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j*** 文档编号:3078355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

《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doc

2017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



南京市是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创新型试点城市,近年来积极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创新能力逐年提升。

2016年,南京市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为3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12个GDP超万亿的城市中,科技研发R&D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南京排名第9。

一、南京市科技研发的主要状况及特点

几年来,南京市R&D经费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高。

2016年,南京市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为3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社会R&D投入强度3.05%,比上年提升0.06个百分点。

近五年来R&D经费和研发投入强度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

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年全社会R&D研发人员123926人,比上年增长3.7%;研究与开发机构2340个,增长7.5%;专利申请65198件,增长16.2%;专利授权28782件,增长2.4%;发明专利申请31556件,增长13.4%;发明专利授权8697件,增长5.5%。

全社会研发R&D经费的主要特点:

主体在企业,约占三分二;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强,比重超三分之一。

2016年,国家统计制度调查的规模以上企业R&D,占全市R&D总投入的63.4%;高等院校R&D占20.7%;科研院所R&D占11%;另有近5%左右其他单位数据。

数据来源:

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进一步观察各类研发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多年来,研发投入持续呈现上升态势。

除2015年略有回落外,2016年再现增长,R&D占全市的44.6%。

数据来源:

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规模以上服务业。

近年来,研发投入增长势头强劲。

2016年,南京市规模以上服务业R&D已达55.16亿元,占全市的17.2%。

与2013三经普年的17.02亿元相比,年均增幅48%。

重点服务业企业R&D投入强度已从2013年的0.5%,上升到了2016年的1.5%,提高了1个百分点,年均提升0.33个百分点,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数据来源:

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建筑业。

大企业支撑作用突出。

南京市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几家大型企业,单位数占20.1%的大型企业,实现了建筑业84.9%的R&D。

2016年建筑业R&D4.91亿元,与2009R&D清查年的2.28亿元相比,年均增长11.6%。

以上工业、服务业、建筑业三类企业R&D投入203亿元,占全市的63.4%。

4、高等院校。

研发实力雄厚。

南京市教育资源雄厚,高校林立,人才众多,培养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乃至世界高水平的一大批的研发力量。

2016年高等院校R&D66.4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占全市R&D比重20.7%。

高校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左右,是南京市研发投入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强有力的力量保证。

有数据显示,江苏省高校的研发整体实力在全国排名第2,仅次于北京;其中:

理工农医学科排名第2,人文社会学科排名第3,次于北京和上海。

而江苏省高校的主体是在南京,江苏985高校3所中的2所、211高校11所中的8所均在南京。

5、科研机构。

研发实力不容小觑。

2016年南京市科研机构R&D为35.42亿元,占全市R&D的11.1%,也是南京市R&D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南京与兄弟城市科技研发投入的比较及特点

为了解南京市与国内12个GDP超万亿元城市科技研发及相关情况,我们收集了相关数据(文中数据个别城市因收集途径和时间不同会略有出入),重点从R&D及其相关的知识产权专利等方面情况做出比较分析。

1、R&D投入较GDP位次排位前移2位

2016年,GDP超万亿城市R&D及其占比排名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

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上表可以看出,万亿俱乐部城市R&D的排位与GDP的排位,除个别城市外,一般大体相当,上下不超过2个排位。

科技研发R&D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R&D达到或已接近千亿元,前三位均远高于其他九个城市。

南京市在12个城市中排名第9,比GDP的排位前移二位;而R&D投入强度,排名前三甲的是北京、深圳和上海,南京市排名第6,强度排名比R&D排名位次前移3位,比GDP的排位更是前移五位,处于12城市的中游水平。

2、知识产权情况与R&D情况排位相当

南京市知识产权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在12个GDP超万亿元城市排名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

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专利和发明专利前三位的均为北京、深圳和上海,南京市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在12个城市中排名均为第9位,与研发R&D的实力水平位次也是吻合相当的。

3、工业R&D排名落后,但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居前

数据来源:

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上表数据看,工业研发排名前三位的是深圳、上海和苏州市,南京市工业R&D排名靠后,居第10位,与排名第九位的杭州市有较大的差距,与后一位第11位的武汉市差距不明显。

而南京市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情况较好,达到了39.95%,排名仅次于苏州,为第2名,反映出南京市企业研发活动开展普遍程度相对较好。

4、南京市服务业企业研发排名靠前,建筑业企业研发表现尚可

南京市服务业企业研发表现较好,排名靠前,排在第4位。

与排在前2位的上海市和杭州市有较大差距,与第三位的深圳市的差距不大,争取赶超进入前三位还是有可能的。

南京市建筑业R&D,排名第7,与6名的广州市还有较大差距,向前赶超难度较大。

与后一位的青岛市4.82亿元差距不大,保持位次还需努力。

数据来源:

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南京市研发及相关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发等情况总体位次偏后。

南京市科技研发R&D总量和专利情况在12城市中排名均为第9。

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实力雄厚,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重点研究关注的问题。

数据显示,地区创新活动越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

R&D水平与GDP水平基本是正相关的,如何利用好南京市的研发创新能力积极带动南京市GDP同步提升,北京、上海、深圳在这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南京市R&D现状结构还不太合理。

企业在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投入比重还不够高。

2016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仅占全市R&D投入总量的44.6%,加上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R&D,也只占到全市R&D的63.4%。

从12个城市数据看,很多城市企业R&D占全市R&D的比重在90%以上,地区创新活力表现得较强。

调动好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重要。

3、R&D占比低于GDP占比。

2016年,南京市占12城市经济总量GDP的比重为5.3%,而南京市R&D占12城市比重仅为4.8%,低于GDP的比重0.5个百分点。

南京市R&D还有提升空间。

四、思考建议

1、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成为科技强国,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源于他们“用工厂作为实验室”的思想,企业既是工厂也是研究机构,企业在研发创新中占有了相当大的份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要促使南京市科技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决定性作用,使创新链与产业链在企业内部高度融合,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2、发挥南京市科教资源优势,促进产学研充分合作。

南京市科教资源优势突出,普通高校53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8所,高水平大学数量等科教资源处于全国前列,在全国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要切实用好南京市的科教资源,促进其前沿技术研究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基础论文核心期刊发表上,逐步使其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项目课题成果,在南京市落地升根,开花结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南京市企业研发的整体实力提升。

3、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南京市从事创新创业研究,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南京市创新创业。

学习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营造创新发展的政策机制,加上完善的科研配套,持续吸引大批高校才子、海归精英到南京市创业发展。

积极营造凝聚南京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提升南京市科技强市的发展战略空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

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

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

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年度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

数据来源

数据种类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公开发布的各类年度数据、季度数据、月度数据等

政府部门

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经济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等

行业协会

年度报告数据、公报数据、行业运行数据、会员企业数据等

社会组织

国际性组织、社会团体公布的各类数据等

行业年鉴

农业、林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装备、房产、建筑等各类行业数据

公司公告

资本市场各类公司发布的定期年报、半年报、公司公告等

期刊杂志

在开期刊杂志中获取的仅限于允许公开引用、转载的部分

中商调研

研究人员、调研人员通过实地调查、行业访谈、获取的一手数据

中商的产业研究服务优势

产业研究优势

优势体现

丰富的数据资源、强大数据挖掘能力

中商是中国首家自建数据库系统的产业研究咨询机构,公司自主研发的Askci数据库和CISource中商情报通对各类数据建立中商企业数据库、全球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区域数据库、调研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覆盖近5000多个细分产业数据。

知名的研究团队,优质的研究咨询服务

中商拥有具备专业背景知识和熟悉产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产业分析师、行业专家及咨询顾问共计300余名,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细分行业及政策法规研究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

公司研究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及个性化的专项咨询服务。

专门的客服团队,满足客户个性化咨询服务

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客服团队,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满足,并且能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处理,深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与业务创新,开创了民营银行筹建、保险公司筹建等新型咨询服务业务。

产业大数据平台成就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

公司旗下中商情报网是是国内专业的商业大数据发布和查询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吸引培养了一批忠实用户,已成为中国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为国内外企业、金融从业人员、创业人员、科研院所工作者等提供客观、时效、高价值的商业资讯。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

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