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70084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六)

1.(xx课标Ⅰ,3,6分)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xx课标Ⅱ,3,6分)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3.(xx海南单科,14,2分)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4.(xx北京理综,2,6分)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5.(xx福建理综,2,6分)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6.(xx山东理综,2,5分)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7.(xx江苏单科,9,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8.(xx北京理综,3,6分)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9.(xx课标,3,6分)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10.(xx课标Ⅰ,31,10分)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    ,尿量    ,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11.(xx山东理综,25,11分)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       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引起皮肤血管    ,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      (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      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   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    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12.(xx山东理综,24,9分)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    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    。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    ,继而促进            ,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    ,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     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    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13.(xx新课标卷Ⅰ,3,6分)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14.(xx年江苏,5)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Na+浓度B.渗透压C.浓K+度D.O2浓度

15.(xx年海南,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16.(xx年海南,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17.(xx年海南,27.8分)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2)Na+可与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

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

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

1.D 机体通过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和K+的浓度差有关,因此,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的产生依赖于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C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2.A 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可渗出毛细血管形成组织液,组织液的某些成分也可透过毛细血管壁回流形成血浆,C、D正确;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使血浆中氧气浓度大于组织液,所以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氧气浓度不同,A错误;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通常维持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了组织液含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

3.D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红细胞失水,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减少,故选D。

4.D 我国北方冬天气温低,此时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引起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A正确;在低温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B、C正确;寒冷条件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D错误。

5.C 分析题意可知,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而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所以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而血浆渗透压升高会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故A、D错误;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通过出汗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B错误;汗腺导管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重吸收Na+、Cl-的,需消耗ATP,C正确。

6.D 细胞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会减小,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降低,A错误;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B错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超过最适浓度后,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率减慢,甚至会抑制生长,C错误;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使尿量增多,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正确。

7.A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而只在甲状腺靶细胞处发挥作用,A错误;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通过促进代谢使产热增加,B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下丘脑控制下的神经调节,C正确;饮水不足,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维持水的平衡,D正确。

8.A 本题综合考查生物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原理。

人体T细胞不具有分泌抗体的能力,特异性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

9.B 此题考查动物体内水平衡调节的知识。

当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故B正确,A、C、D错误。

10.答案 

(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解析 

(1)葡萄糖氧化分解终产物中的气体是CO2,CO2最终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若CO2的排出出现障碍,CO2在体内积累形成H2CO3,使细胞外液pH下降。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血浆渗透压下降,从而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减少,尿量增加。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由于渗透作用,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会发生变化。

11.答案 

(1)(冷觉)感受器 神经递质 收缩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元)(3)pH(或酸碱度)(4)非特异性

解析 

(1)寒冷刺激可引起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效应器(皮肤血管),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代谢产热。

(2)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3)胃黏膜内HC减少,从而对H+的缓冲作用减弱,则会引起胃黏膜组织液中H+增加,使pH降低。

(4)胃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参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12.答案 

(1)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或ADH)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3)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 ATP(或三磷酸腺苷) 肾上腺素

(4)细胞外液 乳酸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原理和过程。

(1)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和汗腺分泌汗液蒸发散热。

(2)机体缺水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以减少水分的排出。

(3)剧烈运动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机体血糖的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供能;可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

(4)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比赛结束后,运动员适量补充水分可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肌肉酸痛与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积累有关。

13.【答案】A【解析】维持血浆和组织液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Na+和Cl-,当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生理盐水为兔内环境的等渗溶液,内环境渗透压相对不变,细胞内液的量不会增加,故输入的溶液(主要是Na+)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A正确、B错误;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C、D错误。

15.【答案】C

16.【答案】D【解析】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如能分泌促胰液素,A正确;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B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会改变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C正确;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胞吐方式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D错误。

17.【答案】

(1)不会

(2)HCO3-7.35-7.45(3)内流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解析】

(1)0.9%的NaCl溶液是成熟红细胞的等渗溶液,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不会改变。

(2)Na+可与HCO3-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

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兴奋。

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四)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脑干、③小脑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③②① B.②①③C.①③②D.①②③

3.下面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关于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图示结构为反射的结构基础,至少含有两个神经细胞

B.在人体中,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中

C.在反射弧完整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器兴奋一定会引起效应器兴奋

D.在完成反射活动时涉及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刺激③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E不能产生反应

C.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②处快

D.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只有⑤能测到兴奋

5.如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递,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

6.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

B.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C.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D.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7.右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在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与递质结合后,受体被分解B.膜与膜的融合

C.ATP发生水解,释放能量D.膜电位的变化

8.下图为一突触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cB.刺激b点,c、d同时兴奋

C.刺激b点,a、c均会兴奋D.刺激b点,必定会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

9.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10.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④中的物质属于神经递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外排(胞吐)

B.A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

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1.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于2013年8月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

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蛋白,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肉毒杆菌中除核糖体外不含其他细胞结构

B.神经毒素蛋白能够促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C.神经毒素蛋白会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D.乙酰胆碱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12.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可记录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A为骨骼肌,C为神经中枢。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刺激a点会引起A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

B.刺激b点,甲、乙两电位计都可记录

到电位变化

C.若刺激a点,乙电位计不能记录到电

位变化,表明反射弧的某部位已经受损

D.刺激b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E不会发生反应

13.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

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请回答: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_______进入_____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导致神经元②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刺激类型

刺激强度

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时长相等)

产生的感觉类型

感觉强度

针刺激

较小

刺痛

较弱

较大

较强

热刺激

较低

热感

较弱

较高

较强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________,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________。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________,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__。

15.如图为支配青蛙后肢活动的反射弧模式图,假设图中各结构都有生命活性;现提供电刺激设备和电位计(电位测量仪),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并阐述预期结果,得出结论。

(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①方法步骤:

电刺激b处,观察________,同时测量________。

②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①方法步骤:

先刺激a处,测量________;再刺激________,测量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瑞昌二中xx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四)答案

1.解析:

选B。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只能进行单向传递,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只有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任何一部分被破坏,反射活动就不能进行;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必须有神经递质的参与。

2.解析:

选C。

语言中枢在大脑,协调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呼吸中枢在脑干。

3.解析:

选C。

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一个反射弧至少含有两个神经细胞。

在人体中,神经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内。

感受器兴奋,效应器不一定兴奋,如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效应器就不会兴奋。

在完成反射活动时需要涉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也就是需要突触结构,因此会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4.解析:

选C。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刺激产生兴奋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④处的兴奋仍然能向E处传导,E能产生反应,B错误;突触上兴奋的传递要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兴奋传递的时间较长,C正确;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能测到兴奋的有③④⑤,D错误。

5.解析:

选B。

解题时应首先识别图中反射弧的结构。

由图不难看出③代表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由③中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可知②代表传入神经,则①一定代表感受器,④代表传出神经。

兴奋是由①(感受器)感受刺激后产生的。

其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而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单向传递决定了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只能是①→②→③→④,而不能反向传递。

6.解析:

选C。

图示结构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三个神经元。

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在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A正确;反射是通过整个反射弧完成的,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不属于反射,B正确;感受器接受适宜的刺激才产生兴奋,并不是能接受各种刺激,C错误;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度,因为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的释放、识别等过程,存在时间上的延搁,D正确。

7.解析:

选A。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到突触前膜,受到刺激后的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会与细胞膜融合,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将兴奋传到突触后膜,递质随之分解,受体不会分解。

该过程需要消耗ATP分解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8.解析:

选C。

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解题的关键。

A错误,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是c→b。

B错误,刺激b点,c点先兴奋,然后是d点。

D错误,刺激b点,因递质的种类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故B神经元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抑制。

C正确,兴奋在单个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刺激b点,a、c均会兴奋。

9.解析:

选C。

理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膝跳反射中的传出神经元的轴突较长,传入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递质会被酶分解。

肽类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因而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