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0507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docx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

1、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

2、谈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矫正

3、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施工图

4、嫩校长品管理

5、激活老教师的“线粒体”

6、重要的是方向感

7、做个“给梦”的校长

8、雪里“燃烧”的领导力

9、卓越校长要发现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将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

2012年02月20日 10:

34

来源:

1+1教育网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基础阶段,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态度的关键时期。

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说:

有大德才有大智。

没有创新人格的培养,就不会有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养成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基础阶段,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态度的关键时期。

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宋一中树立“育人为首,德育先行”的育人理念,立足学校实际开展一系列的教育主体活动,以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完成“培养有道德感的人”学校教育使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立足小事、细处抓起。

   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倡导“品格教育”,每周一的大典仪式上,政教处每月确定学生的道德教育主题:

如:

诚实、感恩、团结、礼仪、文明等。

根据确定的主题,利用学生演讲,宣传卫生、礼仪、文明、安全等方面的养成教育行为规范知识。

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针对德育主题,对孩子们进行教育,老师们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从写好字、做好操、扫好地、走好路训练做起,通过小事和细节体现精细化管理。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为促进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成立了“校长小助理”、“红领巾监督岗”等组织,这些学生都是由一些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的学生组成,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和校园每天发生的事情,认真检查记录,及时公布考核结果,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并且成立了“校园志愿者小组”,倡导“伸伸手、弯弯腰、垃圾废纸不见了”的弯弯腰行动,如今,讲文明话、做文明事,看到废纸主动捡起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已成为全校学生的自觉行为。

   二、校园处处是教育,面面墙壁会说话。

   北宋一中校园的角角落落,都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比如校园的花坛里有警示学生爱护花草的警示牌:

如“小草在睡觉,请您莫打扰!

”之类的温馨话语,学校门厅中校风、校训、教育使命等贴在最显眼的位置。

教学楼上每层楼的文化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一楼的文化建设主题是“传统文化”。

《论语》《孟子》《大学》等传统文化精粹在这里得到基本展示。

二楼的文化主题是科技创新,三楼的文化主题是德育文化,而且每个楼层的墙壁上都贴有学生亲手制作的手抄小报或者美术、书法作品等,就连厕所里都贴有有关德育的名言警句等!

孩子们置身其中,真真正正的起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联手,把新道德教育进行到底。

   2009年以来,学校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分的的号召,成立了家委会组织。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是我校德育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了我校学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校除去在学校设家长委员会以外,还把家长委员会设立在一些村文化大院,定期邀请专家到村文化大院为家长讲课,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引导他们参与学校管理,支持与理解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

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支持与理解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

学校提出“探寻传统文化,引领一方文明”的教育观,学校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鼓励学生组织实践活动,寻访民间艺人,请他们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课堂。

通过这些活动去影响引领社会的文明。

   四、学校德育活动扎实、精彩纷呈。

   为了对孩子们进行新道德教育,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每逢重大节日,学校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如“文明礼貌月”开展了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好事慰问孤寡老人,“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开展“我对妈妈说句话”、“我给妈妈洗洗脚”等孝敬教育活动;清明节里去革命烈士前扫墓,听老革命战士讲战斗故事。

“六一”开展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教师节”开展感谢老师培育、给老师敬献鲜花活动等。

十月份以“歌颂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举办“诗歌朗诵会”等培养爱国情怀。

安全消防月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练等。

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尊师爱校、敬老爱幼、互帮互爱、同情弱者、拾金不昧的良好品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北宋一中小学部为实现培养“有道德感的人!

”的教育使命,让孩子们在学校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扎扎实实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不断探索和完善养成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并决心将新道德教育扎扎实实的进行到底!

(文/单翠云山东省利津县北宋一中)

谈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矫正

2012年04月27日 16:

19

来源:

《校长》传媒机构

习惯训练抓得早,抓得好,终生受用不尽;忽视习惯训练,实质就是忽视抓起步,打基础,因而后患无穷。

相当多的差生,智力并不差差就差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

   人们学习,从启蒙阶段开始,就有一个习惯问题:

习惯训练抓得早,抓得好,终生受用不尽;忽视习惯训练,实质就是忽视抓起步,打基础,因而后患无穷。

相当多的差生,智力并不差差就差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

因此,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矫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间题,应该引起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足够的重视。

   一、从小抓起,点滴积累

   基础年级基本功训练的任务,首先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合乎规范的学习习惯。

态度和习惯,是一对孪生兄弟:

态度端正,才有可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态度马虎,就会酿成许多坏习惯。

学习伊始必然要抓态度,而态度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习惯的训练上。

例如写字,怎样坐端正,怎样控制好眼睛与写字本的距离,怎样握笔,怎样运笔,怎样掌握笔顺和笔画,等等,不只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态度问题。

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态度,并经过反复训练,把合乎规范化要求的行为方式加以巩固,这就形成了习惯。

良好的习惯养成以后,学习时就可以不假思索地作出正确的反应,这也是一种学习态度的表现。

   学习习惯有丰富的内涵:

阅读、书写、表达,聆听、计算、操作、观察、记忆、记录、思维,等等,都有一个习惯问题。

这一系列习惯的训练,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只有逐步积累,才能具有与复杂的学习任务、较高的学习要求相适应的学习习惯。

这里所说的积累过程,既包含着量的不断增加,也包含着难度的逐步加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智力的训练,却忽视了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积累,到一定的时候,甚至会发生“翻船”的现象。

一个学龄前儿童尽管能背十几首唐诗,能读几十个英语单词,能算十位数的加减,但书写习惯很糟,计算也不合乎规范,又不能耐心聆听师长的讲话,入小学以后。

没有多长时间,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就落到许多孩子的后面去了。

倘若再不注意及时矫正坏习惯,到一定的时候,就有可能成为“差生”。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学习任务的承受能力的大小。

习惯这东西,是要伴随人们一辈子的,必须从小抓起,常抓不懈。

   二、优化环境,从严要求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是因为学习习惯本身不是孤立的,没有优良的校风、班风,没有懂得教育规律坚持言传身教的严师、严父,没有一整套常规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就不可能使大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训练,目标要明确,要求要严格,步调要一致,措施要扎实。

比如读书,一定要坚持清晰、流畅、有感情的要求,不能养成两个字一顿的习惯。

不能容忍随意添字、漏字、换字。

如果多数学生缺乏严格的朗读训练,老师范读的水平又不高,对学生读错的地方也不及时指出,久而久之,不良的读书习惯就会直接影响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优化环境,实质就是造成一种从严要求、自觉律己的氛围。

这就要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全面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

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曾经说过,他不是在什么大学,而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他用最朴素的语言告诉人们: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科学家所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人们从小就应该养成的品德、态度和习惯。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可忽视这些“基本的东西”。

   三、反复训练,不断提高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这样。

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和复杂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巩固也增加了难度。

因此,伴随着学习过程的不断深化,习惯训练也要经过无数次反复。

以聆听习惯为例,儿童时代的训练旨在培养孩子全神贯注地听别人讲话(包括听老师讲课)的习惯,力求听清楚,听明白。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任务的加重,连续聆听的时间就要加长,聆听时还得养成抓要点、辨是非、解疑难、思运用等良好习惯。

这显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提高。

这种提高包含着人的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包含着智力的发展和意志力的增强。

这些因素对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促进作用;反之,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巩固,对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习惯的反复训练,意味着对各种千扰因素的排除。

早期的习惯训练,基本是单一化的,逐项进行的。

这时,父母和老师发挥示范作用都不太困难。

进入小学高级阶段以后就逐步复杂化了,学习任务愈繁重,习惯训练的要求就愈高。

以表达习惯的训练为例,口齿清楚地口述一个物体的名称,这是比较容易养成的习惯;而口述一个物体的性质、特征、构造、作用和用法,要做到条理清晰,言简意赅,这就要具备较高的语文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表达习惯。

在这种习惯的训练过程中,干扰因素可能来自表达习惯和表达能力不佳的老师、家长、亲友或同学,也可能来自质量低劣的一些课外读物(包括文字的、有声的),要求老师、家长尽量帮助学生排除干扰。

   四、突出重点,及时矫正

   为了提高习惯训练的效果,必须区别轻重缓急,切忌平均使用力。

无论是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是不良习惯的矫正,都应抓住阅读、写作、计算和思维这四个重点。

不少人把教学改革与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对立起来,忽视了基本功训练,忽视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加强“双基”和矫正不良习惯的任务就显得更为突出了。

对不良习惯的矫正必须及时,贻误矫正的最佳时机,以后就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

矫正不良习惯,一方面要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反对采用惩罚的做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做法。

要在学生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有节奏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耐心地矫正其不良习惯。

对学习习惯的要求,在一个班级,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层次。

因为人与人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

对全班同学,固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起码要求,但同时对不同的孩子也可以而且应该提出不同的希望。

   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掌握分寸,使不良习惯的矫正更现实,更迅速。

应该充分估计到矫正不良习惯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反复。

应该把矫正不良习惯与端正学习态度和树立自信心的教育、指导学习方法和训练意志力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文/李海黑龙江绥棱县第一中学高级政治教师)

(编辑唐民龙)

   (作者简介:

李海,男,汉族,1961年4月出生。

先后任教于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浙江省温州泰顺育才高级中学、广东省碧桂园学校,现任黑龙江绥棱县第一中学高级政治教师,并兼任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会会员、全国创新学习研究会会员、中华教育研究会会员,先后被国内五家杂志社聘为特约通讯员或特约编辑。

1987年以来,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教材分析、试题研究、教案、教学建议等教研文章507篇,主编与合著教学用书12本,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

21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被同行誉为学者型教师,先后获得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优秀园丁、东北地区十佳政治教师、黑龙江普通中学首届最佳教师荣誉。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施工图

2011年07月15日 09:

41

来源:

《校长》杂志全球官网

导学案是我们高效课堂的线路图,或者说是施工的图纸。

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组织保证,或者说是一个个施工的单位和队伍。

课堂流程当然建设施工的方法和过程。

评价相当于施工过程的监工……

   高效课堂有几个核心词,导学案,小组建设,课堂流程,课堂评价与检测。

现在我们的教师对这几个核心词应该说熟烂于心了,但是,我们有的教师在课堂操作过程中,还是手忙脚乱,自己感觉这种课堂难以驾驭,总感觉每一节课学生都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点,好像顿顿都是夹生饭,所以,教师怕成绩下滑,本想放权的课堂,就会在上课的中途又挺身而出,夺回了自己的阵地,所以课堂就变成了传统不传统,高效不高效的四不象课堂了。

这样的课堂是很危险的课堂,这是假高效课堂,我们必须打假的课堂。

或者说,这是目前我们高效课堂下的一种怪胎。

如果不及时打胎,那么生出来的也一定是个畸形孩子。

畸形意味着什么?

那就是虚假繁荣的课堂,根本不是高效课堂,学生不但没学到知识,还没有形成能力,那样的课堂就是传统课堂观念和高效课堂形式结合形成的怪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胎呢?

   我们应该明白导学案、小组建设、课堂流程和课堂评价与检测之间的关系。

然后确定高效课堂的突破口。

导学案是我们高效课堂的线路图,或者说是施工的图纸。

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组织保证,或者说是一个个施工的单位和队伍。

课堂流程当然建设施工的方法和过程。

评价相当于施工过程的监工,检测当然就是工程的最后验收了,看是优质工程还是豆腐渣工程。

   应该说高效课堂的这几个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了哪个也不可能打造成优质工程。

或者说抛开其他方面单研究哪个方面都不可能成功。

是一个连环的环。

缺哪个都不可能成环。

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研究,同时实践,但我们从他们之间的关系来看,导学案在这里起的作用不是一般的作用。

我们试想一下,我们要想盖楼,如果没有图纸能盖成吗?

如果没有高标准的图纸能完成优质工程的施工吗?

所以,导学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在高效课堂建设中起到方向性的主导作用的。

   我们目前的导学案出现了这样几种现象,一是教案的翻版,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学生拿着它能学习吗?

二是教材的翻版,如果学生拿教材就能学,编制导学案又何苦呢?

另一个是习题集的翻版,这里面没有为学生学习设计一个可以攀登的梯子。

这样的导学案拿来学生不能学习,或者说施工单位拿这个图纸不能施工,所以,教师就还得大包大揽自己直接成了施工人员,放弃施工图纸,自己去讲,这就出现了我们目前的课堂不按照导学案上课的现象,导学案必须是学案、教案、练案的三案合一的统一体。

学生拿着它能够学习,教师拿着它能上课,学生拿着它能够练习。

所以,我们目前应该首先进行导学案过关,当然导学案必须是在教师吃透学情,吃透教材,吃透教法,吃透学法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的。

我们应该提倡集体集智备课,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资源共享,先编制出好的施工图来。

   当然施工图是前提,没有图一切都会成为泡影,但光有图还不行,小组就是在总设计师的引领下进行施工的队伍,如果小组建设不到位,也保证不了施工的质量,小组长就是施工队的队长,他的作用特别大,他让每个队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不同的工作,人人发挥作用。

课堂流程就是施工的过程和方法,如果没有流程,怎么施工啊,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去做,教师就是施工过程的监理一样,随时进行质量监督,要强化过程监控,即及时评价及时纠错,及时引导。

点拨与追问,保证看、施工按科学的流程进行操作。

最后进行检测,就是看我们的工程究竟是什么质量。

如果我们目前不知道究竟从哪里突破,我想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在几个重点工作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应该把导学案做为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

(文/李海黑龙江绥棱县第一中学高级政治教师)

嫩校长品管理

2013年07月18日 11:

13

来源:

听雨看风的日志

一个学校的发展靠教师,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好学生才能成就好学校。

要不断丰富内涵,提高素养。

鸡蛋,用外力打开是食物,用内力打开是生命。

嫩校长品管理(十八):

暑假会议——学期总结与假期要求

  首先,感谢老师们一年来付出的辛勤汗水,祝贺所有取得优异成绩和有所收益的老师。

  一年来,我们坚持“明德笃行,以行养慧,成就师生美好与幸福”的核心理念和“规范立校、人本兴校、质量强校”(规范掌舵方可定,人本和悦万事兴,质量提升校必荣”;)的办学策略;弘扬“尽力、尽心、尽智,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办学精神;体现课堂“创感”价值追求;以“具有德慧双馨,健全人格、独立和创新精神的幸福学生”为培养目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突破。

  成立两个共同体,一是自助成长读书学习共同体,二是和上高、泮河、大津口“四校质量检测和改善共同体”,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初四尝试组织“疏导结合双案一课件”导学复习模式,成果斐然,学校五分之三的学生均被泰安重点高中录取,统考生共七名,不但打破了零记录,而且创造了学校教育历史性突破,一名同学还考出了1013分的高成绩(满分1060)。

  顺利通过了中小学教学视导,尽管存在某些不足,但白璧微瑕,绝大多数老师所呈现的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和追求完美的卓越精神,足以让我在外界直的起腰来。

我们这一年还顺利通过了全国安全社区、省市级办学条件督导等几十项检查验收,均以近乎无可挑剔的成绩,向上级领导交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特别是省绿色学校创建,两天的时间建档并完成会议室的装修工作,说明我们学校是有凝聚力的,是能干事,能成事的一个优秀的群体。

  过去的一年,我们努力缩小城乡福利待遇差距,其他同级乡镇学校与我们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在城区也是处于中上水平(如果按照8个月合算,共计发放福利近十三万元)。

  一年来,很多老师在自身发展上有了突破。

有的是外显的,比如取得了区教学能手;有的是内在的,比如不断读书内强素养;有的行动稍微迟缓,不要紧,至少思想和观念逐步转变。

我更欣慰的是这一年里看到老师们逐渐有了阳光自信的一面,每天因不虚度而饱满,因不放弃而努力,这让我看到泰前中学的前景是美好的,它不遥远,不虚妄,每个人往前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就会近在咫尺

激活老教师的“线粒体”

2013年06月18日 16:

05

来源:

《校长》杂志

学校应该重视老教师的作用,实施人性化管理,从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出发,积极搭建平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幸福指数,让他们“恋”上学校。

  生物学中的“线粒体”,是生物生存、生活所必需的能量转换器,是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自身生存所必需能量的一个结构。

在学校的管理上,校长要想方设法地激活老教师的“线粒体”,为其幸福地工作储存并激发能量。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老教师被“边缘化”了,临近退休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或在退休后完全脱离教育,使得他们精神状态堪忧,幸福指数比较低。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老教师的作用,实施人性化管理,从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出发,积极搭建平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幸福指数,让他们“恋”上学校。

点燃火种,“老”有所为

  临近退休的教师,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学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果一下子就“清闲”起来,其身体和心理上就会有很大的不适感。

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鼓励他们发挥余热,积极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发挥临近退休老教师的积极作用,除了领导的尊重、信任和真诚以外,还要点燃他们积极上进的火种,激发原动力。

  2010年,“并校”后,有的老教师由于长时间脱...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2013年05月22日 09:

40

来源:

《校长》杂志

当我们坐在大地上仰望苍穹,浪漫地欣赏天幕上闪闪的星星,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擦擦星星!

你千万不要忘记,“人在做,天在看!

”每个人的头上,都悬着一把道德良知的利剑。

  新春过后,上班第一天,收到的不是祝福,而是一位中层领导的请辞报告,理由很简单,大意是:

身体和心理,感到疲惫,想过得简单一点。

我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原因。

大凡有人要辞去中层管理职务,必定经过了反反复复的考虑,甚至很长时间的纠结。

原因肯定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于是,在一个太阳都不太愿意露脸的下午,我们面谈了两三个小时。

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达到心灵的沟通。

  干部主动提出辞职,在其他部门、单位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特别是金融系统、企业单位,辞职、跳槽者比比皆是,且以能跳槽高就为荣。

教师和公务员一样,吃的是“皇粮”,端的到目前为止还算稳定的饭碗。

在“官本位”的社会里,都觉得做一个单位的领导,哪怕是芝麻大的领导,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以为可以名利双收。

但是,随着社会改革的持续深入,特别是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陆续实行,学校管理人员正承受越来越重的压力。

这种压力既有制度性的工作压力,比如高标准、严要求的考评,工作实绩与民主测评,都是一个个的紧箍咒,都是一道道的难题目,让人心力交瘁;这种压力又有个体性的心理负担,为学校安全、为教育质量、为和谐稳定,为这个为那个,几乎殚...

重要的是方向感

2013年05月22日 09:

33

来源:

《校长》杂志

为什么要给孩子方向感呢?

科学家的一个实验,把道理阐释得淋漓尽致。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

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

那么,它有多高?

”一张纸的51次折叠,每一次折叠都朝向同一个方向,因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有一天,和几个好朋友聊天。

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作为老师,我们最应该给高中生什么?

或者说,高年级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结果,我们的观点惊人一致:

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方向感。

  别看高中孩子长得那么高,那么壮,其实,很多孩子的心智都不成熟,相当多的孩子,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读书。

更多的孩子从来没考虑过,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规划。

他们读书只是一种习惯动作,或者说是一种规定动作。

  很多人把大学当做自己最终的避难所;但大学只是一个干瘪的目的地,大学之后呢?

谁也没有好好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吧。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的只能是中国特色的学生之路。

  现在,不少高校都出现了专业读书人,他们一辈子都在学校里读书,读到头发花白,也不愿意融入社会。

他们啃老,他们过着学生生活,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活在校园中读书。

除了读书,他们什么也不会,也不想会。

最终,他们都成了两只脚的书橱。

因为没有方向,干脆就停下不走。

这样的人,无论对家庭社会,还是个人,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

  老师在功利主义教育之下,成为分数的“拜物教”。

但无论如何,在可能的情况...

做个“给梦”的校长

2013年01月29日 08:

46

来源:

《校长》杂志

我一直在想,作为学校的副校长,别嫌职位“小”,小位可以有大作为,我们应该给他们工作上的动力、信心、成就感和职业的幸福感,抑或一个目标,一种精神,一种梦想,这些应该是教师最需要的。

做一位“给梦”的校长,给的不只是教师的梦想,更是学校的“精神”和教育的大发展。

改变薄弱学校慢慢来

2012年12月20日 14:

53

来源:

《校长》杂志

“别急,慢慢来!

”这成了我工作的口头禅。

因为我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只有让班主任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才能引领他们发展,只有想办法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激励他们自主发展,薄弱学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我有信心,也有足够的耐心,在希望的不远处等待班主任素质的提高,到那时,“慢车”就会进入“高铁”的轨道上来

雪里“燃烧”的领导力

2013年03月21日 14:

34

来源:

《校长》杂志

唤醒教师的“执行力”在于校长的“无声语言”。

学校领导班子适时从“椅子”上走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