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775561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人教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资料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人教部编版

必读中国成语故事(六)

  克己奉公

  东汉初年,颍阳有个人名叫祭(zhài)遵。

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皇帝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便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

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

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实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

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

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

“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

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

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

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

等他年老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就是这样一名良臣,即使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十分怀念。

  后来人们就把祭遵的这种高尚的精神概括为成语“克己奉公”,用来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

 空中楼阁

  古时候,有一个既愚蠢又固执的富翁。

有一天,他去拜访另外一个富翁。

到了这个富翁的家里之后,他看见那楼房造得十分华丽美观,明亮宽敞,心中非常羡慕。

他呆呆地望着楼房,暗暗地想:

我的钱财一点儿也不比他少,为什么不可以建造一座这样高大美观的楼房呢?

他回到家里以后,马上就把当地的工匠找来,问道:

“那座气派非凡的高楼是你建的吗?

”工匠回答说:

“是我建的。

”富翁很高兴,跟工匠说:

“你也照样给我建一座那样的高楼吧。

”木匠答应了这个富翁的要求。

  没多久,工匠就动手建造高楼了。

富翁看到工匠从地上建造房屋,感到奇怪,就问:

“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木匠答道:

“建三层楼房啊。

”富翁听了,直摇脑袋,着急地说:

“我不要下面两层,赶快给我建造最上面的第三层。

”木匠听了这傻话,真是哭笑不得,耐着性子给他解释:

“这是办不到的。

如果不造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三层是建不起来的。

”富翁坚持他的意见:

“我不要下面两层,你们一定要给我建最上面的那层。

”当地的人们听说这件事后,都觉得这个富翁太愚蠢可笑了。

  “空中楼阁”就是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原意是指悬在半空中的楼房亭阁。

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口蜜腹剑

  唐玄宗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的大臣兵部尚书李林甫却是一个心术不正、狡猾阴险的小人。

他用卑鄙的手段讨好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杨贵妃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因此李林甫很得唐玄宗的宠信,官位一直升到了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成了大唐的宰相。

  有一次,唐玄宗很赏识外官严挺之的才能,想重用他。

李林甫心中嫉妒,就设法陷害严挺之。

他故意怂恿严挺之装病回京,以便任用。

等严挺之回来了,李林甫又上奏唐玄宗,说严挺之得了很严重的病,不能行动。

因此,严挺之最终也没有得到重用,有苦说不出。

  又有一次,李林甫想打击另一个与他争权的大官李适之,假意对他说:

“华山那地方储藏着大量的金矿,如果能开采出来,皇上一定很高兴。

”李适之听了李林甫的话,就立即禀告唐玄宗,并请求派自己去开采。

唐玄宗征求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回答:

“华山是帝王之气集中的地方,如果在那里挖金子,恐怕对皇上不利。

”从那以后,唐玄宗就对李适之不太信任了。

  李林甫这样阴险狠毒,一直为后人所唾弃。

北宋的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的为人说:

“口有蜜,腹有剑。

  后来,人们就用“口蜜腹剑”作为成语,形容某些人话讲得甜蜜动听,但心里却极其阴险恶毒。

  

  口若悬河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年轻时的郭象,不仅好学,而且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这使得他知识渊博,对于事情的分析也常常很独到。

因此,郭象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了。

  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了深刻的理解。

当时,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一概谢绝,每天只是埋头研究学问,或者和志同道合的人谈论哲理。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活得充实自在。

但是,又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廷中做了黄门侍郎。

  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而且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

“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意思是说,听郭象说话,就好像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

  后来,人们根据王衍的话,引申出“口若悬河”作为成语,用来形容某人能言善辩,讲起话来滔滔不绝。

  

  脍炙人口

  春秋时,有父子二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

父亲曾皙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再吃羊枣。

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

  公孙丑问:

“老师,脍炙(脍,细切的肉;炙,烤肉)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孟子说:

“当然是脍炙好吃啊,这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不爱吃脍炙的!

  公孙丑又问:

“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肯定也都爱吃,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而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

“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原文是:

‘脍炙,所同也’);羊枣的滋味确实比不上它,但羊枣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

就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脍炙人口”这个成语就是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引申出来的,原意是指人人都爱吃的美食,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旷日持久

  战国时期,燕国有个名叫荣蚡(fén)的人。

他骁(xiāo)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

燕国国君封他为高阳君,命令他率军攻打赵国。

赵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国相赵胜想出一个办法,说道:

“齐国的名将田单,善于带兵打仗。

我国割三座城池送给齐国,以此为条件,请田单来帮助我们带领赵军作战,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但大将赵奢不同意这么做,他说:

“即使田单肯来指挥赵军,我国也不一定取胜,如果打不过荣蚡,那就是白请他来了;即使田单确实有将才,那他也未必肯为我国出力,因为我国强大起来,对他们齐国称霸不是很不利吗?

因此,他不可能为我国的利益而真心实意地抵抗燕军。

  赵奢又分析说:

“田单要是来了,他一定会把我们赵国的军队拖在战场上,不战不降,荒废时间。

旷日持久,几年之后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会被消耗掉,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赵王和赵胜还是没有听赵奢的意见,仍旧割让了三座城池请田单来当赵军的统帅。

结果,赵国被卷入了一场得不偿失的消耗战,消耗了很大的国力。

  后来,人们就用“旷日持久”来形容荒废时间,拖延很久。

旷,荒废,耽误;持,持续,拖延。

  

  狼子野心

  春秋时,若敖氏的后代子文做了楚国令尹。

当时,楚国不设相国,令尹是最高的长官。

他为人公正,执法严明,楚国的属官和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叫子良,在楚国做司马,生了个儿子叫越椒。

越椒满月那天,司马府宴请宾客,府中一片喜气洋洋。

子文也应邀来到司马府,看到侄子越椒后,大吃一惊,急忙找来子良,告诉他必须把这个孩子杀掉。

子良听到哥哥这样说吓了一跳,问道:

“为什么呢?

”子文说:

“你看这个孩子,样子像一只狗熊,声音又像豺狼,如果不杀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我们若敖氏的祸害。

谚语说:

‘狼子野心。

’这明明是一只狼嘛,哪能把它养起来呢?

”子良更加不高兴了,他生气地说:

“孩子是我的,我决不能杀死他!

  子文对此事十分忧虑,他临死的时候,把族人和亲信叫到跟前,告诫他们说:

“千万不能让越椒掌权。

将来越椒一旦掌权,你们就赶快逃命,免得遭难。

  子文死后,他的儿子斗般当了令尹,越椒也接替父亲做了司马。

后来,越椒设计害死了斗般,接任了令尹一职,并且带领若敖族人举行叛乱,被楚王打败,整个若敖氏全族的人也被剿灭了。

  成语“狼子野心”本来是说狼崽虽小,却有凶残的本性。

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凶暴的人必然怀有野心。

  

  老生常谈

  三国时候,有个名叫管辂(lù)的人,从小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尤其喜爱天文。

十五岁时,已熟读《周易》,通晓占卜术,渐渐有了名气。

日子一久,他的名声传到吏部尚书何晏(yàn)、侍中尚书邓飓(jù)耳里。

  有一天,这两个大官派人把管辂召来替他们占卜。

管辂早就听说这两人是曹操侄孙曹爽的心腹,胡作非为,名声很不好。

他想趁这个机会好好教训他们一顿,灭灭他们的威风。

  何晏一见管辂,就大声嚷道:

“替我算一卦,看我能不能再有机会升官发财。

另外,这几天晚上我还梦见苍蝇总是叮在鼻子上,这是什么预兆?

”管辂想了一想,说:

“从前周公忠厚正直,辅助周成王建国立业,国泰民安;现在你的职位比周公还高,可感恩于你的人很少,惧怕你的人却很多,这恐怕不是好预兆。

你的梦按照卜术来测,也是个凶相!

”管辂接着又说:

“要想逢凶化吉,消灾避难,只有多效仿周公,发善心,行善事。

”邓飓在一旁听了,连连摇头说:

“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

”管辂听了哈哈一笑,说:

“虽说是老生常谈,却不能加以轻视啊!

  后来,曹爽在与司马懿的斗争中惨遭失败,作为曹爽心腹的何晏和邓飓都被司马懿杀害了。

  成语“老生常谈”本来是指老书生常讲的话,后来多用来比喻人们早就听惯的、没有新鲜内容的话。

  

  力不从心

  东汉时期,北部的匈奴不断骚扰汉朝边境,并凭借军事力量统治西域的弱小国家。

公元73年,汉明帝刘庄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抵御匈奴的侵犯,就派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在西域前后生活了三十年。

他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为祖国北部边境的安宁,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朝廷将他封为定远侯。

  班超年近七十岁的时候,感到身体渐渐衰弱,又非常思念家乡,便上书汉和帝刘肇(zhào),请求把自己调回玉门关以内,以免老死西域。

  班超的妹妹班昭也递给汉和帝一份奏折,说:

“班超现在衰老多病,满头白发,两只手也不听使唤了,耳朵聋了,眼睛花了,走路必须要拄拐杖才行。

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班超的力量已经不能使他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了。

(原文是:

‘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

’)这不仅损害了国家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功绩,而且忠臣也无法尽力效忠,这多么让人痛心啊!

  汉和帝看到这份奏折后深受感动,于是就把班超从西域召了回来,让他安度晚年。

班超回到洛阳后,由于旧病复发,不久就病逝了,终年七十一岁。

  后来,人们就用“力不从心”作为成语,形容心里想达到某个目标,但是力量不够。

  

  厉兵秣马

  春秋时代,秦国和晋国联合攻打郑国。

后来,秦穆公却暗中与郑国单独媾(ɡòu)和,并派杞子带领军队以帮助郑国保卫边疆为名进驻郑国,企图吞并它。

杞子的军队进驻郑国之后,发现郑国没有什么戒备,就派人去报告秦穆公,请他秘密派兵来袭击郑国,一举灭掉它。

秦穆公得到杞子的情报之后,马上派孟明视这位大将带兵出发。

  秦军到了郑国的边境滑地,恰好有个郑国的卖牛商人弦高要到洛阳去做买卖。

弦高发现秦军要袭击郑国,他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就冒充郑国使者,宰了十二头牛,代表郑国慰劳秦军。

同时,马上派人回报郑国国君郑穆公。

郑穆公得到报告后,马上下令准备应战,并且派人到秦军驻地侦察,发现秦军正在整盔甲、磨兵器、喂战马。

(原文是: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于是郑穆公就派皇武子去见秦军驻郑国的将领杞子,告诉他说:

“你们在我们郑国已经驻扎了很久,我们的供给也不足了,听说你们快回国了,我们郑国有个园圃,你们可以到那里去打猎。

”杞子听他这么一说,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暴露,就跑到齐国去了。

孟明视发现郑国已经有准备,也认为袭击它不会取得胜利,于是不战而回。

  后来人们引用“厉兵秣马”表示磨快兵器,喂饱战马,准备作战,也常常用来比喻积极进行准备工作。

厉,磨刀;秣,喂牲口。

  

  励精图治

  公元前74年,西汉大将军霍光立刘询为汉宣帝。

由于当时宣帝年纪小,因此一切朝政大事都由霍光独揽,汉宣帝只是个摆设。

  霍光虽然掌握着大权,霍氏一门也被封为三侯,但是霍光的老婆仍然感到不满足。

她为了使自己的小女儿成为皇后,竟然勾结御医杀害了许皇后。

霍光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就利用职权袒护了自己的老婆。

  公元前68年,霍光死后,当时的御史大夫魏相建议汉宣帝逐步削弱霍氏的权力。

汉宣帝便听从了魏相的建议,逐步采取措施,最终罢免了霍氏三侯的爵位,并对魏相更加重用,不久就封他为丞相。

这更加引起了霍氏家族对魏相的怨恨和害怕,他们计划假借太后的命令,先杀死魏相,然后再废弃汉宣帝。

汉宣帝得知消息后,马上行动,将霍氏满门抄斩。

  从此以后,汉宣帝开始亲自处理朝政,他决心振奋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

(原文是:

“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

”)汉宣帝在位二十五年,由于他的努力,使得原来衰败的西汉王朝重新强盛了起来。

  成语“励精图治”由“励精为治”演变而来,表示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

  

  两败俱伤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陈轸(zhěn)的人。

他非常聪明,遇事总是能想出很多好办法。

有一次,他受到楚王的派遣,出使到秦国去。

当时,韩、魏两国互相攻打,打了一年多,仍然没有分出胜负。

秦惠王打算出兵干涉,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秦惠王知道陈轸很有见识,便向他请教。

  于是,陈轸讲了卞(biàn)庄子刺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卞庄子的人看见两只老虎正要咬一头牛,卞庄子见了,马上拔出剑来,想冲过去与老虎搏斗。

旁边的人劝他说:

“这两只老虎正在争吃一头牛,争着争着就会互相撕咬,结果一定是小的被咬死,大的也会受伤。

到那时,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了伤的,一下子就把两只老虎都解决了。

”卞庄子觉得这个人讲得很有道理,就远远地看着那两只老虎。

不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互相打斗起来,小老虎被咬死了,大老虎也受了很重的伤。

这时,卞庄子冲上去,刺死了受伤的大老虎,一下子就把两只老虎都消灭了。

  陈轸讲完了这个故事,然后对秦惠王说:

“现在韩、魏两国长期战争,最后必然是弱国灭亡,强国受到很大的打击。

到时候如果您乘机把遭到削弱的强国打垮,不就一下子灭掉了两国吗?

”秦惠王听从了陈轸的意见,果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便以“两败俱伤”作为成语,比喻斗争的双方都受到了损伤。

  

  芒刺在背

  汉武帝手下有个大将,名叫霍光,他是西汉中期有名的重臣。

汉武帝死后,霍光遵照遗嘱,辅佐年幼的汉昭帝执政,掌握着西汉的军政大权。

霍光虽然对汉皇室忠心耿耿,处理政事也很勤恳,但是,他对反对自己的人却一点儿都容不下。

  汉昭帝执政的时候,燕王刘旦造反,霍光带兵把他诛杀了。

在这次平乱中,被牵连的人有很多,因此朝里许多人都很害怕霍光。

汉昭帝死后,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后来因为刘贺荒淫无道,胡作非为,就把他废了,并且将给刘贺出主意的二百多人全部杀害了,接着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号称宣帝。

汉宣帝知道霍光势力庞大,自己的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他,因此心里非常惧怕。

  举行即位仪式的那一天,在汉宣帝乘车前往高庙向祖宗牌位拜祭的路上,霍光牵着马,跟在他身边护驾。

因为霍光的神情十分威严,汉宣帝感到非常恐惧和不安,就好像是芒刺扎在脊背上一样难以忍受。

后来,只好由另一位大将军代替霍光,才勉强行完了大礼。

  后来,人们用“芒刺在背”比喻人们内心害怕,非常惶恐,或用来形容人有什么心事坐立不安的样子。

芒刺,指植物茎叶、果壳上的小刺。

 

 莫须有

  宋代的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

他幼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后来成为宋朝有名的大将。

宋高宗时期,金兀术(zhú)入侵,岳飞用少数兵力,击败了金兵之后,决定渡过黄河继续向前追击,他慷慨激昂地对将士们说:

“直捣黄龙府,与大家喝个痛快!

  金兀术看到形势对金国相当不利,就秘密写信给宋朝的奸臣秦桧(huì),要他设法害死岳飞。

于是,秦桧就利用宰相的职权,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兵回朝。

岳飞没有办法,只好放弃收复失地的计划,回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秦桧为了达到杀害岳飞的目的,竟然无中生有地诬陷岳飞阴谋造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关进了监狱。

  这时,大将韩世忠心里很不平,跑去当面质问秦桧:

“你说岳飞父子造反,有什么证据吗?

”秦桧拿不出任何证据来,只好无耻地回答:

“这件事莫须有吧。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恐怕有、也许有的意思。

韩世忠指着他的鼻子十分气愤地说:

“‘莫须有’三个字怎么能让天下人服气呢!

  在秦桧的诬陷之下,岳飞被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到杀害,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九岁。

  后来人们用“莫须有”作为成语,指无中生有,形容故意捏造罪名来陷害他人。

  

  墨守成规

  春秋末年,楚王想攻打宋国,命人叫鲁班设计制造了攻城的云梯。

墨子知道这件事后,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国的都城。

他对楚王说:

“你如果攻打宋国,是不会得到胜利的。

”楚王十分骄傲地说:

“鲁班是天下手艺最高超的木匠,他已经替我做好了攻城的云梯,我一定能把宋国攻下来。

”墨子说:

“那么我就去帮宋国守城,你叫鲁班来攻,看他能不能取得胜利。

”于是

  两人在楚王面前演示,

  鲁班进攻,墨子守城,连攻了九次,墨子都赢了。

  但是鲁班并不认输,他说:

“我已经知道对付你的办法了,只是我不想说出来。

”墨子也说:

“我也知道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我了,只是我不愿意说罢了。

”楚王故作不解地问墨子:

“先生理解鲁班的意思吗?

”墨子正气凛然地说:

“我当然理解——那就是把我杀掉!

他以为这样做宋国就没人守城了,就可以一下子攻下宋国。

不过,我早已经叫我的三百多个学生运载着我的守城器械到宋国去了,他们正等着你们呢!

你就是把我杀了,也挽救不了你们的失败。

”接着,墨子又严肃而高声地说:

“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办?

”楚王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

“好吧,我们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

”这时墨子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告别楚王而去。

  人们把墨子守城的规则称为“墨守成规”,后来表示思想保守,坚持按老规矩办事,不肯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