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
《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
常见检验项目:
三大常规(血、尿、粪),血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全套、输血全套、感染性标志物、血糖血脂、血气分析、胸腹肺部引流液生化检查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心肌标志物、肿瘤标志物、血尿HCG检测及与移植相关的配型及抗原抗体检测、血药浓度的检测等等。
一、血常规检查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
4.0×1012-5.3×10*12个/L
女:
3.5×1012-5.0×10*12个/L
儿童:
4.0×1012-5.3×10*12个/L
[临床意义]
l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l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
120-160g/L(12-16g/dL)。
女:
110-150g/L(11-15g/dL)。
儿童:
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n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n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
4-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
15-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u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
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u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淋巴细胞: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0.03-0.08(3%-8%)。
[临床意义]
²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
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
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²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²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
些病毒感染等。
²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5、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Ø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Ø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二、尿常规及临床意义
尿常规化验单常见指标包括:
白细胞、酮体、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等。
所具体的临床意义如下:
1.尿白细胞(U—LEU)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参考值:
<5个/HP。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2.尿酮体(U-Ket)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
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
弱阳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
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4、尿胆红素(U-BIL)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5、尿蛋白(R-PRO)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
6、葡萄糖(U—Glu)
正常参考值:
阴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
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
7、尿比重(SG)
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
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正常参考值:
1.015-1.025
临床意义:
尿比重减低:
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尿比重增高:
多见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心力衰竭等。
8尿酸碱度(U—pH)
正常参考值:
尿pH值(酸碱度)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临床意义:
尿pH值小于正常值:
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
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9隐血(U—BLO)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
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还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三、粪常规
1.粪便隐血试验(OB):
阳性,见于消化道溃疡,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出血。
2.胆色素检查:
有助于阻塞性黄疸等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
四、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义
1.谷丙转氨酶(ALT):
0-46U/L
2谷草转氨酶(AST):
0-46U/L
AST/ALT:
0.2-2.0
3.直接胆红素(Dbil)0-7ummol/L
4.间接胆红素:
1.5-18ummol/L
5总胆红素:
(Tbil)0-25ummol/L
6.白蛋白(ALB):
35-55g/L
7.球蛋白(GLB):
20-30g/L
8.ALT/AST:
1.5-2.5
9.总蛋白:
60-83g/L
10.尿素氮:
1.7-7.2mmol/L
11.肌酐:
45-117ummol/L
为评估肝肾功能及机体免疫力提供有力依据。
五.肝功能
肝脏的功能包括:
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造血、肝脏再生功能。
肝功能基本项目与参考值。
肝功能基本项目与参考值
项目参考范围
ALT()0~46
AST()0~46
AST/ALT(谷草/谷丙)0.2~2.0
GGT(谷氨酰转移酶)7~32
ALP(碱性磷酸酶)53~128
TBILI(总胆红素)5.1~19.0
DBILI(直接胆红素)0.0~5.1
IBILI(间接胆红素)5.0~12.0
TP()60~80
ALB(白蛋白)40~55
GLB(球蛋白)20~30.0
A/G(白球比)(1.5~2.5):
1
LDH-L(乳酸脱氢酶)109~245
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肝功能检查项目通常包括:
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以及总胆红素的检查。
肝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及早地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是否患有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胆系统疾病等。
六.肾功能
1血尿素氮(BUN)参考值:
1.7~7.2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肌酐参考值:
正常情况:
成人46-117μmol/L
临床意义:
增加:
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
减少:
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3.血尿酸参考值:
正常情况:
119~417μmol/L
临床意义:
增加:
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4.尿肌酐(Cr)参考值:
正常情况:
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
增高:
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
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5尿蛋白参考值:
正常情况:
定性阴性定量:
<150mg/d
临床意义:
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
七.电解质
1.血清钾:
3.5-5.5mmol/L
2.血清钙:
2.25-2.75mmol/L
3.血清钠:
135-145mmol/L
4.血清镁:
0.85-1.15mmol/L
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依据。
八.凝血功能
包括PT、APTT、TT和血浆纤维蛋白酶原等,根据凝血时间,判断患者凝血功能。
ü凝血时间延长,见于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使用抗凝血药物或者异常抗凝
血物质。
ü凝血时间缩短,见于高凝血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生静脉血栓形成。
九.输血全套和感染性标志物
检测患者ABO血型和RH血型,以及甲乙丙戊肝、梅毒、HIV等传染性疾病,为手术备血、术
后用血做好准备,也为查找肝病等病因以及消毒隔离防感染提供依据和做好准备。
十.血糖血脂
1.血糖:
参考值:
3.9-6.1mmol/L,血糖值低于2.8mmol/L可诊断为低血糖,须及时补充糖;餐后血
糖不高于10mmol/L为宜,随机血糖高于11.1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G-HB)可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6.5%以下反应血糖控制良好,6.5-7.5%控制一般,大于7.5%血糖控制较差,已成为监测血糖的前沿检查项目。
2.血脂
n总胆固醇:
2.9-6.0mmol/L,
增高:
胆固醇>6.2mmol/L见于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饮食,特别是胆总管阻塞,如胆道结石,肝、胆、胰肿瘤时,总胆固醇增高伴黄疸。
降低:
见于严重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等,也可见于营养不良、贫血。
n血清甘油三酯:
0.56-1.7mmol/L,增高见于原发或者继发高脂血症;降低见于严重肝脏疾病、
肾上腺功能减退,甲亢。
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0.94-2.0mmol/L
降低具有临床意义,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脏损害、肾病综合征。
n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6.4mmol/L为升高,升高具有临床意义,与冠心病成正相关。
十一.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可快速检测血液中的血气、生化、电解质、血球压积甚至尿素氮、肌酐、出血时间,PT等。
正常值:
PH:
7.35-7.45
PCO2:
35-45mmHg
PO2:
80-100mmHg
Na:
135-145mmol/L
K:
3.5-5.5mmol/L
Cl:
96-106mmol/L
ICa:
2.25-2.75mmol/L
HCT:
37-52%PCV
Hb:
12-16g/dl
TCO2:
21-29mmol/L
HCO3:
22-27mmol/L
BE:
(-)3-(+)3mmol/L
sO2:
95-100%
BE:
-2.3--+2.3mmol/L
lpH是反映血液的酸碱度。
>7.45为失代偿碱中毒,<7.35为失代偿酸中毒。
lPCO2反映肺通气的指标,正常平均为5.33kPa(40mmHg)。
CO2轻度升高可刺激
呼吸中枢,当达到7.31kPa(55mmHg)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
PCO2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
降低为换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
lPO2是指血液中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氧分压与细胞对氧的利用有密切联系
缺氧PO2降低,<10.6kPa(80mmHg)为轻度缺氧;<7.9kPa(60mmHg)为中度缺氧<5.3kPa(40mmHg)为重度缺氧。
<2.67kPa(2OmmHg)以下,脑细胞不能再从
血液中摄取氧,有氧代谢停止,生命难以维持。
l剩余碱(BE),它表示血液碱储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即达到正常缓冲碱(NBB)水平所需的酸或碱量,BE为正值加大,称碱超,表示代谢性碱中毒,BE为负值加大,称碱缺,表示代谢性酸中毒。
l血清二氧化碳总量(TC02),为血清中以所有形式存在的C02总量,增高:
常见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降低:
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l氧饱和度(SaO2),SaO2是指血液在一定的PO2下氧合血红蛋白(HbO2)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即Sa02=HbO2/(HbO2+Hb)以百分率表示,其大小取决于PO2。
正常人动脉血SaO2为93%~98%,静脉血为60%~70%,也可反映机体缺氧情况。
lK:
3.5-5.5mmol/L,ICa:
2.25-2.75mmol/L,反应血液中重要电解质是否平衡,如不平衡,会引起心跳骤停、抽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纠正。
lHCT:
37-52%PCV,Hb:
12-16g/dl,反应贫血情况,当HCT<0.3,HB<7g/dl的手术病人,应考虑输血,特别是红细胞。
十二、胸腹肺部引流液生化检查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常见的有T管、胸腹腔引流液、痰液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为判断引流液的性质、是否有细菌感染以及对何种抗生素敏感提供依据,以指导外科手术病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十三、心肌标志物和血清淀粉酶
常见的有血清肌红蛋白(smb)、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肌酸激酶(CK)等,常用于心肌梗死,心肌损害、心力衰竭、休克等的性质和程度的判断;血清淀粉酶急剧增高是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常用诊疗依据。
心肌标志物和血清淀粉酶检查均为急查或限时检查项目。
十四、肿瘤标志物
我科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查项目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以及其他糖类抗原,如CA-199、CA-50等,用于肿瘤的普查筛选、查找病因、良恶性质及程度的诊断。
u癌胚抗原(CEA):
参考值:
<10ug/L,升高见于:
1结肠癌,若结肠癌发生转移,CEA升高更明显
2.其他消化道肿瘤也可检测到CEA阳性,如大肠癌、胰腺癌、肺癌以及胃癌
3.非肿瘤疾病,如肠道炎症、肾功不全、结肠息肉、肝硬化、慢性肝炎、闭锁性黄疸等也可导致CEA水平增高
4.妊娠可致CEA水平一过性增高
临床意义:
CEA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敏感性很高,可达80%以上。
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X光检查等。
但CEA并非一种癌的特异性抗原,而是癌的一种相关抗原,缺少特异性,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的监测,疗效的判断。
u甲胎蛋白(AFP):
参考值<10ug/L
升高见于:
1.持续高水平见于原发性肝癌和非精原细胞的睾丸肿瘤。
2.胃癌、结肠癌等内胚层衍生的组织发生的癌,即使未发生肝转移AFP也会升高
3.部分卵黄囊肿患者血清AFP上升;
4.肝脏良性病变时,AFP也可增高。
病毒性肝炎患者AFP轻度增高,慢性肝炎患者约有20%AFP增高。
暴发性肝炎患者AFP明显增高。
5.怀孕可致一过性升高。
u血、尿HCG的检测,参考值:
血清HCG<5U/L,尿HCG阴性,也有利于
肝、胃、肠、胰腺、肺等肿瘤的诊断。
十五、与移植相关的抗原抗体检测及配型
主要检查项目有ABO血型相容实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混合淋巴液培养等以及筛选供体质量所需的移植器官功能检查、有无血液病、结核病、恶性肿瘤、严重全身感染及传染性疾病的检查。
这些是器官移植必检项目和前提,也是保证移植成功和提高受者存活率的关键。
十六、血药浓度的检测
主要有他克莫司(FK506)、环孢素A的检测,常在清晨服药前10min抽血检查,根据血药浓度值,判断药物吸收率和抗排斥效果,为及时调整抗排斥反应药物的剂量和用法提供参考,是移植病人长期需要监测的项目。
标本留取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一)为了保证急诊检测项目的及时检测,请不要将平诊检测项目与急诊检测项目混合的开在一个检验申请单上,避免检测不及时或漏查的发生
(二)血液标本
1标本采集说需注意的生理因素的影响
进食、运动、妊娠、情绪波动、体位、吸烟、昼夜变化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如进食可显著影响血GLU、TG的结果;运动可增加血中肌酸激酶的含量;醛固酮的立卧位结果完全不同;妊娠可影响血生化、血常规等多个项目;皮质醇的昼夜结果差异也很大。
因此采集标本时尽可能避免这些干扰,尽可能在清晨病人空腹的条件下采集,保持条件一致。
2造成不合格标本的常见原因
1)未询问病人姓名,未核对标签,抽错标本。
2)在输液时抽血,造成血样污染或被稀释:
由于前臂静脉存在广泛联系,同一手臂一
侧输液另一侧抽血会污染,输液及输血的针头或滞留管内采血都会造成污染并稀释血样。
3)抽血时压脉带使用时间过长,病人攥拳太紧,部分抽血困难,采血后未卸下针头直
接快速注入试管,甚至注入气泡,造成溶血,这些都将影响检测结果。
4)抽血量少或量不准,需要加抗凝剂的标本未按血液和抗凝剂比例抽血,甚至没有及
时颠倒混匀,造成标本明显凝固而失效。
5)错过最佳采血时间:
如血药浓度,肌酸激酶,皮质醇(Am8:
00、Pm4:
00),疟原虫
(发作时采血),微丝蚴(安静状态下晚上9:
00-11:
00),血培养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或无法停药时下次用药前并在发热时采集,且需多次采集等。
6)抽动脉血气前未准备好橡胶塞,抽时未推完针筒里的肝素,抽后没有将针头及时插入
橡胶塞,忘了马上来回搓动针筒混匀标本,造成部分血液凝固。
7)病人同时需做血培养时的采血顺序:
先注血培养瓶,再注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试管。
3葡萄糖耐量试验:
(1).试验前三天每日碳水化合物进量不得少于300g,
(2).试验前一天晚餐后禁食至试验完毕
(3)试验日抽空腹血2ml,将100g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让病人服下,服后0.5h,1h,2h.3h各抽血2ml测血糖即可。
及时送检。
(三)、尿标本:
1.尿常规:
核对标签,留早晨第一次尿液10-50ml,不可将粪便混入尿液,经期不宜留常规标本。
2.24h尿液留法:
备一3000ml-5000ml的洁净大容器,嘱病人于清晨7时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并于病人解第一次尿时加入防腐剂,继续收集尿液至次晨7时排尽最后一次尿,即24h尿液。
3.尿培养留法——取中段尿:
按导尿法清洁、消毒尿道口,嘱病人自行排尿,弃去前段尿,可由护士用试管夹夹住无菌玻璃试管留取中段尿约5ml,留尿前后均应将无菌玻璃试管口在酒精灯上消毒,留尿困难时可用导尿法留取或膀胱穿刺法收集尿液。
采集后及时送检。
若无法及时送检时应4℃保存。
(注:
严格无菌操作,留早晨第一次尿(细菌阳性率高),且在膀胱充盈下进行,尿内不得混入消毒液)
4.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患者进低蛋白饮食三天,检测当天勿饮茶或咖啡,避免激烈运动,清晨饮水300ml后排空膀胱,此后准确收集5小时的尿液,并抽血2~3ml送检。
(四)粪便标本的采集
1、粪常规:
选取含有粘液、脓血等异常病变成份的粪便于洁净容器中及时送检,查阿米巴滋养体的需保温立即送检,,查蛲虫卵的用透明膜拭子或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在晚12时或清晨便前左右,病人感觉发痒时于病人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并立即送检。
2、隐血试验:
试验前三天禁食肉类及含动物血的食物,禁服铁剂、维生素C等
3、粪便培养:
选取含有粘液、脓血等异常病变成份的粪便于洁净容器中及时送检,冬天保温并于用药前送检。
注意标本不得被尿液、泥土、药物等污染。
(五)痰标本:
由于清晨痰量多。
可嘱病人于清晨先用朵贝氏液再用清水漱口,以除去口腔中细菌,深吸气后用力咳出肺内的痰标本于无菌痰杯中。
对痰少者可嘱其保持头和肩低于胸部水平的姿势10分钟或雾化吸入15%NaCL溶液诱导痰液咳出。
(六)脑脊液、胸腹水标本:
抽取后一般分装三个试管,第一无菌管作培养,第二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脑脊液常规检查。
需要做培养的可直接注入无菌玻璃试管或注入血培养瓶,立即送检。
注:
因脑脊液放置过久,细胞变性、破坏。
可导致计数、分类不准,且GLU等也会因细胞分解而降低,故必须立即送检。
同理胸腹水等也应及时送检。
(七)生殖系统标本:
1、精液:
采集前禁欲3-7天,标本需保温并及时送检
2、前列腺液:
可由前列腺按摩后采集,作常规检查时可直接滴于玻片上,及时送检,防止标本蒸发,作培养时需先消毒阴茎头,再用无菌棉拭子取标本。
3、分泌物:
采集前清洁、消毒尿道口及外阴,尿道分泌物可将无菌棉拭子伸入尿道3-4厘米捻转拭子采集。
阴
道分泌物采集前24小时应禁止房事、盆浴、阴道检查及灌洗等,采集时可用无菌棉拭子(常规检查一般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取材)自阴道深部或阴道穹后部,宫颈2-3厘米处,转动并停留10-30秒取分泌物。
淋球菌培养需保温及时送检,衣原体、支原体等培养无法及时送检时应4℃保存。
(八)耳、鼻、喉拭子标本,胆汁、脓汁、穿刺液等标本:
作培养时均需严格消毒后采集,尽可能多部位采集,保存于无菌玻璃试管或无菌棉拭子试管内,及时送检。
检验科2011
肝胆外科常见一般影像学检查及专科特殊检查的适应症
常见的一般检查项目有:
B超、X线、CT、MRI、ECG、胃镜、肠镜等。
专科特殊检查项目有:
经皮穿刺弹道造影(PTC)、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肝功能储备检查、肝脏解读等。
①B超适用于腹腔、盆腔中实质脏器穿孔、出血、积液、阻塞、结石、肿瘤的检查,常见于肝、胰腺、脾、胆囊、肾、膀胱、输尿管、子宫等的检查。
②X线适用于呼吸系统中肺、支气管炎症、积液、结核、肿瘤;消化系统中的上消化道中食管、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癌症,下消化道中结肠癌、肠梗阻;心脏、大血管的器质性病变;骨、关节疾患;泌尿系结石、肿瘤等。
③CT即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一种特殊的X线,可任何平面断层扫描。
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颅脑外伤、出血、梗阻、肿瘤及脊柱病变;头颈部的瘤或癌;胸部疾病中平片难以显示的心、大血管重叠病变;腹部肝、胆、胰、腹膜腔,盆腔泌尿生殖系统中占位、炎症、外伤性病变。
价格较贵。
④MRI核磁共振,对颅骨骨折和颅内急性出血不敏感,但对颅颈交界部肿瘤早期脑梗脊髓空洞先天异常诊断价值高;心脏大血管病变、纵膈肿瘤及转移情况;肝、肾、膀胱、前列腺、子宫的占位病变;骨髓肿瘤,感染等。
MRI在骨骼、肺、胃肠道方面显示效果较差。
价格昂贵。
⑤胃镜适用于食道、胃、乃至十二指肠疾患的检查,食管癌、胃各部的溃疡、出血、穿孔、肿瘤及十二指肠的溃疡直视检查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