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5133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docx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

年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家补贴项目

 

 

项目承担(实施)单位:

XX农业委员会

项目责任人:

付XX

项目编制人:

赵XX

联系人及电话:

编制时间: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二、立项依据

(一)项目区概况

1、XX县基本情况

XX县位于XX省西北部,国土总面积1314.2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228个行政村,总人口14.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7万人,耕地总面积56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5.2亩。

年平均气温6.1℃,无霜期平均为95—123天,年平均降水量409毫米,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种植的主要作物是马铃薯、胡麻、豆类等小杂粮。

2、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17个基地村耕地面积34901亩,总户数1955户,总人口6843人,种植作物以马铃薯、豆类、葫麻等小杂粮为主,2010年马铃薯平均亩产890公斤左右。

(二)项目的立项理由

马铃薯是我县的优势产业之一。

近几年在省种子总站的扶持下我县连续五年组织实施了脱毒种薯开发项目,推动了全县马铃薯产业的整体发展。

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品种短缺,栽培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根据山西省农业厅晋农财发[2011]255号《关于下达2011年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补贴资金使用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左云县进行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繁育符合该文件要求,可充分加快我县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步伐,提高脱毒种薯覆盖率和马铃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

1、马铃薯种植面积大

左云县年播种面积49.8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全县平均亩产890公斤左右,单产水平较高。

2、政府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

县委、县政府对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非常重视,逐年加大对马铃薯产业开发的资金投入,近几年直接用于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配套资金达到1000多万元。

并制定了全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目标和规划,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具备种薯繁殖基地条件。

左云县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十分符合马铃薯的生长特性,生长期内病虫害少,用药少,严重危害马铃薯毁灭性的晚疫病在我县发生频率底,传毒蚜虫少,适合脱毒种薯生产繁育。

全县土壤以栗钙砂壤土为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是马铃薯种植的理想地区,产出的马铃薯薯皮光滑,淀粉含量高,品质优良;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正是马铃薯现蕾开花块茎膨大的需水时期,自然降水规律与马铃薯需水规律十分吻合,因此我县做为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有关得天独厚的条件。

4、具有相应的技术力量和种薯推广能力

我县农委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从农委到乡镇,大约有76人从事农技推广事业,本科大学生15人,专科生13人,中专生47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23人。

大部分农技人员已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达10年以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经验和理论水平。

他们常年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的马铃薯生产、种植经验,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5、基地农户具备种薯贮藏条件和能力

近年来,在县政府的扶持下,种薯窖建设逐年加强全县已建成贮藏能力100万公斤以上的种薯窖6座,使全县种薯贮藏能力提高了1800万公斤。

今年3座100万公斤贮量能力、1座500万公斤贮量能力的种薯窖正在建设之中。

三、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1、项目目标及任务

一级种繁育4000亩。

2、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一级种繁育4000亩,其中:

其中:

蓬勃公司1525亩,实施地点5个乡13个村;京奥公司1268亩,实施地点六队村;长丰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1207亩,实施地点陈仓窑村。

(具体分村面积见下表)

 

左云县2011年马铃薯种薯繁育面积落实表

公司或合作社

种薯级别

乡镇

村名

补贴面积

(亩)

XX公司

一级种

XX乡

XX村

1268

XX公司

一级种

XX乡

XX村

250

XX乡

XX村

150

XX村

125

XX村

50

XX乡

XX村

75

XX村

150

XX村

175

XX村

50

XX村

150

XX镇

XX村

100

XX乡

XX村

100

XX村村

100

XX村村

50

XX合作社

一级种

XX乡

XX村

660

XX村

547

3、技术措施

(1)品种及来源

经过近几年的试验推广,克新1号、后旗红、晋薯7号、紫花白已经定为我县的主栽品种,2011年我县主要繁育品种仍为克新1号、后旗红、晋薯7号、紫花白,一级种繁育面积8000亩,所需80万公斤原种来源于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种源已全部落实到位,其中京奥公司50万公斤、蓬勃公司30万公斤。

(2)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实行培训先行的原则。

一是按照马铃薯种植户的数量制定培训计划,二是采取集中与分散、课堂与现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

产前主要请马铃薯产业体系和省种子站的马铃薯专家进行集中授课、培训,从毒脱种薯的精选、处理、施肥、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统一培训,产中主要由下乡科技人员包村包户,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分散性的现场培训,在生育期内做好田间地头的指导工作,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病、虫、草的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配专人做好项目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播种前或播种后统一喷施除草剂,减少草害,便于管理,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制定防控预案,做到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

(4)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种薯质量和产量

基地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马铃薯一级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组织生产,实行“施肥、供种、田间管理、收获、储藏”五统一,提高种薯质量和产量。

(5)推进机械化生产

我县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从2008马铃薯机械化起垄密植栽培技术在我县首次示范成功,受到种植户的肯定,示范种植取得良好效果。

到目前为止马铃薯的机械化播种、施肥、中耕培土、收获这项技术在全县推广面积达到5万多亩,推广面积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从而提高了我县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今年我县在起垄密植的基础上进行马铃薯地膜覆盖,起到了保墒、除草的作用。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1)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

A、支持原原种生产环节

补贴对象:

山西京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补贴方式:

现金直接补贴公司

B、支持原种生产环节

补贴对象:

山西京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补贴方式:

现金直接补贴公司

C、支持一级种生产环节

一级种生产我们安排在流转土地较多的企业和整合土地较多的合作社进行。

一家一户繁育管理混乱、技术缺乏,无单一的种薯贮藏窖,不可避免地发生混杂,势必影响来年种薯质量和生产,另外,农民种植一级种嫌原种投入大,产出的一级种又怕卖不出去、市场有风险,一家一户的繁育难以进行,所以我们的繁育安排在有较强实力的公司或合作社。

补贴对象:

山西京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蓬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长丰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

补贴方式:

以降低脱毒原种价格,让种植农民得实惠为原则,每公斤补贴合作社或繁育企业1元。

(2)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原原种繁育32亩,需补贴48万元;原种繁育1000亩,需补贴50万元;一级种繁育8000亩,需补贴80万元。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78万元,需国家级资金40万元。

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一)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领导,圆满地实现项目目标所做的一系列决策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行政领导责任制和项目执行法人责任制。

成立左云县马铃薯良种繁育补贴项目领导组,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张颖龙担任,为行政领导责任人,成员由农业、财政、审计、农机、项目实施乡镇等部门领导组成,对项目进行统一决策、统一协调。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委员会,主任由李宏兼任,全面负责项目的具体运作和日常事务。

县农业委员会为项目承担单位,农业委员会主任为项目法人代表,对本项目申报、建设实施、资金管理等全过程负总责。

同时组建技术指导组,确定省、市种子站为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等。

(二)运行管理

1、繁种任务公示制。

以公司、合作社为单位在播种前和播种后对2个公司、2个合作社在种植村两次张榜公示,每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无异议后以村为单位登记造册,由县农业委员会审核并报县财政局备案。

2、繁殖基地合同制。

上述两家供种单位必须与繁种合作社签订繁种合同,县农业委员会进行监督。

3、补贴面积验收制。

播种出苗一个月内,由市农业委员会种子站和县农业委员会共同组织验收,依据供种数量、供种清册进行实地验收,出具验收意见。

4、供种价格优惠制。

采取折价供应原种的补贴方式,降低脱毒原种价格,让种植户得到更大的实惠,每公斤脱毒原种补贴1元。

5、补贴资金兑付。

县财政局根据繁公司、合作社清册、验收意见拨付补贴资金。

(三)财务管理

资金使用要按照《山西省马铃薯良种繁育补贴项目暂行管理办法》执行,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同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确保项目资金支出合理高效。

五、项目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

随着脱毒种薯的普及,全县面积、产量和质量逐步提高,平均单产由890公斤提高到1120公斤,总增产2300万公斤,增收2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增加300元。

2、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不仅提高了单产,而且提升了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全面提升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县一业。

3、生态效益:

按照无害化管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控制了农药、化肥的用量,使马铃薯达到无公害化标准,从而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