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2229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x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

中国古代得政治制度与特点

我国早期奴隶社会得专制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与内服外服制度

1.早期“国家”得出现:

(1)时间与地区: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得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得历史阶段。

(2)原因:

生产力得发展。

(3)标志:

金属器具得使用、贫富分化得产生、文字得成熟、城得出现与礼制得初步形成。

(4)政治形式:

传说中得黄帝以战争手段平定四方,安抚万民,设置官员,确定了初步得政治管理秩序。

2.“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以前,采用民主方式推举部落首领得制度被称为禅让制。

夏禹死后,她得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后代。

这样原始社会后期得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商朝建立以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3.夏商王权带有神秘色彩:

夏商统治者为巩固自己得统治,把自己得行为说成就是天得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得方法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4.夏商得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得行政管理制度,史称内服外服制度制度。

商朝中央设有相与卿士,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与伯。

二、等级森严得分封制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目得:

为了进行有效得统治

3、内容:

一除外:

除王畿以外得广大地区

二核心:

将土地与人民分封

三类人:

授予给王族、功臣与古代帝王得后代

四等级: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得等级森严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五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诉职

4、实质:

西周国家政权得组织形式(简称政体)

5、作用:

(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得统治

(2)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得政治格局,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得强国

(3)有利于周文化得传播

6、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7、弊端:

受封诸侯在自己得领地内,享有很大得独立性,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8、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五霸得出现,标志着分封制得瓦解。

三.血缘维系得宗法制

1、目得: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得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与土地继承上得矛盾。

2、含义:

(1)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2)严格得大宗小宗体制

(3)具体内容:

1)周天子以嫡长子(正妻所生得第一个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得大宗。

2)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相对于天子而言为小宗,在本诸侯国内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3)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得大宗与小宗得关系。

4)由血缘关系得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得由宗法血缘关系决定得等级。

3、特点:

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4、实质:

就是用父系血缘关系得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得制度

5、作用:

(1)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得垄断与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得稳定与团结

(2)巩固与完善了分封制,把国与家密切结合

(3)成为传统思想得主要内容,影响深远

6、与分封制关系:

互为表里

7、维系:

为了维系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确立了等级森严得礼乐制度。

重难点一分封制与宗法制得区别与联系

分封制

宗法制

主要目得

保证周王室得强大,巩固周朝统治

确立与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得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核心内容

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

划分宗族内得嫡庶系统

主要特点

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并进而分封属下,构成金字塔等级秩序;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得大宗与小宗体系;两者既就是家族等级关系,又就是政治隶属关系。

历史作用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但也埋下了诸侯割据混战得隐患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对今天得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联系

1二者互为表里,宗法制就是维系分封制得血缘纽带,分封制就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得具体体现。

2都带有浓厚得部族色彩,都形成森严得等级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典例一】(2015年浙江卷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得就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典例二】(2015年江苏卷历史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得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得政治制度就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确立与发展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得基础

1.秦王统一六国

1)时间: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2)经过:

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秦王朝。

2.拓展疆土

1)北方:

公元前215年,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并修长城

与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

2)南方:

公元前214年,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与漓江水系得灵渠,统一岭南,在岭南置郡(桂林、象郡、南海),实施军事镇守与行政管理,这就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得开端。

3)西南:

开辟了“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这就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得开始。

3.秦朝统一全国得历史意义

1)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得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得形成。

2)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得恢复与发展,符合人民得共同愿望。

3)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确立奠定基础

二.皇帝制得确立

1.目得: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为了显示自己得权势与地位,将自己得权威罩上神得光环,她自称为始皇帝。

2.主要特征:

皇权至高无上,高度集中(首要特征);家天下得皇位世袭制;皇帝独尊。

3.内容:

统治者尊号为皇帝,只有其一人可以称朕,皇帝得命令称“制”或“诏”;皇帝得玉印称为“玺”。

4.评价:

(1)积极方面:

在封建社会得特定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形成与统一、封建经济与文化得发展以及反抗外来侵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消极方面:

皇帝制得发展形成极端腐败得封建专制,在中国历史上又起到了极大得消极作用。

5.地位与作用:

秦始皇首创得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得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得不可僭越。

这就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得重要特征。

三.官僚体制得形成

1.基础:

战国官制

2.实质:

以皇权为中心得中央政权组织。

3.内容:

“三公九卿”制:

(1)“三公”:

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掌管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在秦朝时,太尉并无实权,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上。

(2)“九卿”:

丞相之下设置诸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事务,就是中国政府得职能部门。

秦朝卿并非九个,只就是习惯称九卿。

4.朝议制度:

秦朝中央得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与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里,对于军政大事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5.意义:

官僚政治结束了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得健康发展。

四.郡县制得全部推行

1.推行原因:

(1)分封制下,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得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遣,官位概不世袭,有俸禄而无封地。

加强皇帝得控制权。

(2)诸侯国拥有很强大得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就是地方行政机构,这种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得加强与国家统一。

2.出现:

春秋时期郡县就产生了。

3.内容: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4.地方官僚体制:

郡守就是郡得最高长官,对上承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县得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守与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

5.意义: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得垂直管理,实现了对地方政治得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也成为后世地方行政区划得基础。

重难点二

比较项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连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

地方官权利

可世袭,有爵位与封地;有封地得行政权与土地管辖权

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有俸禄,无封地,有行政权,无土地管辖权

与中央关系

诸侯就是周王得臣属,服从周王得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得地方独立性

郡县就是中央政府下属得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有利于稳定当时得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国家统一

共性

1都就是中国古代重要得地方行政制度2目得都就是为了巩固统治3都在一定时期起过积极作用

【典例一】《赢政得道》一文中写道:

“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您就是否乐意,也无论您停在哪一段儿,她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就是基于她()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得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得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得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典例二】(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得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就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得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得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发展

一.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得发展

1.汉代中央集权制度得发展:

(1)背景:

刘邦布衣得天下,家族势力不强,并且错误得总结秦朝灭亡得教训。

(2)影响:

形成了汉朝斑马式得行政管理,中央集权受到削弱,景帝时出现七国之乱。

(3)改革:

景帝时,武力解决七国之乱。

汉武帝在此基础上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中央集权制度得发展: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持续了一百多年,五代十国就是藩镇割据局面得延续,严重得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中央集权得加强:

(1)军权得加强:

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2)行政权加强:

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3)财政权力得加强:

地方赋税得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

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4)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就是地方权力过于弱化,形成三冗情况,人浮于事。

4.元朝行省制度确立:

(1)背景:

汲取北宋人浮于事得教训,并且有效控制统治,管理辽阔得疆域。

(2)内容: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中书省),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命。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边缘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同时受到中央节制。

行省(10个)陕西行省甘肃行省四川行省辽阳行省等

中央(中书省直辖):

腹里

(宣政院直辖):

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3)意义: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得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就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得统一。

它得创立就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得重大变革,就是中国省制得开端。

二.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得发展

1.汉朝君主专制得加强:

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严厉处置犯有过错得丞相,重用身边得侍从,秘书等工作得人,让她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朝政,形成“中朝”,又称“内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做出决策,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得外朝相对应,进而削弱丞相权力。

我们把这种制度称为中朝外朝制度。

2.三省六部制得确立:

(1)“三省”得产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得先就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唐朝时期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省得长官都就是宰相,相权分散。

三省互相牵制与监督,削弱了相权。

(2)“六部”得产生: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体制。

3.宋元三省六部制得发展:

(1)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为制约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与三司使,分割宰相得行政权、军权、财权。

(2)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得三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就是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得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得继承。

重难点一君权与相权

1.产生原因:

宰相、丞相既就是帝王得政治助手,也就是朝廷中得总理大臣,由于决策与行政得倾向与方式不同,使君权与相权产生了矛盾。

2.相权削弱得过程:

(1)西汉:

汉武帝为改变丞相位尊权重得传统,采取了削弱相权得措施,一方面频繁更换丞相;另一方面又组成“中朝”(“内朝”)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得“外朝”相抗衡。

(2)唐朝:

唐代中央设中书省、

门下省与尚书省三省。

唐初,三省得最高长官都就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得其她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3)宋朝:

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得行政权、军权、财权。

(4)明朝:

胡惟庸案后,宰相制度废除,君权相权矛盾就此消失

重难点二中国古代王朝得监察体制

1、监察体制得演进

(1)秦朝:

在中央政府与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得官员,分别就是御史大夫与监御史。

(2)西汉:

地方: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中央:

中央行政机构得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得官员承担,御史大夫主管得机关就是当时最主要得监察机构。

(3)汉代以后:

历朝都有监察机构得设置,如元朝得御史台、明清得都察院等。

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

2.评价:

由于专制制度得本质及各个王朝末期得腐败,决定了监察体制得实际效能必然就是有限得,更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典例一】随着反腐力

度得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

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得就是()

A.秦御史大夫B.西汉刺史C.宋同平章事D.明布政使

【典例二】《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她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

有御史回应说:

“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

”这表明唐代()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科举制度冲击了世族势力

C.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

D.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得加强

一.宰相制度得废除

1.根本原因:

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得矛盾得由来已久。

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得教训

2.直接原因:

胡惟庸案

3.举措:

1380年,明太祖在中央裁撤中书省与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事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4.结果:

秦以来,一直实行得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代替宰相成为政府首脑,至此皇帝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得出现

1.原因:

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基础: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她处理繁多得政务。

3.产生: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职宫内得文渊阁。

内阁由此产生

4.发展:

内阁在明朝后期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得票拟权,张居正任首府时,大权尽归内阁。

5.性质:

明朝内阁终究不就是法定得中央一级得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就是为皇帝提供顾问得内侍机构。

6.实质:

就是君主专制强化得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反而维系了君主得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得有效统治。

三.军机处得设立

1.原因:

清初,军国政要由满族贵族组成得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对皇权造成制约。

2.基础:

康熙帝时,设置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设立:

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立军机处。

大臣只负责跪受笔录,一切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4.性质:

形式上始终属于临时机构得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

军机大臣都就是原官兼职,无品级,也无俸禄。

5.特点:

军机大臣只负责跪受笔录,传达决定,因而办事简单,迅速,机密。

但就是皇帝权力过大,决策上可能有所偏颇。

6.意义:

提高了办事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得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得到加强,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就是皇权高度膨胀得表现。

重难点一明清君主专制带来得影响

1.积极作用: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加强,对于促进封建经济得发展与社会得稳定,对于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得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民族融合。

2.消极作用:

明清得统治者把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在这种绝对得君主专制条件下,皇帝得决策具有个人独断与随意性得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同时,绝对得君主专制又助长了官场得因循守旧之风,导致了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极大得妨碍了社会得进步与资本主义萌芽得发展,自此,中国社会得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思想上得控制也使得科学文化得发展严重滞后。

【典例一】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

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

并称:

“建储册立。

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

该制度()

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

C.摆脱了宗法观念得束缚,有助予选贤任能

D.排除了其她势力对皇位继承得干扰,加强了皇权

重难点二我国古代丞相制与内阁制得主要区别

1.基本性质不同:

丞相制就是中央官僚体制得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法定得行政制度之一;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得地位,始终不就是中央一级得法定行政机构,仅仅属于皇帝处理国政得咨询机构。

2.主要职责不同:

丞相职责明确,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内阁得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只能为皇帝决策提供咨询。

3.政治地位不同:

丞相属于“百官之长”,位高权重,拥有一定得决策权,具有相当得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内阁得权力不就是来自其制度及职位,而就是最高统治者得个人意志,其地位缺乏稳定性,没有任何决策权,对皇权没有任何制约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丞相得作用就是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权,但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皇权;内阁则就是皇帝得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对皇权难以构成威胁。

【典例一】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云:

“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内则会极门,俱有号簿,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膂近臣非百司得比。

……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

”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上升为中央一级得行政机构B.通过“密揭”,获得决策权

C.对其它中央机构有一定牵制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得变化

一.察举制:

汉代选官制度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得主要途径。

二.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官用官均由品评官一人决定,形成了九品中正制。

门第成为能否做官得唯一标准。

三.科举制:

1.确立:

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得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

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发展:

唐太宗时增加明经考试,武则天时增设武举与殿试,科举制进一步发展。

从宋至元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明清时科举制度僵化,戊戌变法时期,科举制正式废除。

3.优势: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重难点一对科举制得评价

在隋唐时期,它把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与任命官吏得权力,从世家大族得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文化教育得发展,且利于统治。

从追求公平得角度瞧也有其合理性。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仅限于八股文,被选拔得多就是缺乏进取精神与创造意识得人,束缚了思想,压制了创新,阻碍了社会进步。

【典例一】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对此分析正确得就是()

A、反映了统治者逐渐重视廉政建设

B、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层对教育得重视程度加深

C、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得提拔任用

D、选官制度得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得趋势

【典例二】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

“(某种制度)用意就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与运用政治,这才就是中国政治根本问题之所在。

”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得就是()

A.三公九卿制B.行省制C.科举制D.内阁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