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章8.pptx
《西方经济学章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章8.ppt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二、垄断及反垄断措施三、外部性及解决四、公共物品,1,能力培养1.能用所学知识对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2.利用微观经济政策,解决市场失灵问题3.响应哥本哈根会议精神,利用外部性知识谈谈如何消除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从而节能减排,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2,目标知识1.掌握引起市场失灵原因。
2.了解反垄断法、科斯定理公共产品的选择。
3.明确政府的微观政策。
4.了解外部性及其解决,3,知识导入,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今世界震撼,但是,其生态环境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德国明镜周刊对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进行了专访,他说这些问题将很快引起全民关注,并将产生成千上万“环境难民”,污染问题令人堪忧,中国经济以95的发展速度,但在发展上消耗了太多原材料。
比如,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近6倍,或许少令人尴尬的结果是,比印度还多3倍。
事态不能这样发展下去。
因为许多原材料稀缺,没有足够的土地,人口持续增长。
4,目前,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这个数字是50年前的2倍:
到2020午,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沙漠化,可居住及可利用土地都是50年前的一半。
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而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
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
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的。
最后一点要强调的是,全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5个。
环境问题对经济影响很大,出于空气和水已经被污染,中国的GDP为此损失了815,而这还没有包括健康问题的损失。
5,第一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又被称为市场失效或市场缺陷,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某些限制,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佳状况。
广义的市场失灵则还包括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波动以及按市场分配原则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
市场失灵导致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使社会福利达到最佳状态,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或情形下失去了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从而降低经济运行效率。
6,理想市场,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有效配置。
当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
市场有效,市场万能,回忆,7,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1)市场势力(垄断和寡头):
少数经济主体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即由少数市场的参与者影响或决定市场价格。
(2)外部性(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直接效应。
(3)公共物品publicgoods:
使所有消费者都得益而市场不能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物品。
(4)不完全信息。
信息成本高昂,信息不能均匀分配,信息不完全可能造成垄断力量,以影响消费者福利为代价谋取垄断利润。
8,【小知识】市场不是万能的谚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栽树给与栽树无关的第三方带来了好的外部效应。
但也有带来坏的外部效应的成语,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如果用市场调节的方法,乘凉的人(消费者)是不会为乘凉支付费用的,对栽树者(生产者)而言,虽然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而失火的肇事者(生产者)虽然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
如京民大厦的火灾使与它紧邻的“东北猎人”饭店关门,而京民大厦并不会为这家饭店支付损失。
这时就出现了“市场失灵”。
9,三、政府失灵的表现,
(一)政府管制可能出现失误
(二)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寻租即利用权利寻求“租金”。
它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企业向政府有关官员交租,寻求在某种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下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阻止其他企业进入竞争,以维护其垄断地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对既得经济利益进行再分配,从而获得租金;二是政府机关的某些官员利用权力设租和收取租金,这种寻租行为阻止了社会从市场竞争中获利,降低了社会福利。
10,(三)官僚主义导致政府规模扩张(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四、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
(一)政府干预的方式1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经济政策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宏观及微观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价格管制政策等,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达到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矫正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的现象。
11,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4计划指导计划指导是指通过政府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12,
(二)政府干预的作用1保护公平竞争、限制垄断2解决外部性3提供公共物品4防止信息不完全5解决通货膨胀、失业等6调节收入分配,13,第二节垄断及反垄断措施,一、垄断的类型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一)垄断的类型垄断主要有两种类型:
自然垄断和市场垄断。
1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是指因产业发展的自然需要而形成的垄断状态。
自然垄断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
另一方面是由于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一家厂商同时生产多种相似的产品所产生的成本节约的情况。
14,2市场垄断市场垄断是指由一家或几家厂商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市场供给和需求而产生的垄断。
市场垄断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产品的差别。
产品差别越大,垄断程度就越高。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某些行业竞争的限制,包括进入限制、专利限制和外贸限制,从而造成的市场垄断。
进入限制是指政府为了实现规模收益递增或生产成本的降低,特许某一家或某几家大厂商经营某个行业的生产,其他企业不能随意进入该行业,避免其对规模经济的损害,从而使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商处于垄断地位。
15,专利限制是指政府给予发明创造者的特别保护,赋予发明创造者独自生产或使用具有专利性质的产品或生产方法的权利,从而使发明创造者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垄断优势。
外贸限制是指政府为了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对产品的进口实行各种关税及非关税限制措施,降低国外厂商对国内厂商形成的竞争压力,从而使国内厂商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
16,
(二)垄断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1)降低经济效率。
思考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国有造成的,还是垄断的产物?
解析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是世界性的难题。
许多人认为效率低下的关键是国有产权制度。
但是,在对国有和股份制这两种产权制度进行比较之后,。
人们发现,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国有企业一定会丧失效率。
人们还发现,那些缺乏效率的国有企业一般都是垄断企业,就是说,垄断是国有企业缺乏效率的主要原因。
17,在我国,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较多,行政事务耗费了企业领导者的精力,并制造了不平等竞争的环境,迫使企业竞相争夺垄断权利,如果“承包制”或“股份制”等产权制度改革不触及垄断问题,国有企业将很难彻底走出困境。
例如,我国电话业在独家垄断时期,安装一部电话要收取4000元钱。
但是,政府只是将独家垄断改变为寡头垄断:
现在安装电话已经基本不收费了。
竞争迫使企业从效率中要效益,国有企业加入市场竞争是其提高效率的前提条件。
(2)导致寻租行为(3)可能限制技术创新,18,二、反垄断措施,
(一)制定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把垄断或试图垄断市场的行为视为违法,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制裁。
例如:
约翰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被指控以收买竞争对手,迫使铁路公司向对手实施歧视性待遇等措施来垄断石油业。
美孚石油公司也控制了大约九成的市场。
199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这家公司罪名成立。
我国的反垄断法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共分为8章57条,包括:
总则、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19,
(二)对自然垄断的限制,对于自然垄断,政府主要是通过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对企业实行限制。
价格管制的方法主要有:
1.成本加成定价法2.收益比率定价法3.最高限价法进入管制主要的限制手段是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
另外还可以采取国有化政策,将某些行业由国家直接从事生产或原来由私人经营的生产转归国家,实行国有化。
20,【思考】国有化具有哪些弊端?
【解析】国有企业比私人企业更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有些政治因素可能影响国有企业的效率。
例如,为了制造就业机会以争取选票,某些政治家可能要求国有企业不要为了效率而裁员。
某些政治家出于私利,会将某些缺乏才能的人安排到国有企业做管理者。
某些政治家还可能要求国有企业实行低价政策,当财政无力弥补国有企业低价政策引起的亏损时,国有企业可能实行价格歧视政策。
例如,国有电力公司对商业用电收费标准高于民用电,这相当于一种隐含的税收,即对商业企业收税以补贴居民。
在特定环境下,这些政治因素可能引起国有企业亏损和缺乏效率。
21,我国公用事业取消垄断势在必行,在消费者对一些垄断性公用事业的价格和服务的阵阵批评声中,民航的“三国演义”、电信的一分为四、铁路的网运分离等等。
说明改革已经触及到难度最大、影响力深远的关键部门。
对这些领域的改革,首先,要实行政企分开。
长期以来,垄断性较强的公用事业,大都政企一家或“明分暗不分”,这是许多产品和服务难以改善、运作难以顺应市场规律的根本原因。
要想让这些领域走向市场,必须果断地实行政企分开,必须坚决地割断主管部门与产业间的直接利益关系。
22,其次,要打破“一花独放”的垄断局面。
从世界发展潮流看,垄断性公用事业走向“分治”、走向多家经营,走向对民间投资开放是大势所趋,一些原来认为不可能实行竞争的领域如铁路、电力、电信等,多家竞争的局面早已形成。
因此,降低市场准入程度,以竞争促发展,以竞争改善产品和服务,提高效率是各产业的必然选择。
第三,由于垄断性行业特别是公用事业的特殊性,还必须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包括政企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既要保证企业的商业利益又不损害公众利益,既要取得行业的经济效益又不损害社会效益,是公用事业企业改革的一大难点。
因此,在体制设计、盈利目标安排上,对此要有周全的考虑。
同时,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听证会制度,对企业的成本、营销、价格进行有力的监控。
23,我国电信改革大事记,1988年,中国国家体改委提出中国电信改革方案,准备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邮电部向社会开放部分电信业务,包括无线寻呼等9种,而基本电信业务电话业务尚未开放。
1994年1月,吉通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7月,中国联通公司成立。
1998年3月31日,信息产业部成立。
成立4年的中国联通公司虽然在寻呼、移动通讯市场取得不俗的业绩,但远远没有达到形成双寡头竞争所需的10%的市场份额。
1999年2月11日,在国务院总理办公会上通过了宽带IP网项目。
3天后,中国电信改革方案通过。
24,1999年3月1日,中国信息产业部对现行邮电资费进行调整。
1999年4月,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4月27日,信息产业部批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吉通公司进行IP网络电话业务试验。
2000年6月,中国联通在纽约、香港成功上市,筹集资金56.5亿美元。
2000年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我国首家中外合资电信运营企业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国务院批准再次对电信资费进行结构性调整。
25,三、外部性externality,一、外部性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外部性的含义外部性又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或者说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影响而又不需要为这种影响付出代价或得到补偿。
外部性类型,正外部性(外部经济):
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
26,
(二)外部性的特点,1.人为性外部性是由于经济主体如个人或厂商的经济活动所导致的,因此,外部性其实是一种人为活动。
2.派生性外部性是在某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外派生出来的影响。
3.广泛性外部性包括对生态环境等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一切生物或非生物影响。
27,二、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性造成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及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差异,从而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
(一)生产的外部性生产的外部性也分为生产的正外部性和生产的负外部性。
1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的正外部性是指厂商或个人的生产行为对他人或社会造成的有利影响,但并未得到任何回报。
此时,经济主体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或者说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28,如蜜蜂的生产者,传播了花粉。
上游居民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的用水得到保障。
29,2生产的负外部性生产的负外部性是指厂商或个人的生产行为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但又未进行补偿。
此时,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或者说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
造纸厂的三废。
木工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
上游伐木造成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对下游的种植、灌溉、运输和工业产生不利影响。
30,
(二)消费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同样也分为消费的正外部性和消费的负外部性。
1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的正外部性是指消费者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带来了有利的影响,但并未得到补偿。
此时,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
养花而观赏的人,给予养蜂人和邻居带来了好处。
2消费的负外部性消费的负外部性是指消费者的行为使他人或社会付出了代价而又未予以补偿。
此时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
吸烟。
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
31,32,三、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一)私人解决方法科斯定理通过产权明确化来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想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尔德科斯(RonaldHCoase)为代表的产权学派经济学家提出来的。
科斯认为:
外部性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当而造成的,通过政府税收或补贴解决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减少,因此,政府不需要通过这些方法来消除外部性,只需要界定并保护产权,就可以促使市场交易达到帕累托最优。
科斯定理可以表述为: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
33,
(二)公共政策的解决方法,1税收和补贴对造成负外部性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与企业所造成的损害或损失相等,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
除了征税以外,还可以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污染治理费用补贴,使企业的产出尽可能保持不变。
对于一些外部负效应严重的企业,必要时,可以对其罚款。
反之,对存在正外部性的企业,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使得企业的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
34,生产的负外部性图示,通过征税,使供给曲线左移到最优社会成本。
防止负外部性的东西生产过多。
Q,P,D,S,S1社会成本,现有均衡,最优,消费的负外部性,也可以通过征税,使需求曲线左移到最优。
防止负外部性的东西消费过多,限制交易量。
35,生产的正外部性图示,通过给予额外的奖励,使得供给曲线右移到最优。
促进正外部性的东西生产更多。
Q,P,D,S,S2社会收益,现有均衡,最优,消费的正外部性,也可以通过各种鼓励措施,使需求曲线右移到最优。
使得正外部性的东西消费更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6,2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解决外部性的另一种方法。
将两个企业合并起来,可以将外部问题内部化解决。
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经济效应,因此合并后企业的私人收益和私人成本就等于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经济社会处于有效率的状态。
3直接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规定厂商可以做什么及不可以做什么。
对于一些污染和影响居民健康及安全的外部性,很多国家都通过直接管制的方法来解决。
4颁发交易许可证政府可以通过颁发交易许可证的方法来控制企业负外部性的影响。
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首先向政府购买到许可证,才有权利释放一定数量的污染物,相当于向政府缴纳了一定数额的污染排放费;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控制交易许可证颁发的数量来控制整体的污染水平。
37,第四节公共物品,一、产品的划分与公共物品的特征,私人物品:
既具有排他性,也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准公共物品:
排他性、竞争性,两者只具其一的物品。
公共物品:
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的物品。
排他性:
不付费,就会被排除在消费之外。
竞争性:
一旦某人消费了某个物品,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
非排他性:
无法排除一些人“不付费便可消费”,或者排他成本过高。
非竞争性:
不需增加成本,即可增加对它的消费。
增加消费者,并不影响他人。
38,二、公共物品的分类,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一)纯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例如前面提到的国防,还有警察、消防、天气预报等,都属于纯公共物品。
(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是指不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例如,教育、公路、医疗等。
它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
准公共物品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备非竞争性但又具备排他性的物品,例如有线电视,由于存在技术屏障,对于用户来说,必须首先缴纳相关费用以后才能收看有线电视节目,具有排他性。
但是增加一个用户并不会影响到别人收看有线电视节目,因此,具有非竞争性。
39,另一类是具备非排他性但又具备竞争性的物品,比如森林、河流、草地、公路、市区公园等,人们都可以享用种类物品,不能排斥他人对这些商品的享用;但是一个人的使用却会减少他人对这些物品的使用。
三、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着市场失灵,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只能是政府,私人市场提供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公共物品的数量无法由市场价格来调节。
纯公共物品需要由政府提供,例如国防、社会治安、行政服务及不收费的公路、桥梁等;准公共物品部分需要政府提供,如机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部分准公共物品也可由私人厂商提供,如部分收费的公路、桥梁等,,40,
(一)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即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
具体来说,就是将一项公共物品建设项目所产生的收益现值加上估计,然后再将其与预期所需要支出的成本相比较,求出该项目计划可能产生的全部收益与全部成本的比率,然后再将各个项目的比率进行比较,作出取舍和决策。
如果收益与成本的比率大于1,则说明应该建设该项目;若收益与成本的比率小于1,则说明不应该建设该项目。
关于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结论充其量只是个约数,在一些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中,根据成本-收益分析进行决策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1,
(二)投票方式,投票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公共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公共物品的供给。
投票的规则主要有两种:
一致性规则和多数性规则。
一致性规则是指在决定某种公共物品的供给量时,必须经全体当事人一致投赞成票才能通过。
一致性规则也存在很大的缺陷:
决策成本太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资源;只要有一个人不赞同,方案就不能通过,导致很多情况下无法达成协议。
42,多数票规则是指公共物品的生产方案只要超过半数的人投票通过即可实施。
采用多数票规则相比一致性规则的交易成本低,容易达成协议,能增进多数人的福利。
多数票规则也存在一些缺点:
其一,多数规则使少数人的福利受损,不能满足全体成员的偏好,赞成的多数给反对的少数增加了负担,不能达到最优状态,而且不易确定总效用使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其二,赞成者的净福利会增加,反对者的净福利会减少;其三,可能出现不确定的投票结果,多数票规则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在实际决策中往往导致循环投票。
43,公共物品的典型案例,公地悲剧thetragedyofcommons:
对具有公共品特征的自然资源,如公共鱼塘和草地、飞机航线、电波频率等,资源可能被滥用。
公海捕鱼。
假设一大湖,内有鱼虾无数,每个钓鱼者的钓鱼边际成本为零。
在“自利”假设下,钓鱼者自由进入,每个人竞相捕鱼,最终导致“鱼虾”资源的滥用。
过渡放牧。
一块公共草地,虽然每个人放羊不影响其他人放羊。
然而一旦放羊数大于草地容纳的头数,结局只能是,公共草地被滥用,最终导致大家都放不成羊。
44,四.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导致供给太少甚至没有。
即私人不愿意提供这种物品。
但这种物品又是所必需的,如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
搭便车Freeriding:
即使不付费也能享受到有关利益的行为。
搭便车的存在,不能到达帕累托最有效的供给水平。
消费者可以免费享用公共品。
公共物品影响到几乎所有居民,而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只有国家或者政府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45,五、政府提供物品的三种方式:
1.中央政府直接经营.2.地方政府直接经营.3.地方公共团体经营.六、私人提供共物品的六种形式:
1.签订合同.2.授予经营权.3.经济资助.4.政府参股5.法律保护私人进入.6.社会服务.,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