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96426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

《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

论文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论文

 

 

 

 

论文标题:

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2年5月1日

 

 

目录

 

内容摘要……………………………………………………(Ⅰ)

正文目录……………………………………………………(Ⅱ)

注释………………………………………………………(Ⅲ)

参考文献……………………………………………………(Ⅳ)

 

 

 

 

 

 

 

 

 

 

 

 

 

 

 

  

 

 

 家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论文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整个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

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环境,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成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意义重大。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家庭环境的优劣对于孩子而言起着重大的作用,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从优化家庭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优化家庭语言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优化家庭人际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创造家庭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培养家庭环境学习习惯

 

 

 

【正文】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来说,意味着他们成长的摇篮。

家庭的环境气氛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联系最为紧密,具有感性的生活环境。

因为孩子在与其家庭成员的亲密交往中,模仿着他们的言行,而父母又是最先给他们树立操行的榜样,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认识周围的世界,并模仿用在自己的言行中。

所以说家庭环境造就着孩子的素养,培养着他们的各种习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逐渐长大的孩子,对家的体验日趋深刻,对父母的态度也越来越敏感,父母的言行举止,甚至表情、眼神都能使孩子感到父母的态度是挚爱、赞许、欣赏还是冷漠、贬损、厌烦,对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重大影响。

在对我以前上过的小学进行调查研究时,我发现小学生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小学生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

有着良好家庭环境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表现出自尊、自立,对同学及身边的人热情友好,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有独立处事的能力,有着良好的习惯;有着不良家庭环境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表现出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富于攻击、冷酷,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不爱学习,懒惰的坏习惯。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的起步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家长作为孩子的引路人,有没有把握好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可见如果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而家庭环境与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优化家庭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

(1)要重视家庭美德习惯的养成。

对孩子来说,家庭美德主要是尊敬父母。

要尊敬父母,真诚地体味父母一片爱心,从心底激起孝敬父母的纯真亲情。

要尊重父母的劳动,尽力为父母做一些事。

要孝顺父母,如有好吃的好穿的应先请父母吃,先给父母穿。

父母遇到不顺心的事,孩子能善解人意加以劝慰。

过年过节,特别是父母生日应向父母祝贺。

父母生病能悉心照顾。

对父母不提过分的要求,注意节约不乱吃乱用。

二、要重视家庭礼仪习惯教育。

宋人编的《弟子规》在今天仍有意义和作用。

(2)要重视家庭礼仪习惯教育。

宋人编的《弟子规》在今天仍有意义和作用。

如《弟子规》中讲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需敬听”,“兄道友,弟道恭”,“或饭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等怎样处理子女关系的教诫。

又如,“出必告,返必面”(意思是孩子离开父母时必须告诉一声自己的父母,以免父母到处找寻。

当孩子回到家后,要去父母处打一个照面,免得父母悬心)。

“问起时,视勿移”(意思是回答长者问题时,视线不要移动),等关于行为规范的教诫。

(3)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公德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涌上来,扑得一声吐在地上……这种习惯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最要不得。

根据孩子特点,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公德习惯的教育:

在文明礼貌方面,不说脏话,不打人骂人,不说谎骗人,不做妨碍他人工作和学习的事。

在助人为乐方面,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对人要团结,别人有困难尽力去帮助。

在爱护公物方面,不随意破坏花草树木,不伤害益鸟益虫。

在遵纪守法方面,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赌博,不吸烟,不耍流氓习气。

不要轻看这些小事,如果“习非成是”,对于那些不涂上阴影。

二、优化家庭语言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一定要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

应该讲,一天24小时里,其中约有2/3的时间孩子都在家庭这个重要环境里生活。

所以我认为:

家庭这块重要的教育阵地,必须让健康,文明的东西牢牢地占领住;否则,学校再好,教师再高,也很难抵御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污泥浊水的玷污与冲击。

因为家庭阵地这道关键性的育人的防线一旦出现“管涌”,其他的教育的防守“大堤”就很难坚守住,后果不堪设想。

三、优化家庭人际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际环境是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其环境特点自然也就是宽松的、祥和的。

家庭环境中良好的人际环境主要有如下特征:

(1)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

家庭中的成员无论辈分、年龄、经历上有多么大的差异,他们在人格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应该彼此尊重、相敬如宾。

尤其是做家长的,不能把孩子当“孩子”看,动辄打骂,侮辱孩子的人格,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2)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帮助。

父母应该对孩子倾注一腔深挚的舔犊之情,要时时把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诸方面情况放在心上,经常给他们以及时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做孩子的,也要像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样,尽自己所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这样一首幼儿歌曲:

“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啊,妈妈快坐下,让我亲亲你吧,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

”这首歌曲形象地表达了孩子对家长的由衷的挚爱。

有了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人际环境,父母爱护子女,对孩子尊重信任,不板面孔,不随意呵斥、打骂,以平等的、民主的、朋友式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孩子自然就形成和睦互助、敬老爱幼、谦让有礼、积极上进、努力学习、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改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品质。

孩子生下来以后,做父母的就要围绕怎样使孩子长大成人的问题进行教育。

并注意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教育。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将日常行为规范逐条编成小故事不断讲给他听,并耐心督促、引导孩子按条例去做,根据孩子的认识水平,还可经常讲一些古今中外爱国人士的故事以及小英雄雨来、王二小、赖宁等;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帮他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录像、***,并选择地订阅各类读物,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起良好的积极作用。

五、创造家庭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究表明,出色的孩子都来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家庭。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

“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

21世纪的到来要求父母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适应由高新科技不断应用带来的知识更新。

它还要求对孩子成长起言传身教作用的父母必须懂得现代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

一方面,家长为了促进孩子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身起到表率作用;另一方面,虚心地向孩子学习。

 

而且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

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

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

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

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一、转变观念,适度放手,让孩子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

1、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终生之友。

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首先要实现观念上的自我变革,为孩子自主学习提供观念支撑,这是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

因此,要想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注重自我学习,提高认识,着眼现在,放眼未来。

因为,你的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言传身教的效果会更显著。

2、有位教育家说过:

“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意思就是说父母对孩子不要包办的太多,要放开一只手,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全部包办代替,也不能完全放开,放任自流。

在许多问题上,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增长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长久坚持下去,既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3、小学阶段正是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家庭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激发出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对外部知识、经验的理解和认同乃至吸收等转化为内在的活动,从而达到有效性的学习,使孩子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遵循规律,注重方法,促使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谈到自主性学习习惯,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一是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脑子爱开小差;二是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做到课前预习;三是不能在复习的基础上做作业,有时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甚至作业质量不高;四是不能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往往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反复性较大。

根据实验调查表明小学生注意持续时间在20分钟左右,他们的有意记忆虽然在增强,但无意记忆仍占一定的优势,情绪和兴趣很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培养孩子自主性学习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2、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极易形成坏习惯。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迁就、姑息、放纵,使孩子任性、自私、懒惰、依赖成性;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的采取物质刺激,有的用言语要挟吓唬;有的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见,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孩子当前的学习有用,而且也是完成学习的需要,既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又能促进孩子成才,定将会终生受益。

因此,家长应当坚持不懈地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在孩子的有意注意、善于思考、做好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和认真检查等方面进行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1、抓好孩子有意注意习惯的培养

有意注意是指儿童主动的、选择性的注意。

孩子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极易受外界干扰而改变自己的注意。

因此在孩子做功课时,应该给他们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尽可能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

家长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切记不能让孩子“连续作战”,这样并不会出现好的效果。

其次要进行必要的意志教育和训练。

第三要引导孩子脑、眼、口、手并用,让孩子的多种感官都要参与学习,同时投入学习。

2、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的习惯

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是学习知识、理解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中,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控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父母寻求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千万不要代替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以坚定的眼神鼓励孩子动脑思考,用热情的话语激励孩子敢于攻克困难。

此时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

要使他们明白,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这时家长可以通过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孩子明确“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激励他们应以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战胜困难。

3、培养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新课是学生学习的前奏,也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

复习旧知是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前,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

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

所以,家长要经常在家教育孩子按时做好预习和复习。

指导孩子在预习时,对于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要动手查阅字典,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要在课本上标出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加以解决或向老师请教;在复习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抓住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复习,遇到不懂得问题要问,直至理解掌握为止,使所学知识得以反复巩固而保持长期的记忆。

4、注重孩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及认真检查的习惯

家长平时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在家有计划的学习,诱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认真做好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并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等。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从而养成届时就能去主动学习的习惯。

为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学习环境,使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与学习无关的动作和言语,家长要及时予以提醒和纠正,以防养成精力分散,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

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力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提高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

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只顾赶进度,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

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少做了习题等。

做完作业后,家长最好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并要求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从细微处反复检查,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从而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提高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他们责任心。

三、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让孩子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他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陶行知先生的这些教育观点,就是打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使社会成为一所新型的“大学校”,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与变化着的生活密切联系,教育必须贴近生活,重视实践,真正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真谛。

当前,应试教育观念仍在绝大部分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只是强硬地把孩子埋在书本里,只注重分数的高低,而严重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动态、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家庭和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知识融汇贯穿,体验学以致用的价值。

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还能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为此,家长要正确理解教育的内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引领、激励孩子从小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最简单的事情着手,在生活中受到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磨炼自己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支持孩子担任小家长

让孩子在家庭中担当小家长职务,参与家庭政务,可以从他们被人爱、被人管的角色转变为去爱人、去管人、去理财。

在孩子主持家务期间,家长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耐心指点,要听取和服从小家长的安排,但不要摆出长者的气派,扼杀孩子的热情。

孩子在从事家庭管理和繁重家务劳动中,就会感知父母一边工作,一边操持家务的辛苦,从而获得为他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体验奉献的乐趣。

二、聘请孩子做家庭小老师

在学校,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尊敬,他们走出校门,在家或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就会产生一种想充当小老师的欲望。

这时,能被爸妈聘为家庭小老师,来辅导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学习,一定会异常兴奋,高兴无比。

这样,就会促使他们把老师讲的知识不仅理解,而且还要学会传授。

他们也要像老师那样教“学生”读书,写字,计算习题等。

这就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自动地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层次,而且更有助于他们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还与家长在平等中达到了相互学习和沟通的目的,以此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鼓励孩子成为小巧手

实践活动与课本知识是相辅相成的,许多书本的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巩固和掌握,而且会更扎实、更灵活,记忆会更长久。

有时还可能会在实践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目前,有少数家长就非常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他们教育孩子学习要踏实,玩耍有创意。

他们经常为孩子买一些拼装玩具或一些简单玩具的零部件,鼓动孩子在学习之余动手进行组装,对现有的玩具进行拆卸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

孩子在这样拆拆装装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学到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孩子创造发明的意识和创新的潜能,最终走向成功。

如此贴近生活的实例,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真正感悟到无处不学问,无处不有师的道理所在。

努力形成这样一种家庭学习氛围:

晚饭以后半小时是家庭聊天时间,一方面家长谈工作上的积极体验;另一方面和孩子聊学习经历。

之后一小时是家庭成员学习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他的课本、一起做作业,并体现出积极的和愉快的学习情绪,家长也可以做自己的业务学习。

通过这种氛围的营造,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愉快的事情。

第一方面,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有的人天天带孩子去办公室,大人们在办公室里胡说八道,这个孩子就学不好。

还有的家长让孩子在屋里做作业,她自己在那里看电视,还咯咯地乐,孩子一会儿出来了,她就说:

“回去,做作业去。

”孩子想:

我妈看什么呢?

她乐什么呢?

这最大的毛病是会养成孩子不能专心学习的习惯,这对他以后影响巨大。

但不是说为了孩子你就半年不看电视,你可能需要的是认真地训练孩子集中精力的习惯。

话要跟他说清楚,有的时候在训练的最早期,你就得牺牲一些。

你认为非常有意思的电视,等孩子做完作业睡觉你再看,这是可以的。

通过你的训练,让孩子逐渐能明确:

我要尊重父母的娱乐需求,他们有他们的需求,我有我自己的。

但是让孩子小的时候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是很难的,那么双方就可能需要互相妥协,慢慢形成这样的状态。

你如果不注意,整天让孩子做作业,自己在那儿看电视,这对孩子内在学习品质的影响非常大。

   什么是好的学习环境呢?

我认为应该满足这五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

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这很简单,但是很重要,城市里很多家庭能达到,但是都不注意,不开窗户,屋子黑糊糊的。

   第二个条件:

安静,没有骚扰。

你在外面看电视,那就是搔扰。

有的爸爸从回家进屋就在电脑上斗地主,不下线,玩得高兴。

孩子心里就想:

你凭什么老坐那儿玩。

所以这个没有骚扰,包括精神方面的,包括物质方面的的,包括很多方面。

   第三个条件:

有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合适的桌椅板凳。

这是最基础的要求,保证了孩子身心的健康。

   第四个条件:

备有足够的文具用品。

这个“备”不完全是家长备的,比如孩子坐那儿做作业,他就进入一种状态。

孩子要对这种状态作好充分的准备,这对孩子影响特别大。

  第五个条件:

有放置个人学习物品的地方。

孩子自己可以很整齐地放自己的学习物品,自己收拾。

  第二方面,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家长要让孩子保持很好的身心状态,这是学习的前提。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有五个具体方法:

  第一个方法,不给孩子过分的精神压力。

切忌说:

“你回去复习功课,这回考虑你要再考上次那样的成绩,你等着,你小心,等你爸出差回来,我告状,你看着。

”经常妈妈管不了孩子,就说这话,这就叫过分的精神压力。

或者说:

“你今年期末要考不到多少分,你等着,压岁钱我一分都不给你;你奶奶给你的,我也都得没收。

”这么说根本不管用,而且它无端地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第二个方法,保证孩子适当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那个晚上12点才睡觉,也做不完作业,第二天早上5点就起床做作业的孩子,他不可能有好的精神状态。

   第三个方法,孩子每周一定要有固定的文体活动时间来舒展身心。

要把这个作为制度,作为你们家的制度定下来。

每周由父亲或者母亲带着孩子,比如到公园跑一次步,或者跟父亲在院子里踢球,放松心情。

   第四个方法,在学习辅导中启发孩子自觉学习,不急躁,不替代。

有的家长一着急就说:

“笨死了,你都笨成什么样了,你看你。

”这实际上真不管用,所以要不急躁,不替代。

   第五个方法,用一切办法保证孩子在学习当中的轻松情绪。

让他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种轻松状态,这有助于调动他的积极性。

孩子只有精神健康、身心健康,他才能好好读书。

  第三方面,激发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

   你得让孩子自己去学,怎么激发呢?

我介绍八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不断表扬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

哪怕这个进步特别微小,比如上回他考倒数第三,这次他考倒数第四,这也是进步,这也得表扬。

再比如上次他考60分,这回也考60分,但这一次他因为马虎扣的分比上回少3分,这也是进步,也要表扬。

这对孩子来讲太重要了,鼓励孩子要具体,这样他才能有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条建议,与孩子订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

家长不要动不动就说:

这学期咱们努力,原来你考第20名,这回咱争取考前五名,前五名咱们就怎么着。

这话没用,为什么?

因为,第一,孩子的努力时间太长,孩子没那么大常性。

第二,考不考前五名还取决于别人,这不是他能够做到的。

所以要订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

比如孩子马虎,你就可以给他定一个目标,先以一周为限,两个人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