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5367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docx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

10.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当今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让更多的城镇孩子不知道劳动的艰辛,不知道生活的艰难。

因此虽然本课的教学对象已是四年级的孩子,但由于他们从不用为吃穿操心,也就不会去关心它的来源,所以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很少了解与关注,更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也不仅仅停留在表象上。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养成尊重农民和农民劳动成果的习惯。

教学难点是:

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大影响。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教学中,从学生最熟悉的自己家的餐桌开始,由近及远,再把视角投向生活的各个方面,带领学生回到他们熟悉的生活中,回顾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从而感受农业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了解衣食之源的知识,知道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以此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并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设计思路

教材呈现的知识比较零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

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生活经验”的理念。

设计时,要紧紧围绕新课标,依据教材,巧妙整合。

从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餐桌”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采用活动化、游戏化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提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农民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习惯。

能力:

通过观察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知识:

了解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

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养成尊重农民和农民劳动成果的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大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CAI课件;2.食品包装袋;3.每小组一份表格。

学生准备:

1.食品包装袋;2.采访身边的农民或查阅资料,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

3.搜集农谚、袁隆平的故事及有关现代农业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60-P63页内容,话题为“餐桌上引出的话题”。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4-P69页内容,话题为“粒粒皆辛苦”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猜一猜——食物从哪里来

1.谈话导入:

说到美食,每年最丰盛的一定是年夜饭。

大家看----出示CAI课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享受着丰富的佳肴)这顿美食你们感不感兴趣呀?

你们家的餐桌上都有哪些美食呢?

2.引导观察:

同学们,你们餐桌上的食物可真丰富啊!

可是餐桌上丰富的食物来自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它们的家吧!

(CAI放映一组农作物的图片,教师简要介绍。

让学生对农业有个初步的认识。

3.小结:

看到这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活蹦乱跳的鱼虾,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米饭,大家有没有想过是谁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形成食物来自农业的基本概念。

活动二:

算一算------民以食为天

1.算一算:

来看看农民一年要为我们种植多少粮食?

大家来算一算,一个人大概每天要消耗0.4公斤粮食,我国大约有13亿人口,请你们算算我国人民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

要是一个月、一年呢?

2.小结:

由此数字,我们也可以想像到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等每日的需求量也是大得惊人呀!

宋庆龄奶奶曾经说过:

“稻穗比金子还宝贵。

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

“民以食为天”,是农业支撑了这片天啊!

【设计意图:

通过算一算,感受粮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活动三:

认一认------农业的种类

1.过渡语: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包括的种类很多。

比如说:

我们刚才看到的蔬菜、水果,这些属于种植业;鱼、虾、蟹属于渔业;鸡、鸭、牛、羊肉属于畜牧业;(师边说边板书贴图)其实不仅仅只有这三种,请你们打开书62页找一找还有哪几种?

2.学生看书补充完整:

还有林业和副业。

教师播放有关视频资料。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农业,哪些属于农产品。

活动四:

找一找------生活中的农业

1.分小组探究农业与吃、穿、用的关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产品和农业有关。

教师分组提要求:

组长组织大家积极讨论,每个同学都要踊跃发言,记录员将说到的农产品进行记载。

(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完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提要求:

发言的小组声音要大,让每个同学和老师都听见,如果是探讨相同话题的小组,要特别注意,你的记录里,别人谈到的要打个勾,以便待会交流的时候不重复,其他小组的同学就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他们交流了多少种。

2.引导:

同学们,通过刚才小组的学习,大家的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板书课题: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3.小结:

的确,我们生活的吃、穿、用、行等等各方面都和我们的农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正如你们说到的这些,因此在我国的国徽上有——(学生说:

谷穗)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让我们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下节课我们还将就农业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农业与人们生活得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种植业畜牧业

副业林业渔业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背一背---吟诗知辛苦

1.谈话:

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

2.师生一起来背诵。

3.交流:

谁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4.小结,引出探究话题: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是怎样辛苦劳动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水稻是怎么来的,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知的古诗引出话题,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

访一访——水稻的生长过程

1.引导:

水稻是怎样种出来的呢?

课前同学们采访了身边的农民或查找了有关资料,肯定收获很大。

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水稻种植要经过育秧、插秧、除草、杀虫、收割、脱粒、加工的过程。

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引导交流:

在这些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

谁能说给大家听?

4.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

例如:

农田里插秧,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秧苗。

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插秧情境。

5.结合P65页的《体验日记》,说说自己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

6.总结:

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农民的劳动更辛苦。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感受“米饭好吃田难种”。

活动三:

夸一夸——劳动人民的智慧

1.农谚学问大

(1)引导交流:

丰收的田野中不仅凝结着农民辛勤的汗水,还有他们的智慧,比如书上P67页的农谚,它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经验的总结。

大家知道这些农谚是什么意思吗?

师适时地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大家还搜集了那些农谚,说给大家听听。

(3)交流:

同样是种棉花,华北是“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华中是“清明前,好种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农民通过生产实践发现,不同地区,作物播种、收获的时间是不同的。

2.引导交流:

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正向科学、多元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农产品更加讲究绿色、营养、无公害。

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你知道哪些?

3.谈谈:

说到现代农业,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呢?

4.小结: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关注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别是我们周围的农业发展,看看有没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你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不妨给农民伯伯们写封信,把先进的技术介绍给他们。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农谚、农民科学家的故事和现代农业技术,感受农民的智慧。

活动四:

做一做——爱惜粮食是美德

1.引导交流:

我们要尊重农民,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除了节约粮食还可以怎样做?

2.小结:

看看我们的教室,我们手中的教科书,学习用的桌椅,还有我们身上的衣服、农产品,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有,所以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浪费粮食的事例,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反思,明白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爱惜它。

板书设计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粒粒皆辛苦:

育秧插秧除草杀虫收割脱粒加工

劳动人民的智慧:

农谚

农业科技园

水稻之父—袁隆平

爱惜粮食是美德

课外资料

生活中的农业调查表

序号

品种

备注

序号

品种

备注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

夏季的开始。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

秋季的开始。

  处暑: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

昼夜平分。

  寒露:

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

冬季的开始。

  小雪:

开始下雪。

  大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

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

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农谚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麦怕二月雪。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春雪填满沟,小麦要减收。

二月下雪,小麦吃苦,早锄两遍,可以弥补。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麦到春分昼夜长。

袁隆平的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

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

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

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

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

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

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哲,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

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

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

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

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

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

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

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

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

“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

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