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22940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

《《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docx

《诗》与《诗经》中国文学史的发端

中小学文学史1.1

诗:

动情的歌谣

一、序: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释]

⑴昔:

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往:

去从军。

⑵依依:

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⑶思:

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⑷雨(yù)雪:

下雨。

雨,这里作动词。

霏(fēi)霏:

雪花纷落的样子。

[今译]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轻扬;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舞。

[赏析]

这节诗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是一位百战余生的老兵返乡时的真情流露,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之情。

这里节选出来的是末章的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简义丰,情景交融无间,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出色的诗句之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想我去时,青春正好;如今归来,韶华已逝。

简单的十六个字,将劫后余生的深沉忧思、万般愁绪、无尽痛苦,都通过画面悠悠地沉淀出来,让万般哀痛都变得自然生动,含蓄隽永,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也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十六个字里浓缩了悲喜交集的人生:

是谁曾经在那个烂漫的春天里,在依依随风舞的柳枝下送我?

而当我历经了九死一生在大雪飘飞的那天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

时光在流逝,人们离去,人们归来,人们承受了什么?

又为什么要承受这流离变迁?

没有答案,风雪载[zài]途的路上,只有一个孤苦伶仃[língdīng]的身影——他又饥又渴,步履蹒跚地回到熟悉又陌生的故乡,又在漫天风雪中走向未知的明天。

三千年来,咏柳的佳句不知凡几,但“杨柳依依”却是流传千古的绝唱,其辞之简、景之妙、情之真,三者融汇之无间,后来者再难达到同样境界,更不用说超越了。

后代的诗人便有了依依的杨柳这一意象。

人们想到杨柳,便觉得有依依之情,无论是惜别的王孙,还是远归的游子,望见陌边杨柳,便自然升起一股难言的怅惘之意。

谁赋予青青柳枝这种文化和情感的意蕴?

谁让杨柳成了后来唐诗宋词中经典的意象,就是这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附: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诗歌以一个戍[shù]卒[zú]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思归之情的强烈以及久久不能归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全诗附在文末)

基础题:

1.正音形析词义:

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并解释词义(可以借助工具书),然后分别试着造句。

霏[fē]霏:

戍[shù]:

卒[zú]:

风雪载[zài]途:

步履蹒跚:

怅惘:

隽永:

伶仃:

2.选段虽短,却综合运用了烘托、对比与情景交融等手法,请选择一种加以解析。

参考答案:

1.略

2.如:

烘托:

当年从军出征时,柳枝随风轻扬。

在明媚的春光中辞别亲人,远赴生死难料的战场,“杨柳依依”的景象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离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担忧交织不息。

对比:

去时青春少年,春光烂漫;归时百战残生,风雪交加。

青春与暮年,美好春光与凄寒冬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主人公强烈的孤苦哀伤之情。

情景交融:

“依依”形容柳条轻柔,悠悠飘舞的样子。

在“昔我往矣”的时候,那在道旁轻轻摇曳的嫩柳,自然寄托了征人的不舍,留者的牵挂,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扩展阅读: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参考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

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xiǎnyǔn]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

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

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

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

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

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

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

是棠棣[tángdì]花。

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

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

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

哪里敢安然住下?

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

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

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

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

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思考题:

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行:

迟迟:

载:

莫:

2.结合文章内容和资料一,试解释“依依”一词的意思,说说你对其意蕴的感悟。

资料一:

“依依”两字,今日实在无法译成较妥当的白话。

“杨柳”代表的惜别之意有三千多年。

树枝摇动有亲近之意,可以说,西方并没有如此传统的文化。

中国三千年之古典文化,其简明乃有如此者。

——钱穆《中国文学史》

答:

参考答案:

1.行:

走,步行;迟迟:

迟缓,缓慢;载:

又;莫:

没人。

2.“依依”形容柳条轻柔,悠悠飘舞的样子。

在诗中“昔我往矣”的时候,那在送别的道旁轻轻摇曳的嫩柳,自然寄托了征人的不舍,留者的牵挂。

“依依”的杨柳对送别的人们就有了依依不舍而惆怅不已的韵味,怅惘、伤感的离别在“杨柳依依”中也被增添了几分美感,更入诗入画,是情景交融而融汇无间的典范。

(先解释词意再分析意蕴,言之有理有条即可)

二、《诗经》:

中国文学的源头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

也就是说,中国文学最初是以诗的形式出现的。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被简称为“诗三百”“三百篇”等。

(一)诗:

载歌载舞的生活

人们常说中国是诗的国度,是因为诗歌既是中国文学最早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诗的起源也可视为中国文学的起源,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最早的诗就是歌谣,可以说诗即歌辞,所以最早的诗都是用来咏唱的,而其内容也应该非常广泛——人们歌唱天地日月,歌唱风雨山泽,歌唱战争和平,歌唱真爱负心……

如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伊耆氏蜡辞》:

“土,反(通”返“)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出自《礼记·郊特牲》),不难看出这应该是一首祭歌。

我们可以试着想象,远古的先民们群聚而祭时,主祭者抑扬顿挫地咏唱:

土啊,返回原处(不要流失),水啊,回到沟壑(不要泛滥)。

昆虫啊,不要繁殖(形成虫灾),草木啊,回到沼泽(不要妨碍庄稼的生长)。

一人唱而众人和,很可能同时还伴随着舞蹈,众人向神灵或祖先唱出共同的心声——但愿风调雨顺,农事顺遂。

这样简单质朴的韵语(壑、泽有相同的韵母部分),又与当时人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的确很可能是最初的原始歌谣。

类似的还有《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dàn】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其中描述的是游猎生活的经典场景:

砍伐竹子,系接竹子(制弓);打出弹丸,追捕猎物,反映了上古先民们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

语言同样古朴而极度凝练,但已经有了鲜明的节奏感,富有韵律,也应该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民间歌谣。

如果仔细对比这两首上古歌谣,可以看出它们的很多相同之处:

诗歌一体,言辞简洁,亦歌亦舞亦诗,诗歌反映的都是由生活而生的体验或愿望。

不过,《伊耆氏蜡辞》是农业生产者对自然现象的祈愿,虔诚而卑微;而《弹【dàn】歌》则是游猎之民的生活现实,矫健而灵动。

《伊耆氏蜡辞》是集体祭祀的祭辞,更接近于《诗经》中的“颂”,宗教色彩明显;而《弹歌》则是生活场景的提炼,更接近于《诗经》中的“风”,生活气息浓郁。

这些歌谣中必然沉淀了人们对生活、社会的认识和看法,正所谓“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这样的歌谣流传越广,传唱的人越多,便说明其越能体现大众的感受、想法。

统治者则可以从民间流传的歌谣中了解民情民意。

采诗与献诗

周朝时统治者们便非常重视民情,认为诗歌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状况,能从中观察出社会政治的得失、风俗人情的变化,从而改善统治方法。

统治者有从民间歌谣中了解民情的需要,“采诗”与”献诗“制度便应运而生。

“采诗”就是采集诗歌。

周朝就设有专门的采集诗歌的官员,这在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班固《汉书·食货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班固《汉书·艺文志》:

“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

何休《春秋公羊传注》: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周天子为了解民情风俗和政治得失,以便改善统治,会派出专门的”行人“手摇木舌铃铛,沿着道路走向四方,采集民间歌谣,然后从乡野集中到城邑,由城邑集中到诸侯国,由诸侯国献给朝廷,再由朝中主管音乐的太师与乐工润色字句,整齐音韵,配上乐曲,演奏给周天子听,这便是“采诗”与“献诗”之说的由来。

所谓”行人“,也就是专职的采诗官,按何休的说法,一般是没有子嗣的孤寡老人,由官府供给衣食(发工资),让他们专门到民间搜集歌谣。

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就是从民间采集来的。

在汉代朝廷设立的有乐府专门负责从民间收集诗歌。

民间的疾苦往往通过这些民歌的形式直接被周王及其他诸侯所了解。

采诗官在属于他的时代里,事实上担当了国家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的重任。

他们为古代诗篇的流传和采集做出了很大贡献,没有他们,便没有《诗经》。

周代采诗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大。

一般认为,”采诗“与”献诗“所成的作品,特别是最终汇编而成的《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风格,与《离骚》所开创的浪漫主义双峰并峙,影响至为深远。

后代很多伟大的作家,如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鲁迅等等都从《诗经》中汲取了营养。

官方的采集机构在汉代还存在,这就是著名的“乐府”。

汉代”乐府“便是“采诗”制度的承继发展,不仅对汉代的政治产生影响,更是对民间诗歌的又一次大发掘,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木兰辞》《孔雀东南飞》这样传唱千古的不朽名篇。

《采诗官》

唐白居易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

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

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

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

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

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閟。

君耳唯闻堂上言,君眼不见门前事。

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

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

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诗》三百

《诗经》这个名字是后来起来,最初它就叫《诗》。

其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bīn]风·鸱鸮[chīxiāo]》为周公姬旦所作。

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600年。

关于《诗》的搜集与编选,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的说法:

王官采诗

上文已经提及,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

600年间,行人采集与诸侯进献的诗歌总数应当很多人,但在最终经过精选,有三百篇左右被汇编成册,成为广为人知的《诗》三百。

孔子删诗

这种说法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

《史记·孔子世家》: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真的是这样吗?

这种说法其实有疑点。

子曰: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出自《论语·子罕》)这是“孔子删诗说”的直接依据,按照孔子自述,他对“诗”的处理是在“自卫返鲁”(公元前495年,孔子时年约五十六岁)之后;可是《论语》中孔子不止一次言及“诗”或“诗三百”,用于教导学生。

根据后人的考证,其中很多对话是发生在孔子“自卫反鲁”之前,这就表明在孔子“自卫反鲁”,对《诗》做出修正之前,《诗》的内容已经基本成型,就是三百首左右,且其中很多篇目与今天流传的《诗经》差别不大,所以“诗三百”当非孔子一人删古诗而得的结果,甚至“诗三百”这个说法也不一定是孔子首创。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当时孔子约八岁)中《季札观乐》的记载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季札观乐》记叙了吴国王子季札出使鲁国时,鲁国人为他表演周王室的乐舞。

从文中记录的节目名称来看,就是《诗》三百中的篇目,连分类排序都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类似。

由此可知,很可能《诗》三百在当时已经基本成型了。

春秋时代贵族们在交流时引用《诗三百》中的句子来表情达意,即所谓“赋诗言志”。

《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鲁襄公二十七,孔子时约六岁)有这样一个故事:

齐庆封来聘,其车美。

孟孙谓叔孙曰:

“庆季之车,不亦美乎?

”叔孙曰:

“豹(“豹”是叔孙的名字)闻之:

‘服美不称,必以恶终。

’美车何为?

”叔孙与庆封食,不敬。

为赋《相鼠》,亦不知也。

翻译一下就是:

齐国的庆封来访问我国(鲁国),他的车子异常华美。

孟孙对叔孙说:

“庆封(庆封在兄弟中排行最幼,故称季)的车子,不也非常华美吗?

”叔孙说:

“我听说:

‘外在与内在不配,一定会惨淡收场。

’只是车子华丽有什么用?

”叔孙宴请庆封,(庆封却)一点礼数都没有。

(叔孙)赋《相鼠》给他听,他也听不懂。

当时在齐国大权在握的权贵庆封,好显摆喜奢靡还不学无术。

有一次他受国君之托去最重要的邻国鲁国进行国事访问。

齐国在当时依然是大国,庆封出使鲁国排场就小不了,奢华阔气自不必说。

鲁国权贵孟孙看在眼里,不无艳羡之意,对另一位权贵叔孙说,啧啧!

好家伙,你看人家,这派头,这气势!

叔孙说,“德不配位,必有灾异”,车子再好,有什么用。

之后,叔孙还是按外交礼节宴迎请庆封,可在这一过程中,庆封十分无礼,大大咧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叔孙见状大怒,按当时的外交习惯,”赋诗言志“——他引《诗经。

相鼠》说:

相鼠有礼,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不死何为?

意思是,大老鼠都知道礼义廉耻,但有的人却不知道,若是一个人连这些都不知道,那为什么还不去死?

这几乎就是直接开骂了,可庆封就是听不懂,依然大模大样,我行我素——他也就成了宴会上最大的笑话。

《相鼠》出自《诗经·国风·鄘风》: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

胡不遄[chuán]死?

意思是说:

看那老鼠都有皮、有齿、有体,而一个人没有威仪,无廉耻,不懂礼节,怎么还不快点去死?

类似的”赋诗言志“的记载《左传》中大量存在,可见在春秋时间,《诗》三百已经在知识阶层中广为流传。

人们常常引用《诗》三百中的篇章,或用原句原意,或断章取义地借用《诗》中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赋诗言志”的“志”可以是想法、态度、情志等等,不仅仅是志向、志愿)。

到了孔子,他更直接把《诗》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备加推崇。

《诗》三百的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其中作品本非一时一地一人的创作。

不过,对《诗》中作品的搜集和编选,现在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诗》三百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且非一代之功,是长期积累、修改、扬弃的结果。

而孔子在晚年时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更以他在儒家学派中的影响力和他在教学在对《诗》的运用与推重,使《诗》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诗经》:

”诗三百“是如何成为”经“的?

孔子是将《诗》做为教材使用,是儒家所讲的君子六艺之一。

孔子的弟子中对《诗》领悟最深的学生,当是“孔门十哲”中以“文学”为专长的子夏。

后来便有了子夏传《诗》的说法。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

宰我、子贡;政事:

冉有、子路;文学:

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秦代,始皇帝焚书,《诗》没能逃过大劫。

不过,因为《诗》中篇目流传甚广,《诗》三百篇是可歌可吟的,口耳相传、易于记诵,所以《诗》的书册被消灭了,内容却在人们心中保存、流传了下来。

秦亡汉立,释讲《诗》的有鲁、齐、韩三家: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官学,兴盛一时。

可惜的是,三家诗在流传过程中都渐渐散失或残缺了。

现今流传的诗经,是西汉时赵人毛苌[cháng]在民间传讲的“毛公诗”(亦称”毛诗“)。

“毛诗”为毛亨(大毛公)和毛苌(小毛公)所传,据说毛亨之《诗》是传承自子夏,不过宋以后一般认为毛诗传自子夏是伪托之说。

大毛公毛亨本是战国末期的鲁国人。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严刑酷法威压天下。

大约在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消息传到了鲁国。

整天以说《诗》为能事的毛亨料想自己也将大祸临头,只好携带家眷和古老的《诗经》仓惶地逃离故乡,一路北上,最后来到当时荒僻但水草丰美的赵国河间地,隐姓埋名地居住下来。

这也是后来研究者有的称他为鲁人,有的直接称他为河间人的原因。

直到汉惠帝解除了秦始皇时严酷的“挟书律”(“挟[jiā]书律”,"敢有挟书者族"。

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汉书·惠帝纪》: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

……除挟书律。

”),毛亨才敢光明正大地讲《诗》并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

后来毛亨被当时的河间献王刘德聘为博士(《汉书·儒林传》就有记载:

“毛公,赵人也。

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

毛亨去世后,毛苌就在河地间收徒讲学,继续讲授《诗》学。

汉武帝接受了儒家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后,儒学的地位空前提高。

先秦时期就传承不绝的《诗》《书》《礼》《易》《春秋》,都曾是孔子教学的教材,据说又都由孔子亲自检校整理过,这些儒家的经典作品很自然地便成为官方认可的“经”——“经典”的“经”。

不过,西汉时的官方认可的《诗》仍然是齐、鲁、韩三家诗,分别设有一名经学博士,进行公开的官方讲授。

然而“毛诗”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官学,远不如另外三家诗风光,但正如孔子以民间讲学闻名天下一般,”毛公诗“在民间流传得日益广泛,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东汉时始盛行于世,当时的大学者郑玄等都研学毛诗。

从此,《诗》被尊为“五经”之一,且列在“五经”之首。

汉朝儒经《白虎通义·五经》曰:

“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凌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

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圣德。

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

”也就是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编订五经宗周以成王道。

在乐经散失之前,其实有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礼记·王制》:

“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诗书礼乐是周朝的贵族教科书。

虽然诗书礼乐是儒家递相传习的典籍。

但儒家之外,战国各家也多传习。

内容分类:

风雅颂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反映了最广泛的社会生活:

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等等。

诗歌常用重章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常常只有几个字不同,富有民歌的特色。

《风》即《国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所谓的“十五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十五国风包括:

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

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雅》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其内容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讽刺弊政或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还有部分民歌。

《雅》共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共40篇,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宗教色彩最浓。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依礼必配以舞蹈。

《风》《雅》《颂》合计305篇。

古人取其整数,常称其为“诗三百”。

经典手法: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赋就是平铺直叙,写景记事,有什么写什么,把思想感情或事物直接叙述出来。

赋铺陈开来,还可以构成排比,更能酣畅淋漓、充实细腻地铺写。

如《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

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

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

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