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50452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docx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金湖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

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金湖县中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向检查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我院创建于1983年12月,2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医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县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201*年是苏北地区唯一首批通过江苏省中医工作先进县验收的县级中医院,201*年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验收,201*年5月我县被国家中医药局评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单位”。

目前,职工人数为248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63人,开放床位200张,开设妇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推拿科、急诊科等11个临床科室。

设有六个综合病区,年门诊人次12万左右,年业务收入5300万元左右。

医院资产总值达4200多万元,医疗设备总额达1500多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100多件,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实习医院。

近年来,医院相继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卫生系统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市医疗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省中医药管理局九五规划实施先进单位”,“市平安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三年,在省市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卫生局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创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尤其在突出中医特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此次活动重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关于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全面推动我院各项改革、引导和促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把握形式和发展趋势,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具有中医特色优势,中医药发展方向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和考核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认真组织实施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相关项目。

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夯实基础。

二、注重人才培养,建设中医药人才梯队

医院自201*年年来,先后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12名,其中中医药类别9人,进一步优化了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人才梯队初具规模。

强力实施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计划,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目前本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达到61%,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63%,管理人员中中医药人员比例达到62%。

医院主要负责人、业务管理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经过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比例达到100%。

三、加强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

医院临床科室均制定并实施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本院病案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病案进行抽查,对诊疗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

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各科室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积极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各项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积极使用中药饮片及中成药。

门诊中医药使用率在65%以上,病区中医药使用率达到50%。

门诊中医处方合格率在95%以上,病区病案甲级率达到90%。

四、强化重点专科建设

我院耳鼻喉科、肛肠科、骨伤科被定为淮安市重点专科,各专科制定了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各专科制定并实施常见病及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确立了重点病种,定期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中医治疗的难点并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施。

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开展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应用推广工作。

重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确立学术继承人并加强专科学术继承人的培养。

五、开展基层指导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我院基层指导科,有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业务指导工作,与全县十一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协议。

我院设立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设施设备完善,以我院医师为主体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在近三年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中,累计授课569人次,累计授课时间达933.5学时,建立了长效业务指导机制,每年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和指导。

六、加强药事管理

我院设有中药饮片库及调剂室、西药中成药库房及调剂室,中药煎药室。

能够严格执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中药房设置基本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煎药室布局流程基本合理,煎药人员经过煎药知识技能培训。

七、开展中医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医院参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加大对全体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力度,护士均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基本操作并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系统接收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率为80%。

八、加强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我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文件精神,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重要服务。

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宣传主阵地,我们特别注意打造社会认同的中医形象,在电视台、电台、网络平台开启专栏,提升医院形象同时进行中医宣教和中医养生宣传。

医院还在金湖日报开展“我与中医院”征文活动,在金湖电视台举办“每日五分钟”健康讲座。

让广大市民更多的了解中医、了解金湖县中医院,让金湖县中医院的特色诊疗、品牌形象扎根于广大百姓的脑海中。

九、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及治疗服务。

我院设立了中医预防保健科,即“治未病”中心,每年对全县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

目前我院已经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健康咨询、管理和指导等服务,引进中医电脑诊断仪一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并为老百姓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案以及养生指导等服务。

治疗上运用汤剂、膏方、针灸、熏洗、推拿、穴位贴敷、辨体调养、运动调摄、康复训练等中医传统疗法服务和通过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方法,如药膳、茶饮、保健功法锻炼、健康讲座等服务,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自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以来,医院各项工作有了明显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距离上级的标准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业务用房紧张,制约了医院业务项目的开展和中医药技术的发挥。

特色专科建设薄弱,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尚未申报成功。

中医药人才引进需要加快,十二五期内,计划招聘中医类别本科及以上学历35名,护理人员30名。

不过,我们已经迈出最重要的一步并取得了成效,我们决心以这次检查为契机,对领导及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切实的整改,完善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人性化的中医药服务,使我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0一一年六月八日

扩展阅读:

高台县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汇报(定)

高台县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工作汇报

高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德忠

(二一一年五月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县检查验收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县创建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县自201*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单位以来,在上级卫生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切实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各项目标任务,达到了创建标准。

现将我县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总面积4312平方公里,辖3镇6乡136个行政村,总人口15.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6万人,农业人口13.21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2%。

全县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个、疾控中心1个、

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11所(中心卫生院4所、一般卫生院4所,分院3所),村卫生所126个,城区个体诊所17个(其中中医诊所6个)。

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共有正式职工55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2人,占87.3%,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3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21人,占25.1%,此外还有乡村医生141人(其中中医药专业46人),个体从业医生17人(其中中医药专业8人)。

全县共设病床557张,每千人拥有病床3.53张;其中中医病床117张,每千人拥有中医病床0.74张。

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2295平方米,拥有各种医疗设备3986台(件),医疗设备总价值3018.2万元。

201*年全县中医门诊人次25.83万人(次),占总门诊量的44.89%。

县中医院中医特色浓厚,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到76%;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均能运用中医药技术诊疗病人,中医药服务达到了“三个三分之一”的目标(即中医诊疗人次占总人次、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的三分之一)。

二、主要工作成效

自201*年9月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县为抓手,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在卫生工作中突出中医药特色,有效提升了农村中医工作的整体水平,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康复保健、疾病防控等领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同感进一步增

强,中医药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中医药网络日益健全。

县中医院作为全县中医药工作的“龙头”,科室健全,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通过了省卫生厅“二级甲等中医院”复评;县医院设有中医管理科,门诊设有中医科,住院部按病床总数的5%设立中医住院病床17张,疾控中心设有中医防病科,卫生监督所设有中医服务监管科,妇幼保健站设有中医保健科。

各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南华中心卫生院等3所卫生院建成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新坝乡红沙河村卫生所等21家村卫生所建成中医特色村卫生所,全县村卫生所都能开展中医药服务,村卫生所中药饮片配备率达到42.9%。

(二)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近年来,通过签约引进、学历教育、送培进修、岗位培训、临床带教等方式,切实加强中医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近三年引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29名,至目前,全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21名,占卫生技术人员的25.1%,其中副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9人,初级职称8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中医医生约0.76人。

一大批中青年骨干通过培训进修,在临床工作中显示了专科特长,为传承中医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201*年全县中医药门诊服务量达到25.83万人(次),较201*年同比增长了8.1%,收治住院病人13629人(次),其中中医治疗3301人(次),中医住院处置率达到24.2%。

11个乡镇卫生院和126个村

卫生室均能应用中医药防病治病,中医药特色优势日益彰显。

(四)中医药政策倾斜力度不断加大。

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参合农民在中医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降低20%,目录内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中医适宜技术诊疗费全额报销;县级医院中医床位补助为普通床位补助的1.5倍,达到每床1.2万元;对参加中医专业中等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每人每年补助学费1500元。

制定了《高台县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办法》,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将中药饮片暂不实行零差率销售,进一步扶持农村中医药的发展,注重走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

(五)中医药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三年来,全县共开展中医学术活动7次,参加人员650人(次),撰写中医药学术论文58篇,33篇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25篇论文在中医专业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9项中医科研成果获得县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94项。

(六)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在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防治工作上,中医药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简、便、廉、验”的特点逐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在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落实中医药服务措施,特别是中医健康教育和中医“治未病”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亲睐。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中医药工作列入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卫生、财政、发改、人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

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落实了工作人员。

二是充实了中医管理工作机构,在县卫生局设立了中医股,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县中医药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了《创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县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了落实规划的措施,健全了中医药工作制度体系。

四是将创建工作纳入了全县卫生系统综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一把手责任制,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

(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专栏、标语、图片等宣传形式,广泛开展了创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相关内容及中医药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为整个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截止目前,共进行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150余次,制作固定宣传栏108个,制作固定灯箱14个,共刷写墙体标

语786条,印发中医宣传资料2万余份,受益群众达10余万人。

同时,将中医知识宣传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深入开展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宣教活动,落实中医药科普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工作措施,县乡医疗机构共开展中医健康宣讲活动90余场次,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认识了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优势。

县中医院、人民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切实突出中医文化建设,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中医药深入人心,增强了群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同。

(三)突出重点,巩固阵地,切实抓好农村三级中医网络建设

我县始终把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放在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优先位置,突出工作重点,优化中医资源,强化中医药网络建设,凭借创建契机,取得了较好成果,基本形成了“龙头领先,枢纽联动,基础扎实”的格局。

1.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加强中医工作阵地建设。

多措并举,努力将县中医院打造成为我县中医药医、教、研中心和全县中医工作龙头。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三年来先后筹集资金386万元,修建了2371.84平方米的住院楼,添置更新了高频数字遥控X线胃肠机、自动化煎药设备、全自动生化仪、彩超、麻醉呼吸机等一大批较为先进的大中型医疗设备,其中配备有中医诊疗设备35台(件),全院业务用房面积达到7151.6平方米,医疗设备总价值达到1006万元,中医药发展的硬件设施基础得到夯实。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

设。

紧紧抓住国家、省、市举办各类项目培训班的时机,选送特色专科骨干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共计培养各类专科人才26人(次)。

同时,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的要求,201*至201*年选派3名人员参加了省级“中医学经典”培训班,院内自办业务培训班,广泛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

目前,全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数41人,已达到医药卫生技术总人数的62.1%,其中高级5人、中级14人、初级22人,职称结构基本合理。

三是加大院内制剂研发力度。

喘咳安等8个品种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获中药制剂批准文号,并于201*年被列入了高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201*年被省卫生厅、省食药监局批准为第二批省内医疗机构调剂使用的中药制剂。

四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甘肃省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和《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估细则》中的各项指标,认真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文书书写、三级医师查房、中医护理、医疗学术及科研活动等工作逐步规范。

五是加强了对全县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指导和服务。

在中医院成立了中医药基层指导科,主动深入基层开展中医药学术讲座,进行实地业务指导,参与乡镇卫生院查房及会诊等。

201*年以来,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培训中医药人员150余人,下乡业务指导300余人(次),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

2.以县医院、乡镇卫生院为“枢纽”,加强中医药工作

基础建设。

县医院门诊开设5个中医诊室和中医针灸理疗科,住院部设有中医病区,开展了中医师在西医科室查房、会诊工作,三年来引进中医专业硕士生1名、本科生5名,计划门诊综合大楼建成后开设1400余平米(一层),中医特色浓厚的中医病区。

11个乡镇卫生院通过积极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先后投资1042.78余万元,完成了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

同时,为4个中心卫生院调拨神灯、煎药机、电针治疗仪、多功能牵引床等中医诊疗设备45台(件),价值54186元,为我县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各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中医科室、中药房及煎药室,南华、合黎、宣化等8家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中医针灸理疗科,中医诊疗人次、中医药收入、中药收入均达到了“三三制”的目标,建成了南华、合黎、宣化等3个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大大提升了基层中医药的综合实力。

3.以村卫生室为“网底”,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前哨建设。

三年来利用市县补助筹集资金375.86万元,修建70个村卫生所,省上调拨医疗设备1335台(件),价值55.73万元,卫生院自筹资金为村卫生所配备中药煎药壶。

在此基础上,加强了乡村医生业务培训,通过补助学费的方式,有32名乡村医生取得了中医专业学历,14人通过了中医执业助理以上资格考试。

通过委托甘肃七言志医学教育中心、张掖医专、县中医院举办培训班,开展了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全员培训,乡村医生中医药理论水平明显提高,使各村卫生室均能

运用中西两法防病治病,夯实了中医药服务网络基础建设。

(四)注重教育,培养人才,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采取“送培进修、学历教育、临床示教、学术讲座”等方式,切实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

一是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按照省卫生厅“卫生人才建设年”活动要求,卫生局制定了《高台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制度》,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制定了本单位人才培养计划。

三年来,共引进中医药专业人才29人,外送进修培训254人,成人学历教育的28人,其中有12名取得中医本科学历,有16名取得中医专科学历。

二是开展中医药知识全员培训工作。

卫生局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认真开展了“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并选派3名中医业务骨干参加了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学经典”骨干培训班,7名县乡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西医学中医”培训班。

为了进一步加大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制定《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县143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知识的全员培训。

三是发挥名中医效应,认真开展中医师带徒活动。

积极开展了“中医药师承”教育活动。

目前,全县有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9人,继承人26人。

同时,加强祖传中医的继承和发扬,确定石耀祖、郑护国、许兴祈等三户祖传中医世家进行了扶持发展。

推荐2名乡村医生参加全省乡村名中医评选活动,均已被省卫生厅评为“甘肃省乡村名中医”,进一步培养造就了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继承创新

型人才,切实壮大了中医药医务人员队伍,为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五)培育典型,发展专科,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县卫生局制定了全县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重点专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组织各医疗单位按照《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检查标准》,积极创建中医专病专科。

县中医院腰椎病专科于201*年被原张掖地区卫生处确定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糖尿病专科于201*年被县卫生局确定为县级重点中医专科,中医肝病、肾病、脾胃病、肛肠科等中医专科和合黎乡卫生院的疼痛科、南华中心卫生院的针灸理疗科等在我县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专科(专病)建设,突出了中医特色。

同时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效提高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熟练程度,组织全县100名乡村医生在张掖医专参加了全市的“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班”;确定县中医院为全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每年都举办推广培训班;各乡镇卫生院通过视频机顶盒播放组织乡村医务人员开展适宜技术的培训。

目前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乡镇卫生院平均开展达8~10项,80%的村卫生室能开展2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切实增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

(六)搭建平台,注重科研,努力提高中医药工作的服务水平

遵其古训,扬其特色,注重中医理论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中医药工作的服务水平。

县中医学会定期举办中医药学术交流会,积极开展科研学术活动,鼓励中医药人员撰写中医药学术论文和经验总结,组织会员踊跃参加省市学术年度报告会和学术交流研讨会。

为不断提高专病专科学术水平与技术创新,中医院、县医院制定出台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等扶助奖励制度,对荣获科技进步奖的人员一次性给予最高5000元,最低500元的奖励,交流发表论文也给以一定的奖励。

县科技局在科研项目申报时增加中医药科研项目的分配比例。

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中,对于获得省部级以上中医药科技进步奖项的医务人员直接确定为优秀,并将获奖情况作为加分项纳入个人年度考核。

(七)政策扶持,拓展空间,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一是落实新农合报销优惠政策。

参合农民在县中医医院住院治疗,降低县中医院起付线20%,将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院内制剂以及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药常见非药物治疗技术项目纳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予以全额报销。

使中医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空间不断拓展,有效地降低了农民群众的医药费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

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特色和优势。

制定了《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的实施办法(试行)》,走中医特色医改之路。

为了扶持促进农村中医药的发展,中医饮片在村卫生所暂不实行零差率

销售,同时对中医药工作好的乡镇卫生院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资金补偿倾斜,对中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多的乡村卫生机构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并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方案,作为关键指标予以评价,真正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作用。

三是认真落实《甘肃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高了中医床位补助标准。

物价部门认真调研、测算,提高了中医诊疗收费标准。

四、存在问题及打算

尽管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着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困难,对卫生事业尤其是对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的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