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30808657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

《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doc

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

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

BGS00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

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

风寒痹阻证

血瘀气滞证

痰湿阻络证

肝肾不足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TCD编码:

BGS000、ICD-10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

(1)松解类手法

(2)整复类手法

2.针灸疗法

3.牵引疗法

4.其他外治法:

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痹阻证:

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血瘀气滞证:

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痰湿阻络证:

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肝肾不足证:

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气血亏虚证: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6.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

7.运动疗法

8.其他疗法

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九)出院标准

1.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神经根型)(TCD编码:

BGS000、ICD-10编码:

M47.221+G55.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

≤21天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月日(第1天)

年月日(第2天)

年月日(第3-7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实施手法等治疗措施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诊疗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中医辨证治疗

□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颈椎X线片

□血糖及其他必要生化检查

□心电图

□胸透或胸部X线片

□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治疗

□松解类手法

□整复类手法

□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针刺

□灸法

□其他外治法

临时医嘱

□对症治疗

□实施中药调理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治疗

□松解类手法

□整复类手法

□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针刺

□灸法

□其他外治法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对症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医嘱完成护理操作、日常治疗

□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安排并指导陪护工作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2.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

BNV09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

M17.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湿痹证

风湿热痹证

瘀血闭阻证

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编码:

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

M17.901)的患者。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

(3)C-反应蛋白

(4)膝关节X线片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代谢指标、ASO、类风湿因子、血

脂、膝关节MRI、关节液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湿痹证: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2)风湿热痹证:

清热疏风,除湿止痛。

(3)瘀血闭阻证:

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4)肝肾亏虚证:

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2.手法治疗:

整体放松和局部点按。

3.针灸治疗:

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

4.针刀治疗:

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部位进行针刀松解。

5.关节腔内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6.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熏洗、牵引、外敷、矫形鞋垫、中药离子导入疗

法等。

7.运动疗法。

8.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好转或消失;

2.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基本恢复。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

因,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或退出本路径。

2.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或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CD编码:

BNV090、ICD-10编码:

M17.9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21天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月日(第1天)

年月日(第2-10天)

年月日(第11-20天)

年月日(第21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对症处理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实施手法等治疗措施

□确定治疗方案

□关节腔内治疗

□防治并发症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出院时间

□关节腔内治疗

□运动疗法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汤剂或相应中成药

□手法

□针灸

□外治法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

□C反应蛋白

□心电图

□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膝关节X线片

□患者病情需要的其他检查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汤剂或相应中成药

□手法

□针灸

□外治法

临时医嘱

□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其他检查

□对症处理

□关节腔内治疗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汤剂或相应中成药

□手法

□针灸

□外治法

□运动疗法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其他检查

□对症处理

□关节腔内治疗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

□进行入院教育

□一般状况评估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

护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专科护理指导

□关节功能锻炼指导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健康教育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专科护理指导

□关节功能锻炼指导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健康教育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3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粘连前期、粘连期患者。

一、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肩凝证(TCD编码:

BNV262)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ICD-10编码:

M75.01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2.疾病分期

(1)粘连前期:

肩周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

肩痛较轻,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

(3)恢复期:

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湿型

瘀滞型

气血虚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凝证(TCD编码为:

BNV262)和肩关节周围炎(ICD-10编码为:

M75.011)。

2.疾病分期属于粘连前期、粘连期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肩部骨折未愈合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肩关节X线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MRI等。

(八)治疗方法

1.针灸疗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湿型:

驱风散寒、利湿通络。

(2)瘀滞型:

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3)气血虚型:

补养气血,通络止痛。

3.其他疗法:

小针刀、物理治疗。

(九)完成路径标准

1.肩部疼痛改善,视觉模拟评分≤2分。

2.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达到≥4级。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中医:

肩凝证(TCD:

BNV262)西医:

肩关节周围炎(ICD-10:

M75.01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

年月日

标准治疗时间≤20天实际治疗时间:

时间

年月日(第1天)

年月日(第2-5天)

年月日(第6-10天)

年月日(第11-15天)

年月日(第16-20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辨证

□完成必要的辅助检查

□肩关节X线检查

□完成初步诊断

□确定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辨证选择口

服中药汤剂

□其他疗法

□完成首次门诊记录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辨证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疼痛、关节活动度评价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辨证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疼痛、关节活动度评价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辨证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疼痛、关节活动度评价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辨证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疼痛、关节活动度评价

□完成复诊记录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签名

4.腰痛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

一、腰痛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腰痛病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有腰部外伤或劳损史。

  

(2)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有敏感压痛,触及结节。

  

(3)臀中肌后缘摸到紧张的条索合并股内收肌紧张。

  

(4)x-线检查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过长,左右部对称,或向后倾斜。

2.证候诊断

腰痛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型:

肾阳虚证

肾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阻络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腰痛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痛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腰椎手术治疗或腰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腰椎正侧位、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4)心电图

(八)治疗方法

1.手法

(1)松解类手法

(2)整复类手法

2.针灸疗法

3.其他外治法:

中药敷贴、熏蒸、拔罐、针刀疗法等

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肾阳虚证:

温补肾阳

肾阴虚证:

滋补肾阴

气滞血瘀证: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寒湿阻络证:

宣痹温经、通络止痛。

6.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蜡疗、偏振光治疗、中频脉冲电疗法等。

7.运动疗法

8.其他疗法

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活血止痛等药物对症治疗。

(九)出院标准

1.腰部及下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腰痛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痛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

≤10天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月日(第1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实施手法等治疗措施

年月日(第2天)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诊疗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中医辨证治疗

□物理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腰椎X线片

□血糖及其他必要生化检查

□心电图

□对症治疗

年月日(第3-8天)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治疗

□松解类手法

□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针刺

□灸法

□其他外治法

临时医嘱

□对症治疗

□实施中药调理

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医嘱完成护理操作、日常治疗

□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安排并指导陪护工作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年月日(9-10天)

年月日(出院日第10天)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作出出院评估。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5.腰痛病(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患者。

一、腰痛病(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腰痛病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多有腰部扭伤、闪腰或弯腰后立即直腰的病史。

(2)伤后腰部立即发生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