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2901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

《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docx

初二下语文期中考试阅读题复习电子版

《桃花源记》的有关练习题

一、解词

落英:

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

繁多的样子。

异:

对…感到诧异。

穷:

尽头。

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仿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通人:

仅容一人通过。

豁然开朗:

形容有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相闻:

可以互相听到。

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

指老人和小孩。

要(yāo):

邀请。

妻子:

指妻子、儿女。

邑人:

同乡的人。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无论:

更不用说,(更)不必说。

具言:

详细地说出。

叹惋:

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便扶向路:

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

沿、顺着。

向:

从前的,旧的。

及郡下:

到了郡城。

诣:

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寻向所志:

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遂:

终于。

规:

计划,打算。

寻:

随即,不久。

未果:

没有实现。

问津:

问路。

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二、翻译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

6.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

渔人便下了他的船,从洞口进去。

7.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

土地平坦宽广,一排排房屋整整齐齐。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可以听到。

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

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1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邻居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

1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

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其余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18.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2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

23.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三、一词多义

寻:

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

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标记)

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

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

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看)

得:

①便得一山(看见)

②得其船(找到)

闻:

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穷:

①欲穷其林(尽,尽头)

②穷冬烈风(深)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

四、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

鲜艳美丽。

  今义:

味道鲜美

(2)阡陌交通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妻子、儿女。

  今义:

是男子的配偶。

(4)无论魏晋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

没有希望没有出路的境况。

(6)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古义:

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

好像

(7)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

不值得。

  今义:

不够

五、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一)1-2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文章第一段中的“渔人甚异之”有什么作用?

答:

一方面衬托出桃花林的美丽奇异,另一方面也引起下文——渔人寻访桃花源。

2、第一段写桃花林的美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

本段文字记叙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重点描写了桃源外的自然美景,为桃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暗示将有“奇境”出现,为下文描写桃源的美好作铺垫。

3、第二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桃花源的美好?

答:

自然环境优美富绕,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人们生活自由快乐。

4、第二段中的“鸡犬相闻”反映了什么?

答:

“鸡犬相闻”突出了桃花源的安宁和平,说明桃花源里没有战乱,没有纷争。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老人和孩子的精神面貌?

答:

反映桃花源人生活的安定、自由、快乐,令人向往。

6、文章中第二段“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答: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经历一些艰苦的磨难。

(二)3-5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答:

(1)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2)对和平美好世界的向往;(3)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4)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答:

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发现桃源——进入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

3、桃源人为什么“不复出焉”?

答:

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人们生活自由快乐;而桃源外战乱频繁,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所以桃花源人“不复出焉”。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桃花源人与世隔绝已久,对外面时代的变化、战乱的频繁一无所知。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答:

为桃花源以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什么?

答:

反映了桃花源人生活安定富足,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7、你怎样理解桃花源人所说的“不足为外人道也”?

“外人”指的是什么人?

答:

说明桃源人希望能继续保持那种与世隔绝的和平安静的生活环境,不希望“外人”来打扰他们的安宁。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8、渔人离开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却“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

文章采用虚实相生、真假结合的手法,创造了迥异于现实的世外桃源,既充满浪漫虚幻的色彩,又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受,意在表明桃源不可得,隐含了陶渊明对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慨叹。

9、作者写南阳刘子骥寻桃源的事情,目的何在?

答:

作者借这一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作证,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若无,似真若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

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10、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

11、请归结本文的成语:

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阡陌交通,无人问津,世外桃源

12、桃花源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境界?

答:

(1)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2)对和平美好世界的向往;(3)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4)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3、在桃花源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融为和谐完美的统一。

讨论一下,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

(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社会环境安定和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人们生活自由快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4、“见渔人,乃大惊”反映出什么?

答:

反映出桃花源人见到外人的惊异,说明桃花源与世隔绝的时间已经很久远了。

15、“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所包含的内容。

答:

(1)桃花源美丽祥和,没有战乱没有纷争;

(2)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安定;

(3)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热情友好。

16、《桃花源记》中作者虚构的美好境界就是作者的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答:

作者追求的是环境美丽祥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安定、快乐,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17、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人们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

答:

(1)因为当时的社会黑暗动荡,兵荒马乱,人们生活极端痛苦,而桃花源正好和此相反,它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因此它是人们的理想境界。

(2)这是封建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世界,它虽美好,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这个理想,反映了人民反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8、与当今社会相比,你喜欢桃花源,还是喜欢当今社会?

为什么?

答:

喜欢当今社会。

因为“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而且是封建社会的生活图景,不可能实现。

而“当今社会”是高度文明、极度繁荣的社会,是“桃花源”无法比拟的。

19、现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用来指什么?

答:

用来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0、有人评价《桃花源记》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一面美的镜子”,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及背景,谈谈“丑”与“美”的表现。

答:

(1)美:

美在桃源的环境,美丽祥和,没有战乱与纷争,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美在桃源的风土人情,那里人热情淳朴,待人挚诚。

(2)丑:

丑在当世的动乱纷争,人民生活痛苦,,令桃源人“叹惋“震惊,丑在世人的狡诈不守信用,“渔人”视桃源人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而不顾,除了桃源便“处处志之”马上向太守报告并带人“寻向所志”。

21、除本文外,请你再写出两个能体现陶渊明生活太态度的名句,并写明出处。

答: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2)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饮酒》。

《口技》1-3段回答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

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音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会:

厅事:

施:

团坐:

少顷:

但闻:

抚尺:

坐:

欠伸:

呓语:

既而:

亦:

抚: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呜:

絮絮:

一时:

毕:

侧目:

默叹:

未几:

齁:

作作索索:

倾侧:

少舒:

稍稍: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众宾团坐。

3、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

4、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5、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6、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7、未几,夫齁声音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8、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三、一词多译

1.坐:

众宾团坐(坐下)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2.乳:

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乳头)  

3.妙:

众妙毕备(妙处)以为妙绝(好)  

4.指:

手有百指(手指头)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5.绝:

以为妙绝(极)群响毕绝(停止)率爱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四、问答题

1、概括各段段意。

3分

(1)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

(2)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

(3)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4)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5)写表演结束,强调道具简单,与首段呼应,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2、分析第二段、第三段的写作顺序。

2分

(1)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2)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3、本文中最关键的字眼是什么?

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1)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

(2)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

(3)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

5、文中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的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交待道具的简单,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7、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

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寂静。

8、统领全文的字眼是(善),作者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

9、“满座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体现了观众急切而向往的心情渲染了开演前肃穆紧张的气氛。

10、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

“妙”在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犹如一部大合唱。

11、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结构上: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2、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模拟效果的是哪一句?

众妙毕备

《口技》4-5段阅读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解释下列词语

俄而:

中间:

力拉崩倒:

曳屋许许声:

曳: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

不能指其一端:

一端:

不能名其一处:

奋袖出臂:

股:

战战:

几欲先走:

群响毕绝:

奋:

二、一词多义

1、绝:

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消失)

2、指:

手有百指( 手指  )

不能指其一端(  指出)

3、意:

宾客意少舒(心情)

目似瞑,意暇甚(神情 )

4、坐:

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在)

满坐寂然(同“座”)

5、妙:

以为妙绝( 奇妙 )

众妙毕备( 妙处  )

三、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

一()人   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抚尺  两( )儿

百千( )人   百千( )犬    百( )手   百( )舌   百( )口

四、句子翻译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2、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4、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五、第四段,用原文回答问题

1、一家四口遭火灾的情景: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2、其他人和动物惊恐万状的情形: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

3、表现火势猛烈的句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模拟人们救火时的情景: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5、概写声音之多的句子: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具体写声音之多的赞语: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宾客的反应:

在座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站站,几欲先走。

烘托表演者表演的逼真。

8、表演戛然而止,干净利落:

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9、与开头相呼应的句子: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再次点道具简单,不仅呼应开头,而且有力的衬托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六、阅读问答:

1、为什么作者在本文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

答:

这样既与第一段呼应,写出表演者表演的道具简单,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2、《口技》首尾段,“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的作用?

在结构上:

首尾呼应

在内容上:

道具的简单衬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课文中有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精神和动作?

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 文中侧面描写作用)参考:

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

  ①“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描写的作用:

侧面衬托出口技表演者表演技艺的高超。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揭示主题)

4、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体会?

 

明确:

通过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聪明才智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我们今天应当学习古代艺人这种对技艺精益求精、追求绝妙境界的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后习题答案

一、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第1句“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第2句“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第3句“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第4句“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第5句“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展开讨论。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

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

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