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8124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

《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docx

145团滴灌井水技术设计

石总场2006年棉花滴灌技术设计

1.1工程设计采用的规范标准:

依据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主要有:

1)《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2)《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

1.2典型滴灌系统参数设计

石总场2006年棉花滴灌设计共13156亩,共15个系统,河水2个系统,面积1750亩,井水13个系统,面积11406亩。

种植模式采用机采棉方式:

一膜一管:

(10+66+10)+66cm,毛管铺设间距1.52m;土壤为壤性土,滴头流量为3.2L/h,滴头间距0.3m。

根据目前棉花种植模式和多年实践经验,确定如下设计参数。

典型设计滴灌系统设计基本资料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土壤与作物

1

土壤结构

壤土

2

设计日耗水量Ea

mm/d

5

3

土壤湿润层深度Z

m

0.5

4

土壤设计湿润比P

%

70

5

田间持水量

%

25

5

适宜的土壤含水率上限

%

22.5

6

适宜的土壤含水率下限

%

16.25

灌水器

1

选型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2

工作水头

M

10m

3

流量

L/h

3.2

4

滴头间距

m

0.3

5

毛管间距

m

1.52

6

铺管方式

一管四行

1.2.1系统水源

典型设计以井水做为滴灌的水源。

1.2.2系统动力

距滴溉系统首部附近有高压线路,不需架设高压线,只需调换安装变压器、配电箱、水泵即可满足滴灌系统运行需要。

1.2.3滴灌系统结构

滴灌系统采用如下结构:

水源(加压)→计量装置(水表、压力表)→离心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施肥罐)→干管(地埋PVC-U管)→支管(地面PE黑管)→滴灌管→滴头。

为降低能耗,管道系统中支管与分干管,滴灌带与支管、干管与分干管按各条田的具体形状,以优化方式采用鱼骨式布置,目的是达到操作管理方便,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最低的效果。

1.2.4水量平衡(选6分场3连10-6号地井水作为典型计算)

计算公式:

Q=10IaA/ηt

A

Q

T

Ia

η

(hm2)

(m3/h)

(t/d)

(mm)

(%)

74.53

207

20

5

90

式中:

A-可灌面积,hm2;

Q-可供流量,m3/h

Ia-设计供水强度,mm/d;

Ea-设计耗水强度,mm/d;

Po-有效降雨量,mm/d;

t-水源每日供水时数,h;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1.2.5泵站

根据水量平衡计算结果,选择流量230m3/h,扬程40.7+动水位的潜水泵,可满足滴灌系统工作压力和设计流量。

在过滤器出口安装水表,逆止阀,在过滤器和施肥罐的前后分别设置一个压力表,观察其压力变化。

在滴灌系统的最高处设置进排气阀,以调节管网进气和排气,防止停水时管网内产生负压和开始供水时管网排气不畅产生气阻,造成管网破坏,影响正常供水。

1.2.6灌水定额

m=0.1γZPw(Qmax-Qmin)/η

其中:

Z——计划湿润层深度,根据实验中实测资料,棉花根系层深度,生育期最大为50cm。

Pw——土壤湿润比,由《微灌工程技术》式2-9。

Pw——NpSeW/(Sp·Sr)×100%。

Np——每棵作物的滴头数,Np=(1/0.3)×0.1=0.333

Se——滴头沿毛管上的间距,Se=0.3m。

W——湿润宽度(或单个滴头的湿润直径),W=1.06m。

Sp——作物株距,Sp=0.1m。

Sr——毛管铺设间距,Sr=1.52m。

以上参数代入式中得Pw=70%。

Qmax、Qmin——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分别按田间持水量的90%和65%。

即Qmax=22.5,Qmin=16.25。

γ——土壤容重,γ=1.5g/cm3。

则灌水定额m滴=0.1γZPw(Qmax-Qmin)/η。

=0.1×1.5×0.5×70×(22.5-16.25)/0.9

=36.5mm=24.3m3/亩·次。

注:

此定额为棉花花铃期的灌水定额。

1.2.7灌水周期

T=(m/Ea)×η

式中:

T—设计灌水周期(d);

m—设计灌水定额(mm);

Ea—设计耗水强度(mm/d),根据实践经验棉花取5;

η—灌溉水利用系数,0.90;

根据大田实测取棉花日耗水量Ea=5.0mm/d,则灌水周期

T=(m/Ea)×η=(36.5/5)*0.9=6.6天

1.2.8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t=(m×Se×SL)/q

式中:

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m—设计灌水定额(mm);

Se—滴头间距(m);

SL—毛管间距(m);

q—滴头设计流量(L/h);

t=(m滴×Se×SL)/qd=(36.5×0.3×1.52)/3.2=5.2小时

轮灌组N=20h/d×6.6d÷5.2h=25组,根据实际情况轮灌组数不应大于25组。

设计条田轮灌组数为24组。

石总场滴灌工程设计参数

种植模式

土壤类型

土壤容重

(g/cm3)

Qmax

Qmin

土壤

湿润比

湿润

宽度

滴头

流量

(L/h)

毛管

间距

(m)

灌水

定额

(mm)

灌水

周期

(d)

延续

时间

(h)

(10+66+10)+66

壤土

1.5

22.5

16.25

70

1.06

3.2

1.52

36.5

6.6

5.2

1.2.9灌溉制度

根据多年来大田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应用,确定灌溉定额如下表:

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表(参考计划)

作物

名称

灌溉方式

灌溉

定额

4~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灌溉

定额

棉花

膜下滴灌

定额

(m3/亩)

20

20

25

20

20

280

次数

1

3

4

4

1

13

1.2.10管系总体布置

典型设计地块形状及系统布置见附图,灌溉水源位于地块条田的边缘,主干管沿条田边缘布置,分干管沿种植方向布置,系统布置五条分干管,支管垂直种植方向,毛管沿种植方向铺设。

1.2.11滴灌设备选型

滴灌设备包括水泵、过滤装置及干、支、附、滴灌管。

水源流量230m3/h,控制面积1118亩,根据水量平衡计算及水力计算结果,选用流量230m3/h,扬程40.7m+动水位的潜水泵。

井水进入滴灌系统经离心及网式过滤器。

过滤器水头损失为6-10m。

施肥系统选用容量为300L的施肥罐。

1.2.12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1.2.12.1毛管极限孔数

Nm=INT{(5.466[△h2]d4.75)/(KSeqd1.75)}0.364

其中:

[△h2]——毛管的允许水头偏差,m,[△h2]=β2[△h]

d——毛管内径,d=16mm,

K——水头损失扩大系数,K=1.1~1.2;

Se——毛管上分流孔的间距,Se=0.3m;

qd——滴头设计流量,qd=3.2L/h。

滴灌带选用单翼迷宫式滴头,当滴头间距为0.3m,滴头流量q=3.2L/h时,Q=0.780H0.596。

棉花种植模式为(10+66+10)+66cm,滴灌带选用内径为16mm的PE单翼迷宫式滴灌带,以该产品的参数进行设计。

滴头间距Se=0.3m,滴头流量q=3.2L/h,毛管铺设间距Sc=1.52m,流态指数X=0.596。

依据《SL10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当滴灌的均匀系数Cu>80%,滴头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qv≤20%,滴头的流态指数X=0.596,则滴灌的允许设计水头偏差率[hv]应为。

[hv]≤[qv]/X·{1+0.15(1-X)/X·[qv]}

≤0.2/0.596×{1+0.15×(1-0.596)/0.596×0.2}

≤34.2%

滴头的定额工作压力为100Kpa(10米水头),则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h]为:

[△h]=[hv]·hd=0.342×10=3.42m。

毛管和辅管的允许水头偏差

[△h]毛=[△h2]=β2[△h]=0.55×3.42=1.88m

[△h]辅=[△h1]=β1[△h]=0.45×3.42=1.54m

Nm=INT{(5.466[△h2]d4.75)/(KSqd1.75)}0.364

=INT{(5.466×1.88×164.75)/(1.2×0.3×3.21.75)}0.364

=194个。

则毛管辅设长度L毛≤194×0.3=58.2m。

设计中,根据条田的具体长度,可布8条支管,设计毛管最大辅设长度为50m。

管道管径的确定方法选择经济流速法。

塑料管材的经济流速通常取V=1.2~1.8m/s,PVC-U管材不大于2m/s,PE管材不大于3.5m/s。

1.2.13.2毛管水头损失计算:

滴灌带选用单翼迷宫式滴头,毛管内径为16mm。

毛管沿程水头损失为:

hf=K(fSqdm/db)[(N+0.48)m+1/(m+1)-Nm(1-So/S)]。

毛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0%考虑。

毛管总水头损失为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hf=1.08×(0.505×0.3×3.21.75/164.75)[(167+0.48)2.75/2.75-1671.75×0.5]

=1.04m。

毛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0%考虑,即

hw毛=0.2hf毛=0.2×1.04=0.208m

毛管总水头损失为:

h毛=hf毛+hw毛=1.04+0.208=1.25m

1.2.12.3辅管管径选择及水头损失计算:

辅管沿程水头损失:

hf=K(fSqdm/db)[(N+0.48)m+1/(m+1)-Nm(1-So/S)]

辅管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0%考虑。

辅管总水头损失为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一个灌溉小区内的每条支管上同时开启12条毛管,用一个辅管控制,则

Q铺=(Q毛×12)/2=(1066×12)/2=6400L/h

d铺=1000[4Q铺/(3600πv)]0.5

=1000×[4×6.4÷(3600×3.14×3)]0.5=27.2mm

辅管采用PE管,管径32mm,壁厚1.6mm,工作压力0.25MPa。

沿程水头损失:

hf铺=K(fSqqm/db)[(N+0.48)m+1/(m+1)-Nm(1-So/S)]

=0.9m。

辅管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0%考虑。

hw铺=0.9×0.2=0.18m

则辅管总水头损失:

h铺=1.08m。

1.2.12.4支管管径及水头损失计算

设计中支管选用PE薄壁管,管径63mm,壁厚1mm,工作压力0.25MPa。

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hf=Kf(Qm/db)L。

支管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考虑。

支管总水头损失为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支管管径按管道经济流速确定:

d支=1000[4Q支/(3600πv)]0.5

=1000×[4×14.375÷(3.14×3600×1.8)]0.5=53.2mm

v——塑料管径经济流速,m/s,v=1.2~1.8m/s,不大于3.5m/s。

Q支——支管流量,m3/h,Q支=230/16=14.375m3/h。

支管沿程水头损失hf支=Kf(Qm/db)L

=1.08×0.505×(143751.75/614.75)×(113.5-18.24/2)

=3.29m。

支管局部水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