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4491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x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党的知识进校园——党在我心中”

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B)。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1921年7月1日

B.1921年7月23日

C.1921年7月21日

D.1921年7月25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B)提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94页第443题]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3.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二十六段第三句]

A.少数服从多数制?

?

B.民主集中制?

?

C.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

D.密切联系群众

4.党的十五大把(B)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87页第419题]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发表时间是(A)。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1963年3月5日

B.1964年3月5日

C.1965年3月5日

D.1966年3月5日

6.预备党员必须面向(B)进行入党宣誓。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党员第六条]

A.党徽

B.党旗

C.党章

D.党支部

7.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C)。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九段第二句]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适合自己的道路

8.我国实现民主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D)。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900题》]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保持祖国的统一

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9.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作出决定,授予(A)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

[人民网时事新闻]

A.郭明义

B.杨善洲

C.丛飞

D.李素丽

10.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D)。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25页第124题]

A.8月15日 

B.9月1日 

C.9月2日

D.9月3日

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D)、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000题》45页265题]

A.党的作风

B.党的领导

C.群众路线

D.统一战线

12.2012年6月16日,我国(C)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与另两位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一道,搭乘神舟九号飞船出征太空。

[人民网时事新闻]

A.神舟五号

B.神舟六号

C.神舟九号

D.天宫一号

13.新文化运动开始于(C)年。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第29页]

A.1911

B.1914

C.1915

D.1917

14.中国内地第一条高速公路是(D)。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79页第386题]

A.京沈

B.京哈

C.京沪

D.沈大

15.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C)的红旗。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一章党徽党旗第五十二条]

A.桔黄色党徽

B.橙黄色党徽

C.金黄色党徽图案

D.柠檬黄色党徽

16.我们党确立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C)。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重庆谈判

17.1919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B)。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1页第4题]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李达

D.章士钊

18.1921年(C),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2页第7题]

A.6月20日 

B.7月1日 

C.7月23日

D.6月25日

19.(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9页第41题]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20.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开始了创建(B)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10页第47题]

A.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21.1935年1月召开的(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15页第72题]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黎平会议

D.瓦窑堡会议

22.(B),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15页第74题]

A.1934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6年10月

D.1937年10月

23.1936年(D),张学良、杨虎城实施兵谏,扣留蒋介石,囚禁从南京来的几十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史称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第439页]

A.12月1日

B.12月9日

C.12月10日

D.12月12日

24.(B)发生,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全国抗战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18页第87题]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25.1940年,八路军发动(B),取得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等辉煌战果,沉重打击了日军,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22页第109题]

A.平型关战斗 

B.百团大战 

C.反“扫荡”斗争

D.台儿庄战役

26.1941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安徽茂林包围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事后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

这次事件被称为(A)。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23页第113题]

A.皖南事变 

B.晋西事变

C.黄桥战役

D.八一三事变

27.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B)。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23页第114题]

A.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团结—批评—团结

D.实事求是,顾全大局

28.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

这次会议将(B)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第656页]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实事求是原则

D.延安精神

29.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全国人民渴望的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举行了(C),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27页第134题]

A.延安谈判

B.南京谈判

C.重庆谈判

D.北平谈判

30.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B)。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第695页]

A.一二九运动

B.一二一运动

C.五二○运动

D.五卅运动

31.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B)。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30页第152题]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锦州战役

32.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

会议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A)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31页第158题]

A.从乡村转到城市

B.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D.农村包围城市

33.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C)[《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第4页]

A.“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4.1925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A),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0000题》17页第47题]

A.五卅运动 

B.广州沙面工人罢工 

C.香港海员罢工

D.青岛日资纱厂工人罢工

35.1950年(A),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36页第186题]

A.10月19日 

B.6月25日 

C.7月27日

D.3月25日

36.从1950年冬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的(C)基本完成。

这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使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37页第191题]

A.镇反运动 

B.五反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整风运动

3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B)。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40页第202题]

A.实现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 

C.实现国有化

D.实现民主化

38.红军长征的胜利预示着(A)。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000题》24页第108题]

A.中国革命新的局面到来

B.国民党统治即将垮台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国共合作的形成

3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的召开,标志着(C)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42页第214题]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制度

40.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建立之后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A)。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48页第246题]

A.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D.解决阶级矛盾

41.邓小平着名的视察南方谈话发表于(B)。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000题》68页第436题]

A.1991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42.(C),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58页第291题]

A.1964年10月6日

B.1965年10月16日

C.1964年10月16日

D.1964年10月26日

43.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

这次会议提出了(D)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58页第292题]

A.调整国民经济 

B.建设工业化国家 

C.努力发展农业

D.实现四个现代化

44.1971年10月25日,第(C)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60页第301题]

A.24

B.25

C.26

D.27

45.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根据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B)的战略。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1000题》70页第448题]

A.可持续发展 

B.科教兴国 

C.西部大开发

D.人才强国

46.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A)。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1000题》74页第481题]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D.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7.(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1000题》79页第513题]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D.与时俱进

48.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A)上来。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65页第324题]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拨乱反正 

C.对外开放

D.改革开放

49.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年发射成功。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60页第300题]

A.1968

B.1969

C.1970

D.1971

50.1984年10月20日,(B)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73页第357题]

A.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51.1989年6月,(A)召开。

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78页第379题]

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B.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

52.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C)。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81页第394题]

A.人类解放

B.社会和谐

C.共同富裕

D.解除内部矛盾

53.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D)体制。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82页第398题]

A.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4.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B)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90页第429题]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12月20日

C.1999年12月21日

D.1999年7月1日

55.我国首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宇航员是(B)。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费俊龙

B.杨利伟

C.聂海胜

D.刘洋

5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B)。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000题》13页第14题]

A.封建主义的寿终正寝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

D.资产阶级革命的转变

57.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时发表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A)。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100页第465题]

A.荣辱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价值体系

58.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是(D)。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80页第390题]

A.大亚湾

B.田湾核电站

C.岭澳核电站

D.秦山核电站

59.(C),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87页第417题]

A.1997年1月1日

B.1997年5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7年10月1日

60.(D),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90页第428题]

A.1999年10月1日

B.1999年10月10日

C.1999年11月1日

D.1999年11月20日

61.“三个代表”在(A)时被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95页第445题]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

62.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102页第471题]

A.全面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6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A)。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八一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卢沟桥事变

64.提出“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哪次会议(A)[《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65.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B)。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000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A.安定团结、稳定和谐

B.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C.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D.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6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C)。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7.1940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B)在战斗中牺牲。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第431页]

A.赵尚志

B.杨靖宇

C.马占山

D.李杜

68.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B)。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1970年10月25日

B1971年10月25日

C.1972年10月25日

D.1973年10月25日

69.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B)。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党的八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70.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是(A)。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焦裕禄

B.孔繁森

C.牛玉儒

D.杨善洲

71.邓小平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B)。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72.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标志是(C)。

[《建党90周年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000题》44页255题]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三大战役的胜利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C)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以人为本

B.小康社会

C.科学发展观

D.马克思列宁主义

74.“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A)。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优秀共产党员

B.优秀党务工作者

C.优秀党员干部

D.优秀党员模范

75.2008年6月14日,胡锦涛给全国广大青年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刻苦学习,勇于艰苦创业以及(A)四点希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中共党史出版社)]

A.培养高尚品德

B.积极锻炼身体

C.树立健康心态

D.发挥榜样作用

76.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要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C)的要求。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

A.社会主义制度

B.家乡

C.中华民族

D.中国共产党

77.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B)[《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第658页]

A.刘少奇

B.王稼祥

C.周恩来

D.邓小平

78.毛泽东系统阐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代表作是(D)。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900题》81页第298题]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论人民民主专政》

7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A)。

[《建党九十周年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000题》80页519题]

A.保持协调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保持均衡发展

D.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80.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一段最后一句]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

D.推进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81.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C)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三段第二句]

A.物质财富大量涌流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充分发展

C.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

D.社会经济高度发达

82.发展是我们党(B)第一要务。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九段第七句]

A.以法治国

B.执政兴国

C.以德治国

D.定国安邦

83.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C)的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九段第九句]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4.我国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是坚持(B)。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十三段第一句]

A.深化改革

B.改革开放

C.扩大开放

D.对外开放

8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B)政治。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十五段第一句]

A.和谐

B.民主

C.法制

D.经济

86.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A)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十六段第三句]

A.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B.马列主义、科学发展

C.爱国主义、科学发展

D.马列主义、改革创新

87.按照(B)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二十段最后一句]

A.“一个国家、两种机制”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