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8235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docx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巩固退耕成果

--关于退耕还林和林业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

梓潼县林业局

(二0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各位领导:

我县自2002年开展退耕还林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提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思路,将退耕还林工程确定为我县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认真执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将退耕还林和后续产业建设作为改善生态,治理水土流失,恢复林草植被的重点工程;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林业产业的社会工程;作为促进农村增收的惠民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益,林业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为生态状况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取得的成效

(一)退耕还林取得明显成效

1、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我县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开始。

截止2011年,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1.1万亩(退耕地还林4.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9万亩)。

工程覆盖全县22个乡镇,惠及25677户农户79599人。

退耕还林政策兑现截止2010底累计完成投资8296.26万元,其中种苗补助525万元,政策兑现7771.26万元。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总投资8033.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64.5万元。

2008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41.2万元。

2、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显现。

工程实施以来,全县增加了森林面积11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5.1%。

据退耕还林效益监测,坡耕地营造乔木树种的地块与退耕前相比,其径流量、泥沙含量分别下降81%、92%。

工程区泥沙流量明显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3、增加了退耕农户收入,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

截止2010年,退耕农户已户均从退耕还林补助中直接获得收入3027元,人均获得收入976元,工程完成后,退耕农户户均累计可获得收入11820元,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成为当前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工程实施还促进了农村劳务结构的调整,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事多种经营和外出务工创造了条件。

2010年退耕农户人均外出务工收入达到182元,占退耕户期内现金收入的6%,高于全县农户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4、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培植特色经济林,推动林产业发展。

10年来,全县结合退耕还林建设产业基地11万亩,其中发展特色经济林0.5万亩,工业原料林8.7万亩。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辐射带动下,各地发展特色经济林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县进入了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新一轮高潮。

5、建立了生态保护屏障,粮食生产连年稳产增产。

虽然退耕还林减少了部分陡坡耕地,但工程的实施,改善了退耕还林区生态环境,减轻了水土流失等产生的危害,建立起农业增效的生态保护屏障。

同时,各地通过加大对高产、稳产农田的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全县粮食生产连年获得稳产增产,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20.45万吨。

实现了县政府提出的科技兴农、精耕细作、减地不减产的目标。

6、提高了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随着工程的推进,政策的落实,生态效益的显现,经济效益的体现,触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产方式的调整,从工程起步时的担心、不积极、压任务,到今天地方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积极要求,争任务、抢任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1、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近年来结合退耕还林、日元贷款造林、林业灾后重建林业等重点工程,紧紧围绕全县建设40万亩纤维林基地目标,以建丰、新锐企业等为龙头,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33.6万亩,其中新建以桤木、杨树、巨桉为主的短期工业原料林8.6万亩(到2015年我县将建成工业原料林业40万亩),流转建丰和种植大户25万亩。

以若源公司、添宝柑桔协会等为重点,围绕特色经果林生产和新品种开发两条主线,从引进品种、建立种植基地和建立专业协会入手,逐步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拓展需求市场,增加就业和增收,特色经果林成为我县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全县已发展特色经果林基地3.8万亩(到2015年我县将发展特色经果林基地6万亩),建协会(或专业合作社)9个,可实现年收入13900万元。

2、林产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我县对木材加工利用进行了合理规划布局,按照“经营加工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工艺设备先进、加工利用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社会效益明显”的要求,对原有经营加工户进一步规范木材经营、加工行为,鼓励扩大经营规模。

全县共有木产品加工、经营企业94户,就业人员2687人,主要是人工商品林经营、自用材加工、家具制造销售等,年实现产值51000万元。

其中建丰公司建成了年产20万立方米的中纤板生产线、年产5万吨甲醛工程项目、年产600万平方米强化地板项目,年产值达4亿元;绵阳新瑞木业公司板材生产和实木家具生产,年产值达4000万元。

3、生态旅游发展迅速

森林生态旅游全面兴起,围绕七曲山古柏自然保护区、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长卿山森林公园、两弹城建设,积极开发森林观光旅游与汉唐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和科考等相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开展生态旅游。

同时,以生态建设成果为依托发展新农村休闲旅游36家,已成为林农新的增收点。

今年上半年生态旅游接待游客107万人次,收入达9560万元。

通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体,以优化林业资源为基础,以工业原料林产业、特色经果林产业、林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主导,产供销一条龙、工农贸一体化的林业产业化生产格局。

2010年实现林业总产值7.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439元,其中来自林业产业收入10387元。

二、工作措施扎实有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和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列为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各级政府分别成立了退耕还林工作和林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层层建立和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为退耕还林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出台《梓潼县退耕还林考核奖惩办法》、《梓潼县林业产业发展考核奖惩办法》,把每年对乡镇责任状考核的50万元奖励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实行责任制考核和奖惩。

县级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合力推进工程建设。

(一)全力以赴抓好退耕还林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政策深入人心。

为使国家政策传播到退耕农户,县里在县广播电台开展了面向广大农村的退耕还林专题宣传,宣讲退耕还林政策,并对工程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广泛报道;在梓潼电视台设立《退耕还林在梓潼》专栏,宣传全县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效和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在中国绿色时报专版报道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和巩固成果所取得的成绩。

国务院《通知》下发后,及时在《绵阳日报》、梓潼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并针对国家新的政策,组织开展了全县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培训班。

各地通过采取制作宣传标志碑牌,印发各种宣传手册、宣传制品等宣传方式,提高了广大农户对实施退耕还林重大意义的认识,加深了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理解,使退耕还林政策深入人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二是优化树种配置,促进农户增收。

工程实施中,各地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因地制宜地引导退耕农户选择杨树、桤木、苦楝、巨桉、竹类等既能发挥生态效益,又有很好经济效益的树种造林,努力培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为农户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并通过合理配置造林模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采取林果、林药、林草结合模式,千方百计增加退耕农户收入。

三是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成效。

在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政策规定的同时,结合梓潼实际,县林业局制定了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大户承包、确权发证等一系列技术规程和规范性文件;与县财政局共同制定下发了资金管理、政策兑现等管理办法,规范了工程管理。

建立了县级自查、州市级抽查、省级复查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健全了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按验收结果兑现政策补助的操作规范,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四是创新经营机制,发展产业基地。

积极鼓励公司、企业、集体、个体、大户等社会各方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推行公司和大户租赁、承包荒山造林,提高荒山荒地的造林成效,推动产业发展。

推行户造户管,户造村管,大户承包等管护机制,确保了造林成效。

2000~2010年,全县40多家公司和大户参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杨树、桉树、竹子等8多万亩。

公司参与工程实施,既解决了农户在退耕还林中种苗费不足的问题和市场问题,又解决了公司原料短缺的问题。

为我县退耕还林注入了活力,加快了我县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步伐。

五是扎实有效工作,圆满完成规划。

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和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工作经历了方案准备、调查摸底、汇总编规、评审修改和上报审批等五个阶段,特别是退耕还林专项规划涉及资金量大、覆盖面广、建设内容多、涉及部门多,林业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县林业调查规划队,编制完成了《梓潼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三)注重森林资源培育质量

我县始终以林业重点建设项目为依托,以营造林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调整林种结构,重点发展以杨树、桤木、巨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和以核桃、柚子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林业重点项目。

严格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要求,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评估、总体设计、施工设计、技术模型到选地、种苗、整地、栽植、抚育、环保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二是全力建设不同林种的示范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适时调整林种树种结构,重点发展以杨树、桤木、巨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

全县发展工业原料林8.6万亩,其中通过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新发展工业原料林3.7万亩,2008年全县纤维林基地建设栽植工业原料林2.4万亩,2009年春季新栽工业原料林0.8万亩,2010年春季新栽工业原料林1.7万亩。

同时,大力兴建以核桃、柚子、黄金梨为主的特色经果林示范基地。

许州天宝柑桔协会始终坚持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培训、统一技术队伍、统一销售,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成立协会9家,现已发展农户12500多户,有柚子3000多亩,碰柑500多亩,年产柚子5000吨,碰柑600吨,实现销售收入3600多万元,仅此一项,果农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

绵阳科兴公司在东石乡皇观村建立黄金梨示范基地1500亩,每亩年收入4000元以上。

丰裕农场豢龙乡红江村建设1200亩核桃示范基地,若源公司在宝石乡核桃示范基地2600亩,长势良好。

三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进低效林改造。

为了确保低效林改造达到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县林业局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和四川省林科院多位专家来我县实地考察论证,因地制宜确定更新树种、制定栽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科学技术推进低效林改造。

四是加快林地流转,奠定产业基础。

通过林权合理流转,适度扩大规模,依法重新明晰和落实租赁期内森林资源所有权、使用权,从而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高质量、高规格、高起点、大规模地建设产业基地,依法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林业生产经营秩序。

近两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建设40万亩纤维林基地目标,通过县林业局的牵头协调,各乡(镇)配合,完成流转建丰公司林地18万亩,林业种植大户流转8万亩,为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做大做强林产工业

积极转变林产工业发展思路,实现由单一林产品加工向以市场化、低消耗、高效益规模经营发展。

一是严格遵循“总量控制,扶优扶强”的原则,规范木材经营加工行为。

我县原有林产品加工、木材经营单位94个,大多数生产设备差、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