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3571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7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

《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docx

车库顶板行车区域支撑补强方案

明发锦绣华城

地下车库顶板行车道支撑方案

一、项目概况:

沈阳明发锦绣华城项目地下车库顶板已经施工完成。

因施工需要项目现场需要迁移到地下室顶板上,为了满足施工运输和顶板安全需要,场地迁设前需要对地下车库混凝土顶板进行必要验算,如不满足施工荷载要求,需要对顶板进行必要支顶加固。

重型机械设备的行走,按车辆荷载(含自重)为60吨,轮胎左右间距2.9m,前后轴距4.45m,每个后轮的集中压力为Q1=20吨,每个前轮的集中压力为Q2=10吨。

针对现场情况对地下室顶板的内力及承载能力进行验算。

已知,地下一层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为Fa=150KPa,地下二层基础持力层为第③层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为Fa=180Kpa;

地下车库顶板可变荷载标准值按Q3=10.0KN/m2设计;

地下车库顶板静荷载取值按Q4=1.6x18=28.8KN/m2

地下室顶板厚400mm,混凝土现浇无梁楼盖体系,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框架柱550mm×5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二、加荷后内应力计算:

加荷方式验算按两种模型考虑,一种是重载车辆作用于板跨中间(如下图1)的计算模型,另一种是重载车辆后轮作用于跨中(如下图5)的计算模型。

通过建模分别计算出各种形势下所产的内应力,然后确定出:

跨中板带最大弯矩、跨中板带最大剪力、柱帽处最大负弯矩、柱帽处最大剪力。

内力分析采用Midas/Gen软件,建立3×3无梁板区格,并考虑柱帽处厚度变化。

每个区格尺寸8m×8m,按0.5m×0.5m的尺寸划分单元。

重车荷载简化为4个集中荷载,两个前轮竖向荷载分别是10吨(100KN),两个后轮竖向荷载分别是20吨(200KN)。

荷载组合=1.2恒载+1.4活载。

计算两种荷载情况,图1~图4为重车作用在跨中;图5~图8为重车后轮作用在跨中。

模型和内力如图1~8所示。

图1重车作用在跨中的计算模型

图2重车作用在跨中时X方向的弯矩图

(跨中最大正弯矩

105KN/m;柱帽最大负弯矩725KN/m

 

图3重车作用在跨中时Y方向的弯矩图

(跨中最大正弯矩852

KN/m;柱帽最大负弯矩683KN/m

 

图4重车作用在跨中时的剪力图

(跨中板带处最大剪力274KN/m柱帽根部处最大剪力1005KN/m)

 

图5后轮位于跨中的计算模型

 

图6后轮位于跨中时X方向的弯矩图

(跨中最大正弯矩112KN/m

;柱帽最大负弯矩728KN/m

 

图7后轮位于跨中时Y方向的弯矩图

(跨中最大正弯矩135KN/m

;柱帽最大负弯矩709KN/m

图8后轮位于跨中时的剪力图

(跨中板带处最大剪力277KN/m柱帽根部处最大剪力1016KN/m)

从以上Midas/Gen软件建模计算结果得知:

跨中最大弯矩为852KN/m,柱帽处最大负弯矩为728KN/m;跨中最大剪力277KN/m

,支座最大剪力1016KN/m

三.承载力验算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取1m宽板带进行验算。

屋梁楼盖钢筋配置如下图所示:

(一)跨中板带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跨中板带两个方向配筋相同,板面均配置C14@250,板底均配置C14@120。

1m宽板带面筋4C14,底筋8C14。

计算参数:

C30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14.3N/mm2

,b=1000mm

as=27mm;as/=37mm;fy=fy/=360N/mm2

As=8×72×π=1231mm2;As/=4×72×π=615mm2

h0=H-as=400-27=373mm

按照规范公式7.2.1-2,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α1fcbx=fyAs-f'yA's

由于混凝土强度小于C80,故,α1=1.0

所以,1.0×14.3×1000×x=360×1231-360×615

x=15.5mm

按照规范公式7.1.2-5,正截面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εcu=0.0033-(fcu,k-50)×10-5

由于正截面混凝土处于非均匀受压状态,故取

εcu=0.0033

根据规范7.1.4-1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x≤ξbh0(7.2.1-3)

x≥2α'(7.2.1-4)

其中,钢筋屈服点

所以,ξbh0=0.52×373=194mm;2a'=2*40=80mm

x=15.5mm≤194mm,满足(7.2.1-3)公式要求;

x=15.5mm≯2a'=2*37=74mm,不满足(7.2.1-4)公式要求;

不满足规范公式7.2.1-4,根据规范7.2.5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M≤fyAs(h-as-a's)(7.2.5)

 fyAs(h-as-a's)=360×1231×(400-37-27)=148.9KNm

跨中X方向弯矩允许值[Mxmax]=148.9KNm

跨中Y方向弯矩允许值[Mymax]=148.9KNm

(二)跨中板带斜截面承载力

按照规范7.5.3条,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0.7βh×ft×b×h0(7.5.3-1)

βh=(800/h0)1/4(7.5.3-2)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当h0<800mm时,(7.5.3-2)式中取h0=800mm)。

βh=(800/h0)1/4=(800/800)1/4=1

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43N/mm2

跨中板带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允许值为:

[V]=0.7βhftbh0=0.7×1×1.43×1000×373=373.4KN/m

(三)柱上板带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垂直板带方向:

板面配(2C14+C14)@250,板底配C14@120;

沿着板带方向:

板面配C16@250,板底配C16@100。

取1m宽板带,垂直板带方向的面筋12C14,底筋9C14;沿着板带方向的面筋4C16,底筋10C16。

1、垂直板带方向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计算参数:

C30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14.3N/mm2;

钢筋设计强度值fy=fy/=360n/mm2;

板带截取宽度b=1000mm;

as=27mm;as/=37mm;

As=12×72×π=1847mm2;As/=9×72×π=1385mm2

h0=H-as=400-27=373mm

按照规范公式7.2.1-2,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α1fcbx=fyAs-f'yA's

由于混凝土强度小于C80,故,α1=1.0

所以,1.0×14.3×1000×x=360×1847-360×1385

x=11.63mm

按照规范公式7.1.2-5,正截面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εcu=0.0033-(fcu,k-50)×10-5

由于处于非均匀受压状态,故取

εcu=0.0033;

又从前计算结果已知钢筋屈服点ξb=0.52

根据规范7.1.4-1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符合以下公式要求:

x≤ξbh0(7.2.1-3)

x≥2α'(7.2.1-4)

所以,ξbh0=0.52×373=194mm;2a'=2*37=74mm

x=11.63mm≤194mm,满足(7.2.1-3)公式要求;

x=11.63mm≯2a'=2*37=7m4m,不满足(7.2.1-4)公式要求;

不满足规范公式7.2.1-4,根据规范7.2.5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M≤fyAs(h-as-a's)(7.2.5)

 [M]=fyAs(h-as-a's)=360×1385×(400-37-27)=167.53KNm

即,垂直于柱上板带板方向弯矩允许值[M]=167.53KNm

2、沿着板带方向的受弯承载力计算,计算参数:

C30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14.3N/mm2;

fy=fy/=360n/mm2

b=1000mm;

as=28mm;as/=38mm;

As=10×82×π=2010mm2;As/=4×82×π=804mm2

h0=H-as=400-28=372mm

按照规范公式7.2.1-2,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α1fcbx=fyAs-f'yA's

由于混凝土强度小于C80,故,α1=1.0

所以,1.0×14.3×1000×x=360×2010-360×804

x=30.4mm

按照规范公式7.1.2-5,正截面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εcu=0.0033-(fcu,k-50)×10-5

由于处于非均匀受压状态,故取

εcu=0.0033;

又从前计算结果已知钢筋屈服点ξb=0.52

根据规范7.1.4-1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符合以下公式要求:

x≤ξbh0(7.2.1-3)

x≥2α'(7.2.1-4)

所以,ξbh0=0.52×372=193.4mm;2a'=2*37=88mm

x=30.4mm≤193.4mm,满足(7.2.1-3)公式要求;

x=30.4mm≯2a'=2*38=76mm,不满足(7.2.1-4)公式要求;

不满足规范公式7.2.1-4,根据规范7.2.5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M≤fyAs(h-as-a's)(7.2.5)

 [M]=fyAs(h-as-a's)=360×2010×(400-28-38)=241.68KNm

即,沿柱上板带板方向弯矩允许值[M]=241.68KNm

(四)柱上板带斜截面承载力

按照规范7.5.3条,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0.7βh×ft×b×h0(7.5.3-1)

βh=(800/h0)1/4(7.5.3-2)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当h0<800mm时,(7.5.3-2)式中取h0=800mm)。

βh=(800/h0)1/4=(800/800)1/4=1

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43N/mm2

,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为

[V]=0.7βhftbh0=0.7×1×1.43×1000×372=373.37KN/m

即,

柱上板带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V]=373.37KN/m

(五)柱帽正截面负弯矩受弯承载力

柱帽两个方向配筋相同,板面均配置(2C18+C16)@250,板底配C16@100。

取1m宽板带面筋8C18+4C16,底筋10C16。

计算参数:

C30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14.3N/mm2;fy=fy/=360n/mm2

b=1000mm;as=52mm;as/=28mm;

h0=H-as=1000-52=948mm

As=(8×92+4×82)×π=2839mm2;As/=10×82×π=2010mm2

按照规范公式7.2.1-2,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α1fcbx=fyAs-f'yA's

由于混凝土强度小于C80,故,α1=1.0

所以,1.0×14.3×1000×x=360×2839-360×2010

x=20.87mm

按照规范公式7.1.2-5,正截面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εcu=0.0033-(fcu,k-50)×10-5

由于处于非均匀受压状态,故取

εcu=0.0033;

又从前计算结果已知钢筋屈服点ξb=0.52

根据规范7.1.4-1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符合以下公式要求:

x≤ξbh0(7.2.1-3)

x≥2α'(7.2.1-4)

所以,ξbh0=0.52×948=493mm;2a'=2*30=60mm

x=20.87mm≤493mm,满足(7.2.1-3)公式要求;

x=20.87mm≯2a'=2*28=56mm,不满足(7.2.1-4)公式要求;

不满足规范公式7.2.1-4,根据规范7.2.5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M≤fyAs(h-as-a's)(7.2.5)

 fyAs(h-as-a's)=360×2839×(1000-52-28)=940.3KNm

柱帽正截面X方向弯矩允许值Mxmax=940.3KNm

柱帽正截面X方向弯矩允许值Mymax=940.3KNm

(六)柱帽斜截面承载力

按照规范7.5.3条,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0.7βh×ft×b×h0(7.5.3-1)

βh=(800/h0)1/4(7.5.3-2)

又知h0=950mm,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为:

βh=(800/h0)1/4=(800/948)1/4=0.95795

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43N/mm2

,柱帽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为

[V]=0.7βhftbh0=0.7×0.95845×1.43×1000×948=909.5KN/m

即,

柱帽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允许值[V]=910KN/m

四.结论

根据内力计算及承载力验算,得出以下结果:

1.跨中板带最大弯矩为852KN/m,小于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149KN/m

(不可);

2.跨中板带最大剪力277KN,小于斜截面承载力373KN

(可);

3.柱帽处最大负弯矩为728KN/m,大于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941KN/m

(可);

4.柱帽处最大剪力

1016KN,小于

斜截面承载力910KN

(不可)。

除柱帽处剪力超过斜截面承载力外,其余部位承载能力足够。

柱帽处配筋未记,加上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在混凝土现龄期强度能够设计强度的条件下应该足够。

考虑到简化计算模型并非与实际结构完全一致,加上已计及各种最不利情况,柱帽处剪力超过设计承载力,施工中,可以采取重车缓慢通过解决,这样将车辆荷载近似为静载,则剪力在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考虑到混凝土泵车瞬间冲击力及市场上商砼的配合比与理论有偏差,及养护条件对实际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跨中再增加支撑系统,具体附图所示。

 

五、楼板支撑体系验算:

支撑体系竖向及横向钢管均所采用的钢管均为Ø48×3.25碗扣式脚手架钢管,剪刀撑钢管为Ø48×3.25普通脚手架钢管。

1、支撑立柱稳定性验算:

取计算单元和划受力简图。

以竖向支撑立管为中心选定0.6m2见方的地下室顶板为计算单元为荷载计算单元;选取立管约束最大段(h=1000mm)为受力验算杆件。

2、计算立柱所受的荷载:

地下室混凝土顶板的实际强度按设计强度进行考虑,为了确保支撑体系的安全性,求的受力单元内作用在竖向支撑立管上的荷载,计算出单根竖向支撑立管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考虑到后车轮居于板跨中部时所产生弯矩及剪力最大。

单侧后轮由四个平行轮胎组成一个受力单元,此受力单元内至少由12根竖向钢管支撑承担。

受力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已知,地下车库顶上面板覆土按1.6m厚考虑,即板静荷载值按Q3=1.6x18=28.8KN/m2,园区内顶板上部消防车行驶所生的可变荷载标准值按Q4=10.0KN/m2设计。

施工荷载组合系数为ζ=1.2恒载+1.4活载=2.6;

根据上图所示,受力单元作用在竖向支撑立管的数量N为:

N={N中+(N侧×0.5)×2侧}ζ=4+(4×0.5)×2=8根

考虑到竖向支撑杆件

作用面积S=(0.1+0.35+0.1)×(0.3+1.3+0.3)=1.045mm2,另外,为了安全考虑,可能存在杆件支顶不完全同时受力,需设定修正系数ζ/=0.75

所以

P={Q1-(Q3+Q4)×S}/N×ζ×ζ/

={200-(38.8×1.045)}/8×2.6×75%

=159.5/6×2.6

=69.2KN/根

按1000mm高度的步距进行横杆设置,即h=1000mm

其中,μ=1.0;L=L0=1000mm;d=Ф48×3.25mm

钢管立柱轴惯性距为:

J=(π484/32)-(π41.54/32)=229835(mm4)

钢管截面积为:

A={(482-41.52)/22}×л=456.67mm2

所以,

r=√(J/A)=√(229835/456.67)=22.43(mm)

λ=L0μ/r=1000×1/22.43=44.583

所以,当λ=44.583时,依《施工手册》查表得知,推算出折减系数Φ=0.904,所以:

P/(AΦ)=[69.2(KN)]/[456.67mm2×0.904]=168MPa

又知,脚手架钢管受压承载时的允许应力[δ]=205MPa

即P/(AΦ)<[δ]=205MPa

本方案的支撑立柱稳定可靠,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五.支撑体系施工质量要求:

1、本方案依据碗扣式脚手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设计及各项验算,施工中必须按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2、所有投入到本支撑体系内的脚手架杆件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所用杆件均无裂痕、无缺陷、无开裂,确保杆件的平直度。

3竖向杆件不允许有搭接,如有连接,所有竖向支撑杆件的连接必须为对接式,且要求对接接头要满足杆件强度要求。

在同一截面内对接连接接头含量不允许大于25%。

4、每根竖向支撑钢管必须穿戴专用定型钢制底座,且,底座必须坐在良好的硬质跳板上。

如果楼板面不平导致与木跳板出现空隙,需要在铺设跳板前用C20细石混凝土将凹处填平。

5、每根竖向支撑钢管上部的螺旋支托必须顶紧与楼板间木方。

木方要求良好无节的硬质木方。

6、必须按要求布置横向短管,并且要求横、竖向钢管锁紧。

7、按方案要求设置剪刀撑,横向每5m设置一道,剪刀撑钢管与竖向及横向钢管的节点均用扣件进行有效锁紧。

8、安装完成后,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支撑体体系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