便至少須耗費八噸以上的礦石。

殷墟出土的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青銅器最重的一件,今測

832.84公斤,商代鑄銅用的坩鍋(俗稱「將軍盔」

的陶容器),一個約容銅液12.7公斤,要鑄造這個

大鼎,必須在短時間內用七、八十個坩鍋傾倒入器

範,否則會使鑄器破裂而不完美。

所以全部的工人,

包括燒火熔銅、觀火候、運送材料、傾倒溶液,起

碼要三百人才能妥善運轉,同時也要有熟練的一貫

作業工序和經驗。

所以說鑄造青銅須動員眾多的人

力、物力和技術。

由殷墟鑄銅遺址超過一萬平方公

尺來看,可見當時冶鑄業的盛況。

另外可以補充課本沒有提到的人殉問題。

商代是中國史上人殉最盛的時代,侯家莊王陵估計殉葬人數就約有四百人左右。

殉人雖然身份高低不同,但可以推測大多是奴隸。

 

 

 

 

 

 

 

 

 

 

武丁以傅說為相的傳說

武丁帝即位後,想復興殷朝,但一直沒有找到稱職的輔佐。

於是武丁三年不說話,政事讓冢宰決定,自己默察國家的情況。

一天夜裡他夢見得到一位聖人,名叫說(音悅)。

白天他按照夢中的形貌觀察群臣百官,沒有一個像的。

於是派百官到民間尋找,終於在傅巖找到了說。

當時說正服刑役,在傅險修路,百官把說帶來讓武丁看,武丁說正是這個人。

武丁和他交談,發現果真是位聖人,就用他擔任國相,殷國大治。

所以就用傅險這個地名來作說的姓,叫做傅說。

(譯自《史記.殷本紀》)

武丁時調兵征伐的文獻

辛巳卜,貞:

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

婦好是武丁的妃,登是徵發的意思。

這次出兵,徵調婦好所率領的三千人與殷的主力軍隊萬人。

方國

「方」與「國」同義,方國是指商王朝管轄政區外的獨立政體,對商王朝沒有臣屬、宗親關係,也沒有納貢、徭役的義務,但也有可能逐漸轉變成侯、伯,加入王朝政區。

像周原本內附於商,後來發展壯大,成為「周方伯」,就是一個例子。

商王的宗教角色

商代宗教的特色,是有了至尊神上帝的觀念,而且上帝和殷人的祖神關係非常密切,經常就是上帝的化身,因此政治、宗教、親族三者結合為一。

專業的巫卜是商王的僚屬,而不能成為獨立於王權之外的力量。

「商人尚鬼」,對祖先祭祀之頻繁,祭禮之豐盛,幾達無日不祭的程度。

上帝與祖先之外,也有風雲山川諸神的崇拜。

商代政區

商代以商都為中心,稱大邑商、天邑商、中

商或大邑。

這和西周稱首都為「中土」是一樣的

都城外為四奠(甸),商都和四奠合稱王畿或甸

服。

這種同心圓式的地理劃分觀念,被後來的周

人承襲。

事實上右圖只是一種空間方位的概念,

實際上不可能如此規整清楚。

奠、甸的意思同於田,這個地區為商王墾闢

的區域,由直屬的官吏管理。

商代的繼承法則

商代的繼承法則,傳統說法是兄終弟及和父死子繼二制並用,無弟可傳時是回傳長兄之子還是由幼弟之子繼承,也不固定,很難理出確實的規律。

這個問題至今仍未完全解決,根據卜辭的譜系來排,和《史記.殷本紀》的順序也有些不同,父子相繼的情況多於兄弟相及。

不過大致可以肯定是往父子相繼制和嫡長制發展。

商王稱「余一人」與稱帝的意義

  「余一人」是國王專用的稱號,見於祖甲祭祀的卜辭,文獻中成湯伐桀的「湯誓」已經使用,表示全國最高權力集中在王的手裡,和周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口吻沒有兩樣。

帝本是至上神的稱呼,日本文字學家白川靜曾對商代末二王之所以稱「帝」作了解釋。

他認為「禘」是「嫡」的本字,所以禘祀就是對與帝有直系關係的王而舉行的祭祀。

殷末之王,像帝乙、帝辛(紂)都被稱作帝,大概是因為禘祀中的祀者與享祀者,最後都被歸於同位的緣故。

可是這樣不夠,他們之間的關係在神話中必須還要加以系譜化;而當帝與現世王竟也被系譜地連在一起時,就產生了國家神話。

神話就是在表示這麼一個古代王朝統治原理的意識下成立的。

(摘自《甲骨文的世界》,巨流,民66)

從這個意義來說,「帝」的稱號就和周代稱「天子」一樣,都代表了統治者的神格化。

商代職官的兩面性

  商代的職官,從進步的層面來說,已經有了經濟、軍事、內政等部門分立,設官分職,基本上完備,說明了當時國家體制成熟的程度。

但另一方面,也保留一些比較原始的特色,像官吏的來源不少是由宗族族長擔任,反映宗法血緣的特色;某些官職的差遣,是委由王的奴僕「臣」去辦理。

像商的元老伊尹,有一說原本是陪嫁的奴僕,很會作菜。

傅說也是刑徒出身,被武丁重用而做到大官。

王朝中使用大量異族奴隸服務,在古代世界如希臘、羅馬、波斯等,經常可見。

  所以課本中提到,商王一方面權力很大,也試圖以宗教等各種方式提昇自己的權威,但畢竟與後來的皇帝不同,因為商王權力的社會基礎是氏族,他並不能跨過氏族組織對個人進行直接統治。

卜辭中常見「王族」、「子族」、「多子族」,似是王室近支。

後來周人封建,「分魯公以殷民六族」,「分康公以殷民七族」,都說明殷人以氏族組織整合。

 

 

 

 

 

 

 

 

 

 

 

 

 

商代職官系統表的介紹

  課本中的商代職官表是根據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的資料做了簡化整理。

這些官職基本上是從卜辭中爬梳出來的,彼此統屬關係並不清楚。

一般的政務官稱「尹」,商朝有「多尹」,或稱「百僚庶尹」,課文有提到但表中未列。

表中有些職官名稱比較原始,後來也被取代消失,像「犬」,是商代負責狩獵的官,各地均設,合稱「多犬」,並組成「多犬衛」隊,顯示當時商王田獵活動的頻繁。

「馬」是後來「司馬」官的起源。

「侯」是斥侯(守衛瞭望)之義;「甸」即「田」,是負責墾田的官;「男」本作「任」,是委任服役之義,可能像後來屯田實邊的官。

「衛」原是為王室捍衛,長期駐守一地的職官,逐漸發展為與侯伯同類的地方政權。

 

第二段課文引導

武王克商之後,政治實力尚未穩固,因此要採取什麼方式才能安定新興的國家是周代初期統治的重要課題,而周公對周代的治理也是一個重點。

周公經過東征、第二次封國及營建東都後,使得周的統治日益穩固,周人的勢力也逐漸擴張,建議老師在教學時可以特別注意這二點。

封建制度是周代政治制度的特色,建議老師講解封建制度時可以配合宗法制度,因為封建制度與宗法制度有密切的關係,在這裡可以先提一下。

第三部分講的是國人與士,建議老師講課時可以參考下面的補充,介紹國人與野人以及它們之間的對立。

 

 

 

 

 

 

 

 

 

 

周代的克商、東征與武裝殖民

周的來歷周的來歷是陝西渭水流域,還是在山西汾水流

域,一向有不同的說法。

相傳其始祖是后稷,名棄,姬姓,

曾被舜封為農師,分封在邰(陝西武功縣)。

傳到古公亶父

時,受狄人侵迫,遷居於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

築宮室,成為商的諸侯之一,而古公也被後人尊稱為太王。

 

紂與殷的滅王殷亡的原因,傳統說法強調紂的無道,不

過董作賓從甲骨文記載來看,紂時制作、征伐、田獵、祭

祀,莫不嚴整,不似昏君。

可能殷

人長期對東方的戰事削

弱了其實力。

另外殷人好酒應是事實,任何祀典都用到酒

,《尚書.無逸》中也說「無若殷王受(紂)之迷亂酗于酒德

哉」。

 

周第一次分封周人本族實力並不強,據許倬雲估計,只

有六、七萬人。

(《西周史》)因此滅紂後只設三監監督舊殷

勢力,其他如魯、燕、齊諸國,原始封地都在成周之南,

不在東方。

周人服小事大,極有政治智慧,征服之外,積

極拉攏中原舊族勢力,以為己用。

即使在東征之後,仍然

如此。

 

東征、二次分封、營建東都第二次封建,封微子啟於宋,表示周人無意滅殷族。

此外魯、齊、燕諸國都東移,周人的封建形勢更加穩固。

從「利簋」、「何尊」及《逸周書》的資料來看,武王克商後,即有意定都雒邑,居於「中國」,以示統治的合法性,但武王克殷不過兩年即死,營建東都到周公手上才完成。

 

懷柔殷人舊族胡適〈說儒〉一文曾有個論斷,認為殷人受亡國之痛,產生了「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彌賽亞式預言。

孔子便被認為是應運而生的聖人,儒家思想是改造後的殷人思想。

關於殷遺民的亡國之痛問題,經金文的解讀,已有許多證據顯示殷代舊族,在西周時仍然是統治階級。

如圖2-2-2的史墻盤,是微史家族的藏器。

其祖先是商的史官,周初遷居宗周,繼續擔任周的史官,以至於西周末變亂,窖藏寶器而逃,始終未曾離開周公所分派的居地。

成周有所謂「殷六師」,就是殷遺亡所組成的軍隊,是周人東伐、南征的主力之一。

魯國與衛國都分配到大量的殷人,以懷柔的方式仰仗其合作與服務。

可以參見杜正勝,〈殷遺民的遭遇與地位〉一文。

(收入《古代社會與國家》)

 

周人勢力的向東伸展錢賓四《國史大綱》有一段很精彩的敘述:

 

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侵略性的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與後世統一政府只以封建制為一種政區與政權之分割者絕對不同。

因此在封建制度的後面,需要一種不斷的武力貫徹。

周人立國,是一個坐東朝西的形勢,其國力的移動,大勢可分兩道:

第一道由陝西出潼關,向河洛,達東都,經營黃河下游,此武王伐殷,周公東征之一線。

第二道由陝西出武關,向江漢,經營南陽南郡一帶,以及淮域,此文王化行南國一線。

昭王南征不復,是周人勢力東展在第二線的挫折。

穆王西征,是周人勢力東展在第一線之擴大。

宣王中興,其力征經營者,依然是此兩路。

周人勢力不斷向此兩路線展擴,而周人之封建事業亦遂不斷推進。

 

三級封君與五等爵制

 

三級封君《左傳》中說:

「王臣公,公臣大

夫,大夫臣士」。

其中王、諸侯、卿大夫三級在

其封土內可以各自為政,分封下屬,所以稱作

三級「封君」。

士沒有采邑,只有食田,不算封

君。

「卿」是天子、諸侯所任命的高級長官,

《禮記.王制》說,諸侯大國有三卿,是由天

子任命,次國的三卿,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

諸侯自命,這和漢代郡國制,諸侯國的相由中央

任命是一樣的道理。

 

五等爵《禮記.王制》:

「公、侯田方百里,

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又《周禮.夏官.

敘官》云: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

王六

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禮制上的

差等來說,〈王制〉中天子祭天地用牛有特殊規格,

「諸侯無故(祭饗)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等級層次分明。

 

國與野─國人與野人

 

周封建的特色是武裝殖民,所以不能不介紹國與野的對立。

國的字形本義,就是用武裝保衛城垣,起先統治貴族和分配給他管理的族人,就住在城堡內,所以稱作「國人」。

後來人多了,有的也居住在城牆外的四郊,「郊以內」也算是國的範圍。

魯、衛等國的統治族群包括部分殷人,所以這些國家的國人不只是周人。

 

國人以自耕農為主,其他也有從事工、商業的,當時的工匠、商人主要是為貴族服務的,孔子學生子貢「不受命而貨殖」,是春秋以後才有的情況。

國人基本上就相當於自由民,有賦稅和徭役的義務,要當兵保護共同體,但待遇要比被征服的「野人」合理得多。

國人要當兵,和女真人的猛安謀克制度,和滿洲的八旗制度,都是一樣的道理。

國內設的庠序學校,是國人受教育的場所。

一些共同的活動,如射禮、鄉飲酒禮,國人也可以參加。

由於他們是貴族統治的社會基礎,所以貴族施政,不能不考慮他們的民心向背,孟子講的民本主義,古籍中講「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為政者要考慮民意,原本都是古代共同體生活的實況,不是懸空的理想。

不過貴族並不一定要聽從國人公意才決定繼嗣、施政方向,所以如果說國人有參政權,也是太過了。

子產執政時用什伍制約束土地和人民,國人氣得要殺他,但子產一點也不受影響,就是個例子。

貴族要向國人「詢國遷」、「詢立君」,都是面臨政治危機的狀況,貴族尋求奧援的舉措,不能視為常例。

 

國郊之外,被統治的族群則泛稱「野人」,先秦文獻也稱之為「萌」、「氓」等。

野人身份較低,「野人獻曝」這句成話就不無嘲諷人見識鄙陋的意思。

野人和國人一樣是聚族而居,只不過他們早就是亡國之餘,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屬於不自由民,被分配隸屬於貴族采邑,勞役田賦都比國人重。

作戰時他們也沒有資格當兵,只能跑腿服勤務。

 

鄉(國都及其近郊)───遂(國都遠郊)───都鄙(公卿大夫采邑)

 

 

國野

(《周禮.地官》中區分鄉、遂兩大系統,即相當於國、野二分)

 

國與野對立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春秋時代封建秩序瓦解,擴大徵兵出現後才結束。

擴大徵兵後,野人也當兵,和國人沒什麼不同。

貴族以采邑為基礎壯大,或兼併或篡位,他們的統治基礎已經不是靠封建之初那一小圈的國人了,所以國和野的分別不再有意義,封建城邦擴大為領土國家,走向軍國主義後,便不再有國和野的分別。

這個過程可以參見杜正勝的《編戶齊民》中的論述。

(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以往的教科書寫作,如張蔭麟《中國史綱.上古篇》,講周代封建社會,是用貴族、庶人、奴隸的區分法,這個區分法容易把國人、野人混為一談(張蔭麟即把暴動的國人和〈豳風.七月〉中的野人視為同一類人),不易看出周封建的本質,較不妥當。

 

士的問題

 

士這個歷史名詞雖然常用,但因為它的意義從《周禮》中的士到春秋戰國的士,到後來士大夫的士,有相當大的歷史轉折,不易說清;又介於貴族與庶人之間,沒有清楚的身份標識,因此也容易混淆。

一般教科書多接受張蔭麟貴族─庶人─奴隸的三分法,所以士自然列入貴族,視為最低層的貴族階級。

這樣的說法有學者表示質疑,如杜正勝在《周代城邦》中就反對士是下層貴族的說法。

(頁七十七)他認為士、國人、自耕農是三者合一的概念。

如《管子》中所說的士是要親身耕作的,《禮記》中士的兒子是要耕田砍柴的,很難說這是貴族。

但這樣的士的意義又過於寬泛,和《周禮》中的士的意義也不一致。

所以蕭璠《先秦史》中區別為「命士」和「戰士」(頁八十九至九十頁),他的「命士」維持舊說,是指底層的貴族;他說的「戰士」則和杜正勝一致,指的是三合一的國人,除非另得君主任命,否則這些戰士就不能算是貴族。

 

由於士的意義有廣義、狹義之別,他們的身分不像一般封君有清楚的封號可以辨認,所以較難說得清楚。

舊說士為低層貴族,並不算錯,但不夠周延。

因而課本提到西周的封建制度時,比較接近蕭璠的說法,用「為封君服務,得到官職」這個標準來界定西周的士。

到東周時候,封建制度已近於崩潰,如孔子也屬於士階層,但生活並不比一般國人好,所以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戰國以後,士的範圍又大幅擴大,如游士之類,與西周已完全不同。

 

 

 

 

 

 

 

 

 

 

 

 

第二節禮樂、宗法與井田制度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說明周代的天命觀

1-1了解周人「敬天」的原因

1-2了解周人宗教的重心

2.說明周代的禮樂制度

2-1了解禮與樂的關係

2-2了解禮樂制度的意義

3.說明周代的宗法制度

3-1了解何謂宗法制度

3-2明白宗主與宗人的關係

3-3明白宗法制度與封建制度的關係

4.說明周代的井田制度

4-1了解何謂井田制度

4-2明白井田制度是理想土地制度的代表

5.說明周代封建制度下的野人與奴隸

5-1了解國人與野人的分別

5-2了解周代的奴隸制度

 

第一段課文引導

古代的禮樂制度和宗教觀念有很大的關係,周代的政治社會生活,以至於儒家重「德」,強調修身的思想取向,都和周的宗教文化特色有關,所以課文先談周代的天命觀,讓學生了解周人為什麼會如此思考,有如此的行為。

商人尚鬼,周人敬天,這是商周宗教觀念上很大的不同,課文的重點著重在周人敬天觀念的由來,以及周人的宗教重心,建議老師可以補充一些商人的宗教觀,讓學生較可以了解商周宗教觀念上的轉折。

 

 

 

 

 

 

 

 

 

史料出處《論語.八佾》:

「子曰:

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大意:

比起夏商二代,周的文化典章更為完備,故孔子從周。

圖2-2-1商代乳虎食人卣商代的青銅器,經常看到這樣人和動物的主題。

圖中的圖案,以往解讀為「虎食人」,考古學家張光直則把這些母題解讀為動物扮演了協助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