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1098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9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docx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

中国褐煤资源分布与生产情况

到1995年底,中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达1303亿t,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弱。

中国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西南部的云南省境内。

1.中国褐煤资源的形成时代

从中国褐煤的形成时代看,以中生界侏罗纪褐煤储量的比例最多,约占全国褐煤储量的4/5,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与东北三省紧密相连的东三盟地区。

新生代第三纪褐煤资源

约占全国褐煤储量的1/5左右,主要赋存在云南省境内。

四川、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也有少量第三纪褐煤,华东区的第三纪褐煤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境内,东北三省也有部分第三纪褐煤。

在侏罗纪褐煤中极少有早中侏罗纪褐煤,一般均属晚侏罗纪褐煤。

中国侏罗纪褐煤资源的特点是含煤面积大,煤层厚。

如内蒙古东部的胜利煤田,其煤层总厚度达20~100m以上。

最厚处可达237m。

晚第三纪褐煤资源的特点是除云南省境内的昭通煤田和小龙潭煤田等煤层厚度大,其可采总厚度可达50m以上外,其余绝大多数煤田的煤层厚度不超过10m.且矿点多而分散、煤层埋藏浅,适合于小型露天开采。

早第三纪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山东省境内,分布面积少,多为中小型煤田,煤层埋藏相对较深。

大多适宜井工开采。

2.中国褐煤资源的地质勘探状况和煤层赋存情况

据地矿部门的资料表明,中国对已有褐煤资源的勘探程度不高,在全国近1300亿t的褐煤储量中,经过精查勘探的地质储量(A十B十C级)还不到褐煤总储量的6%。

有90%以上的褐煤资源只经有普查或详查勘探,故其储量级别不高,可靠程度较低。

鉴于大多数褐煤资源的硫分较低,St.d一般在1%以下,因此如何加强勘探和合理开发我国褐煤资源,将对褐煤的洁净燃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今后褐煤的综合利用(如液化、气化等褐煤转化工艺)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地质勘探资料显示,中国褐煤的埋藏深度普遍较浅,—般都不超过数百米,其中有不少距地表只有十几米甚至几米,而不少褐煤煤田适于露天开采,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还可增高生产的安全性。

如内蒙古东部的扎赉诺尔、平庄、元宝山、霍林河、伊敏河等晚侏罗纪褐煤矿区,云南省的昭通、小龙潭等许多第三纪煤田,都可用露天开采.其中伊敏河第—露天矿目前已实现煤电联营,产煤直接供坑口电站使用.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中国各大区褐煤资源的分布概况

由煤田地质勘探资料表明,中国的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约占全国褐煤地质储量的3/4以上(表1—5),其中又以内蒙古农部地区赋存最多。

西南区是我国仅次于华北区的第二大褐煤基地,其储量约占全国褐煤的1/8,其中大部又分布在云南省境内。

但西南区的褐煤几乎全部是第三纪较年轻褐煤,而华北区的褐煤则绝大多数为侏罗纪的年老褐煤。

东北、中南、西北和华东四大区褐煤资源的数量均较少。

4.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褐煤资源的分布

由表1—6表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褐煤储量占绝对多数的一个省(区)分,占全国褐煤资源的3/4以上。

褐煤储量占全国第二位的云南省,其褐煤资源也只占全国的1/8左右。

其它各省(区)的褐煤储量均不到全国的3%(表1)。

 

表1中国各大区褐煤储量分布

大区名称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占全国褐煤储量(%)

77.8

4.7

1.3

2.0

12.5

1.7

占本区煤炭总储量(%)

16.2

19.5

2.6

7.6

15.8

2.9

 

4.1内蒙古自治区

我国储量最大的一些褐煤煤田几乎都集中在内蒙古东部靠近东北三省的边境地区。

其中开发较早的有扎赉诺尔、元宝山、平庄等煤田,随后有霍林河煤田、伊敏河煤田和大雁煤田,这些煤田的储量都在几十亿吨到上百亿吨。

80年代开发的宝日希勒煤旧不仅储量大,交通方便(在海拉尔市近郊区)。

且灰分、硫分均低,是我国的优质褐煤之主要基地之一,但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利用。

储量最大的要数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的胜利煤田,其地质储量达150亿t以上。

兹将各主要煤田的褐煤资源情况分述于下。

表2全国各省(区)褐煤储量分布

省(区)别

占全国褐煤储量

主要成煤时代

占本省(区)煤炭储量

内蒙古

云南

黑龙江

辽宁

山东

吉林

广西

其他各省(区)

77.1

12.6

2.6

1.5

1.3

0.9

0.8

2.7

晚侏罗纪

晚第三纪

早第三纪

早第三纪

早第三纪

早第三纪

第三纪

第三纪

47.4

65.7

8.5

16.5

4.3

8.0

35.8

-----

(1)扎赉诺尔煤田

扎赉诺尔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盟之西部。

行政隶属于满洲里市管理。

煤田西起扎赉诺尔断层,东至阿尔公断层,北至中俄边界,南抵呼伦湖。

煤出走向长45km,倾向宽23km,面积约1035km2,煤田中部平缓,东西两侧较高,为丘陵和低山,海拔标高在570一870m之间。

煤田内交通方便,哈(尔滨)一满(洲里)铁路通过煤田北部,扎赉诺尔车站西距满洲里市29km,东距海拉尔市160km.有专用铁路线通往各生产矿井口,公路四通八达。

煤田出露地层自老而新为石炭、二叠纪的角页岩、砂质页岩等酸性熔岩、。

晚侏罗纪兴安岭统的粗面岩、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玄武岩、扎赉诺尔统煤系和第四纪泥岩、粉砂岩、砂砾岩、砂质粘土和腐植土等。

扎赉诺尔煤田的含煤系可分为大磨拐图河组和伊敏组。

大磨拐图河组的底部为灰褐色砾岩、砂砾岩、灰色及黑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及Ⅲ、Ⅳ两个煤层群.全组厚度达650m以上。

伊敏组由灰白和灰黑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凝灰岩及Ⅰ、Ⅱ两个煤层群组成,总厚400~750m。

煤田构造:

煤田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呼伦贝尔盆地西缘,为呼伦湖地堑北部次一级盆地,呈一不对称的平缓向斜构造,轴向北北东20。

~30。

,北部略抬起,向南倾没于呼伦湖。

向斜两翼地层东缓西陡,东翼倾角3。

~5。

,西翼为7。

~10。

盆地东西两侧均有新华夏系北北东主干断层控制,西部为扎赉诺尔断层,断距350m左右,东部为阿尔公断层,断距约550m;这些构造控制了煤田的形成和煤系地层展布。

区内构造简单,具有小型挠曲,呈缓波状起伏,断裂发育,走向多呈北北东,倾角50。

~70。

,落差介于20~150m之间。

煤田内发育有海西期花岗岩侵入前寒武纪及石炭~二叠纪地层,有时作为煤系基底。

还有燕山期火山岩广泛分布于煤田外围,并直接构成扎赉诺尔群的基底.但火成岩对煤系、煤层均无影响。

扎赉诺尔煤田周围水资源丰富,其南部有呼伦湖。

面积1822~2315km2,储水量在90亿m3以上。

地下含水层主要有早侏罗纪含煤地层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纪含水层。

煤田内水文地质条件多为简单至较复杂,瓦斯含量不大,为1~2级瓦斯矿。

煤田储量大,保有地质储量达80亿t多,在呼伦湖600m以浅的预测区储量达140亿t多,其开采年限在数百年之久。

灵泉露天煤矿(破产)

灵泉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该矿始建于1960年,1966年5月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t/a,单斗-汽车蒸汽机车工艺,非工作帮固定坑线开拓。

1969年由于非工作帮发生滑坡,被迫改为工作帮移动坑线开拓。

由于露天矿煤层地质赋存条件较好且储量大,以及70年代国家对煤炭的需求关系,1974~1978年改扩建为生产能力180万t,深部境界为+300水平,走向长4.1km,倾斜宽2.3km,可采储量1.57亿t,平均剥采比为6.36m3/t。

建矿至今已采出煤炭3371万t,剥离土方1.9亿m3,平均剥采比为5.63m3/t。

到1999年露天矿进入土方剥离高峰期,由于当时扎赉诺尔矿务局经济不景气,以及煤炭销售市场疲软的形式,矿务局决定对露天矿实施缩界开采,即地表平盘不再推进,工作帮按最终边坡角生产。

本区含煤地层总厚度为1200m,共有四个煤层群,26层煤,可采16层。

煤种为褐煤,煤的灰份总体较低,该煤层群的上下两层煤为低灰份煤(<15%),中间煤层为中灰份煤(21.28%)。

煤层平均挥发份为42.59%~45.42%,原煤发热量为4672卡/克~5450卡/克,含硫量平均为0.26%~0.41%,含磷量平均为0.008%~0.016%,煤中腐植酸含量平均为9.46%~14.62%。

原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t/a

一、概况   

   扎赉诺尔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贝尔盟西部,属满州里市管辖。

煤田长45公里,宽23公里,面积1035平方公里。

滨洲铁路横贯煤田,并与矿区专用线相接。

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本区地势中部平缓,东西两侧为丘陵和低山,海拔标高570-870米。

海拉尔河由东南向西北流经煤田东北部,最后汇入额尔古纳河。

木得那亚河在本区西部自北向南注入呼伦湖,洪水期间水位猛涨,最大流量达724立方米/秒,对煤矿安全生产和交通造成很大威胁,为此专门开凿了一条人工渠,以治洪水泛滥。

     二、煤炭资源

   总量107亿吨,包括保有储理83亿吨和可靠组预测储量24亿吨。

已开发占用储量36.9亿吨,其中扎赉诺尔矿务局占用36.8亿吨,地方国营矿占用0.1亿吨.扎赉诺尔矿务局可采储量尚有8.4亿吨,地方国营矿仅剩813万吨。

   上侏罗统扎赉诺尔群为含煤地层,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14层,组合成4个煤层群。

可采层中以Ⅱ2、Ⅱ3、Ⅲ1煤层为最厚。

煤种基本全属褐煤,低——中灰、中硫,发热量一般在20MJ/KG左右。

煤层名称

煤层厚度(M)

最小~最大

平均

原煤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原煤全硫

St,d(%)

发热量

Qgr,daf(Mj/kg)

煤种牌号

Ⅰ1

1.50-2.10/1.90

17.24

48.84

0.374

18.99

Ⅰ2

1.60-3.40/2.50

22.32

45.40

0.389

17.79

//

Ⅰ3

0.78-2.68/1.73

25.29

49.73

0.405

 

//

Ⅱ1

0.20-2.24/1.30

24.00

44.32

0.494

 

//

Ⅱ2

3.08-14.34/8.71

21.45

43.14

0.351

18.51

//

Ⅱ3

1.00-10.75/5.87

18.21

41.64

0.347

18.61

//

Ⅲ1

1.12-6.01/3.56

8.12

47.24

0.370

24.25

//

Ⅲ2

1.12-6.01/3.56

5.68

46.11

 

 

//

Ⅲ3

0.15-2.05/1.10

8.05

44.96

0.42

19.24

//

Ⅳ1

0.25-5.77/3.00

12.30

45.62

0.38

21.64

//

Ⅳ2

0.35-1.87/1.10

31.67

44.41

0.47

19.24

//

Ⅳ3

0.60-5.25/2.92

15.40

46.00

0.37

20.91

//

Ⅳ4

0.12-4.30/1.12

17.46

42.51

0.61

25.09

//

Ⅳ5

0.15-4.30/1.68

21.91

43.45

0.73

21.98

//

       三、生产矿

主要由国有重点煤矿扎赉诺尔矿务局进行开发,现有生产矿5个,此外还有县营矿1个,其它矿数个。

矿务局近年煤产量约400万吨/年。

矿名

开拓方式

生产能力

(处—万T)

煤种牌号

国营

扎赉诺尔矿务局

西山矿

南井

斜井

1-21

北井

//

1-66

//

灵泉矿皮带井

//

1-180

//

灵北矿

胜利井

//

1-15

//

十二井

//

1-45

//

铁北矿

//

1-150

//

灵泉露天矿

露天

1-130

//

县营

满州里市煤矿

斜井

1-15

//

 

(2)霍林河煤田

霍林河是开发较晚的煤田,70年代开始筹建,80年代中期建成投产,属露天开采,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万t/a,

本煤田位于东部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境内,北距大石寨180km,南距扎鲁特旗130km。

煤田至通辽市约350km,有铁路可通,产煤主要供通辽电厂使用。

由于运距较远而综合经济效益较差。

本煤田走向长60km,倾向宽8~10km,面积540km2,呈北东—南西条带状展布。

本区地层自下而上为石炭、二叠纪,由板岩、变质砂岩、石英角岩等组成。

上侏罗纪霍林河统为本煤田的含煤地层,依据其沉积特征可划分为六个块段:

最下部的砾岩段,该段厚度约200m,为杂色砾岩夹薄层砂岩;其上为砂岩段,厚为150~200m,由灰色凝灰质粉砂岩组成.并局部夹有不可采的薄煤层:

再上为下泥岩段,厚为100~500m.由灰褐色泥岩、粉砂岩及簿层细砂岩组成;更上为下含煤段,厚度达300~600m左右,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其上为上泥岩段,厚为200~400m,由深灰色泥岩和薄层细砂岩组成;最上为上含煤段,厚度为300~600m,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发育于煤田西南部。

煤系上复第三纪玄武岩,呈灰色或深灰色,具气孔状结构,厚度为100m左右,不整合于霍林河组之上,表土为第四纪腐值土和砂土、砂砾层组成。

本煤田为一轴向北北东向的宽缓向斜构造.东南翼倾角平缓。

一般为8°~15°,西北翼倾角较陡,一般大于15°。

煤田内断层发育,一组为北东向正断层,与褶皱轴向一致,断层倾角70°左右;另一组为北西向正断层,切割了向斜轴和北东向断层。

断层倾角也为70°左右,构造为中等到简单。

本煤田的霍林河上段含煤20余层,由于煤层薄,稳定性差而无多大工业价值,仅有小窑开采。

霍林河下段为主要含煤系,共合煤24~27层.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的有8~13层,最大可采厚度为101.8m,一般为45~80m。

煤层结构复杂,多为复煤层,且厚度变化大,其中在向斜南翼发育较好,西北部则煤层分叉变薄或尖灭。

14、17和21号3个层煤的分布面广,厚度大且较稳定,为本煤田的主要可采煤层。

14号煤层厚为0~25.12m,平均10.18m(沙尔呼勒露天区);17号煤层的厚度为0~25.48m、平均9.74m;2l号层的厚度最大,为0~51.38m,平均达13.31m。

其它6号层、10号层、11号层和19号层的厚度也均在5m以上,分别达11.30m、6.47m、5.45m相6.27m。

煤田保有储量130亿t多,计算深度在1150m以上。

霍林河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境内,走向长60公里,宽8-10公里,面积540平方公里。

一、概况

霍林河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境内,走向长60公里,宽8-10公里,面积540平方公里。

从通辽至本区的铁路全长约417公里,公路全长324公里。

本区地处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海拔标高870-940米,最高达1316米。

区内东北部为低山丘陵,西南部为山间平原。

霍林河源于本区东端罕山北麓,流经煤田东南缘,最大流量为1立方米/秒。

本区属大陆性亚寒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0.2℃,最高气温33℃,最低为-37℃。

全年八级以上大风日数49-69天,最大风速达32.6米/秒。

年平均积雪日数133天。

10月上旬至翌年5月为结冻期,最大冻土深度2.6米。

二、煤炭资源

煤田保有储量131亿吨,除0.2亿吨为地方国营矿占有外,基本上全由国有重点煤矿霍林河矿务局占有。

矿务局生产矿可采储量为11.8亿吨,县营矿可采储量仅15万吨。

上侏罗统霍林河组为含煤地层,有上、下两含煤段,上煤段基本无可采煤层,下煤段含煤24-27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者8-13层,以14、17、21号三层煤厚而稳定,为主采对象。

煤种属褐煤,中灰低硫,发热量28-30MJ/kg。

三、生产矿

现有霍林河矿务局生产矿两个,县营矿仅1个,其它体制的煤矿约10余个,年产煤约500余万吨。

褐煤煤质情况表

矿名

煤层年代

工业分析

年产量(Mt)

可采储量(Mt)

主要用途

运输条件简介

发热量

(MJ/k)

水分

Mad%

灰分

Ad%

硫分

Sd.t

挥发分Vdaf%

 

14

29.13

22.02

0.38

46.13

 

17

29.37

29.55

0.62

46.75

 

21

30.28

22.92

1.26

48.66

(一)霍林郭勒地区煤炭资源情况

霍林郭勒市是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新兴城市,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业集团坐落境内。

1958年,游牧牧民在霍林河地区发现裸露的煤炭并向当地政府报告,1975年6月10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医院病榻上对霍林河煤田的开发建设做出重点批示,草原煤城应运而生。

霍林河煤田长60公里,宽9公里,面积540平方公里,接近于新加坡的总面积,已探明煤炭储量131亿吨,相当于大同煤矿的4倍。

霍林河煤田具有储量大、覆盖浅、倾角缓、地质构造简单等突出特点,地下含煤24层,可采9层,厚度达81.17米。

霍林河煤质牌号为褐煤2号,又称优质老年褐煤,平均发热量在3100千卡/公斤以上,含硫量低于0.5%,含磷量在0.02%以下,挥发分大于46%,平均灰熔点1350℃,灰份占21%,坑口价格为60元/吨,坑口距市区5公里。

霍林河煤具有低磷、低硫、高挥发分、高灰熔点“两低两高”的环保特点,享有“绿色燃料”的美誉,适合于动力发电,更适合于液化、汽化和煤化工生产,现在年生产能力为1600万吨。

(二)霍林郭勒地区煤质特征情况

1、物理特征

矿区煤颜色为褐—褐黑色,条痕为褐色或黄褐色;暗淡的沥青光泽,局部为沥青光泽;透镜状、条带状及线理状结构;层状构造,煤岩类型属半暗一半亮型;比重1.5—1.66m3/t,容重1.25—1.35m3/t,煤的容重一般随灰分的增高而增大。

煤的硬度f=2.0—2.5。

2、煤的牌号

本煤田煤的变质阶段为0阶段,与其相应的煤类为大部分褐煤,只有二露天区内4煤组的一部分为长焰煤。

3、化学性质

水分(Mad):

原煤水分0.36%—31.76%,平均17.31%;其中沙区平均18.25%,比另外两个勘探区高1.52个百分点。

灰分(Ad):

煤的灰分变化较大,从特低灰到富灰煤都有;一般为中灰煤,原煤灰分6.34%—39.68%,平均23.45%。

其中沙区平均24.55%。

比灰分最低的二露天区高4.78个百分点。

在沙区,灰分变化规律是南部较高,北部较低,浅部较高,深部较低,但由于北部比南部煤层结构复杂,采后商品煤含唇形率比南部高。

挥发分(Vdaf):

37.88%—48.66%,平均43.42%,各勘探区差别不大。

硫分(Std):

0.08—1.68%,平均0.57%,属特低硫。

磷(Pd):

0.004—0.364%,平均0.052%,属中一低磷煤。

灰成分:

sio2含量最高,次为AI2O3、CaO、Fe2O3等。

灰熔点(ST):

10100C—15000C,平均13100C。

4、工艺性能

发热量(Qbad):

平均发热量分别是沙区一号露天3142kcaI/kg、沙区北露天矿3190kcaI/kg、伊图塔露天矿3588kcaI/kg。

气化性能:

热稳定性为中等,二氧化碳反映均大于60%,可做气化用煤。

液化性能:

焦油产率3.64—11.22%,属含油一富油煤;

腐植酸含量:

煤层露头的浅部风化带内腐植酸含量24—67%,平均38—60%,经加工处理后可做化肥。

中深部煤层腐植酸含量一般为10%左右。

5、煤的用途

该区煤以中灰煤为主,中等发热量,属特低硫、低磷煤,主要用途是火力发电和民用,其次也可用于气化用煤等综合利用。

(3)伊敏河煤田

伊敏河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旗境内,北距海拉尔市85km。

煤田南北长50km,东西宽15km,面积750km2。

交通现以公路为主,由红元车站至五牧场的矿区铁路正在修建中。

煤田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古生代变质岩、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等,其中晚侏罗纪的扎赉诺尔群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

含煤系自下而上分为大磨拐图河组与伊敏河组。

大磨拐河图组地层主要又下部凝灰质砂岩段、中部含煤段及上部的泥岩和粉砂岩段组成。

本组地层总厚1300m,含煤13层(群),煤层总厚度85.29m,含煤系数6.6%。

伊敏组主要由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本组地层总厚为500~800m,含煤17层(群),煤层总厚76.64m,含煤系数7.7%,与下伏大磨拐图河组呈整合接触。

本区东西两侧分别有两条走向北东断裂,使煤田成为一个断陷地堑。

此外,伊敏向斜轴部还有一条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大断裂。

伊敏向斜与五牧场背斜区内共有大小断裂21条,均属张扭性断裂,呈北东方向展布。

大磨拐图河组中有22、25、30和31共四层煤为局部可采煤层,20、24和26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分别为0.45~13.50m/8.11m、0.50~11.75m/5.60m和0.30~27.20m/4.05~13.55m。

这些煤层均适于露天开采。

煤层的赋存规律是盆地边缘尤其是东南部边缘的厚度最大;至盆地中心和西北边缘一带煤层变薄甚至尖灭。

伊敏组有8个煤层为不可采与局部可采,9个煤层可采,其中又以15、16号煤层的厚度最大,这两层煤的厚度分别为0.30~24.50m/12.36m和1.0~50.3m/28.74m。

3、4、5号3层煤的厚度较稳定,煤厚分别为7.2~8.15m/7.60m、6.70~7.55m/7.00m和1.9~13.25m/6.70m。

14号层、16-1号层和l7号层煤的厚度均较簿,它们的平均厚度分别为3.30m、2.50m和1.20m。

伊敏组煤层的赋存规律是盆地中心煤层厚度大,向四周变薄,露采区剥采比3:

1。

煤田内地表水体发育,并与地下水有联系,煤层裂隙含水丰富。

单位涌水量一般为2~4L/(s·m)。

其中煤层与粗砂岩为主要含水层,冲积砂砾层富水性也很强。

本煤田垂深450m以上的保有地质储量达50亿t以上。

煤田外围预测储量也在120亿t以上。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世界著名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占地99.28平方公里,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下属的唯一一家集煤炭生产销售和发电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企业,也是全国第一家大型煤电联营企业,自1976年7月开发建设以来,历经多次公司化改造,现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全资拥有。

目前露天可采原煤储量23亿吨,若按总装机容量7000MW、煤矿年产3000万吨的水平测算,露天矿尚可连续开采60年左右;另有井工可采储量14.4亿吨。

伊敏煤田及周边地区共探明储量126亿吨,其中伊敏煤田保有地质储量49.73亿吨的低磷、低硫优质褐煤。

伊敏煤电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伊敏煤电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伊敏河镇。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端、呼伦贝尔草原东南部、大兴安岭西侧。

位于北纬47°32′~49°15′,东经118°48′~121°09′之间。

2、自然条件

气候:

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处高中纬度中温带,属半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短促,降水量集中,雨热同季。

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较差、日较差特别大,大风多降水少,光照充足,无霜期短。

日照年平均2900小时,无霜期103天。

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2.3℃,年均低于O℃月份达9个月,全年大部分时间被雪覆盖,积雪日数达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